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飛龍在天,絕後人之路
在這個世界,遙遠的時代必然有著更加強大的力量,畢竟在那個時代有著神,也就是九天玄女顯現,而九天玄女這一神女在神話傳說體系中的地位可從來都沒有低過,是真正的大神,更是文武雙全的戰神。
這樣的一位女戰神無論是降臨分身,還是親自來到這個世界,都足以說明這個世界並非現在看上去這麼簡單,即使是現在,這個世界的武功之繁榮,也不是楊崇記憶中的那些武俠世界能夠相比的,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世界,在此時個人所能擁有的破壞力卻是多有遜色,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曾經的楊崇對此有著疑惑,但現在楊崇卻已經明白了,其根源還要出在蚩尤與黃帝之間的大戰上。
對機關術的動力之源,楊崇一直都十分好奇,墨家的四聖獸機關已經是機關術的極致,能夠驅動形體更大,力量更強的兵魔神又該需要怎樣的動力源呢?
無論是怎樣的一個世界,能量守恆的限制都是很難被逾越的,在這個世界也是如此,蚩尤制出八十一架兵魔神,必然需要八十一個類似於龍魂這樣的存在。
而現在楊崇大致已經猜測出這個世界傳聞中的生物是如何出現的了,在遙遠的遠古時期,畢竟有著一些特殊的地方,元氣會不斷匯集,當元氣凝聚到一定的程度之時,元氣就可以凝聚出特殊的形態,先化其形,因為去屬性不同,這種形態可以是龍,可以是鳳,也可以是麒麟,還可以是各種生物,因為它們的出現,才不斷豐富了神話傳說。
有形態的元氣生物在經過漫長時間的進化,逐漸演化出了意識,直至此時,只存在於神話中的生物就真正的誕生了。
但一個世界的元氣是有限的,無意識的元氣生物只能被動的進化,而產生了意識的元氣生物卻不一樣,它們會主動吞噬元氣進化,大概也就在這個時候,橫空出世一人,得九天玄女親授,挾族人誅殺各類神話生物,再以其精華為源,鑄造兵魔神,最終卻成為禍亂天下的魔頭。
大概也是在那一戰中,神話生物盡數被誅,只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在神話生物相繼被誅殺後,天地元氣潰散,最終演變成了現在這個法更高,但術卻跟不上的世界。
所謂神話斷層,就發生在這個世界。
「所以說墨家的那幾架機關獸就是得到了這些神話生物的屍骸碎片才能夠運轉的嗎?按照這個邏輯,倒也能夠解即使是以墨家之能,也不能將機關術這樣的神技推廣天下,因為機關術稱不得科技,而是黑科技。」楊崇分析中,目光牢牢地盯在了劍界之中的能量團中,那裡有著龍形在演化。
這是一道誕生的天空之下的雷霆所化的元氣之龍,且已經有了一絲意識,如果不曾發生意外,再經過萬年的積累,它會誕生出完整的意識,成為真正的龍。
只是它在還沒有真正進化完成的時候,就被農家的某一代祖師給發現了,那位農家祖師本可以豢養它,為萬年之後的農家留下一尊真正的神獸,可惜,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的道理,那位農家祖師顯然也是明白的,所以他沒有選擇豢養,而是將利用其鑄造了一架簡化版的兵魔神。
畢竟元氣生物的成長實在是太過漫長了,尤其是對於人來說更是如此。
「我若是那位農家祖師,也會做出相似的選擇,因為我也不想等,而且,這對於我來說也是一個機會,一個讓我超越宗師極限的機會。」楊崇自語著,他也選擇煉化劍界之中的雷龍。
萬年之後的事情實在是太過遙遠,誰能想那麼長遠。
此次楊崇前來大澤山,雖說沒有達成最初的目的,但這道雷龍也是大大的收穫。
已經有了決定的楊崇不顧眼下自己身處大澤山,開始煉化起雷龍來。
有著劍界的鎮壓,有著週遊六虛功對元氣的運用,再到吸功大法的元氣的掠奪與轉化,雷龍雖然有著不弱於宗師的力量,更有著宗師不能有著的神異,但終究不是真正的生物,如何能夠與人斗心思。
所以在不斷地消磨之下,雷龍的意識逐漸被擊潰,被楊崇的意志所取代,楊崇要將其收為己用,甚至是從中研究出生命的另外一種形勢和維度的演化,進而讓自己可以找到可以突破宗師極限的契機。
不過,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楊崇現在所需要做的,能夠做到的就是將雷龍煉化,更多的計劃還需要時間沉澱,只有通過時間才能讓他看到真正的天人之機。
所以在天色還未亮的時候,楊崇就已經離開了田蜜的住處,此行大澤山的目的已經達到,楊崇也是時間離開了,至於農家內部的糾葛,田蜜有著夜幕兩大殺手之助,最大的競爭對手朱家又已經半殘,整個農家上下還有誰能夠阻攔田蜜登臨俠魁之座?
