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9章 陛下宏圖偉志,臣等至死相隨
夜色籠罩,宮城燭火。
兩儀殿位於宮內深處,數十台階之上,位置極高,又因太極殿焚毀,從這裡幾乎可以看到整個長安燈火。
李絢站在兩儀殿門口,目光從遠處的長安城收回,側身說道:「姚相明日就會調任荊州,雖依舊還是同中書門下三品,但終究不在朝中,政事堂也因為缺了一個宰相,四位看看,究竟誰人繼任更加合適?」
陸元方,王德真,劉景先和張大安四人相互對視一眼,心中俱是一緊。
陸元方率先站出,拱手道:「啟稟陛下,姚相以宰相之身調任荊州,可使荊州物阜民安,至於政事堂缺位,依臣來看,可推薦之人有四。」
「說說。」李絢微微頷首。
「太常寺卿藺仁基,尚書左丞馮元常,禮部尚書魏玄同,御史大夫王及善。」陸元方拱手說道:「以這四人的能力和資歷,足夠勝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一職。」
「藺卿就算了,他的年紀不小了,政事堂諸事繁雜,朕不想看到他過早致仕。」李絢微微搖頭,藺仁基是狄仁傑的老上司。
狄仁傑任并州法曹的時候,藺仁基就是已經并州長史了,狄仁傑也已經五十五了,藺仁基更是快六十了。
陸元方微微拱手,沒有多說什麼。
李絢擺擺手,說道:「朕知道陸卿在想什麼,但是政事堂之事,不是隨意處置的,至於藺卿,明年登基大典之後,授他一個太子少傅,幫朕盯著東宮。」
太子少傅是從二品的官職,一般人根本就得不到。
即便是李絢當年,費盡了心力,最後才拿到一個太子少保的位置。
藺仁基如今能得太子少傅,不知道會讓多少人羨慕。
只是這樣一來,藺仁基就再也不可能任宰相了。
陸元方四人頓時就明白李絢對政事堂宰相的看待之重。
「至於說馮卿。」李絢搖搖頭,道:「他在尚書左丞的位置上做的很好,但才不過一年,朕還不想這麼快就放他離開尚書省。」
「是!」陸元方拱手,只有他才知道李絢這些日子,給各部的壓力之重。
很多州縣事務的細節部分,一般人關注不到的地方,都被他找了傳出來。
各部每日不知道有多少事務。
陸元方和王德真,一個尚書左僕射,一個尚書右僕射,如果不是有馮元常替他們分擔,恐怕兩個人也要忙的腳不點地。
「那麼剩下的,就是魏卿和王卿之間了。」李絢有些為難的說道:「魏卿也是一樣,他的禮部尚書時間還短,尤其又兼任國子祭酒,朕還希望他明年能夠主持春闈,但是王卿,朕還需要他坐鎮御史台巡查百官,畢竟換個人,可不一定有這個膽子。」
陸元方和王德真相互對視一眼,最後,王德真向前一步,拱手道:「陛下用魏玄同主持春闈,實乃用人得當,魏玄同當年任吏部侍郎時,就已經用人得當著稱,故而臣議魏玄同暫時不動,至於王及善,可以以其御史大夫同中書門下三品,陛下覺得如何?」
李絢詫異的看向王德真,不由得輕輕點頭,道:「王卿所說的確能夠暫時解決問題,但是中書省就缺一個宰相了。」
「調個人任中書侍郎,不同中書門下三品便是了。」陸元方向前拱手。
李絢略微遲疑,但旋即開口說道:「調岑長倩入中書省,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王卿任御史大夫,同中書門下三品,所行在門下省,張公,如何?」
張大安站出拱手道:「陛下處置妥當。」
「很好,便如此吧。」李絢擺擺手。
……
太極門下,大門轟然關閉。
陸元方對著眾人點頭道:「明日十月朔日大朝,諸位歸家之後,早些歇息,陛下初登基,諸事抓的很緊。」
「這是好事。」張大安目光抬起,看向前方道:「肅宗敬帝年幼,朝臣並無太多敬畏,多以鬆懈,陛下目光敏銳,群臣心思一眼可知,故而才在登基初期狠抓吏治……若是現在不抓,日後就難了。」
