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逼殺一族,唇亡齒寒

  第866章 逼殺一族,唇亡齒寒

  站立大殿之中,看著王福來將奏章遞給皇帝,李絢神色一片肅然。

  李治根本沒看,直接推給了武后,然後看向李絢說道:「你來說。」

  「喏!」李絢拱手,然後回憶的說道:「臣與郭后悔其實最早相識是在大非川之戰半年後,臣在彭州施粥,偶遇了他,其人那時雖是乞丐,但臣還是一眼就看出他身份非凡,故而在他後來離開之時,刻意讓人送了一些盤纏。」

  一個二十歲出頭,細皮嫩肉的乞丐,誰都能看出不一般,再加上一臉的警惕,實在很難不引人注意。

  「你當時有沒有想過要把他留下來?」武后突然抬頭,放下奏章,目光炯炯的看著李絢。

  李絢略微沉吟,思索著說道:「臣當時應該是有過動念,但後來也應該是自己否定了這個想法。畢竟那時,臣也不知其人來歷如何,雖知其人有些非凡,但能力如何並不知曉,而且他也只是在彭州略待,身體養好之後就離開了。」

  「是去了吐蕃。」李治微微點頭,相比於青藏高原,走松州去邏些,卻是要更近一些。

  「應該是的。」李絢微微點頭,說道:「當年大非川戰後,是我朝封閉了和吐蕃的邊境通道,吐蕃人無法過來,不過我朝之民卻是可以翻山越嶺過去。」

  不要小看山民的能力,很多在常人看來是難以逾越的天塹,但在山民的手裡,只需要一件工具,便可以天塹變成通途。

  「在兩年之後,臣家中商隊開始通行邏些,那個時候,朝中對吐蕃的邊境限制也已經放開。」說到這裡,李絢稍微停頓,抬頭,見武后和皇帝並不在意,這才接著說道:「臣家中的商隊去了邏些,還算有些規模,半年之後,那人竟然自己找上了商隊,也告訴了臣他的都身份。」

  李絢的神色已經完全肅然起來,他和郭后悔之間,從來不是什麼他的刻意培養,而且別人找上了他。

  或者不客氣的說,他才是那個被人利用的角色。

  「長久以來,臣家中商隊和他消息交換,從來就不在邏些城內,而是在邏些之外,這樣即便是有一方出了事,另一方也能通過種種蛛絲馬跡,及時的消失離開。」李絢再度拱手,神色認真的說道:「取情報和送情報的人也從來不是他,至於他在邏些藏於何處,做什麼事情,臣下過嚴令,不得進行追查。」

  很多時候,就是因為自己的手欠,自己很多事情反而成了別人利用的工具,然後追索到不該追索到的人,最後導致這個局面完全失控。

  李絢對這些事情非常警覺,也正是因此,他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

  「之後的事情朝中便都知道了,如今只要拿著臣的親筆信,帶往邏些,在城外將信交給他,然後徑直離開,之後等他派人上門就是了。」李絢看著皇帝和武后,認真的拱手說道:「像他那樣的人,他不會相信任何人,任何人都很難掌控他,甚至就連威脅到他也不容易,所以想要讓他聽話,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以利誘之。」

  「金錢,官位。」李治神色平靜的說道:「只要他能幫助朕滅亡吐蕃,想要什麼朕都可以給。」

  李絢站在殿中,默然不語。

  他知道郭后悔最想要什麼,但皇帝是不可能輕易給的。

  深吸一口氣,李絢終於還是開口,拱手道:「陛下,我朝如今已經在高原站穩腳跟,臣請陛下令弘文館寫文設祭,祭奠當年死在大非川一戰的五萬將士。」

  李治眉頭微微一皺,他立刻就聽明白了李絢話里的意思:「你是想將郭待封也放入到祭奠之列?」

  李絢微微點頭,說道:「大非川一戰,郭待封罪不可赦,但罪大莫過於死,人死之後,蓋棺定論,他之事,歷朝史官都不會有所改言,但他終究是因戰而亡,臣不求陛下對其寬恕,只希望陛下能將其放在五萬軍士最後,寫一句,『罪人郭待封無顏與諸君同列,願為末後,冀諸君能恕吾之罪』……如此,便足夠讓郭后悔全心效死了。」

  李治看著李絢,目光皺起,一時間不知道該同意還是拒絕。

  「陛下,郭待封雖然有罪,但其父郭孝恪當年亦是廝殺死於戰場之上,如今給他一個機會便是,若是其子功成,便加上一句,因其子功,皇帝恕罪;若是其子功不成,他人也很難生離吐蕃,到時,名字去掉便是。反正高原之事,朝中亦不會有人所知。」武后這個時候,低聲的勸了一句,但最後一句話,露出了機鋒。

  如今這件戰事,如果能快速的停止,武后什麼辦法都肯用。

  郭后悔之事,無非就是東一套西一套。

  朝中底簿當中沒有郭待封的名字,但是青海石碑之上卻有。

  若是功成,底簿上加上便是。

  如果不成,青海石碑上去掉便是。

  不費多大的力氣,卻能夠讓人得效死力。

  這樣的買賣,是肉眼可見的划算。

  「便如此吧。」李治最終還是點頭,隨即說道:「傳旨,若他能成功『出使』歸來,朕便復他家族爵位。」

  郭孝恪生前任涼州都督、西州刺史,死後被高宗皇帝追封為安西都護、陽翟郡公。

  郭待封承繼爵位,為陽翟侯。

  郭后悔若是能繼承爵位,立刻就是陽翟伯。

  有了伯爵的爵位,再加上功勳,在千牛衛中任職備身完全沒有問題,放到軍中也是一地校尉郎將之職。

  「陛下寬容仁德,郭后悔若得知曉,必定竭力效死。」李絢立刻深深的躬身,這個人已經完全落在了皇帝手裡。

  李治擺擺手,說道:「路鋪好了,接下來便是該如何布計了。」

  武后在一旁,看向李絢說道:「芒松芒贊有三子,長子墀聶翥松十二歲,麴妃之子,大臣麴·播布外甥;次子彭野芸八歲,若桑支妃之子,大臣仁祖外甥;三子杜松芒波傑,也叫器弩悉弄,六歲,沒盧妃之子。」

