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6.第1382章 武三思的挑釁

  第1382章 武三思的挑釁

  明德殿中,劉仁軌看完《梓人傳》,點頭讚許的同時,也將文章遞給薛元超,姚令璋等等傳遞下去。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眾臣驚訝讚嘆的同時,也好奇李絢手裡還有什麼文章,不下於此。

  李絢肅然拱手,沉吟說道:「除夕之時,陛下言有招賢之令,百工技者,多有沒於鄉野城肆之間,然天下治理,越是往下,越需要百工技者治理,如何發掘其人,才是關鍵,就如千里馬之於伯樂。」

  「王叔請。」李顯頓時坐正,認真聽李絢所言。

  「是。」李絢拱手,然後起身,束手站立殿中,緩緩開口:「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說到這裡,李絢微微停頓,細細品味這句話,頗有些微言大義的味道。

  殿中群臣也安靜下來細細品味。

  收斂心神,李絢繼續開口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嗚呼!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

  李絢抬頭,目光看向四周。

  劉仁軌,薛元超,姚令璋,歐陽通等人,神色還算平靜,但其他人,反應過來之後,官位越低的人,看向李絢的目光中,就越帶著期望和激動。

  滿腔鬱勃,盤折欲出。

  李絢目光將所有一切收入眼底,然後轉身看向李顯說道:「陛下招賢之令,招之英才,千里馬,駑馬,奔而試之。」

  李顯緩緩點頭,面色凝重。

  李絢面色肅然的同時,心中不由得微微鬆了口氣。

  韓愈的這一篇文章之中,帶著鮮艷的悲憤之感,應該是他處於仕途低谷鬱郁不得志之時而作。

  李絢非常巧妙的,將它帶入到了普通民間百工技師的視角。

  尤其有前面一片《梓人傳》,作為鋪墊,甚至可以牽連到早先的《過秦始皇帝論》,又有皇帝的招賢令。

  當然,皇帝的招賢令,更多的是針對普通的匠人技師,而不是文人才子,那樣就不合時宜了。

  如此才將一切順過去。

  現在之所以能讓李絢恰好拿出這件事情來做,主要還是因為嵩山封禪攻城的工期有些緊,才開始需要額外招募更多的工匠。

  李絢也開始進行自己的布置。

  今年洛河和渭河必然水漲,都水監便能夠更多的發揮作用,不少人事後,都會被收入都水監,然後順行天下。

  洛河,渭河。

  運河,長江。

  李絢的目光抬起,看向李顯。

  李顯輕輕點頭,這件事對他也有極大好處,不涉上層,專走下層。

  李顯就能更多的收攏人心,但又不引起皇帝的忌憚,不是壞事。

  李顯抬頭看向殿中群臣,輕聲問道:「諸卿,都有什麼看法,說說吧。」

  一瞬間,殿中群臣的目光全部都落在李絢身上。

  李絢原本想讓朝中兵部,戶部,工部,吏部,刑部郎中一級的官員,給李顯授課,講更多朝政治理實操層面的事情。

  東宮官員對這些東西並不是很了解,所以到時候不管是提問,還是挑刺,都能更好的幫助李顯了解這些東西。

  只是李絢沒有想到第一個被挑刺的人成了他自己,現在他也在等著別人挑刺。

  殿中眾人想要開口,但一時間也不知道從哪個方面開口。

  柳宗元的《梓人傳》,韓愈的《馬說》,都是千古名篇,並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質疑的。

  更何況,這兩篇文章能夠傳諸後世,即便是有所漏洞,也已經被彌補。

  李絢所記的文章,也並不要一定就是文章的原貌。

  現在眾人想要挑刺質疑,很難。

  甚至更多的人,還在斟酌這篇文章的深層用意,以及與世影響。

  就在這個時候,劉仁軌開口了。

  「英雄豪傑必遇知己者,尊之以高爵,養之以厚祿,任之以重權,斯可展布其材。否則英雄豪傑亦埋沒多矣。

  而但謂之天下無才,然耶?否耶!甚矣,知遇之難其人也。」

  劉仁軌抬頭,看向李絢,問道:「文章之事,科舉取士;工匠之道是否也有效仿之法?」

  李絢這篇文章雖然套了一個工匠百技的殼子,但是核心,卻還是朝野遺賢的問題。

  尤其在不久之前,李絢還和劉仁軌討論過,增強科舉名額的事情。

  現在一切又有工匠之事,今日的招賢令並不能夠招盡百工英才,那麼他日是否要效仿科舉之事?

