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功在當代,罪在千秋

  第107章 功在當代,罪在千秋

  「死了?」

  藍玉將視線從眼前的軍報挪開,側頭瞥向陸雲逸,但沒有得到答覆。

  此時此刻,距離戰事開啟已經過了兩個時辰。

  北元王庭的營寨,歷經戰火洗禮,如今已是一片殘垣斷壁。

  月光斜照在這片荒蕪之地,將滴落在大地的鮮血照得發亮。

  風,帶著幾分刺骨寒意,

  穿梭於殘破的營帳與傾倒的旌旗之間,發出嗚咽般聲響。

  營寨中心,一座座曾經輝煌的主帳此刻只剩下焦黑骨架,高高矗立,卻再也無法遮蔽風雨。

  四周,散落的兵刃、破碎的鎧甲以及燒焦的糧草堆,無聲訴說著戰鬥慘烈。

  地面上,深淺不一的腳印和車輪痕跡交錯縱橫,記錄著戰爭的匆忙與混亂。

  軍卒們身著鐵甲,手持長槍利刃,

  小心翼翼地搜尋著每一個角落,尋找著可能存在的敵人。

  「仔細搜,不要放過任何可疑之處。」

  一位將領沉聲下令,他的聲音在空曠的營寨中迴蕩,顯得格外威嚴。

  軍卒們聞言,更加仔細地檢查著每一處廢墟,

  翻動著石塊,撥開草叢,用長矛輕輕挑開倒塌的營帳殘片。

  這一聲叫喊也喚醒了正呆呆站在原地發呆的陸雲逸,

  他此刻一身血污,甲冑早已破爛不堪,

  裸露在外的肌膚多了一些不知從何而來的小傷口,露出其內血肉。

  在其身側的藍玉就顯得體面許多,

  甲冑上只是多了一些炮火的黑灰,手拿各處送來的軍報文書,

  中軍因為是奇襲的緣故,早早結束,

  而後軍與前軍的戰鬥還在激烈進行著。

  北元王庭政權分散,一些大將聽調不聽宣,在這平日裡是一件壞事,

  但在如今戰事中,對北元卻是一樁好事,

  即便王帳被攻破,其餘的權貴也會率領各自軍卒廝殺奮戰。

  藍玉身側已經聚集了許多傳令兵,正等著他發號施令。

  「命定遠侯王弼抽調兩萬軍卒向東北而行,馳援鄧鎮,務必在天亮之前,解決北元前軍。」

  「是」

  「命曹興、趙庸抽調半數阻敵軍卒,前往北元後軍,打掃戰場,收整人員。」

  「是」

  「俞通淵呢?戰事還沒有結束?」藍玉翻看著手中文書,面露疑惑。

  一名傳令兵朗聲開口:

  「回稟大將軍,北元禁軍且戰且退,如今正在向西北而行,俞都督猜測其要西逃,所以率軍去阻攔。」

  「人數多少?」

  「俞都督部損傷軍卒兩千三百餘,北元禁軍人數兩萬,如今還剩一萬五千餘。」

  藍玉眉頭微皺,面露思索,吩咐道:

  「命周武、胡海抽調一萬軍卒馳援,

  曹興、趙庸帶領阻敵人馬輔之,

  另外將前軍的五十門火炮帶上,命俞通淵務必將他們留下。」

  「是!」

  藍玉眼中閃過一絲肅殺,

  此戰的目的不僅是要搗毀北元王庭,更重要的是要將其可戰之兵盡數摧毀!

  北元中還有一些精銳之師與大明作戰許久,經驗豐富,

  只要將他們盡數斬滅,後續的草原人便缺少與明軍對敵之經驗,

  加之北元也亡了,想要操練就更加困難。

  如此一來,就算草原日後再有戰事,也能輕易取勝。

  此舉斷其傳承。

  藍玉抬頭看向跪在四周的那些草原軍卒,

  他們應當是『罪人』擴編,

  其戰陣廝殺一塌糊塗,甚至一些人都沒有見識過火炮,

  見到火炮火銃,一身精氣神已經嚇沒了大半。

  整體來說,草原政權在一次次戰爭與逃亡中,是在逐漸退化,以至於這些軍卒廢拉不堪。

  而明軍,則是愈發精進!

