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5章 太子詹事,太子長史,狄仁傑

  第1745章 太子詹事,太子長史,狄仁傑

  陸元方看了李絢一眼,李絢微微抬手,陸元方這才繼續道:「……授尚書右丞王隱客,陽曲縣伯,檢校太子左庶子……」

  王隱客微微一愣,隨即躬身站出,叩首大殿之上:「臣領旨,謝陛下隆恩。」

  群臣目光不由得一閃,王隱客曾經做過彭王長史,曾經給太子授過課,如今檢校太子左庶子也是合理之事。

  只是,太子中庶子是陸元方,太子右庶子是王德真,其他幾位宰相全都是太子賓客。

  王隱客能夠越過馮元常,任負責統領東宮一切事務的太子左庶子,足夠證明他將來註定要成為宰相。

  不過仔細想想,也還是能夠理解。

  太子現在不過七歲,也不可能真的單獨給一個太子左庶子,檢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授營州刺史狄仁傑,汝陽縣男,檢校太子詹事……」

  群臣肅然低頭,他們能夠聽得出來,李絢為李志昭任命的東宮屬官,都是將來有極大可能會成為宰相的人。

  王隱客,狄仁傑莫不如此。

  只是如今狄仁傑不在朝內,而在任營州都刺史,那麼是否意味著,在外地也可任東宮官員,皇帝的心思長遠啊。

  不過話說回來,狄仁傑可真是個聰明人啊,去年皇帝剛拿下洛陽之後,他就請命調任營州,恰好避開了如今的風波。

  不僅沒有牽扯到什麼不該牽扯的事情,甚至還檢校太子詹事。

  太子詹事,太子長史啊!

  不知道是該說他運氣好呢,還是該說他是真的聰明。

  「……升太府少卿邢文偉,為太子少詹事。」

  邢文偉拱手站出,然後沉沉叩拜在地。

  李絢的目光落在邢文偉的身上,邢文偉原本是李弘的太子典膳丞,李弘的身體很早就不好,是邢文偉嚴格的管束了幾年,才好了許多,但可惜,後來邢文偉為調任起居舍人李弘的身子才又差了許多。

  後來邢文偉受到武后恩惠,調任李絢的蕃州司馬,後來又被武后調回朝重用。

  但在武后稱帝之後,他和弓嗣業等人及時反正,所以後來不僅沒有被追究,也逐漸的被李絢所用。

  「……調侍御史李嶠,檢校太子中舍人,調侍御史張柬之檢校太子舍人,調左監門衛司馬高崇文任太子舍人,調隆州長史殷仲容任太子舍人……」

  陸元方一個個都念著名字,當念到殷仲容的時候,姚令璋猛然抬頭。

  殷仲容這個名字,很少有人記得了,但是姚令璋卻是忘不了的。

  殷仲容是以太宗「挽郎」起家,做過李賢的法曹參軍,做過李旦的相王府咨議,直至秘書少監,通議大夫,但可惜因為得罪武后,被貶為隆州長史。

  但是這個人,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他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殷開山的族侄。

  是河南殷氏一族,真正有望宰相的人物,沒想到竟然還被李絢給惦記著。

  尤其殷開山在傳聞中,還是那位玄奘法師的外祖父。

  僅僅這一個人物,能夠牽連到的就足夠多了,而且幾番上下,殷仲容對武后,李旦,李顯都沒有什麼好感。

  不僅是殷仲容,高崇文背後的渤海高氏,李嶠背後的趙郡李氏,同樣和李嶠齊名出身武功蘇氏的蘇味道已經是中書舍人。

  這一切的跡象都意味著李絢已經完成了對大唐最頂級世家的清洗和控制,如今開始將目光看向次一等的世家。

  這些世家,起碼每一代都有三人以上的三品以上官員在任。

  而且以這些人的能力,隨時可以將現在政事堂的宰相全部頂掉。

  更別說,還有裴居道,李昭德,王方翼這些人。

  不僅是他們,他們這些人背後的家族往復勾連起來也不只一兩個,往往在一道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彭王,不,天子對天下的掌握已經在更加的深入。

  ……

  「升邏些道安撫使,蕃州都督,禁衛將軍黑齒常之為禁衛大將軍,授平國公;授右領軍衛大將軍李多祚為幽國公,任雞林道大總管,安東都護府都護;授右衛將軍蘇寶同為龍岡縣公……」

  群臣豎起耳朵聽著,面色不由得凝重起來。

  蘇寶同為龍岡縣公,這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他的祖父蘇定方是刑國公,要不是現在的刑國公是段寶玄,皇帝說不定早就將刑國公給了這個跟隨自己多少年一直征伐,如今又統領他最親信軍隊的右衛將軍了。

  黑齒常之升任禁衛大將軍也不奇怪,畢竟他是李絢多年的副手。

  但真正讓人們關注的,還是李多祚的雞林道大總管,安東都護府都護,這說明朝廷要對新羅動兵了。

  新羅國使欽鈍角干站在更後側,在人眼看不見的地方,他的雙腿在微微發抖。

  李絢前一陣就已經在洛陽整兵,就是因為新羅突然來信大唐,說李重照在他們手裡,他們要借道送李重照回長安。

  如果僅僅只是單純送人,那麼哪裡需要借道,直接將人交給大唐就好了。

  這明顯是新羅人別有算計。

  大唐也完全不和他們囉嗦,直接整兵備戰。

  李絢要出兵新羅,想起當年李絢所言,欽鈍角干立刻就要拜訪李絢,但可惜,李絢根本不見他。

  好不容易李絢不去了,他稱帝了,可是轉眼就調李多祚去安東。

  要知道,李多祚當年本身就是從安東殺出來的。

  有李絢在上面遙控,欽鈍角干能夠想像到,即便是李絢不去新羅,新羅也必然會是一番腥風血雨。

  不過相比於他,大唐群臣關注的更為詳細。

  李多祚任雞林道大總管,安東都護府都護,但是除了給了配了一個副手,左監門衛中郎將高崇禮外,其他人就沒有了。

  他們立刻就明白,他們這位戰無不勝的皇帝,這一次攻打新羅,沒有那麼簡單。

  ……

  「……諸官各加俸一月,雍州百姓免除田稅三年,洛州百姓免除田稅一年,諸年長耆老,朝制加封,布告中外,咸使知悉,欽此。」陸元方宣讀聖旨,然後轉身跪倒,對著李絢沉沉叩首。

