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份,西太平洋的颱風,似乎多了起來。
特別是8月中旬,一個代號名為狂風的颱風,襲擊了粵省。
這個足足17級的超級大颱風,以其強大的風力對粵省、閩省等沿海地區造成了嚴重破壞。
僅僅是經紀損失,就超過了一千億軟妹幣,颱風帶來的狂風暴雨和風暴潮導致大量房屋倒塌、農田被淹、基礎設施受損,給當地經濟造成了巨大損失。
人員傷亡情況,更是嚴重無比。
香江受到的影響不算大,僅僅是為香江帶來了幾級的風尾,以及下了好幾天的暴雨。
颱風帶來的災難性破壞新聞,很快便傳入了香江,各家媒體都報導了此事,一些正義的新聞媒體,更是呼籲大家為災區捐贈,讓他們度過這場難關。
蘇城如今也算是粵省最大的投資外商了,在災難發生的第一時間,就接到了北邊的求助。
為此,蘇城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8月17號,蘇城帶著一千多名天和保鏢公司的成員,開著20多輛大巴車,以及數十輛貨車,載著滿滿的救災物資,穿著救災衣服,離開香江,前往粵東地區、閩西地區進行救災活動。
這些天和保鏢公司的成員,基本都是當過兵的,耐力了得。
蘇城的到來,受到了相關領導的歡迎,不過此刻最重要的還是要進入災區進行救災,與領導寒暄這種事情,還是留在後面。
所以,在當地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蘇城的天和保鏢公司成員,很快便投到了救災當中去。
蘇城當然無須親自參與,他更多的是,視察各地的受災情況,然後從香江那邊調度缺乏的物資。
颱風過後,災區景象一片狼藉。
曾經鬱鬱蔥蔥的樹木被連根拔起或折腰斷裂,枝葉散落一地,宛如戰場上的殘骸。
街道兩旁,GG牌搖搖欲墜,有的已經支離破碎,掛在半空中隨風搖擺,發出刺耳的金屬摩擦聲。
路面上積滿了渾濁的雨水,夾雜著斷枝、落葉和各類垃圾,水流湍急,仿佛小河泛濫。
建築物的窗戶有的被風打破,玻璃碎片散落一地,閃爍著危險的光芒。
屋頂的瓦片被掀翻,露出斑駁的內部結構,雨水無情地灌入,滴答聲與外面的風聲交織成一首淒涼的樂章。
車輛被風吹得東倒西歪,有的甚至被樹木壓扁,車身變形,玻璃破碎,場面觸目驚心。
海灘上,海浪留下的痕跡清晰可見,海浪將大量的海沙沖刷上岸,堆積成小山,一些漁船的纜繩斷裂,隨風飄蕩,有的更是被巨浪捲走,不知所蹤。
整個區域瀰漫著一種荒涼與破敗的氣息,仿佛大自然的一次憤怒,將這裡的一切重新洗牌,留給人無盡的哀傷與思考。
蘇城視察了許多地方,這些地方,給他帶來了非常大的感觸。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確很渺小。
經過整整十幾天緊張的救災工作,一切終於告一段落。
天和保鏢公司的隊員們陸續返回了香江,而蘇城並沒有跟著離開。
在這十幾天裡,為了救災行動和物資採購,他慷慨解囊,投入的資金超過了五億港元。
雖然這筆錢對於普通人而言是天文數字,但對蘇城來說,卻只是他心繫社會、樂於奉獻的一部分。
他捐贈得無怨無悔,俗話說得好,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如今,他的能力也算大了,幫助一下這些人,不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而已。
如今,隨著財富的增加,金錢在他的眼裡,不過是一串幾乎難以統計數字罷了,因為他的財富,每天都在增加中。
除了香江的蘇氏集團、和記黃埔集團、置地集團等等這些企業之外,他在海外的資產,也多得恐怖。
東瀛、漂亮國、歐洲、南洋等地,都有著大量的分公司,每天為他創造著財富。
錢,對他而言,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