  藍玉鼻子嗅了嗅,此刻中軍已經血腥味漫天,

  屍體燃燒的味道鋪天蓋地,瀰漫著一股難聞的味道,

  但他依舊覺得振奮!

  此戰在大軍探查到北元王庭所在之後,便已經結束了。

  而當這一切都為定數之時,

  藍玉心中之喜悅來涌了出來,甚至他心中有一絲絲迷茫,

  元正統被徹底隕滅,之後的大明要做些什麼?

  輕輕搖了搖頭,藍玉面露感慨,

  將視線投向了正站在一旁,無所事事的陸雲逸。

  見他眼中多了一些清明,藍玉將手中最後一份軍報拍了過去。

  陸雲逸連忙伸手接住,眼神快速凝實,露出疑惑

  「本將先前問你,烏薩爾汗死了?」

  陸雲逸這才反應過來,連忙點頭:

  「回稟大將軍,是屬下辦事不力,

  當我找到逃竄的烏薩爾汗時,他已經死了,在營寨西側的一處軍帳之中。

  屬下經過探查,烏薩爾汗是自刎而死,其身側還有旁人活動的痕跡與血跡,

  應當是與其一同逃竄天寶奴,

  不過當屬下前去之時,他已經不知逃竄到何處。」

  再次確認這個消息,藍玉表現得波瀾不驚,輕輕點了點頭:

  「軍卒們已經搜尋過王帳了,大印不在,應當是被天寶奴帶走了。」

  藍玉莫名其妙說了這樣一句話,旁人不知其意思,

  但陸雲逸卻知道,這是他們心照不宣的目標。

  但烏薩爾汗一番話,點醒了陸雲逸,讓他露出猶豫,不知道該如何說,怎麼說。

  「跟本將走走。」

  藍玉見他如此模樣,輕輕笑了一聲,雙手負於身後,自顧自地走了起來。

  陸雲逸連忙跟上,有些好奇地問道:

  「大將軍如今戰事還未結束,您不用去指揮戰事嗎?」

  「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傢伙,怎麼打仗,還不用我教。」

  藍玉笑了笑,渾身瀰漫著輕鬆,繼續說道:

  「我們這些人打了一輩子仗,見到的死人比活人都多,

  有些人大字不識一個,但就是會打仗。

  這應當是最後一次舉大明之力發動的戰事了,

  之後的戰事,以清理北元殘餘為主,沒有多大,

  現在就讓他們盡情去打吧。」

  大概是戰事結束,藍玉的話也變得多了起來,身上的肅殺凝重一點點消退。

  臉上那濃濃的疲憊也一點點開始浮現,眼窩深陷,皮膚蠟黃,原本整齊的鬍子也變得參差不齊。

  陸雲逸面露思索,心思有些沉重。

  藍玉見他如此,還以為他心有疑惑,便開口道:

  「為帥者,知天時,察地利,懂人性,識人慾,曉人心,這是書上的說法,

  但真正的行軍打仗不是這麼一回事,

  本將為帥,伐滅北元,你可知最耗費心力的是什麼?」

  「屬下不知。」

  「統籌三軍。

  十五萬大軍出征,從定策、調兵、徵兵、徵集民夫、運送糧草、打造軍械,種種都需為將者統籌,

  其中關係錯綜複雜,

  加之如今朝堂內派系林立,其上哪一步都是得罪人的差事,

  要麼得罪朝堂重臣,要麼得罪地方官府,

  單說這徵調民夫一事,原本大軍想要徵調兩淮與河南北平民夫六萬,隨軍出征,一路打到此地。

  但摺子剛剛遞上去,朝廷就收到了至少二十封彈劾本將的奏疏,

  都乃地方官府所為,說本將窮兵黷武,霍亂百姓。」

  藍玉面露苦笑,緩緩搖頭:

  「無奈之下,民夫改為三萬,這還是本將拉下老臉,

  召集了許多舊部,借用了鄭國公府與申國公府的力量,才堪堪湊齊。

  你在戰陣一道天賦異稟,但本將想告訴你,

  打仗最難的不是在戰場上,而是開戰前的統籌準備,

  就如這捕魚兒海一戰,只要本將與朝廷將十五萬大軍安全地送到這裡,

  憑藉甲冑精良,軍卒悍勇,戰事便已經有了分曉,

  軍中將領都會打仗,就算本將不親自指揮,他們也能做得極好,

  但想要將這十餘萬大軍送到這裡,他們做不到,

  所以本將,永昌侯藍玉,是征虜大將軍。」

  陸雲逸眉頭緊皺,陷入深思:

