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文官意見很統一,想推薦王崇古上位!陳寒站出來了!
陳寒如此不給面子是這幾個侯爺怎麼都沒有想到的。
面對陳寒給出來的兩個選擇,這幾個侯爺麻爪了。
這怎麼選好像都不太妥。
見他們不說話了,陳寒再次大喝一聲:「再不選,就削爵!你們沒爵位,你們幾個兒子本帥一腳就可以踏死!!」
定南侯一聽終於大喊起來:「我選,我讓我兒子去遼東戍邊!」
其他侯爺也大喊:「對對對,我們讓兒子們去戍邊!!」
幾個紈絝子弟一聽,自家老父親答應了陳寒的條件之後,嚇得是屁滾尿流。
急忙大喊:「爹我們不去!」
「對呀,我們不去遼東,那鬼地方天寒地凍的,我們去那裡就得死。」
「我們不去!」
定南侯看到兒子哭的那個樣子也心疼。
不過他只能大喊:「糊塗啊,你們要不去,老父親頭上就爵位沒了,伱還得死。
去那裡不一定死,不去就一定是死。」
其他的侯爺也只能這麼去安慰自家兒子。
一時間那幾個紈絝子弟癱倒在地上,哭的滿地打滾,後悔的腸子都青了。
早知道就不來了。
也怪自己老爹,幹嘛要受那些文官挑撥,還讓自己出頭去觸陳寒的眉頭。
這下好了,不僅沒讓自己回到軍營當中繼續吃空餉。
還上了陳寒的當,回到軍營,就被發配到遼東去戍邊。
幾個侯爺更是心驚膽戰。
誰說陳寒是一個魯莽的武夫啊。
這傢伙精明的很,對軍中的律法也十分的明白。
吃空餉,而且還是連著吃了七八年,少說也得有個兩三千兩銀子。
這可是妥妥的貪污。
那些言官本來就看不慣他們權貴白拿朝廷的錢。
沒事的時候,人家都想找理由參自己,現在這麼大個把柄出來了,那些言官還不得活吞了自己?
到了這時候,他們只能犧牲兒子了。
心裡邊更是想:幸好自己有五六個兒子,不至於絕後。
等所有侯爺都選完了之後,陳寒道:「李如柏!」
「屬下在!」李如柏上前來。
陳寒道:「給你爹去封信,遼東哪裡最冷,就給我把這幾個王八蛋發配過去。
吃空餉還吃出優越感來了,老子讓你們知道知道,兢兢業業戍邊的將士們,拿那點俸祿有多難!
沒凍死你們這幾個王八蛋,算你們運氣好。
凍死了,那就是活該!」
說完陳寒上了馬車:「走!」
李如柏,王虎,劉挺他們三個人,此時那種自豪感,就好像是火山噴發一般的湧出來。
什麼叫做言出法隨?
什麼叫做魄力?
什麼叫做人格魅力?
此時在陳寒身上都有體現。
瞧這幫人個個都是公侯之家,在京城也是勛貴,普通百姓見到了都得下跪。
即便是一般的官員,見到了也得客客氣氣的。
可是在自家緹帥面前這幫人,連個水花都打不起來。
個個被整治得趴在地上,不敢抬頭了。
這才叫真正的威嚴啊。
這一刻,李如柏心裡邊只有一個念頭。
這輩子就算是死,也得跟著緹帥。
實在是太威風了。
沿街的百姓聽到陳寒對這幾個侯爺和紈絝子弟的懲罰之後,都是大聲歡呼。
「好!緹帥做得好!」
「威武!緹帥威武!」
大家再一次知道了,陳寒是個為民做主,絕對不向權貴屈服的好官。
五個侯爺一起出面,即便是再大的官員也得給點面子。
可是陳寒不僅不給面子,還把自己一個侯爺嚇得是屁滾尿流。
太威風了,簡直是無上的威嚴吶。
……
朝堂上。
兵部尚書、兵部左右侍郎紛紛上書。
「陛下,東南又出現了倭寇,而且已經登陸到岸上。
既然出現了倭寇,就必須要派出浙直總督去全面督戰。」
官員們一聽這話,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陳寒。
就在一個月前,陳寒提出來要進行改革變法。
要把所有雜稅合征為一條,用白銀徵收。
要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來納稅。
要取消人丁稅,把人丁稅都納入到土地當中。
這樣的話,土地多的就必須多交稅,土地少的或者沒有的就少交或不交。
這對百姓來說是個巨大的利好消息。
但對於在朝的這些官員們來講,那就是在搶他們的錢,他們當然不樂意。
陳寒說過,要先在東南省份進行實施。
可如今剛提出來,東南就冒出來倭寇,這是什麼意思?
都是聰明人,怎麼能不知道呢?
不過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這些文官如今可是空前的一致。
不管是東南籍的官員還是其他籍的官員,都在這個時候站出來了。
因為他們知道,一旦讓陳寒的改革成功了,這個改革又豈止是在東南實行?
全天下可能都會實行,所以必須要把這苗頭扼死在搖籃里。
萬曆帝,也就是陳寒看著下邊的官員,問道:「那諸位愛卿,有什麼人推薦的?」
張居正推薦戚繼光前去。
可是朝臣們很快就說,戚繼光雖然抗倭有功,但現在只是薊州總兵,比總督還差好幾級,不對等。
張居正也只好退下去。
下邊的朝臣沉默了一陣,接著兵部左侍郎站了出來,「回稟陛下,東南數省乃是我大明賦稅重地,是要害之地,如今倭寇出沒,必須以雷霆手段擊破之。
浙直總督一職,位高權重,須得委任一員老成持重、人情練達且能力卓著的統帥。
以微臣愚見,宣大總督王崇古在宣大鎮守多年,威望極高,能力極強,可調任浙直總督。」
群臣聽了這話之後立刻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有官員站了出來:「宣大總督王崇古坐鎮宣大多年,抵禦俺答部落,成效卓著,足可見他能力,坐鎮東南,不在話下。」
接著又有官員站出來說,王崇古帶兵有方,指揮有度,在宣大總督的位置上面多年,功績卓著等等。
陳寒聽了想笑,王崇古這個人的能力,陳寒不去否認,是一代名將。
但是他背後可是一大班的晉商勢力。
他能夠鎮守宣大如此多年,少了晉商幫忙,不可能。
讓他去東南豈不是妥妥的要阻止自己的改革嗎?
所以陳寒站出來:「啟稟陛下,宣大一直是我京師屏障,王總都在宣大坐鎮多年,早已熟悉地方,由他坐鎮,京師方能安全,怎能輕易挪動地方?
所以微臣毛遂自薦,願意往東南去一趟。
小小倭寇在嘉靖一朝已被打的元氣大傷,到如今不過是小股殘匪,讓宣大總督親自下場,實在太看得起他們,簡直是大材小用,而微臣前去,才最為合適。」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