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燕王喜:我只是看看熱鬧,怎麼就成主角了
在韓非出使楚國後,從齊國各處的府庫之中,源源不斷的糧草物資開始向趙國北方匯集,在海量的運輸之中,有著一個船隊自臨淄走水路北上,不過沒什麼人注意到這支規模並算不得多大的船隊,畢竟趙國北境受災嚴重,物資運往趙國北方本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在這個過程中,卻有有心思人注意到了其中一支車隊的異常。
「從齊國出發,一支運有十萬石糧草的船隊曾在饒安停留了三日?」咸陽宮中,正在緊鑼密鼓籌備著滅國戰國戰事的秦王政從羅網海量的情報中挑選出了一道看上去並不算多麼重要的情報。
「回稟大王,情報中顯示的確如此,至於齊國船隊停留的原因,齊國人對外聲稱是其中的幾艘船出現了故障。」負責情報的趙高回答道,秦王政精力有限,對羅網的情報自然也是有選擇的查看,所以對許多事情,秦王政的了解有限,他還需要自己的臣子將自己有限的了解補充到完整,此時趙高就是充當著這樣的角色。
「你覺得是如此嗎?」秦王政反問道。
「事出反常必有妖,事情恐怕沒有那麼簡單。」趙高謹慎地回答道。
在秦國,趙高雖然不是權勢最重的人,但卻是距離秦王政距離最近的人,就這一點而言,即使是秦王政的生母趙姬也比不上,所以如何侍奉自己這位主人,趙高有著清晰而現實的認識,他雖然並未看出情報中記載的事情有多麼重要的,但既然秦王政如此問,其中必有內情。
「是啊,事出反常必有妖,齊王崇的奸詐,這些年來寡人已經充分領教了。」秦王政沉吟道
「關於齊國的情報還是太少了,趙高,將羅網現在位於趙國的情報人員調集一部分前往齊國,最近齊國的動向必須事無巨細地向寡人稟報,趙國已殘,想要滅之並不難,如今滅亡趙國最大的問題不在於趙國本身,而在於齊王崇和齊國。」秦王政道。
「是。」趙高應聲道。
「還有魏國和楚國。」秦王政沉吟著,趙國背後有著齊國,秦國若是想要滅亡趙國,必須保證齊國不能插手其中。
但又該如何保證齊國不會在秦軍攻打趙國的過程中不出手呢?依秦國數十年來遠交近攻的策略而言,針對這種情況,自然是應該拉攏齊國才是,但這個方法,秦王政現在卻不想用,因為他知道,這個辦法對付魏王和楚王、燕王或許有用,但對齊王崇,恐怕是無用的。
齊王崇太聰明,絕非是一點小利就能蒙蔽的人。
如此一來,秦國就只剩下一個選擇了,那就是從齊國的幾個鄰居方面入手,在齊國的幾個鄰居中,燕國不堪一擊,趙國與齊國如今正是如膠似漆的時候,也就剩下魏國和楚國了。
所以秦國要做的就是引魏國和楚國出手,引兩國出兵牽制齊國,起碼要讓齊國沒有精力干涉秦國針對趙國的戰爭。
很快,從咸陽駛出了一個車隊,這個車隊在秦國新設的潁川郡分為兩路,一路向東,朝著魏國大梁城的防線而去,一路向東南而去,那裡是屬於楚國的方向。
在秦國向魏國和楚國派出使臣的時候,越來越多關於齊國的情報經由羅網被送到了秦王政的書案上。
經過對情報不斷地匯總和分析,一個事實逐漸在秦國君臣的面前展現出來了。
「齊王崇意在燕國,寡人以為已經夠高看他了,沒想到最終還是小看他了。」秦王政道。
由羅網送回來的情報顯示,齊國的軍隊已經開始大規模的集結,還有越來越多的軍備經由各種渠道送到了趙國北部邊境,其目的是什麼,不言而喻。
但也正是因為知曉了齊國的意圖,秦王政才會意外,燕國雖弱,但也是一大國,想要將其攻滅可沒有那麼容易,而且,通過這件事情,秦王政也是看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齊王崇的胃口並不僅僅只局限於齊國,齊王崇是與他一樣人,真正的目標都是這個天下。