  李治神色平靜的說道:「為國,當立長,以麴妃之子墀聶翥松為贊普,但麴氏在吐蕃國內的地位不在噶爾家族之下,他們一旦上台,論欽陵這個大相的位置就保不住了,所以,論欽陵能有合作對象便是若桑支妃和沒盧妃之子。」

  「若桑支氏,小族,朝野都無人才;沒盧氏在吐蕃勢力很強,但多在象雄之地,在朝中勢力一般。」武后稍微停頓,接著說道:「根據邏些傳回來的消息,還有自殺的青東都護烏西扎來看,論欽陵應該是選擇了年紀最幼的杜松芒波傑為贊普,應該是以吐蕃國勢穩定為計,畢竟沒盧氏象雄出身,穩定象雄又讓其無法伸手進入吐蕃國政。」

  「沒盧氏幾代王妃,他們在王宮中有極大勢力,若沒有沒盧氏的幫助,芒松芒贊已死的消息,怕是早就傳了出來。」李治微微冷笑,雙方各有所需,各有力量,這樣的選擇,比單純的選擇一個沒有什麼勢力的小族反而好對付。

  李治幾乎可以完全肯定,未來論欽陵之死,必然會死在沒盧氏手裡。

  「沒盧氏和噶爾聯手,的確最能穩定的格局,一者掌握地方,一者掌握朝堂,如此,這一次想要徹底顛覆吐蕃繼承,怕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武后在一旁皺起了眉頭。

  「的確如此,或許這很有可能是芒松芒贊生前親自設計的局面。」李治轉頭,目光看向了李絢:「二十七郎,你覺得這種局面,應該從哪裡著手?」

  李絢肅然的拱手,說道:「若桑支氏。」

  「哦。」李治略微有些詫異,然後問道:「若桑支氏不過小族,朝野都無人才,難以掀起什麼大的風波的。」

  李絢微微躬身,說道:「的確如此,但也正是因為他是小族,所以,他的力量並不強,只要找準時機,適時下手,殺死幾個若桑支氏的嫡系人物,相信麴氏立刻就會緊張起來。」

  「讓他們以為是沒盧氏在下手。」李治眉頭一挑,頓時聽明白了李絢話里的意思。

  以論欽陵噶爾家族和沒盧氏的聯手,其他人就算是對杜松芒波傑即位有所不滿,但最終也難以掀起大的風浪。

  可如果沒盧氏對若桑支氏下死手呢,那麼麴氏必然唇亡齒寒,有所動作是必然的。

  如此一來,只要在適當的時候加上一點火星,立刻就會形成巨大的風波。

  「而且話說回來,誰敢肯定,沒盧氏就真的沒有那種心思呢。」武后站在一旁淡淡的補充了一句。

  王位繼承,歷來你死我活的殘酷爭鬥,沒盧氏怎麼可能不時刻警惕麴氏呢。

  這種事情,李治和武后心中最是明白。

  當年李恪就是這麼平白無故死的,他不過是牽連到了房遺愛和高陽公主謀逆案,就被長孫無忌冤殺。

  那時候,李治看起來像是個被長孫無忌擺在台上的傀儡,但他的心思究竟早已經是一目了然了。

  不然,李治也不會在顯慶五年,在長孫無忌獲罪之後,才將李恪追封為鬱林郡王。

  但可惜,李恪的爵位並沒有被他的兒子繼承,反而是被河間王李孝恭的孫子李榮作為鬱林縣侯來繼承。

  政權繼承,鬥爭從來從來都是血淋淋的。

  李治這個時候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冰冷的目光落在了李絢身上:「此事就照此處理,南昌王,侍御史張恩正告你陰謀不軌,心懷險惡,你有何辯解?」

  李絢頓時滿臉苦笑,深痛無奈的說道:「臣對陛下忠誠之心,日月可鑑,天地可明,何來陰謀不軌,心懷險惡之舉,臣之所做,無非光大門楣,伸展抱負,效忠陛下,遺澤後人,除此之外,別無他念。」

  李絢說到最後,語氣斬釘截鐵,神色無比堅定,同時沉沉的躬身,一身的忠肯。

  看到李絢如此模樣,李治微微一愣,神色不由感慨,轉身看向武后,嘴角露出了一絲得意。

  武后沒好氣的白了李治一眼,然後說道:「陛下和本後,也不相信你會有什麼陰謀不軌之事,心懷險惡之舉,但你太過年輕,做事難免不周,如此,罰你居家自省,八月十五望月大朝,上殿與御史對質。」

  「臣遵旨,多謝陛下天后寬容。」李絢沉沉的躬身。

  「好了,回家吧,好好看看朕的福昌縣主,福昌福昌,既福且昌,希望大唐亦能如此。」李治笑著說道:

  「喏。」

  高宗儀鳳元年(676年),芒松芒贊去世。

  第二年,贊普亡故的消息可能走漏了,大臣「野辛之麴播布與交拉之仁祖等二者心懷異志,叛。」

  ——《通俗西Z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