「呂兄,你這就要走了嗎?我還未曾盡一盡地主之誼,這大澤山數百里的風光,你還不曾領略,就這麼走實在是太過遺憾了。」在楊崇向劉季辭行的時候,劉季依依不捨之中盡顯誇張之色。
「千里兩淮風光,誰能看得盡了,以後若是機會,我再來就是,只是這一次卻是不得不離開,家中出了一些事情,還需要我去處理。」在大澤山沒有楊崇,只有呂布的情況下,楊崇也已經代入了這個身份,面對劉季的挽留之情,也只能說著客套的話。
「唉,這一次是我招待不周,下次呂兄若來,我定當好好招待。」劉季遺憾地說道。
只是,劉季卻很清楚,當楊崇再次出現在大澤山的時候,恐怕是不用他招待的,那時,楊崇大概率已經是大澤山的主人了,甚至不僅僅只是大澤山,整個淮北地方,估計都要被齊國吞併了。
以齊國這些年的表現來看,齊國對淮北八百里之地不可能沒有一點想法,畢竟當年齊國在巔峰之時,曾統治了淮北之地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會有機會的。」楊崇道。
最終,在劉季的相送中,楊崇與雪女兩人登上了馬車,而駕車的人楊崇也不算陌生,當然,人他是不認識的,但名字楊崇卻是熟悉的,夏侯嬰,未來有資格穩定天下第一車夫的人。
夏侯嬰駕車在將楊崇送到了楚國與南齊的邊界之時就返回大澤山了,而楊崇則沒有直接返回臨淄,而是折道向南齊的都城莒城而去。
當年秦國為了打壓楊崇的力量,趁著楊崇無暇他顧的時間,以羅網之力從臨淄偷出田建,最終在齊國的支持下,田建糾集了一些不滿於楊崇這個新齊王的貴族在莒城建都,也稱齊國。
而後世人為了區分田建的這個小齊國和楊崇的大齊國,又因為兩個齊國一南一北的原因,因此又多稱楊崇所統治的齊國為北齊,田建的齊國為南齊。
南齊雖弱,但卻有著秦國撐腰,因此這些年來,楊崇一直不曾對南齊動手,但齊國與秦國的決戰隨著韓、趙、燕三國相繼滅亡,已經不可避免,南齊的存在就更成了一個微妙的問題。
當然,楊崇此次順道而來不是為了探查南齊的虛實,而是因為這裡有著一個楊崇感興趣的人。
陰陽家雖然在楚國勢大,但它真正的起源地卻是在齊國,東皇太一雖然帶領陰陽家投效了秦國,但依舊有著許多陰陽家弟子分布在齊國與楚國,其中最有名,也是最有實力的一個人名為黃石公,陰陽家的宿老前輩,論資歷比東皇太一更高,論實力,也不見得比東皇太一弱多少。
可以說,陰陽家的弟子之所以能夠在齊國和楚國兩地不聽從東皇太一的號令,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有著黃石公的存在。
而楊崇此次繞道南齊,就是因為收到了黃石公出現在南齊的消息。
黃石公宗師的實力對於楊崇來說不算什麼,他自己就是宗師中的宗師,但關於黃石公的另外一件事情,卻能夠引起楊崇的注意,因為在這個時空下,黃石公成就了兩個人,一個被後世尊為謀聖,一個被後人尊為兵仙,也就是張良與韓信兩人。
張良現在已經在齊國為臣,但還未蛻變成真正的謀聖,而韓信,這個時候大概還是一個孩童,但對於人的事情,其實現在已經可以做出準備了。
齊國與秦國之間的戰爭,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決出勝負,如此一來,人才方面的較量就成為很重要的一個問題,而且這個人才的較量不僅僅只是當代人才的較量,更是未來人才的較量。