  「工匠之道,所涉繁多,其人雖廣,但其精卻少。」李絢輕輕搖頭,說道:「朝野所求,不過用也,詔尋賢能,然後開院授課,之後無非諸部所用,漸次考量便是。」

  百工終究傳承不多,真正優秀的人才,很難培養出來,也就是朝廷幾十年間並不怎麼重視,才讓李絢能夠賺一波。

  但過了這一次之後,想要再挑選人才,就是幾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剩下的,朝廷想要用人,就得自己開學院慢慢培養,然後丟到工部一點點歷練了。

  更別說朝廷本身就有自己的人才,工部,將作監,還有都水監,能力還要更在外人之上,只不過現在因為朝廷到處用人,才需要用外人。

  劉仁軌輕輕點頭,他所要知道的,是李絢會不會藉此在科舉當中做什麼手腳。

  畢竟李絢之前才說過,要擴大科舉的錄取名額,現在就又出了這麼一樁事,誰知道他心裡是什麼想法。

  確定了李絢不會這麼做,劉仁軌便點點頭不再詢問,目光也看向其他人。

  薛元超和歐陽通,還有岑長倩,魏玄同,都是文學大家,李絢的文章的確很有水平,但若是硬要挑錯,也並非挑不出來的。

  薛元超察覺到劉仁軌的目光,微微搖頭,他的確能夠看出一些問題所在,但這篇文章的立意很高,相較於當世大家也不遜色分毫,至於那些沒有說出來的東西,都是李絢刻意藏起來的,沒有必要現在翻出來。

  對面,歐陽通和岑長倩也同時搖頭。

  這篇文章如今被李絢只限定在工匠百技之間,沒有上升到更廣闊的朝局,可見看見李絢在極盡的收斂。

  若是真的將這一層關係挑破,那麼李絢少不了要臉色難看。

  這樣的事情歐陽通和岑長倩是不會那麼做的。

  殿中幾名宰相和尚書沒有開口,其他也想要什麼,也就都停了下來。

  這個時候,武三思突然間站了出來,看向李絢,拱手道:「見過彭王,敢問王爺,如今天下,學士萬千,朝野有能者不計其數……」

  李絢驚訝的看向武三思,這傢伙今天是瘋了嗎,這些話,就連李絢自己都不敢提,武三思竟然直接捅了出來。

  上面的宰相,尚書,侍郎,還有各部的官員都死死的盯著武三思,呼吸在一瞬間都停滯了下來。

  難道碭郡公真的要抨擊朝廷的取士制度。

  「……然而,地方之間,頗有飽學之士困頓於山野之間,裹足於泥濘之中,與跋涉長安而不足,彼『千里馬』者,是否應當盡財而用之?」武三思話風輕輕一轉,便已經轉到了問題很小,但卻給李絢帶來不小麻煩的角度。

  李絢挑眉看了武三思一眼,這個傢伙雖然在關鍵的地方轉移了方向,但說實話,還是在為天下士子發聲,甚至還提出來解決的辦法,盡財而用之。

  盡誰的財,當然是官中的財。

  用官府的錢財,送那些「困頓於山野之間,裹足於泥濘之中」的「千里馬」,趕到長安來參加科舉。

  賣了人情,但卻將問題甩給了李絢。

  如果李絢真的這麼順下去做了,那麼他不僅可能會要得罪地方官府,還要得罪更多參加科考的士子,和背後的世家。

  如果說李絢主政,做了也就做了,但現在,他卻是被武三思推出來做這些人,好處全是武三思得了,得罪人的事情卻都是李絢做了。

  李絢笑笑,看向武三思的說道:「秘書少監所言的確有理,地方也有頗多賢者,隱士,其若能為朝廷效力,亦是大唐之福。」

  武三思挑了挑眉,李絢一句話,就將那些「困頓於山野之間,裹足於泥濘之中」的能者範圍擴大了一半,將那些隱士也算入其中。

  所謂隱士,能夠隱者,無不是家境優渥之輩,甚至是世家嫡系。

  李絢一句話,就將世家對他的敵意徹底打消,剩下的就是寒門了。

  「山野難行,泥濘難過,這的確是地方州縣之責,大鄉自然貫通,其餘便是小鄉大村,硬路貫通,不管是人員往來,還是商貿通行,都是其責,故而應當考核州縣官吏,成為定例。」李絢目光看向吏部侍郎魏玄同。

  魏玄同輕輕點頭,此事可以作為吏部考核官員的要求。

  李絢點頭感激,然後看向殿中眾臣說道:「從地方州縣前往長安,賢達之士,官府的確應當適當減免賦稅勞役,甚至為其提供前往長安之法。」

  李絢一句話說的斬釘截鐵,對於人才,官府的確應當給予補助。

  但這部分東西,不能直接出錢,減免賦稅,削減勞役是最佳的辦法。

  甚至州縣之間,還應當有送人到長安的職責。

  這一筆錢,可不是什么小花費啊。

  李絢直接就肯定了這筆錢。

  武三思眼神頓時幽微起來,多了這筆花銷,地方官府對李絢的觀感立刻就會下滑,日後他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難上許多。

  一時間,武三思的心底閃過一絲得意。

  什麼宗室英才,軍中大將,東宮賓客,不過是一介小兒孺子罷了。

  就在這個時候,李絢抬頭看向了武三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