  「臣等謝陛下隆恩,陛下萬壽無疆,萬年無期,萬歲萬歲萬萬歲!」內外群臣齊齊叩首。

  李絢看了劉瑾瑜一眼,兩人對視一笑。

  這份封賞名單,是夫妻兩個商議了兩天兩夜,才最終做的定論,甚至在這裡面,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暗手。

  當然,現在看不出來就是了。

  李絢轉頭看向前方,抬手道:「眾卿平身。」

  「多謝陛下!」群臣這才緩緩的站了起來,各個神色欣喜。

  整個朝堂上下,所有的大唐臣子,全部都得到了封賞,即便是最差的,也有加俸一月。

  這裡面,李絢很是抽了一些內庫的糧食進行彌補。

  不過好在只有長安洛陽的百官,若是遍及天下,這個數就多了。

  李絢又免了雍州三年的田稅,一個不好,明年的秋糧不至,朝廷立刻就有欠俸的危機。

  「傳旨。」李絢轉身看向陸元方,說道:「朕明年正月初一行登基大典,四大都督府長史全部回朝參拜,各中州刺史全部回朝參拜,上州刺史就算了,朕年初的時候已經全部見過了。」

  「臣領旨。」陸元方立刻拱手,眼神不由得思索,不讓上州刺史回來,而讓中州刺史回來,這裡面又有什麼謀算?

  「讓平國公和薛國公也一起回來,他們在西邊時間很久了,也該回來歇一歇了。」李絢特別囑咐了一句。

  「喏!」陸元方立刻拱手,歇一歇,這三個字怕是別有用意。

  李絢抬頭,看向群臣,也不說話,只是目光輕輕的掃過殿中群臣。

  整個大殿之內,一時間無比肅靜。

  終於,李絢緩緩的開口:「眾位愛卿,今日大喜之日,本來不應該說什麼不喜慶的話,但朕既已登基,那麼有些醜話,就要說在前頭。」

  「臣等恭領聖諭。」群臣全部肅然躬身。

  「眾位愛卿有的跟朕許久,有的也和朕接觸頗多。」李絢目光從眼前的傳國玉璽上抬起,看向殿外,平靜的說道:「朕向來不是一個太寬厚的人,如今自然也不會是一個太寬厚的皇帝。」

  李絢一句話說出,群臣的心裡頓時不由得一緊。

  皇帝這是打算做什麼了嗎?

  「朕向來遵從的,無非就是規矩二字。」李絢看著群臣,目光逐漸的冷了起來:「諸卿行事,上有朝規朝制,下有永徽律法,所是依規依律,那麼自然無有他事,但若是違背朝制,違背律法,那麼休怪朕手段凌厲。」

  「臣等謹遵陛下教誨。」群臣肅然拱手,心中卻不由得微微鬆了口氣,他們以為是什麼呢,做事情本來就應該依規依律。

  「傳旨。」李絢開口,看向殿中群臣,冷聲道:「御史台增設一監察御史,長安城街道,坊市,酒樓,教坊,各處巡查,但有官員,官員子女,攪擾地方,其他百姓者,可風聞彈劾。」

  「臣領旨。」御史大夫王及善站了出來,肅然拱手。

  「御史台增設一殿中御史,太極宮各部各司可隨意巡查,若有懈怠瀆職,中飽私囊者,可風聞彈劾。」李絢繼續下旨。

  「臣領旨。」御史中丞張弘俞拱手站出。

  「御史台增設一侍御史,巡查長安十六衛,若有軍將凌辱士卒,肆意致人死命,貪污軍械糧餉者,可風聞彈劾。」李絢目光直接看向十六衛大將軍將軍中郎將等人。

  「臣等領旨。」眾將齊齊拱手。

  李絢稍微鬆了一口氣,笑笑,繼續說道:「當然,諸卿,朕也不是什麼太苛刻的皇帝,只要有功,官職,勳爵,散官,封妻蔭子,在朕這裡無有不許。」

  說到這裡,李絢稍微停頓,咬牙說道:「盛世,盛世,只要諸卿心裡牢牢的刻著這四個字,牢牢的為大唐盛世竭盡全力,朕這裡絕不相負。」

  「臣等領旨,願為陛下效死!」轟然的聲音在大殿之內響起,眾臣全部凜然振奮。

  李絢滿意的點點頭,揮手道:「好了,今日大朝到此為止,眾卿和朕一起到殿外欣賞秦王破陣舞,殿中就讓皇后安置宴席,畢竟太極殿毀,我等只能用兩儀殿大朝了。」

  「臣等領旨!」

  ……

  刀盾交擊,上百名袒露左臂的千牛衛,揮舞鋒利的刀盾,進退有度的揮喝著。

  朝中無數官員看的津津有味,四周的外使,目光中閃過一絲懼色。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太極門方向傳來。

  「捷報,捷報,滇地大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