此時的秦國有著大將軍王翦這樣的一個戰無不勝的存在,王翦還能打個十幾年,二十年後的秦國也會有蒙恬與章邯這樣的大將之才。
而楊崇的齊國呢,隨著身份的轉變,楊崇親自上陣的機會不多,眼下的齊軍雖然也有著顏聚、衛莊可用,但其實兩人作為統帥之才的能力還是有限的,唯有李牧能夠正面與王翦對抗,可齊國卻缺少未來能夠與蒙恬與章邯這樣的名將對抗的人才,這就不得不讓楊崇未雨綢繆了。
所以韓信就成為了楊崇最好的選擇。
但天下之下,想要找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少年,卻是千難萬難,其難度與大海撈針其實沒有什麼區別,也正是因為如此,楊崇對韓信生平有限的了解就成了重要的線索。
而在韓信早年的經歷中,黃石公就成了最重要的人物了,畢竟韓信現在雖是默默無聞,但黃石公卻是大大的名人,找默默無聞的韓信難,但找一個大名鼎鼎的黃石公卻要簡單許多。
這不,此時的楊崇已經收到了關於黃石公的消息了。
「這莒城作為南齊的國都,似乎不怎麼樣啊。」在莒城的街頭,雪女打量著周圍的行人,只覺得這裡的情況比之臨淄實在是差遠了。
「雪女這是拿田建與我相比嗎?」楊崇沒有回答雪女的疑惑,而是直接反問道。
「我可沒有,田建是什麼人,天下人誰不知道,恐怕沒有人會拿他與夫君相比,因為那實在是太沒可比性了,我好奇的是,這莒城不也是大城嗎?現在看起來怎麼有些慘澹呢?按理說是不應該的。」相處久了,雪女自然也能夠聽出楊崇話語間有著開玩笑的成分,因此面對楊崇的質問,雪女只是老老實實地解釋道,至於緊張,那是沒有的。
「權貴多了,下邊的百姓伺候的大爺就多了,時間一長,整座城池自然就會發生變化,畢竟當年可是有著不少齊國的權貴逃到了這裡,那些人在來到這裡,需要營造府邸,需要劃地圈莊,可不是就要使勁折騰莒城的百姓嘛!」楊崇解釋道。
當年為了達成快速整合齊國的資源,又不至於讓自己的殺戮太重的楊崇,可是故意開了一個大大的口子,讓齊國曾經的權貴們能夠有大量的機會逃亡南齊。
當時的楊崇目的很簡單,也在第一時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不過,那件事情起到的效果似乎還要超出楊崇這個始作俑者的預料。
以莒城現在的情況,等楊崇的軍隊打過來,說不得還未攻城,就有許多人要喜迎王師了。
「這座城池對於那些權貴來說的確是小了一些,畢竟當年他們可是擁有整個齊國,而且這座城池不僅要養活這些權貴,還要供養他們真正的王秦國的軍隊,如此一來,壓力就更大了。」雪女也是分析的頭頭是道,她對這些本是沒有興趣的,但她對這些東西的無感卻敵不過她對楊崇的好奇,為了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楊崇,她會讓自己做許多之前並不感興趣的人。
人是會為了自己在意的人而改變自己的。
「莒城的人若是過的不夠悽慘,我又如何做他們的大救星呢?好了,不要說這些了,我們現在可是另有要緊事,陰陽家的黃石公,我已經久仰大名了。」楊崇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