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2.第1378章 太子,真的適合為君嗎?

  第1378章 太子,真的適合為君嗎?

  樂城縣公府,前堂熱鬧,後堂冷清。

  劉仁軌靠坐在長榻軟靠上,看向正在替他請脈的李絢問道:「聽說你今年要將麴妃和四娘帶往蕃州?」

  「嗯!」李絢依舊低頭,但應聲說道:「今時不同往日,蕃州畢竟已經平定,少不了要有交集往來,女婦之事,孫婿一人處理不便,便將豆兒和四娘也帶過去,讓她們幫忙處理,總比到時手忙腳亂的好。」

  劉仁軌點點頭,治理地方,有很多男子不方便做的事情,所以很多官吏都會選擇在當地納妾,以處理事務和拉攏地方。

  李絢如今這幅準備,也是表示自己沒有在蕃州再納妾的心思。

  稍微停頓,李絢輕嘆一聲,說道:「若是可能,孫婿倒是希望能將霞兒和昭兒都一起帶走,但可惜,朝制嚴苛,只能如此。

  好在三郎和五郎年紀也不大,孫婿這個做父親的,也能多陪陪他們。」

  昭兒是李絢嫡長子,金昌郡王。

  甚至哪怕是劉瑾瑜離京,李志昭都不能動,但李志昭在,劉瑾瑜又哪裡動的了。

  至於霞兒,福昌郡主在皇帝心中地位特殊,是個人都看得出來,如何還會讓她離京,劉瑾瑜只好留下照顧女兒和兩個兒子。

  更別說還有歐陽氏在。

  至於裴詩彤,她性子冷清,也不願意去蕃州那種偏遠之地。

  哪怕是吐蕃王宮璀璨,她也不願意去。

  吐蕃就算是再好,物產方面也比長安差上太遠了。

  而且她留在京中,劉瑾瑜在關鍵的時候,也能能夠借用裴氏的力量。

  尤其裴炎還是侍中。

  ……

  劉仁軌自然將一切看的很透,他開口問道:「朝中的局勢如此,短時間不會再有變化,你能看的明白嗎?」

  「明白。」李絢輕嘆一聲,說道:「陛下是在為太子即位做準備。」

  「不錯,太子登基,少不了要封賞君臣,如今先將位置空出來,太子登基之後,順利便能施恩群臣,你也是一樣。」劉仁軌低頭看向李絢。

  李絢無所謂的笑笑,說道:「無非就是太子少師、太子少傅一類的虛銜,不像岳翁,還能夠參知政事。」

  「哈哈哈……」劉仁軌忍不住笑了,隨即搖搖頭,說道:「不過是臨時罷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徹底致仕了。」

  李絢鬆開手,慢慢起身,同時拱手道:「岳翁的身體,還是需要調養,早年的舊疾雖然沒有傷及要害,但也需要小心調養,才能長命百歲。」

  「長命百歲,能夠多活兩年,看著伱們過了這樣變局,便已經足夠了。」劉仁軌不由得輕嘆一聲。

  眼下皇帝身體不靖,如今精簡中樞,未嘗沒有減少處理政事的爭執之意。

  畢竟朝中宰相,對待政事都有各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時常也會爭吵。

  如今的皇帝更多的將注意放在了地方和平民身上,很多時候,對於世家的利益會有所損害。

  少了爭吵,這些事情就都能過去。

  皇帝也能多安歇一些,如此才有精力面對越來越動盪的人心。

  ……

  「吾家還好,孫婿畢竟在外,岳翁又虛高在上,在關鍵時刻,吾等都發揮不出作用,如此陛下也不會太過在意。」

  李絢稍微鬆了口氣。

  劉仁軌卸任尚書左僕射,就等於未來,一旦發生變化,劉仁軌哪怕依舊是大唐首相,卻也失去了扭轉乾坤的力量。

  權之一字,端在那位置之上。

  沒有那位置,便沒有那個權勢。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一旦到了未來關鍵時刻,劉仁軌沒有任何力量成為皇帝的阻礙,沒有威脅,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何嘗不是皇帝對老臣的一種善待。

  甚至反過來來講,劉仁軌這個太子太傅,李絢這個太子賓客,只要皇帝不想著廢太子,那麼他們的位置將無可撼動。

  更甚至哪怕皇帝要廢太子,他們這些人,也不過是會被免去東宮的官位。

  太子,東宮。

  皇帝這是在把劉仁軌,李絢,都牢牢的綁在東宮的戰車上。

  皇帝要廢太子,自然沒人能夠阻攔,但如果其他人要對太子做什麼,兩個人聯合起來的力量反而是朝野中最強的。

  皇帝在為李顯即位做準備,同時也在防著李顯手裡的力量太強,重演隋末楊廣舊事。

  ……

  「陛下將大量世家子弟送入蕃州的事情,你準備怎麼應對。」走在後院的亭欄之間,劉仁軌隨意的看向李絢。

  「按規矩來。」李絢深吸一口氣,說道:「各大世家,真正的核心子弟是不會被送入蕃州的,被扔到蕃州去的,多是嫡次子一類的,享受榮華富貴,又不怎麼能受苦。

  這些人若是留在大城,必定會弄的烏煙瘴氣,所以按規矩,吏部定的是什麼官位,就是什麼官位,沒人有特殊。」

  「你看明白就好。」劉仁軌微微鬆了口氣,說道:「這些人當中,將來若是能夠提煉出一二英才,便是僥天之幸了。」

  「孫婿在蕃州起碼有五年時間,五年之後,除非是孫婿趕人走,否則誰也不想輕易離開蕃州,做的好些便集於州府,做的不好,就放諸州縣,磋磨歷練便是。」李絢神色堅定,這批人落到他手裡,都別想好過。

