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糧窖擴建

  秋收工作順利進行,長老們分工明確,基本不用陳遠幹什麼事情。

  陳遠終於有時間安心給學生們上課了。

  經過將近一年的學習,孩子們進步明顯。

  平均識字數量已經超過了二百三十個,其中雲瑤、二蛋這種尖子生的識字數量都超過了五百。

  要知道,普通人識字三千左右,就可以做基本的自主閱讀了。

  在數學方面,所有人都能從一數到一百了,這簡直是最大的進步。

  另外讓陳遠震驚的是二蛋,這傢伙竟然能做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了!

  但從數學方面看,他的天賦與雲瑤不相上下。

  一年就能有這種成績,陳遠已經十分欣慰。

  當然,這其中功勞最大的自然是雲瑤妹子。

  為此陳遠給她加了一個封號——代課老師。

  從此以後同學們見到陳遠要喊校長,見到雲瑤要喊老師了。

  在教授孩子們之餘,陳遠也會經常去看看秋收工作的進展。

  整車的糧食運進糧倉,大傢伙幹勁兒十足。

  為了存放糧食,八月份的時候,陳天部各氏族都已經開始修建新的糧窖了。

  陳天部以前的食量也就勉強餬口,遇到前年的那種災年便要靠草根樹皮度日了。

  直到去年情況才有所好轉,但是原本的糧倉也勉強夠用。

  今年則不同,因為去年的糧食還剩很多,今年新糧已經沒地方堆放了。

  糧窖是土部落帶過來的技術,不過卻讓陳遠想到了華夏古代的糧食倉儲工藝。

  陳天對古代糧倉的研究並不多,但含嘉倉的名氣他是知道的。

  也因為興趣翻看過相關的資料介紹。

  含嘉倉糧窖分布相當密集。

  行距一般也就在六米左右,最窄處只有三米左右。

  而窖與窖之間的距離,更是只有三至五米。

  含嘉倉的糧窖形制結構十分科學,既能防潮、防鼠患、又能防盜和防火。

  先從地面向下挖土窖,夯實,再用火燒烘乾。

  窖壁下部呈黑紅色,相當堅硬。

  然後鋪一層用紅燒土碎塊、黑灰等拌成的混合物作為防潮層。

  土部落的糧窖便是修到了這步,也算是非常先進的糧食倉儲結構了。

  而含嘉倉則是繼續在防潮層上再鋪一層木板或木板和乾草的重迭混合層,繼續在上面又鋪一層蓆子。

  從窖底至窖口,窖壁都圍上壁板。

  壁板橫向排列,直接鑲砌在窖壁上。

  板的一端平齊,另一端削成尖狀,或兩端均削成尖狀,相互穿插交錯拼在一起。

  糧窖頂部結構,是先用木板搭成由中心向周圍撐開的木架,架上平鋪一層席。

  席上再用草束聚成圓錐形草頂,在草頂上又塗一層很厚的混合泥。

  當時考古工作者按照窖內現存穀子的總儲量推算,當年這中窖能儲放糧食約五十萬斤糧食。

  陳天部現在已經掌握了水泥的製作工藝,長老們本打算直接用水泥修糧倉的。

  但是陳遠不能確定含有石灰石的水泥,會不會對儲藏的糧食造成影響。

  為了安全起見,所有新建糧窖根據陳遠的指導,完全按照含嘉倉的糧窖進行修建。

  今年到秋收之前,每個氏族都建出八個糧窖。

  以後新城建設成功後,新的糧庫將全部採用這種糧窖的儲藏模式。

  根據計算,新的糧庫區一共可以修建二十八處糧窖,儲藏糧食足夠一萬四千人食用一年。

  聽起來不多,但是新城建成以後,各家各戶都會有自己的小糧倉,全城糧食儲量足夠兩萬人吃一年了。

  糧食越來越多,現在只能每年不停的擴建糧窖。

  陳遠打算,明年起減少農作物耕地面積。

  只要確保糧食足夠供應陳天部當年消耗,並且稍有盈餘的狀態就行。

  如此算來,只需要鼎內鼎外各保留十萬畝地,合計二十萬畝。

  這樣就能輕鬆供養三萬多人的陳天部,並且每年還有一定的糧食盈餘。

  最近兩年陳天部耕地面積一再減少,但是糧食產量卻並沒有減少太多。

  因為耕作水平越來越高,而且鐵質工具越來越普及。

  原本畝產100斤粟米現在已經能做到畝產150斤左右了,鼎內空間更是可以做到畝產200斤粟米了,當然這個數是經過光環加持的。

  耕地減少了,從耕地上解放出來的族人,就可以投入到城市建設當中,這與現代社會發展的軌跡基本相同。

  陳遠走在糧庫中巡視,糧食的味道充斥鼻孔。

  有的幾處老舊糧庫因為保存失當,去年的陳糧已經有些發霉變質。

  陳遠找人將變質的糧食清理,然後將整個糧倉的糧食全部收入鼎內空間。

  舊的糧倉是建在地上的普通糧倉,根本無法長期保存糧食。

  為了不浪費糧食陳遠下令,全族現在優先吃陳糧。

  並且他要將糧食的利用方式升級,不再單純的只為了填飽肚子。

  陳遠開始琢磨釀酒了!

  以後等酒開發出來,短時間內必然會成為陳天部的特色產品,可以用來和其他部族交換一些東西。

  比如各類礦產、食鹽等等,如果能從別的部族交換,便能將族人從這些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具體的釀酒步驟陳遠也是不懂的,雖然是歷史系的大學生,但是不可能對古代的東西樣樣精通。

  他只有人皇鼎一個金手指,這個不是系統那種什麼都會的東西。

  為了加快釀酒工藝,陳遠去了科技創新協會。

  這裡的人員並不固定,所有優秀工匠,有了新的創新感悟都可以過來尋求幫助。

  各個工坊的匠人總管,會對新的想法創意做出評估。

  如果新的項目通過了評估,便會送到樊明長老那裡,由他決定是否對新項目進行支持。

  如果通過,則整個科技創新協會都會為新項目開綠燈。

  所有工匠在不耽誤本職工作的前提下,都會對新項目提供必要的幫助。

  陳遠提出這種模式的目的,就是選拔優秀的創新項目,為行業優秀人才提供支持。

  他從不認為古人的智慧不如現代人,特別是有手藝的工匠們,他們的創新思維可能還要比現代人更強。

  華夏二年的科技創新協會,已經對大大小小十幾個項目,進行了創新改進。

  其中比較重大的項目有,二代運糧車的製造和玻璃的回火工藝等。

  另外還有很多小項目,比如石磨。

  石磨是在陳遠的囑咐下被改良出來的,是改良不是研發。

  因為曾經陳天部就有一些簡易的石磨,這東西技術含量並不高。

  陳遠的改進也不過是增加一個糧食出口,增加磨盤的密實度罷了。

  樊明長老現在只要沒事兒就會在這裡坐鎮,重點項目基本上都會立刻送到他的案頭。

  因為現在樊氏的秋收已經結束,最近都沒什麼大事兒。

  樊明長老今天就在這裡,他在研究二代大車的繼續改良。

  陳遠一來,樊明長老就知道,小族長肯定是又要搞什麼新發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