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民心所重

  第262章 民心所重

  保持良好的軍事節奏,好處就在於可以保持玄夏內部長期的平穩。

  雖然玄夏若是願意的話,早就可以把渤海這些地方占據下來,但那也意味著長時間的戰爭,必定會極大影響後方的生產。

  對許辰來說,如果手裡沒有儲備好足夠多的錢糧,他並不太願意輕易對外征伐。

  如今顯然就是極佳的時機,而玄夏抓住時機的動作不可謂不快,只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迅速完成了兩萬大軍的徵召,進行了快速且高強度的集訓,一切錢糧預算撥付完畢,全部裝備都得到列裝。

  陸平領命之後,便率著兩萬大軍浩浩蕩蕩往渤海進發。

  這個兵力玄夏拿捏的剛剛好,如今袁紹主力都進入并州,冀州剩下的力量有限,用兩萬大軍攻伐渤海綽綽有餘,而且也沒有太大的負擔。

  等到袁紹騰出手再來回援的話,玄夏後方的備戰大軍也可以補充進入戰場,還有常山的軍力可以應用,足夠去和袁紹掰手腕了。

  玄夏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兩萬大軍,一經進入渤海,便是摧枯拉朽的一路推進,只不過半個多月,就已經連續攻克兩個大縣,沿途鄉村更是清掃了不計其數。

  而這突然的動靜,也頓時讓冀州方寸大亂。

  袁紹已經率領大軍前往并州討伐於夫羅和張揚,鄴城本部如今只有顏良文丑各領兩萬大軍鎮守,玄夏突然對渤海發動攻擊,頓時讓他們措手不及。

  當然,這種關頭也不需要猶豫什麼,敵軍攻來,顏良文丑也只需要迎擊就是。

  而與他們隨軍行動的,另有留守冀州的荀諶、審配、以及劉備三人。

  這留守的人員配置之上,袁紹也算是主打一個雨露均沾,有潁川派的荀諶,有冀州派的審配,另有劉備這個相對獨立的存在,三人相互掣肘,遇到事情不至於出現不可控的情況。

  不過眼下這種關頭,三人卻不會有什麼爭執,玄夏打過來了,除了迎頭頂上就沒有第二種選擇了。

  只是,曾經與玄夏的大戰還令他們記憶猶新,想當初十萬大軍愣是拿玄夏三四萬的兵力沒有辦法,甚至還隱隱落在下風,黃巾戰鬥力之強大可見一斑。

  今天玄夏再度伐來,那種巨大的壓力立刻就席捲而來。

  行軍路上,顏良文丑以及荀諶審配劉備幾人皆是同行,事發突然他們也只能一邊趕路一邊計議。

  「兩位將軍,黃巾實力強悍,我軍即便兵力倍之,真的交戰卻難保勝負,是以抵達渤海郡之後切忌急功近利。

  當穩紮穩打擋住攻勢就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待州牧在并州功成回援,我軍便可解圍。」

  荀諶搖搖晃晃騎著馬,十分憂慮的囑咐起顏良文丑兩人。

  只不過顏良文丑兩人看他一眼,只是淡淡的點頭,雖然是做出了回應,卻沒有太把荀諶當回事。

  隨後審配也開始說道:「此戰確實不容輕忽,不管怎麼樣,敵軍攻來,我們只需做好守備的職責就好,兩位將軍需要做的不是殲滅敵人,而是守好本土逼退敵人。」

  這一次,顏良文丑就重視多了,都是朝著審配拱拱手:「吾等知曉,必不會誤事。」

  劉備默不作聲把一切都看在眼裡,心裡也是明鏡一般。

  袁紹集團的內部派系鬥爭,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看得到,如今這麼要命的時候,顏良文丑也還是團結冀州審配而疏遠潁川荀諶,這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在袁紹手裡混的久了,劉備越發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問題,如果袁紹將來還是不能解決這種派系矛盾的話,那遲早都有因此吃虧的時候。