  劉仁軌輕嘆一聲:「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

  李絢笑笑,說道:「韓非子之言乃是至理,若是對州縣不熟,焉能治理天下,賦稅難收,軍將難管,最後天下失散,甚至有亡國之兆。」

  劉仁軌點點頭,如今的宰相當中,多數都有地方州縣任職的經歷。

  便是薛元超,也有十年的地方刺史履歷。

  唯一例外的,是李敬玄。

  李敬玄有過目不忘之能,進入吏部選官多年,從未出錯,致使皇帝從來沒有將他調離過吏部。

  他在吏部,皇帝放心。

  後來為升遷宰相,才在西邊戰場上走了一圈,雖然不能說什麼都沒做,他畢竟吸引了論欽陵一半的注意,甚至將殺手鐧都放在了他的身上,但可惜,他太謹慎了。

  論欽陵突襲鄯州的光軍直接撲了一個空,最後被後續趕到的大軍撲滅。

  但李敬玄的軍功,終究有些虛,所以劉審禮隨後便拜相。

  「李敬玄根本不知道,其實他最好的位置,一直都是吏部尚書,他在吏部,對陛下對有用。」稍微停頓,劉仁軌說道:「當年李敬玄上前線,老夫心中是有擔心的,但好在,他人還在鄯州,大戰便已經結束了。」

  李絢輕輕點頭,當年的整個戰局,李絢也是當事人,李敬玄的確是最弱的那個點。

  也或許是謹慎,也可以叫擔心,李敬玄突然停在了鄯州,就那麼節奏的一個變化,讓論欽陵最大的後手撲了一個空。

  也就是這個功勞,李敬玄隨後回朝拜相,同時也離開了吏部尚書的位置。

  「岳翁覺得,趙國公還有回朝的機會嗎?」李絢看向劉仁軌,輕聲說道:「眼下陛下還在,若是天生不幸,那麼將來太子會不會有機會像當年召回英國公一樣,召回趙國公?」

  「他沒有機會的。」劉仁軌搖搖頭,手按在廊柱上,輕聲道:「如今天下,說到底,不過是隴西門閥和河北門閥之爭,李敬玄是河北門閥的關鍵人物,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五姓七家有一半都在。

  當年若是前線大戰,需要河北支持,陛下恐怕也會讓崔知溫和李敬玄同時為相,更別說還有崔知悌的戶部尚書。」

  李絢輕輕點頭,後勤從來不僅僅是運輸一事,糧草籌措才是根本。

  尤其當年在高原上,大軍每一天都有無數的糧草在消耗,甚至還有高原的加成損耗。

  雖說有江南的糧草支應,但在江南的糧草運抵之後,朝中先是在河北收了一茬。

  這樣導致了後來河北生變,一切都根源還是大戰,但能夠拖到吐蕃局勢轉變,河北世家起了不小作用。

  但從貢獻到要挾,也不過是一轉念間。

  「除了隴西門閥和河北門閥,河南一帶,是以老夫為主,山東一帶;原本是李敬業,但可惜……至於江南,蕭氏倒台之後,如今江南弟子,在你麾下為多;兩湖之地,如今能夠說的上話的,就是你舅父歐陽通;黔州李敬玄去了,蜀中也是大唐根基。」

  劉仁軌輕嘆一聲,說道:「但這些加起來,也看不到隴西門閥和和河北門閥的背影。」

  李絢輕輕點頭,歐陽通如今不過是一個兵部尚書,想要入閣為相,還需要幾年曆練。

  但河北和隴西門閥,卻早已經將一代又一代的宰相推了上去。

  「如今戰事停歇,朝廷對河北的依賴越來越輕,這種情況下,又如何會讓李敬玄再回來。」劉仁軌平靜的搖頭。

  「大唐終究是以關隴而抗天下。」李絢輕嘆一聲。

  劉仁軌之前已經分析出了很多,李絢在江南,兩湖,蜀中,還有蕃州都有布置,可哪怕所有地方同時起兵,想要突破關隴也遠沒有那麼容易。

  大唐精銳,都在關中。

  甚至李絢的麾下,除了江南的水兵,也都是隴西士卒為先。

  唯一能夠讓他感到輕鬆一些的,是武后最後會放棄長安而選洛陽。

  亭廊盡頭,劉仁軌停步,看向李絢,問道:「你在東宮也已經許久了,你覺得太子真的適合為君嗎?」

  李絢腳步停下,輕嘆一聲:「太子為君是沒有問題,但論做什麼君,明君或許差些,但仁君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劉仁軌笑笑,李顯性子有些軟弱,這是很明顯的缺點,但換句話說,也的確有仁君的底子,畢竟朝野諸臣,誰不喜歡坐在上面的,是一名仁君呢。

  「但治理大唐,仁君還不夠啊。」劉仁軌的聲音變得肅然起來。

  「可是,相王的時間不夠。」李絢上前,和劉仁軌肩並肩,然後輕聲說道:「若是現在,廢太子而立相王,第一個不答應的,恐怕不是陛下,而是天后。」

  劉仁軌徹底的沉默了下來,眼神中閃過一絲無奈。

  李顯的身邊雖然也聚集了一批人,但李顯軟弱是核心要害,武后能夠接受。

  李旦雖然年輕,但頗有英姿,卻有些類似廢太子李賢。

  這是天后怎麼都沒法接受的。

  想到這裡,劉仁軌輕輕搖頭:「可是,我大唐要一個仁君做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