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逸對李彥擺手道:
「不必如此,為師還是喜歡你之前桀驁不馴的樣子。→」
年輕的李彥正色道:
「徒兒對任何人都可以桀驁不馴,唯獨面對恩師傲不起來。
恩師是徒兒指路的明燈,是徒兒生命的恩賜!
在恩師面前,徒兒會永遠保持謙虛恭謹。」
劉逸微微頷首:
「嗯,這樣也好。
李彥啊,為師有一件事交給你去做。
做得好了,還有一顆丹藥賞賜。」
聽聞自家師尊還有丹藥賜下,李彥神情振奮道:
「恩師儘管吩咐!
吾願為恩師分憂,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逸淡然道: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兒。
呂布呂奉先,是你的弟子吧?
他現在認逆賊孫權為義父,隨時有可能跟隨逆賊興兵作亂,本王很不滿意。
你既是他的師父,呂布就交給你了。
你前往合肥去吧,如果以後呂布出現在戰場上,就幫為師解決掉他。
不論是斬殺呂布還是生擒活捉,都隨你心意。」
李彥恭敬拜道:
「恩師放心,徒兒定會解決此事,不讓呂布為我軍造成麻煩。」
李彥沒服用增壽丹和甲子丹的時候,就是武道真罡境界的強大武者,擁有碾壓呂布的實力。
幾顆丹藥下肚,李彥又有返老還童之能,收拾呂布就更不在話下了。
收下李彥為弟子,劉逸麾下不知不覺中多了兩個武道真罡級別的強者。
在群臣的逼迫之下,劉協三次下詔傳位,劉逸三辭之後方才受之。
由於是大漢內部傳位,劉逸並沒有像前世曹丕那樣,隆重的接受皇帝禪讓。
在劉逸看來,把受禪儀式弄那麼大都是心虛的表現。
劉逸本身是大漢嫡親血脈,又有朝廷眾臣支持,取代庸懦的劉協成為新帝再正常不過了。
對大漢百姓而言也沒有任何影響,畢竟只是換了一個皇帝而已。
這些年大漢換的皇帝太多了,對百姓而言無關緊要。
劉協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將象徵皇帝大權的玉璽交託給劉逸,心情突然輕鬆了不少。
這大漢皇位是劉協的執念,又何嘗不是他的牢籠?
自己守不住祖宗的江山,把江山交給皇室之中更加優秀的劉逸來守護,也算對得起大漢的列祖列宗了。
「臣劉協拜見陛下,吾皇萬歲!」
劉協對劉逸這一拜,總算是出於誠心。
不論如何,皇位落在劉逸的手中,總比被野心勃勃的外姓諸侯奪去要強得多。
劉逸坦然受了劉協一拜,對眾臣宣布道:
「劉協傳位有功,朕封其為安順王,為安順王於京城之中建王府,一應用度皆按親王標準供養。」
劉協聞言大喜,再拜道:
「臣劉協,叩謝吾皇厚恩!」
得了安順王的王爵,對劉協來說是極好的歸宿了。
他可以在京城居住,享受王爺的禮遇。
除了沒有封地、也沒有任何實權之外,榮華富貴應有盡有,也算是另一種人生圓滿。
劉逸稱帝後,改元興武。
朝中百官都清楚,這位大漢新帝是要大興武功,討平逆賊劉備、孫權,徹底一統天下。
→
事實上,在經歷過黃巾之亂、董卓亂政、群雄割據後,東漢王朝基本上算是滅亡了。
劉逸建立起來的大漢,在後世史書中很有可能被描述為季漢,亦或是新漢,劉逸當為新漢之祖。
劉逸冊封童雨、貂蟬為東西二宮皇后,其餘的王妃和府中女官們,盡皆封為皇妃。
這些年劉逸的王妃們給劉逸生下了不少兒女,小傢伙們都是聰明伶俐。
可劉逸還是立長子劉澤為太子,既然所有的孩子同樣聰慧,那麼廢長立幼就是取亂之道。
劉逸早早立下太子之位,也好讓其他兒女熄了爭奪皇位的心思。
冊封過皇后、皇妃、太子之後,劉逸便大封群臣,有從龍之功的文武官員皆晉升一級,封為侯爵。
待將來討平逆賊,立下大功之後,劉逸還另有封賞。
值得一提的是,劉逸將歸降於自己的曹操封為大漢征西將軍,陳留侯,算是圓了曹操的一個夙願。
劉逸稱帝,普天同慶,大漢百姓無不振奮。
與之相比,荊州、江東二地則人心惶惶。
劉逸當了皇帝,直接向劉備和孫權下旨,要求他們交出荊州和江東的全部權力,歸降於大漢。
如果他們不從,劉逸便以天子之名,興兵征討。
劉備鬱悶無比,對諸葛亮問道:
「軍師,這...這聖旨我該如何應對啊?」
劉備真的是慌了,沒辦法,劉逸的皇位得的實在是太正了。
大漢嫡親、天子傳位、百官擁戴、天下咸服...
現在天下所有的老百姓,甚至包括荊州的老百姓都公認劉逸是皇帝。
劉備與劉逸相比,就是割據一方、不服王化的反賊頭子,哪能讓民心歸附?
想要出兵打仗就得講究師出有名,如果自己都認為自己理虧,那麼覆滅之期不遠也。
劉備之前還可以說劉逸是把持天子的奸佞,自己奉天子密詔討賊。
現在人家天子劉協都把皇位傳給劉逸了,劉備實在沒什麼好的藉口了。
面對滾滾而來的天下大勢,即便以諸葛亮的智慧也感受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劉備麾下謀臣蒯良諫言道:
「主公,劉逸弒殺先帝,篡逆稱尊。
我們完全可以以此為由,興兵征討劉逸。
此外,主公還要趕快稱王,這樣才能與劉逸對抗。
要不然以一個州牧的身份面對皇帝的軍隊,將士們的士氣根本提不起來。」
劉備麾下的蒯家、蔡家都是荊襄大族,算是荊州本地的土皇帝。
可以想像,如果劉逸一統天下,他們兩家的勢力一定會被削弱到極點,這是兩大世家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
與其讓劉逸打過來,還不如拼命支持劉備,哪怕劉備不能一統天下,割據荊襄之地也是好的。
劉備皺眉道:
「可是劉逸並未弒殺先帝,還封先帝為安順王,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蒯良笑道:
「這件事主公知曉,吾等知曉,荊州的百姓和將士們卻不知。
只要我們把控好言論,就跟百姓說劉逸把先帝殺了,百姓也只能這樣認為。
到時候荊襄之眾同仇敵愾,我軍不就有了與劉逸一戰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