通過視察災區,他發現除了許多民房被沖毀之外,許多學校,也同樣被沖毀了。
學校被沖毀的結果,自然就是孩子們沒有地方上學了。
這一天,蘇城在一個鎮上的郊區中,坐著一輛普通的吉普車,視察著這附近的一個村子。
「蘇先生,這裡原來是一個學校的,但是受到颱風的影響,屋頂直接被吹翻了,有些牆體也都塌了,如今已經成為危樓了。」政府派給他的工作人員,指著一片狼藉不堪的危房,苦笑著說道。
蘇城點了點頭,走下車去,走進去看。
裡面殘破的樓房中,蘇城還看到了已經斷成多截的黑板。
那些桌子木凳,早已經被砸壞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有兩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來到了他的附近,看著眼前這些破敗的建築,默不作聲。
「小朋友,你們是這裡的學生嗎?」蘇城好奇地問道。
「嗯,我們過了暑假就上三年級了,可現在這樣子,叔叔,你說我們是不是沒地方讀書了。」一個略微高點的小男孩,抬頭向旁邊這位陌生叔叔問道。
「不會的,你們肯定有書讀,說不定,你們的新教室,會更敞亮,更安全,不會因為颱風的原因,就被吹倒。」蘇城看著眼前的破敗教室,又看了看兩位小學生,笑著說道。
此前,五億港元的物資都捨得捐。
既然如此,何不把他們的學校都重建了。
捐這些學校,花的資金對他而言,也不是很多。
為此,蘇城決定,在災區各地為他們興建新的學校。
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當地政府。
畢竟,這種事情,是需要當地去配合的。
否則,他就算有這個想法,也無法實現!
只有當地政府配合,他才能順利地實行自己的決定。
「蘇先生,您的高風亮節,我代表大家向您表達深深的謝意,同時,我們有個提議,希望學校能以您的名字命名,比如蘇城小學、蘇城初中,我們認為這非常合適!」
得知這一大善之事後,當地政府對蘇城表達了誠摯的感謝,並闡述了他們的想法。
起初,蘇城並沒有這樣的打算,對於學校的命名,他並不特別在意,反正捐贈之後,名聲也是有的,沒必要計較名字。
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意識到,既然自己已經決定捐贈,那麼用他的名字來命名學校,實際上也是他對學校建築質量的一種承諾。
他想到,如果工程出現質量問題,豈不是會辜負了學生和家長的期望,甚至可能對學生造成傷害?
因此,最終他欣然接受了這一提議。
根據統計,此次的災區,損壞的小學足足高達128間,而初中也有26間。
建這些學校,在這個年代,所花的建築成本其實不算很多,而人工可以說算是占大頭了。
統計完的資料交到蘇城手中之後,蘇城毫不猶豫地決定,這些學校的重建資金,他全部掏。
如今,他不缺錢。
作為華人,幫自己人,也是應該的。
有錢人,做慈善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個好名聲。
對此,蘇城也並沒有否認。
就像前世他了解的邵逸福學校、田家炳學校等等。
最終,蘇城決定調派和記地產公司與蘇氏地產公司的建築工程隊過來。
這兩年房地產衰退期,許多房地產行業的企業,都虧損嚴重,所以兩年時間來,香江的房地產開發大幅度下降。
而以往的專業建築工人們,很多都為此失業了。
而蘇城旗下的房地產業,並沒有受到房地產泡沫的影響,依然按照既定的規劃繼續發展。
同時,蘇城旗下各地產公司,也在市場上招聘了更多的專業建築工人。
所以,即使是蘇城的地產企業,在人員,這塊,也是完全不缺的。
超過150家學校,這個年代,還是80年代,建造成本,可不像後世那麼高。
即使如此,他也給出了超過三億港元的預算,為的,就是提高學校的建築質量。