「大王,齊國眼下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大敵,無論齊王崇的意圖是什麼,我們只需做一件事情就可以了。」在秦王政的自語中,昌平君開口了。
「不錯,齊王崇若想要進攻燕國,那我們要做的就是拖他的後腿,魏國、楚國的力量完全可以借用。」李斯也開口道。
「大王,齊王崇若是想要拿下燕國,那就盡可讓他拿去,當年齊國也曾攻滅了燕國,但之後卻難以統治,只能退走,眼下也是如此,無論齊王崇能否攻下燕國,齊國的軍力都要因此而分散,而這就是我們的機會。若是四十萬齊國盡數在齊國,想要對付齊國可謂是難比登天,但當四十萬齊軍分布了齊國和燕國時,想要擊破兩支二十萬人的齊軍就要容易多了。」當今身為秦國軍中第一人的王翦說出了不同的意見。
「上將軍的意思是任由齊軍在燕國的行動?」秦王政詢問道。
「不錯,大王滅趙所擔心者不過是齊國介入戰事,齊國若是攻燕,必然沒有多餘的力量介入戰事,大王的目的就可以達到了,至於魏國和楚國,臣認為不宜讓他們去牽制齊國,一旦讓齊王崇意識到攻打燕國不可取時,齊王崇很有可能會放棄攻打燕國的打算,若是那樣的話,我們未來要面對的就是本土作戰的齊軍了。「王翦提議道。
主動出擊的齊軍固然麻煩,但更麻煩的卻是本土作戰的齊軍,眼下齊國有大軍四十萬人,王翦很難想像,未來若是秦軍滅齊,秦國需要派出多少軍隊才能拿下齊國?
反正王翦是想不出可以戰勝有著四十萬齊軍的辦法。
所以唯有引誘齊軍主動出擊,就像當年的齊閔王一般,看似是齊軍最強大的時候,但卻在一次次的勝利中為自己埋下覆滅的危機。
在秦國君臣的商議中,針對齊國的計劃逐漸成型。
與其遏制齊軍的進攻,讓其龜縮於本土而難以戰勝,讓其主動走出來無疑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至於齊國攻下燕國會不會實力大增的問題,秦國君臣卻是不怎麼擔心,齊國雖是大國,但力量與秦國相比終究還是多有不如,兩國若是發生正面對抗,齊國還不是對手。
眼下,秦軍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儘快攻滅趙國。
在秦國上下的籌劃之中,從北起太原,南至三川郡,西起咸陽,東至東郡廣闊的秦國土地上,無數的秦人從家中走出,匯集成了一支龐大的大軍,朝著趙國的方向而去。
當趙國還在忙活著救災的時候,秦軍已經兵分南北兩路攻向了趙國。
「秦人果然卑鄙,終究還是在這個時候發起了進攻。」武安城中,身為趙國大將軍的李牧在秦軍開始大規模的集結之時就已經收到了消息,作為趙人,他可以譴責秦國的這種行為,但作為將軍,他又覺得這樣的行為實在沒有必要。
攻敵於虛弱之時,本就是兵法要略,至於說什麼仁義之戰,當年自宋襄公之後,誰這麼說誰是傻子。
以李牧為代表的趙國君臣雖有萬般無奈,在秦軍即將發動進攻的時候,也只能徵調各地兵馬以對戰秦軍。
在這一過程中,趙國上下是苦楚的,但與相近的一國卻完全是另外一種心情。
「好,這一次寡人倒要看看,趙國拿什麼去對抗秦軍。」燕王宮中,近日以來因為太子燕丹遲遲沒有消息而憂心仲仲的燕王喜終於得到了一個好消息,燕國的仇敵趙國這一次要倒霉了。
在剛經歷了一場大地震後的戰國還能夠有多少力量對抗秦軍的進攻,燕王喜並不覺得趙國會有一個樂觀的機會。
「恭喜王兄,此次秦軍滅戰看來是勢在必行,趙國,多次欺辱我們燕國,這一次趙國不死誰死。」燕王喜的弟弟雁春軍此時也是相當的高興,世間的樂事有許多,而看著自己的仇敵倒霉在這些樂事中無疑是位列前茅的。
