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義光肯定是很自然的把小平太命令鑄造新式大炮的事情暗中告知了秀智尼,秀智尼知道就等於山內太郎知道,總是必要的。
至於細川采女會不會把這事情告訴其他連判眾就不好說了,大概率是不會。
小平太沒有這麼多的負擔,他只是例行的每日去拜見山內太郎。
此前說過,小平太是準備親自教導山內太郎的,可是啟蒙兒童這還真是一個不簡單的事。最死板的教育方式,莫過於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可那是對普羅大眾,一個老師教幾十個學生而言的。山內太郎堂堂下馬眾,那可是延請「國師」快川紹喜一對一教育。
教育的方式和教育的理念自然是完全不同的,老和尚並不拿那些漢籍照本宣科,他更多的是寓教於樂,這個樂可能是生活中的小事,也可能是經文中的故事。
今天小平太照例和山內太郎一道走路去松歷寺,小孩子吃得好,竄得快,總又長高了五厘米的樣子。按這個速度,十四歲元服的時候,怕不是能有一米六五,那就真的是巨人了。
原本隊伍後面是跟著四個孩子,但現在不同,跟著六個孩子。多的兩個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是山內差筅丸以及他的侍從植田。
就是歷史上的織田信雄,如今的山內主計頭的婿養子。
不得不說,小平太想著親近山內太郎,甚至執掌山內太郎的教育大權。山內主計也沒有放鬆,把自己的養子也塞進了隊伍。
一起同過窗,這可是人生三大鐵之一,等閒還真不一定能打破。
差筅丸在路上很平凡的走著,只是時不時的和山內太郎說一兩句話。從過繼來的那天起,他從宗法上就已經是山內太郎的親叔叔了,但一樣是山內太郎的臣子,需要侍奉他。
不知道他在山內這些年月,有沒有什麼變化。與歷史上那個一直在愚蠢,從未精明過的織田信雄會不會有所不同。
實在有些好奇差筅丸這些日子的作為,於是悄悄叫住松下虎松(井伊直政),朝他招了招手,虎松屁顛屁顛跑了過來,小平太把他一把抱了起來。
「虎松,差筅丸和你們一起多久了?」
「大概有四個月了吧。」虎松眨了眨眼睛,想了一下。
「四個月嗎?你感覺差筅丸好相處嗎?」
「唔,差筅丸平時還好,但是偶爾會不講理。」
「不講理?」小平太來了興趣。
「就是吃點心的時候,他會搶我們的。」對一個六七歲的孩子來說,可能糖果點心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之一。
「點心呀,你們下學以後,來我家吃紅小豆年糕好不好呀?」小平太有意見識一下。
「好呀好呀。」
別看松下虎松平時和一個小大人一樣,但是談到紅小豆年糕,還是把手指銜到了嘴裡,終究是有小孩子饞嘴的天性。
小笠原幸松丸最小,但耳朵靈敏。小平太和虎松說話聲音那么小,他居然也聽見了,但是他僅僅只是聽見了年糕兩個字。
「彈正叔父也要給我吃年糕嗎?」幸松丸在小平太身邊張開手。
小平太只能把虎松放下,抱起了幸松丸,誰叫小平太抱不住兩個孩子。
「幸松丸的祖父不給年糕吃嗎?」用手指颳了一下幸松丸的鼻樑,小平太笑著問他。
「祖父每天都只問我幹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我說不出來,還凶我。還是太郎哥哥好,給我吃點心。」
果然是這樣的答案,小笠原長時人老心不老,雖然在去年被山內義治逼迫而退位隱居,如今在府中城做人質。但既然自己的孫子在山內太郎身邊侍奉,那肯定會設法利用起來。
大約朝比奈太郎也會是這個樣子,差筅丸估計也不會差太多。
名為侍從伴當,何嘗又不是各家各戶安排在山內太郎身邊的耳目呢?
到了松歷寺,照例是要給快川紹喜老和尚送水的,於是這些孩子就被山內太郎指揮調動起來。你去找誰,你去問誰,還把寺院裡的火者小僧都召集了起來,詢問老和尚昨天吃了什麼,排便通暢嗎,早晨起來面色如何。
心裡有數之後,山內太郎端了一碗今年新茶泡的濃茶進去,昨晚似乎老和尚抄寫經文到很晚。
老和尚很滿意的朝山內太郎點頭,等看到小平太坐在廊下,也略微點頭示意了一下。幾個孩子坐定,就開始了他今天的講課。
沒有什么正經的讀拼音或者朗誦經文,老和尚講了一個諸葛子瑜之驢的故事。
諸葛子瑜就是諸葛瑾,乃是故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的長兄,侍奉江東孫氏。諸葛恪字元遜,乃是諸葛瑾的長子。
諸葛瑾雖然氣度寬宏,待人接物有雅量,但是容貌遠不如他的弟弟諸葛亮英俊,他的面容狹長且人削瘦,活像驢的面孔。
某一天,孫權召集大臣們酒宴,席上差人牽一頭驢來,為了調笑一下諸葛瑾,在驢的臉上掛一個長標籤,寫上:諸葛子瑜。
時年七歲的諸葛恪一見如此,立刻跪下來說:「請給我一隻筆增加兩個字。」於是孫權便命人給他筆,想看看諸葛恪如何。
諸葛恪接過筆,毫不怯場,在諸葛子瑜之後寫了:「之驢。」在場的人都笑了。於是孫權就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
經堂內的六個孩子聽的鼓掌大笑,深深為諸葛恪的機智不凡所折服,對他臨機應變的本事十分贊同。
老和尚也藉機講了些忠孝禮義,還有待人處事的道理。
這年頭當統治者未必一定要認識五千個漢字,也不一定要會和歌俳句,重點是做人處事的方法。
歐洲即使同樣在這個時期,不識字的領主乃至國王也不是沒有。要是再往前倒三百年,那基本一半的領主是文盲,不一樣快樂的做他的君主。
作為君主只要會控御人心,以及行軍打仗就好了。只不過山內太郎的要求比較高,還要學習文藝之道,多少要了解。這才在這裡啟蒙學習,聽聞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