一時之間,粵省和閩省一百多家蘇城小學、蘇城初中幾乎同步興建。
不過,興建新的教學樓,短時間肯定是無法完成的。
即使是農村小學,比較簡單,再加上投入的工人較多,可以趕工期,也得半年吧。
所以下一個學期孩子們讀書的問題,肯定是要解決的。
這點其實不難,最終蘇城在與當地政府商量之後,決定每個學校配置一些拼裝的活動板房,作為臨時教育點。
等九月份這些孩子入學了,自然就有書讀了。
雖然活動板房夏天比較炎熱,但是這些都是農村小孩,在很艱苦的環境都熬過,更何況十月份之後,天氣就開始轉涼了。
而且活動板房也是無奈的選擇,即使是蘇城,也不可能半個月時間就把一百多座學校建好。
那不是現實,而是神話。
蘇城的決定,很快通過內地的媒體,傳播到各省市。
原本,蘇城在全世界雖然很出名,但是在內地的知名度並不算高。
但是經過此事之後,蘇城在內地的知名度大大地提升了。
他的名聲,也越來越高了。
為此,CCIV電視新聞,還把蘇城的光輝事跡進行了報導,讓全國人民對蘇城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做這在大慈善事業,肯定是有回報的。
而好的名聲,很顯然就是慈善事業的最大回報了。
一次性捐贈一百多所學校,而且在颱風災難中,還捐贈了超級多的物資,帶著一千多人幫忙救災,這些舉措,也就只有蘇城做得出來了。
至於其他香江商人,最多就是捐個幾百萬港元,哪裡如他那樣,不僅僅親力親為地跑到內地,更是花費巨資。
蘇城之所以會如此做,除了為好名聲之外,最重要的是,前世他就是內地人。
這輩子,雖然是香江人,可大家都還是華夏人。
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既然能夠幫助,為什麼不幫助呢?
蘇城在內地,待了足足一個月。
直到9月中旬,蘇城才重新回到了香江。
重回香江的蘇城,雖然不在內地了,但是依然也時常關注著那邊的信息,學校重建項目的負責人,每一段時間,都要向他匯報一次進展。
這件事情,也在香江的媒體間被大肆報導。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大肆報導的媒體們,並不是蘇城旗下的媒體,反倒是如《大公報》、《星洲日報》、TVB等媒體,都不斷報導蘇城這次的慈善行動。
經過此次的舉措,蘇城狠狠地收割了一番名聲。
這些名聲,平時可沒那麼容易積累。
10月份,蘇城再次受邀前往香江大學,進行了一場演講。
蘇城曾經對香江大學捐贈了一億港元,支持香江大學發展一些科技類專業,可以說,他如今就是香江大學最大的金主。
為此,蘇城在香江大學中,還有一個榮幸校董的稱號。
面對香江大學的數千學子,蘇城表現得非常淡定。
香江大學如今還不是世界一流學府,也只能算是地區一流學府罷了。
許多專業,還表現得很平凡。
可蘇城知道,未來的香江,早已經有資格躋身全世界頂級學府的名列了。
這幾年,香江大學其實也對他提供了很多幫助,這個幫助,指的是為他提供了許多各行各業的人才。
所以,蘇城並不反對支持香江大學的學術發展。
演講結束後,蘇城又做了一個決定,再次向香江大學捐贈一億港元。
相比幾年為了在香江發展科技行業,前向香江大學捐贈的時候,如今的蘇城,資產早已經是那時候的許多倍了。
那個時候,他都捨得向香江大學一億港元,更不用說如今了。
如今,他的身價,起碼幾千億港元的資產了。
如果你有幾千塊錢,會在乎一塊錢嗎?
基本不可能太在乎。
蘇城就是如此。
他如今有幾千億港元的資產,雖然只有一部分是現金,但是僅僅是一億港元,他還真的不是很在乎。
就像在內地的災區捐贈、學校捐贈等等,他前前後後所支出的資金,超過8億港元。
可8億港元對他而言,也不過是一筆非常小的資金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