諸相同時贊同的點頭,吏治這東西,從來都只能夠抓一陣,而不能夠長抓。
李絢現在看起來抓的很緊,群臣也各個溫順服從,其實多是因為他初登基的緣故,目光警惕的很。
群臣之中誰要是以懈怠對待朝政,那麼難免會被他們這位新皇當成是消極抵制,到時候屠刀再起,殺人就不遠了。
朝中百官能夠從武后時期一直到今天,還是很有適應能力的。
「好了,諸位告辭了。」陸元方點點頭,率先朝自己的馬車而去。
其他人也各自上馬車。
出了朱雀門,立刻就有一隊隊金吾衛緊跟在宰相身後,護送他們回家。
秋風之中,陸元方稍微挑開車簾。
長安城中的喧鬧逐漸的隱沒在坊市之中,就如同整個天下一樣。
皇帝在關心天下刺史送入長安的賀章,他們這些宰相又何嘗不在意,畢竟他們早就已經和李絢深深的綁定在了一起。
不知道多少封信從他們這些宰相的手裡,送往了天下四方。
就陸元方本人而言,江南各地的刺史,還有從江南出來的地方刺史,他全部都有親筆信送去,甚至連聯繫了虞家,顧家等江南世族前後聯繫,起碼確保了五六十本賀章準時送到了長安。
在諸位宰相的共同努力之下,除了廣州,振州,崖州,交州,潮州,泉州等少數邊緣州郡因為路遠實在無法抵達以外,大唐天下,幾乎所有的刺史全部都送來了賀章,承認李絢的正統帝位,同時服從於他的麾下。
這也是為什麼今日李絢明明別有計算,最後卻同意了陸元方等人建議的原因。
是的,陸元方看的出來,姚令璋這一次辭相,李絢是早有準備的,甚至岑長倩調往中書省,王及善調往門下省,皇帝都有準備,唯一不確定的,是魏玄同。
魏玄通一旦調任御史大夫,空出來的禮部尚書由誰接任。
皇帝今日之所以沒有堅持下去,就是他知道,他自己推出的人選,很可能在諸相面前過不去。
但這個人是誰呢。
陸元方看向頭頂的長安夜空,夜空中沒有任何星月,漆黑如墨。
讓李絢這樣的強勢皇帝,都有些覺得不好意思開口的人物。
宗正少卿劉元神,左司郎中劉元朗……不,劉家兄弟,皇后的母族,受劉相教誨很深,沒那麼燥進的。
右監門衛大將軍麴崇裕……不,禮部尚書,還不如右監門衛大將軍呢。
那麼就是宗室……韓王,還是鄭王?
不,是韓王。
陸元方的眼睛不由得眯了起來,如此一來,韓王任禮部尚書,還有霍王任宗正寺卿,兩個親王,宗室直接把握住了諸禮,如此宗室在朝中的權力就太盛了,很容易衝擊到了皇權,除非……
皇帝想要趕一個人出去。
韓王從定州調回長安,那麼就要有一個人調往定州。
還能是誰。
陸元方輕輕笑笑,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啊!
……
清晨,劉瑾瑜穿著一身明黃色鳳袍,和李絢一起走出了立政殿。
太子李志昭已經站在了一側。
李筆和李大志左右護衛,四周是上百名禁衛士卒。
「走吧。」李絢和劉瑾瑜坐在御輦,輕輕向前擺手,大隊人馬立刻朝兩儀殿而去。
出了獻春門,崔鼎,周乾兩人跟著護衛而來,一直到兩儀殿下。
長安城所有九品以上官員,全部肅然垂首,直到皇帝和皇后坐到了御榻之上,各側的內侍省典儀同時高聲道:「跪!」
百官齊齊跪拜了:「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臣等拜見皇后,皇后萬福金安。」
「眾卿平身吧。」李絢抬手,群臣這才站了起來,拱手道:「多謝陛下。」
李絢點點頭,看向一側,微微點頭。
歐陽通站了出來,先是對著李絢拱手,然後才看向群臣道:「黃門侍郎姚令璋接旨。」
「臣姚令璋接旨。」姚令璋立刻從班列之中走了出來,躬身跪倒在地。
歐陽通展開聖旨,高聲道:「惟開元元年,歲次乙酉,十月丙戌,朔初一庚寅日,皇帝若曰:
於戲!
