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1章 借上天名義,假高祖之名

  第1711章 借上天名義,假高祖之名

  太極門前,鄭玄楷一身紫色官袍,神色肅然的手捧笏板,站在群臣隊列之中。

  他的眼角餘光落在眼前的太極門下。

  李絢一身紅衣金甲的站在太極門前正中位置,左側站著左衛大將軍唐真行,右領軍衛大將軍李多祚,右監門衛大將軍麴崇裕,右側站著左監門衛大將軍高侃,右屯衛大將軍孫仁師,右武衛大將軍權善才。

  若是再算上還在西域的右驍衛大將軍史暕,大唐依舊有八位能征善戰的大將軍。

  後側來自各國的使臣,看著一排的十六衛大將軍,眼中不由得帶出一絲畏懼。

  大唐依舊是強盛的大唐,不是任何人都能夠輕易覬覦的。

  鄭玄楷並沒有注意到其他人的目光,他只是有些疑惑的看了李絢一眼。

  昨夜的時候,太后,也就是他的女兒鄭九娘,將李絢叫進了甘露殿。

  密談了半個時辰。

  裡面具體談了什麼,鄭玄楷也不知道,他只是知道有人隱約聽到了雍王的名字。

  李重照。

  鄭玄楷的心不由得沉了下來,相比而言,隨時可能會回來的李重照,的確是他們最大的威脅。

  當然,即便是李重照回來,他最多也只能做個雍王。

  甚至三年不回來,連雍王都會被除名。

  甚至因為李重照年齡太小,就連過繼都沒法。

  當然,李重照只是一個威脅,另外一個威脅是李絢。

  劉仁軌今日要致仕了,但是李絢的舅父歐陽通卻要入政事堂。

  對於李絢本身以嗣王,太尉,禁衛大將軍的身份參知政事,鄭玄楷心中感到異常的厭惡。

  劉仁軌是多年宰相,誰也沒法說什麼,但歐陽通呢,明明李絢已經在政事堂了,政事堂中陸元方,王德真,李義琰,姚令璋都和他關係極善,為什麼還要讓歐陽通也進政事堂。

  這一切明顯將更加加強李絢的權力,為什麼諸相也不阻止?

  想到這裡,鄭玄楷心裡不由得就升起一股憤怒。

  隨即,這股憤怒就逐漸的平歇了下來,他的目光落在崔知溫的身上。

  一切就要開始了。

  ……

  李絢神色平靜的站在太極門下,手按黑鞘長劍的劍柄。

  昨夜發生的一切,對他而言,不過是一場可笑的荒唐罷了。

  如果不是擔心和鄭氏翻臉,李絢可能立刻就要面對一個很有被徹底激怒,甚至感到羞怒的年輕皇太后,李絢可能真的會拒絕。

  但為了大局,他不得不忍下來。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他的心足夠的冷。

  現在的他,所掌握的力量和以前有了根本變化。

  宮中的一切全都在他的掌握當中。

  在有需要的時候,他可以殺了所有威脅到他的人。

  不過話說回來,鄭氏的選擇也實在讓他感到驚訝。

  甚至他可以肯定,這些事情,作為父親的鄭玄楷根本一無所知,更別說崔知溫了。

  「吱呀」一聲,太極宮門打開。

  一身新紫色宮袍的徐祿平靜的走出,手裡的拂塵輕輕一揚,然後高聲道:「嗣聖三年,正月初一,新帝登基,群臣恭賀。」

  「臣等領命。」群臣同時拱手。

  徐祿回身,然後與內侍省典儀一起一左一右領路。

  李絢,唐真行,李多祚等十六衛大將軍各自站回班列之中,然後平靜的和諸王,諸相一起進入太極門,然後朝著太極宮而去。

  ……

  太極宮中,李絢站在右側諸將最上,身前是宗室諸王,左側是諸相,諸尚書。

  所有人手持笏板,輕輕躬身。

  清脆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隨即明黃色的服色閃入李絢的眼角。

  一身的明黃色九龍九章袞龍袍,頭戴白玉十二旒的李重俊,在同樣一身明黃色九鳳翟衣,頭戴鳳冠的鄭氏的牽引下,一步步的走上了金階,最後坐到了御榻之上。

  劉仁軌站在金階之上,對著李重俊和鄭氏拱手,然後走到一旁的金案前,捧起上面的金冊,轉身面對群臣,高聲道:「宣中宗皇帝遺詔,跪!」

  劉仁軌一句話,殿中群臣全都跪了下來。

  劉仁軌這才展開中宗皇帝遺詔,以皇帝李重照突遇海難,八月無蹤,為天下計,祭祀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皇帝之後,從中宗祭廟,請出了一份中宗皇帝「遺詔」。

  當然,這所謂的遺詔,不過是托上天之義,假中宗之名,為了李重俊能夠名正言順繼位而弄出來的。

  因為李重俊是中宗皇帝李顯在世唯一的兒子,所以任何人都沒有察覺到這其中的問題。

  只有跪在地上的李絢,不由得握緊了自己的拳頭。

  李顯已經死了一年多了,但是李重俊卻能夠借著上天的名義,假李顯之名,從而登基。

  有了這個先例,一旦李重俊這一脈作出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甚至到了最後不得不由李絢出面來處理一切的時候,那他就可以借上天名義,假高祖之名,直接登基。