「趙國被滅是最好的,這一次寡人倒是要好好看看熱鬧了,這種感覺還真不錯,什麼都不用做就能看著我們的敵人走向滅亡。」燕王喜幸災樂禍,這些年他和他的燕國沒少被趙國欺負,這一次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
就在燕王喜與雁春軍等人彈冠相慶之時,身為燕國大將軍的晏懿帶著一個盒子來到了王宮中。
「大將軍帶的這件東西是什麼?」看到晏懿捧著的寶盒,燕王喜來了興趣。
「回稟大王,這個寶盒是臣從一齊國的商人手中購得,據那齊國商人所說,盒子中有著一件稀世之寶,哪怕僅僅只是這個盒子也是價值千金。」晏懿將寶盒交給燕王喜身邊的內侍,帶著幾分討好地說道。
「嗯?是嗎?大將軍如此說,寡人倒是有了興趣了。」燕王喜笑了,既然是寶物,當然就應該是屬於他的,誰讓他是王呢。
「大王請看,這盒子正面是一副拼圖,只有將這副拼圖在相互轉動中將其拼接完整,就能夠打開盒子,在打開盒子的一瞬間,大王就可以看到一個大大的驚喜。」晏懿道。
「什麼驚喜?」被晏懿這麼一說,燕王喜的好奇心更大了。
「還請大王親自動手,驚喜若是提前說了那就不是驚喜了。「晏懿道。
「大將軍,你可不要說大話,若是大王打開了盒子沒有看到驚喜的話,你少不得是要有一個欺君之罪的。」一旁的雁春君見晏懿與燕王喜聊的火熱,不由生出了一絲危機感,在燕國,他不允許有人挑戰自己燕國第一寵臣、權臣的位置。
「臣如何敢欺瞞大王,大王只需親手打開盒子就可以了。」晏懿道。
「寡人已經迫不及待了。」燕王喜笑道,隨後在晏懿的指點中,盒子正面的拼圖不斷被調整,逐漸形成了一副完整的圖畫。
「有意思,拼圖的全貌竟然是薊城,接下來寡人該怎麼做?」燕王喜在將最後一塊拼圖調整到合適的位置之後,盒子正面的圖畫已經成型了,但盒子還未打開。
「大王請看這裡,只需要按下這塊機括就可以了。」晏懿指著拼圖中心處的位置道。
「是這裡嗎?」燕王喜伸出手指按向晏懿指出的位置,輕輕一按,果然是機括所在,燕王喜隨即用力,機括被按下,只聽到一聲清脆的聲音從寶盒內部發出,隨即就是齒輪轉動的聲音。
在齒輪轉動的聲音中,寶盒的四面猶如蓮花一般綻放開來,稱得上是美輪美奐,但燕王喜可看到的卻不是美輪美奐,而是驚恐,同樣驚恐的不僅是燕王喜,還有晏懿,還有雁春君,還有大殿中每一個看向寶盒中心處盛放之物的人。
那竟然是一顆用泥土捏制而成的人頭,如果只是這樣的話,或許會讓燕王喜震怒,但還不至於讓他驚恐,但燕王喜此時卻是驚恐的,因為人頭所展示的形貌正是燕王喜的兒子燕丹。
人頭是假的,但誰敢將這個假的人頭做成燕丹的形狀送給燕王喜,在燕國,這種行為就是在找死。
但燕王西此時感覺到的卻是不是憤怒,而是惶恐。
他的兒子自從秦國逃離之後已經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至今杳無音信,燕王喜雖然不算什麼慈父,但對兒子基本的擔心還是有的,為燕丹,燕王喜也是頗為憂慮。
但燕丹的的確確是杳無音信,燕王喜即使憂心也只能告訴自己,沒有消息未必不是好消息。
但現在燕丹似乎有了消息,而且似乎還不是什麼好消息。
燕王喜在驚恐中看到盒子底部還有一封信,顧不得其它的他連忙將信拿入手中,在打開中只看到一行清晰的字跡呈現在上邊:抱歉,手下重了一些,燕丹已經屍骨無存,眼下為了聊表歉意,只能以此泥塑的人頭送給燕王,以解燕王思子之心。
落款:齊王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