天之紫微,地在清禁,宰臣為重,庶政攸先,不有殊才,曷雲兼寄?
金紫光祿大夫,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姚令璋,河山粹氣,禮樂清英,德量在寬,公心益厚。
可荊州大都督府長史,同中書門下三品,餘如故。
欽此。」
「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姚令璋沉沉的叩首在地。
「姚卿。」李絢微微低頭,看向有些感激的姚令璋。
「臣在!」姚令璋抬頭拱手,神色收斂,眼中感慨,在他表示不願再在長安面對李絢的時候,李絢依舊讓他繼續為相。
這種胸懷,不是一般的帝王能有的。
「山南道緊鄰岳州,這些年岳州開發頗慢,你身為宰相,有時間的話,多過去看看那裡的情況,寫幾本奏章上來。」李絢說著目光看向群臣,不少人已經開始琢磨李絢的用意了。
荊州大都督府可不管著岳州,李絢卻讓姚令璋多看岳州,這是什麼打算。
「臣領旨。」姚令璋再度沉沉叩首。
李絢轉身看向歐陽通。
歐陽通躬身,再度拿起一封聖旨,開口道:「惟開元元年,歲次乙酉,十月丙戌,朔初一庚寅日,皇帝若曰:
於戲!
事典職隆,禮闈望切,自非明德,莫允具瞻。
金紫光祿大夫,御史大夫王及善,道臻八元,名高兩獻,行兼為善,業茂多才。
可同中書門下三品,宜遷九法之司,回典百工之任,封如故。
欽此。」
王及善立刻快步走出,然後沉沉的叩首:「臣謝陛下隆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卿。」李絢看著王及善,認真的說道:「上劾諸相,下彈百官,朝中風氣,朕可全託付於你了。」
李絢一句話,群臣頓時忘了聽王及善的謝恩。
御史大夫,同中書門下三品。
王及善原本就是左千牛衛大將軍,後來又做過大理寺卿,刑部尚書,之後又做了御史大夫。
本來在他的麾下,御史台的御史們,都像是瘋狗一樣盯著群臣,如今他又做了宰相,還繼續任御史大夫。
群臣立刻就能想到自己的未來有多難熬。
……
李絢坐在御榻上,目光淡漠,轉身看向裴居道:「戶部。」
裴居道立刻拱手站出:「臣在。」
「秋稅已經陸續的送至長安洛陽,戶部要儘量準確儘量詳細的統計出這一年朝廷的賦稅收入,朕要知道準確的數字。」李絢盯著裴居道。
裴居道立刻拱手道:「臣領旨。」
李絢點點頭,看向群臣道:「治國是可以量化的,賦稅總數就是量化標準,朕知道,這兩年朝廷動亂,賦稅難安,但如今那些日子已經過去,日後大唐會日益安定繁榮,所以朕希望看到這個數字會越來越高。」
「臣等謹遵聖訓。」群臣肅然的拱手。
「殿中省。」李絢看向側畔。
鄭玄楷立刻拱手站出:「臣在。」
「等到今年的賦稅數目統計處理之後,在大殿左側立一塊屏風,朕要朝中群臣,全部都看清楚自己一年的努力。」李絢身體微微前傾,冷聲說道:「一年和一年相比,朕相信,到之後,大唐在朕的手上,在諸位的手上,必定會更加繁榮昌盛。」
「陛下宏圖偉志,臣等至死相隨。」群臣全部拱手,滿殿轟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