  「大將軍的意思是擅長戰陣廝殺的將領所能發揮的作用有限?」

  藍玉見狀笑了笑,又搖了搖頭:

  「應時而定,敵我強弱不同,

  若北元此刻強於我大明,那本將要殫精竭慮地思慮如何以弱勝強,戰陣之上要發揮畢生所學。

  在大明未立國之時,我隨常遇春大將軍、徐達大將軍,

  打的都是此等仗,憑藉將帥之能,以人力強行取勝,不知多少次以弱勝強。

  宋國公馮勝、已故寧河王鄧愈、潁國公傅友德,包裹定遠侯王弼,都是此等人。

  可如今大明兵強馬壯、甲冑精良,四海之內無敵手,

  想要贏,只需要順其自然,用國勢碾壓過去,敵自然潰敗,

  此等情況下,就需為將者注重三軍統籌。

  韓國公李善長、曹國公李文忠、信國公湯和,以及俞通淵的大哥已故虢國公俞通海,都是此等人。」

  說到這,陸雲逸心中生出一絲明悟,

  藍玉應當是見到自己戰陣衝殺之時兇猛,所以提醒自己向著統籌方面轉變。

  不等陸雲逸開口,藍玉便說道:

  「日後打仗的機會少了,能出頭的都是擅統籌整合之人,

  你年輕有戰功有謀略敢廝殺,若你早生個四十年,有機會登上高位,但如今卻不行。」

  陸雲逸神情凝重,微微躬身:

  「多謝大將軍提攜,只是屬下心中還有疑惑,求大將軍解惑。」

  藍玉擺了擺手:

  「不要好高騖遠,我說的高位是大將軍之類,

  此等所在,就算本將也是機緣巧合,強求不得。

  至於你.先安穩下來,統軍一方應當綽綽有餘。」

  「呃」陸雲逸有些尷尬地撓了撓頭,面露訕笑:

  「大將軍屬下所疑惑不是此事。」

  藍玉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指著陸雲逸開懷大笑:

  「哈哈哈,年輕人就是不知天高地厚,既然你有此等自信,本將就拭目以待。

  說吧,如今打了勝仗,你立了大功,有什麼想問的。」

  陸雲逸沉吟片刻,聞著空氣中難聞的味道,看著一地血腥,

  奇怪的是,他竟然沒有絲毫影響,反而前所未有地專注。

  深吸了一口氣,陸雲逸沉聲開口:

  「屬下只是覺得,在對待北疆草原一事上,我大明應該贏得堂堂正正。」

  話音落下,陸雲逸便將腦袋低垂,死死盯著地面,不敢再做言語。

  而藍玉的腳步也適時定住,站在那裡,側過身看向陸雲逸,眼中精光畢露,只可惜陸雲逸無法看到。

  「這是你心中所想?」

  「回稟大將軍,正是如此,

  屬下熟讀史書,發現歷朝歷代在開國之時的風氣軍伍風格會廣為流傳,

  宋元都在開國時的戰事上有些取巧,這也導致了宋元在後續戰事中的一些缺陷,

  這一直延續到兩朝滅亡,屬下稱之為路徑依賴。」

  藍玉面露疑惑,眉頭微皺:「細細說來。」

  陸雲逸頓了頓,說道:「大將軍,屬下心中所想有些多,不如書寫下來,呈送給大將軍。」

  藍玉看了看周遭有條不紊處理戰場的軍卒,面露不耐煩:

  「快說,年紀輕輕怎麼總是學那文縐縐的讀書人。」

  見此,陸雲逸也就不再客氣,輕聲道:

  「宋朝開國時,對外,

  面對北方遼、西夏等強敵的威脅,採取了以防禦為主的軍事戰略。

  這主要是由於宋朝在建立之初,軍事力量相對較弱,

  且北方屏障幽雲十六州的喪失,使得宋朝在軍事上處於不利地位。

  對內,重視朝廷禁軍的建設,以加強朝廷對軍隊的控制,這也使得宋朝的精銳大多在京城附近盤踞。

  施行「重文輕武」之策,以文官統軍,防止武將專權。

  這是宋朝在立國之時就定下的方略,

  這一方略一直延續到宋朝崩滅也未曾改變,因為人們習慣用熟悉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長期實行防禦戰略和重文輕武之政,

