辭別了信長,由於知道美濃如今局勢相當混亂。雖然齊藤義龍在長良川攻殺了自己的父親齊藤道三(利政),但是並沒有能在短時間之內統合整個齊藤家和美濃國(提一句,天下兩兵衛當中的一位家裡趁著這波亂局在美濃擴張勢力弄了上萬石領地,吃的腦滿腸肥)。甚至為了轉嫁矛盾還擁著織田信安來打尾張,整個美濃打成一鍋粥。
於是小平太沒有走小牧山到長井然後進入北近江這一條線路,而是直接繞了一點遠路,過大垣城出美濃入近江。
近江如今算是兩強並立,北近江的霸主淺井亮政已經去世,淺井久政在與南近江六角氏的爭鬥中處於下風,已經起了低頭認慫的心思,不久以後其子淺井賢政(長政是後來的名字啦)就會娶六角氏重臣平井氏的女兒為妻。
不過淺井與六角的連年戰事並沒有影響到近江整體的繁榮,琵琶湖繁忙的水運和沿岸豐富的稻米產量無不顯示著近江的富裕。自越後、陸奧甚至蝦夷回來的北迴船絡繹不絕的停靠在越前敦賀和若狹小濱。無數的財貨沿著近江的水路交通去往繁榮的貿易手工業中心京都和堺,造就了整個近江的熱鬧景象。
沿途的町鎮村莊也人煙稠密,搖著小鼓挑著擔子的貨郎行商人在街道上接二連三。馱馬成群的大商隊也不時可見,沉重的車輛上馱著越後輸往京都的青苧。其他信濃內地少見的乾貝海貨,陸奧冰雪之地長成的上等木材也時時可見。街道上那一道道深深的車轍顯示著運輸的繁忙,牛馬的嘶鳴和車夫力夫的呦呵交織在一起。
小平太在東國是從沒有見過如此繁榮的街道的,即使是有「小京都」美稱的駿河府中城四周都見不到如此繁榮的景象。近江不愧是王輔畿里,四方幅輳之地。
兜兜轉轉找到國友村,原本以為國友村不過是個小村砦或者小町鎮,結果等小平太到了地方一看,連綿成片的大量工坊冶鍛屋,各種商座,團聚的家屬房屋。這哪裡是村子啊,簡直是一個大規模町鎮啊,少說有大幾千人,甚至上萬人也很正常。
外面沒有護城河這類的東西,只有一道矮牆,然後是幾處瞭望的木樓。作為和公方以及管領都有聯繫的自由手工業者聚落,一般的雜魚也不敢來撩撥。就算來了也不怕,村內都是富裕的手工業者,呼啦啦一下就能拉起幾百上千鐵炮足輕,雜魚還沒打進來就被射成篩子了。
至於豪強大名來,那公方管領的面子也不好用,僅憑國友村這點人也肯定擋不住,不如識相的開門迎進來,交錢交糧保命。
所以國友的半中立地位到勉強算畿內各方勢力所承認,憑著打制鐵炮的手藝也算混的風生水起了。
等走進去看,各種編織繩索的索匠,木匠,鐵匠,銅匠,雕刻工。各種發售銅鐵硫磺,木炭硝石,竹木紙張,糧食布匹的店家鱗次櫛比。
小平太心想鐵炮果然是改變世界軍事發展的重要武器,從鐵炮傳入到現在才十幾二十年,僅僅國友一個產地就有如此大的規模了。
穿過熱鬧的街市,迎著繁忙的人群,小平太和阿吉在中古時代的手工業大作坊內穿行,感受著舊時代中的創新氣息。
當然,除了瞎逛看熱鬧之外,小平太此來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國友第一個製造出鐵炮的名工國友善兵衛,他在1544年即仿製出葡萄牙火繩槍的日本版———國友筒。
他仿製的原品還是當年葡萄牙商船漂流到種子島以後被種子島時堯花費黃金二千兩買來的兩隻葡萄牙火繩槍中的一支。一隻成為了薩摩筒的原型,另一支經由島津氏之手進獻給了先公方足利義晴公,隨後公方和管領細川晴元都極其重視這種新式武器,立刻命令國友善兵衛仿製。短短十幾年下來,已經發展成如此巨大的產業。
小平太略一打聽,就打聽到了國友善兵衛的所在。找到一間規模頗大的冶鍛屋,裡面都是忙碌的鐵匠,敲敲打打的聲音不絕於耳。一股股的熱浪撲面而來,本來就炎熱的天氣顯得更加酷熱。看到揮汗如雨的鐵匠們小平太一時不知所措。
也不知道哪位是國友善兵衛,小平太還在愣神。阿吉倒是混不吝,看了一臉迷茫的小平太,想都不想一下,突然扯開嗓子,以少男特有的高昂且帶尖利的嗓音對著整個冶鍛屋內的眾人大喊:「善兵衛是哪位,我家大人找。」
就算在嘈雜的冶鍛屋這一嗓子也把所有人吼得嚇一跳,所有鐵匠的手都明顯抖了一抖。小平太站在阿吉身邊更是直接被嚇的一愣。
阿吉這個人迄今為止最大的優點就此被小平太發現了,聲音高亮,嗓門特大。別小看了,這個技能是古代中層軍官最重要的作戰技能之一。戰場上除了旗鼓之外,如果中低層軍官的嗓門夠大,能讓屬下士兵聽見,那就是美的不能再美的一件事了,對於打仗有千般萬般的好處。
先拋開這事,因為有個人明顯有點不滿的出來找小平太了。
等這人走進,小平太一看不對勁啊,這人也就三十多,如果是國友善兵衛,那他豈不是十歲多就打造出鐵炮了。
小平太很尷尬的帶著阿吉趕緊給人家道歉,絲毫不覺得武士給工匠彎腰是什麼不對的事。那個鐵匠到很驚訝,居然有武士會彎腰道歉。
「請問是哪家的武士?」「信濃山內氏武士秭小路小平太綱家。請問是名工國友善兵衛嗎?」
「是也不是,我父親也是國友善兵衛。」對哦,小平太一想也是,但凡是名工,他們的名號都是父子相傳,代代都是一個名字。就和村正一樣,幾代人都叫藤原村正,一個意思。
小平太是很尊敬這些手藝人的,於是跟著這位國友善兵衛去倉庫。「你也是來買鐵炮的吧?」小平太當然點頭。
就這麼穿過了龐大的冶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