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 太子武后,在權力天秤的位置
「寒門崛起太難了。」李絢看著滿臉驚訝的李顯,搖搖頭,說道:「世家,宗室,外戚,都在寒門之上,故而寒門是最好利用的,一旦發覺某個寒門人才,足夠殿下用幾十年。」
「比如,左相,還有歐陽尚書?」李顯有些好笑的看著李絢。
李絢輕嘆一聲,緩緩點頭。
劉仁軌雖然出身尉氏劉氏,也是漢章帝劉炟之後,看起來是名門出身,但實際上自小家境貧寒,甚至多年耕讀,才有後來。
歐陽通雖然是歐陽詢之子,但歐陽詢過世及早,歐陽通由母親拉扯長大。
家境雖然不至於貧寒,但歐陽詢的很多書稿手跡,幾乎全部散落民間,家藏無幾,後來重金買回之後,書法才有大進。
「若是細論,臣少時又何嘗不是如此。」李絢輕輕笑笑,神色平靜。
李顯一愣,隨即微微點頭。
「不說這些舊事。」李絢抬頭,直直的看著李顯,說道:「天下寒門太多,讀書的人才也太多,最終能否走到最後,品行很重要,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難免會被世家拉攏,所以殿下動手一定要早……」
稍微停頓,李絢笑了,然後說道:「這便是科舉之制,現在科舉雖然每年都有,但科舉錄取的人數太少。」
話題李絢說到這裡就停了,裡面的詳細情況,還有背後的博弈,現在沒必要提。
「所以能用寒門,就不要用宗族和外戚,但宗族和外戚也必須存在,這樣才能制衡寒門。」稍微停頓,李絢說道:「寒門就是一把刀,一把殺向世家的刀,這把刀自然是越鋒利越好,但若這把刀有反噬的風險,那就要及時將他斬斷,宗族和外戚便是折斷這把刀的手。」
李絢一句話,將所有的一切全部講解的清清楚楚。
李顯認真的點頭,這句話,太容易聽進去了。
「但宗室和外戚的手,又不能太長,不然就有奪刀之險。」稍微停頓,李絢說道:「所以宗室和外戚可用,但不能用的太久,就比如臣,蕃州一任之後,調回朝中,任個閒職便可,臣也可以好好的教導兒女。」
「那樣豈非是太屈才了。」李顯趕緊搖頭,他自己絕對不會那麼做。
「殿下其實還是對權力了解太少。」李絢看向李顯,認真說道:「只要殿下不忘記臣,偶爾見面聊上幾句,詢問一些不解之處,臣屆時亦能提供一些可用的淺見,臣便不算閒置,無非就是不管實事罷了。」
對皇帝有一定影響,又不用擔負責任,遭人嫉恨,遭人算計,一切便已經足夠了。
李絢十分的坦然,如果沒有意外,這就是他為自己設計的未來。
「孤明白了。」李顯鄭重的點頭,說道:「王叔的才智,孤必定會借用一生。」
李絢笑笑,然後繼續說道:「寒門是長久之計,但宗族,外戚又是一時之選,但如何選,如何用也是關鍵,臣有八個字,希望殿下能夠記住。」
「王叔請講。」
「能遠不近,能疏不親。」李絢長嘆一聲,說道:「兩人之間,能力相同,那麼能用關係稍遠一些的,不用稍近的,能用血脈疏遠一些的,不用血脈親近的,殿下應該知道臣說的是誰。」
李顯沒有絲毫猶豫的點頭。
這一次本身便是曹王和越王被世家利用,他們還是皇帝的親兄弟。
而杞王和許王又都是李顯的親兄弟,更別說,還有一個李旦。
這些人是對李顯威脅最大的,這樣的人,即便是有天大的能力,也不能用。
「宗族如此,外戚也是一樣,宗族和世家起碼還有隔閡,但外戚,轉瞬就能和世家媾和在一起,整本《後漢書》,寫的都是這些事,所以臣不介意殿下用韋家人,但和太子妃關係太近的人,最好只用虛職掛起來就好。」
李絢最後一句話說完,死死的盯著李顯。
李顯原本歷史上,要用韋後的父親韋玄貞為宰相,這件事情本就是極為犯忌諱的。
尤其在前朝,還有一個奪走了女婿皇位的楊堅,所以到了本朝,哪有皇帝的岳父做宰相的。
「王叔此言,孤記下了。」李顯點點頭,眼神鄭重,看的出來,他是真的記住了。
「如此便好。」李絢笑笑,心中感慨,只要他將來不要悔不當初便好。
……
「陛下的治國之道,無非平衡二字。」李絢左右雙手平升,同時說道:「關鍵是左右上下,相互制衡,但核心卻在於本身,本身必須要足夠強大,足夠能支撐和控住雙方的角力,只有自身足夠強大,在局面失衡的時候,才能用自己的力量進行彌補調證。」
「平衡的關鍵,是強大自身,諸般行事,要有準繩,不越矩,但又不收矩。」李顯看著李絢,點頭道:「父皇說過的。」