  這種事,劉備完全算是外人,根本就參與不了,他只能履行自己的本職事務。

  「我二弟關羽同率突擊隊隨軍而行,必要時候會配合兩位將軍行動,或可在戰事上有所發揮。」

  劉備說完這句話之後,在其一邊的關羽便朝著顏良文丑拜拳,而顏良文丑也是點頭回應,倒是比對荀諶更加友善一些。

  畢竟關羽在袁紹軍中,確實是獨當一面的猛將,自然能讓顏良文丑高看一眼。

  四萬大軍如此一路奔赴戰場,這反應速度不可謂不快,行軍不過六七日的時間,便已經抵近渤海郡了,還不等他們進入,就已經看到沿途大量的逃難的隊伍。

  很快他們就發現一個奇異的地方,逃難所見幾乎不見平民,多是豪強士族裹挾自家僕役,如此陸續匯集起來形成的隊伍。

  而這些逃難的貴人們,見到大軍抵達,莫不是歡天喜地,倒也拿出不少錢糧資軍伐敵。

  不管以前他們死守家業多麼摳門,如今黃巾打上門來,他們就都能大義舍財了。

  畢竟他們的家業大頭是本土的田地,如果不能把黃巾趕出去,那損失根本不能計量,而要趕走黃巾他們能依靠的只有眼前這支大軍了,這會兒沒人會捨不得手裡那點錢財。

  這個事情倒是令顏良文丑等人沒有想到,但他們當然不會拒絕,便就地休整起來,順便接受這些犒賞來的物資。

  眼前的場面一片火熱,倒是令大軍提振了幾分士氣,有了更多的支持,他們似乎對抵禦黃巾也更有底氣了。

  但是,劉備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反而神色憂慮。

  「賊寇襲來卻不見一個庶民隨行逃難,這實在是難以想像,只怕玄夏的聲名已經在周邊廣為傳播。

  渤海如此,其他地方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去,某不知如今冀州百姓有多少是心向玄夏的。

  這等民心基礎,我們真的能斗得過玄夏嗎?」

  劉備心懷仁義素來重視百姓,沒人比他更明白民心所重,越是這樣,玄夏就越是讓他覺得恐懼。

  刀鋒銳利,民心更重啊.

  荀諶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到了劉備的身旁,劉備明白的道理,他也一樣明白,此時同樣是憂心忡忡,玄夏這樣的民心基礎,確實非常恐怖。

  「聽聞自從常山失守之後,此地百姓多以玄夏為朝廷,卻呼漢庭為漢賊,立場轉變之快令人咋舌,玄夏能做到這種地步,確實令人心驚。」

  荀諶想起常山的一些傳聞,心裡也是沉重起來。

  從這些事情可以明顯感覺到玄夏勢頭之猛烈,大漢幾百年的威信抵不過玄夏幾天的手段,照這麼下去,將來還有誰可以抵擋得住這頭猛獸。

  「何止於此,冀州鄰近玄夏的地方,百姓出走投奔漸成趨勢,他們皆視玄夏為陸上神國,就算以後玄夏什麼也不做,我們的百姓遲早也要跑光了。」劉備看他一眼,嘆了口氣如是說道。

  荀諶不禁感嘆:「雖然不好接受,但此事倒也合情合理,相比於其他地方,玄夏土地富足可供分配,內部已經數年不見刀兵,且物產豐富的不可思議,生活境地不知好了外部多少,吾若是一般百姓,那也是要去的。」

  話音落下,荀諶就搖搖頭走了。

  其實他還有句話沒有說完,如果自己是一般百姓,玄夏能提供這樣的安穩的生活給自己,那自己也得叫大漢一句漢賊。

  剩下劉備站在原地神情複雜,這也正是劉備十分難以接受的事情。

  黃巾這樣的賊寇,怎麼能做的如此仁義,他們這樣還算是什麼賊寇。

  而自己忠心所向的大漢,回頭一看卻破敗不堪,百姓流離失所難有立足之地,可怕的是這樣的世道遠遠看不到盡頭,這樣對比起來可謂是高下立判。

  那麼能怪百姓背棄大漢而卻投奔玄夏嗎?

  讓劉備痛苦的是,有玄夏這麼一個存在出現了,自己所堅持的匡扶大漢意義在哪裡呢?

  他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者說不敢正視這個問題的答案,他能做的就是在心裡安慰自己。

  劉氏大漢才是天命所在,現在只不過是走入了困境而已,只要我再度扶助大漢走上正軌,大漢一定能比玄夏做的更好,真正給天下人一個盛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