  禮法上的難關,從這一刻開始,破除。

  ……

  「皇天上帝,后土神祗,眷顧降命,屬開黎元,皇帝登基,授予金冊!」

  「皇天大命,不可稽留,皇帝登基,授予金璽,為民父母,天元所歸!」

  「天心慈恩,德修為尊,皇帝登基,授予金牌虎符,平定天下,四海蒙恩!」

  劉仁軌,李元嘉,李絢分別上前,授予李重俊天子金冊,天子六璽,天子金牌虎符。

  有了這些東西,日後不管是政事堂,還是太尉府行事,頭上都將有一層束縛。

  鄭氏坐在珠簾之後,輕輕的鬆了口氣,。

  皇帝登基,她因為授封皇太后,替皇帝執掌天子金冊,天子六璽,天子金牌虎符。

  在關鍵時刻,她甚至可以動用天子六璽,天子金牌虎符,誅殺一切對李重俊皇位有所威脅的人。

  到了這個位置上,和之前,她的眼界已經有極大的不同,不再拘泥於眼前的小小世界,而是遍及整個天下。

  這也是李絢在昨夜,和她講的最多的東西。

  如今的大唐,真正的危機在外而不在內。

  這個十八歲的姑娘,心中已經下了自認為是最正確的決定。

  鄭氏輕輕抬頭,面前殿中群臣同時叩拜在地:「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臣等拜見太后,太后萬福金安。」

  轟然的聲音的殿外傳來,無止盡的蔓延到天邊。

  殿外的所有長安九品以上官員,還有這個時候,出現在長街上的百姓全部都跪了下來,齊聲恭賀李重俊登基。

  ……

  珠簾之後,鄭氏抬頭看向群臣道:「眾卿平身。」

  「謝太后。」群臣這才緩緩的站了起來。

  鄭氏轉頭看向劉仁軌,劉仁軌繼續拿出聖旨,面對群臣繼續宣讀。

  皇帝登基,改元垂拱。

  皇帝年幼,垂拱而治天下。

  冊封臨淄郡王李光仁為嗣代王,冊封永平郡王李成器為嗣相王。

  皇帝東巡洛陽之時,二人之中擇一人留長安監國。

  李光仁和李成器,雖然一個是李賢的兒子,一個是李旦的兒子,但卻是李重俊在世血脈最近的兄弟。

  李重俊如果東巡洛陽,那麼這兩個人,就是最切實的監國人選。

  皇帝登基,冊封群臣,但冊封之前,需要有人將位置空出來。

  鄭氏的目光落子劉仁軌和劉審禮的身上,眼中帶出一絲不舍。

  但劉仁軌和劉審禮,還是都堅定的向前,同時拱手道:「啟稟陛下,啟稟太后,臣等自貞觀起,歷太宗,高宗,中宗皇帝三朝,如今老邁昏花,難以為國,今請命致仕,請陛下,太后恩允。」

  聽到劉仁軌的聲音,李絢忍不住的抬頭看向了他。

  八旬老朽,白髮蒼蒼。

  拱手站立,神色誠懇。

  當年在李治時期,劉仁軌就不止一次的請命致仕,甚至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但可惜,隨著李絢的逐漸崛起,李治也好,武后也罷,越發的察覺不能夠讓劉仁軌輕易的致仕。

  到後來及至有武后亂政,李絢平亂,武后依然信任劉仁軌,將長安城交給了他。

  當然,也是因為李絢殺的太快,薛孤吾又太無能,轉眼長安就陷落了。

  但不論如何,劉仁軌為大唐勤勤懇懇這麼多年,現在致仕,朝中哪能不允。

  「允樂城郡公致仕,賜汴國公,享食邑一千戶,隨入宮中,常備諮詢。」

  「允彭城郡公致仕,賜徐國公,享食邑一千戶,隨入宮中,常備諮詢。」

  「臣等謝陛下隆恩,陛下萬壽無疆;謝太后隆恩,太后萬福金安。」劉仁軌和劉審禮同時長鬆了一口氣,沉沉躬身。

  鄭氏微微點頭,然後看向一側,徐祿平靜的上前,張開手裡的聖旨,高聲道:「惟垂拱元年,正月初一,皇帝若曰:

  於戲!

  絲綸樞秘,寄任帷扆。

  功當納獻,職惟顯要。

  望實兼隆,親賢斯屬。

  中書令陸元方,宇量沖深,風神爽悟,可尚書左僕射。

  侍中王德真,任兼文武,聲績著聞,可尚書右僕射。

  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李義琰,器懷淹密,業紹英茂,可中書令。

  侍中崔知溫,溝通內外,政務克舉,可中書令。

  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劉景先,用加蟬珥,朝典攸宜,可侍中。

  右散騎常侍歐陽通,業盛勛賢,材優將相,可侍中。

  太府寺卿岑長倩,道備文武,衷懷忠亮,可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

  尚書左丞魏元同,可禮部尚書。

  廣州都督馮元常,可尚書左丞。

  鴻臚寺卿元明,可太府監……」

  一名又一名朝中重臣站了出來,俯首領命。

  皇帝登記,封賞群臣。

  三品,四品,都有好幾個位置空了出來,五品亦有升官之途。

  至於六品,政事堂已經商議決定,從今日起,朝中吏部,戶部,禮部,刑部,兵部,工部,六部各增員外郎一人。

  後面無數官員都有升官之望。

  等到封賞結束之後,鄭氏才在御榻之上,輕輕抬手道:「諸卿,一年之始,萬象更新,今日終了,本宮在兩儀殿準備了精緻宴席,諸卿今日多喝幾杯,不醉不歸。」

  「臣等多謝陛下,多謝太后。」群臣同時拱手,微微鬆了口氣,一切終於回到了熟悉的節奏上。

  ……

  長安城西,陳倉縣,一匹驛馬瘋狂的朝著長安而來。

  驛卒面容蒼白,嘴唇乾癟,身上的包裹死死的粘著三根紅色雞毛。

  那是六百里加急的標誌。

  六百里加急,邊關有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