  宋朝的軍隊逐漸失去了進攻能力,戰鬥力下降。

  同時,冗官、冗兵等問題日益嚴重,加劇了財政負擔,使得宋朝在面對外敵入侵時難以有效應對。

  如宋金戰爭中,儘管南宋初期有一些成功的防禦戰例,

  但整體上南宋軍隊難以組織起有效的進攻,就算有也是荒唐收場,

  宋朝的官員們更傾向於防禦,這是他們立國之本,也是亡國之因。」

  藍玉眉頭愈發緊皺,過了許久才重重點了點頭:

  「你說得沒錯,宋朝每逢叛亂都行招撫,編入廂軍,

  最後竟然出現了百姓在大災之年為了活命,

  主動造反請求編入廂軍一事,

  這或許就是你所說的,總是用熟悉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藍玉側頭看向陸雲逸,眼睛一點點亮了起來:

  「本將先前還說你是戰陣廝殺之將,

  但現在看來,是本將看走眼了,你的兵略統籌能力同樣不差,繼續說。」

  得到誇獎,陸雲逸長出了一口氣,在這朝堂高位之人面前班門弄斧,讓他緊張萬分。

  「元朝開國時,

  對外,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基礎,採取了積極的擴張方略。

  蒙古軍隊高度依賴其騎兵優勢,這種優勢直接來源於蒙古人遊牧的生活方式。

  他們擅長騎馬作戰,利用馬匹的快速移動能力進行奇襲和騷擾,

  使得蒙古軍隊在戰場上具有極高的機動性和靈活性。

  其中,蒙古軍隊在追擊乃蠻王子屈出律的過程中,

  趁勢西征滅掉西遼,打開了通往西方之路,這便是其多變的機動性與靈活性。

  而為了持續征戰,元朝軍隊以蒙古騎兵為主力,

  注重騎兵訓練和騎兵裝備,對於步卒則關注較少。

  對內則採用『千戶制』與『怯薛軍制』,蒙古百姓劃分為若干千戶,

  由各級『那顏』進行管理,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軍事組織形式。

  這種制度不僅提高了蒙古軍隊的動員能力和戰鬥力,

  還加強了蒙古大汗對軍隊的控制力。

  在消滅克烈部王罕的戰鬥中,蒙古軍隊就是依靠千戶制進行組織進兵,以組織力擊潰了克烈部。

  可正因為立國時定下的基調,元朝至死都被『騎兵』『千戶制』『怯薛軍制』所桎梏,至死也主張用武力來解決矛盾。

  後期在與各地義軍交戰中,蒙古軍隊遇到了擁有堅固城防和精銳步兵的對手,

  就是我大明前身,紅巾軍。

  在這些地區,蒙古騎兵的機動性和快速移動能力難以發揮優勢,

  導致蒙古軍隊在這些地區的戰事行動受到挫折。

  也因為元主張主動出擊,重騎兵,輕步兵,

  在我大明北進之際,他們無法做到有效防守,

  先後丟了山東、河南、又丟了大都。」

  藍玉面露回憶,輕輕點了點頭:

  「你說得沒錯,在我等北上滅元之際,

  他們曾多次派出大部騎兵來試圖將我等擊潰,用的還是元朝立國之時的法子。」

  說到這,藍玉臉上露出深思,

  想到了陸雲逸剛剛所說的堂堂正正,這也讓他的眉頭越皺越深,低頭沉默不語。

  過了許久,藍玉才緩緩抬起頭,看向陸雲逸:

  「你是覺得,若是用鬼蜮伎倆贏了草原,會讓後世之人產生依賴?」

  陸雲逸臉色凝重,這個問題他也是被烏薩爾汗點醒,才想明白。

  「大將軍,我大明北伐滅元,終結亂世,建大一統王朝,得國至正,

  這是天大的遺澤,後世大明軍民都會享此福澤,

  就算有謀逆之人反叛,大明百姓都不會答應。

  而陛下自北征之始便告訴世人,大明要堂堂正正地滅元,一年不行就打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

  如今是洪武二十一年,北元覆滅,行得是堂堂正正,這也是後世福澤。

  所以.屬下覺得,若是在這一過程中多一些波折,難免後世效仿,形成依賴。

  此舉功在當代,罪在千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