「所以,這個時候,目光要收回。」李絢將雙手收了回來,然後說道:「從帝王的角度來看,天下萬事萬物,沒有不可用的,就比如世家子弟,若是在世家和殿下之間,其人選擇殿下,那麼殿下便可將其納為己用,忽略其世家背景。」
「那麼宗室,外戚和寒門,在背景和孤之間,選擇孤,那麼都可以為孤所用,然後忽略其來歷。」李顯點點頭,李絢話說的很透,並不難理解。
「不錯,只要掌控了這些人,那麼到時候,世家勢弱,便將其發回到世家,宗室勢弱,便將其發回到宗室,其他外戚和寒門也是一樣,維持平衡便可。」李絢鬆了口氣,點點頭,笑道:「大體便都是如此了。」
「那麼諸般行事,要有準繩,不越矩,但又不收矩?」李顯繼續詢問。
「規矩。」李絢輕嘆一聲,說道:「規矩便是這天秤本身,是不能輕易被打破的。陛下這番話,其實是兩點:首先,殿下心裡,要有能接受自己失敗的準備,面對失敗,不能發怒,坦然接受,然後重整旗鼓再來,不能因為失敗而毀了規矩。」
「楊廣?」李顯不由得聯想到了楊廣的身上。
李絢點頭,楊廣後來的確有一部分這方面失控的原因。
「其次,若是有己方之人,超越了規矩,殿下可以減罪一等,但不能免罪,哪怕是將其流放三千里,將來再行調回,也不能現在就直接免罪,如此才是人人敬服的天下賢主。」
李絢站起來,對著李顯沉沉躬身,說道:「臣所知,所猜,便都在此了。」
「多謝王叔。」李顯深深吸了一口氣,目光上抬,然後點頭笑道:「王叔之言,其實對孤而言,目下最重要的,是要用信服於孤的世家庶子,邊緣宗室,邊緣外戚,這似乎等於王叔早先說的,五步之外的延續。」
匹夫一怒,血濺五步;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這其中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李絢拱手道:「殿下所言極是,臣之所說,或對或錯,最後要看到,還是局勢如何發展,用局勢來反推臣等理論是否正確。」
李顯輕輕點頭,說道:「如今越王的案子,處理起來,或許不會太長。」
「嗯!」李絢臉上頓時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李顯這下子算是徹底看透了。
平衡。
皇帝要讓這件事情最快的恢復平衡,那麼自然不會給其他人太多可以著手的機會。
所以從快從重去處理,乃是必然,因為在後面,還有一個宰相要處理。
「那麼東宮明年所行之事,便能夠一切瞭然之後,再來請王叔計較。」李顯說完,鬆了口氣。
「如此,臣便先告退了,其餘諸事,殿下隨時喚臣便可。」李絢沉沉的躬身。
「也好,孤也好好的思索王叔所說之言。」李顯站起來,拱手道:「王叔慢走。」
「臣告退。」李絢後退幾步,然後轉身走出了明德殿。
……
看著李絢離開的背影,李顯輕神色肅然。
經過李絢這番指點,李顯對於早先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都有了清楚的看法。
其他不說,光是韋氏,為什麼武承嗣三番五次針對韋家,皇帝也不聞不問,原來都是外戚間的鬥法,根本不涉及外面。
轉過身,李顯朝著後殿走去。
行走之間,李顯的臉色逐漸凝重起來。
雖然李絢替皇帝講述的平衡理論,已經十分到清晰,但在有意無意之間,李絢還是漏了兩個最重要的人物沒提。
母后和他這個太子。
在皇帝的天秤之後,母后真正的位置,其實是和父皇站在一起,平衡天下的人。
也怪不得皇兄當年編撰《後漢書》,最後的結果卻是那麼悽慘。
因為母后一旦倒下,等於父皇也一樣倒下,所以在最後時刻,父皇才沒有站在皇兄那一邊。
李顯想到了李絢,當年李絢三番四次告訴李賢,能修《漢書》,而不去修《後漢書》,便是因為《漢書》的根本,在於藩王,世家,寒門,外族,更加的宏大,更加的為帝王之書。
將來,李顯他自己如果代替父皇成為了那個支撐天下的人,那麼母后就要移到天秤的右側,弱化她的權利,但是在關鍵時刻,又能出來鼎力支持。
至於韋家,李顯的確想過要重用韋家,但是現在看來,這個想法的確有失偏頗。
而按照李絢的說法,李顯現在最好的辦法,便是從現在開始,拉攏宗室邊緣子弟。
就比如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的李義琰,還有彭王府長史李昭德。
類似這種人,才是李顯短時間內可以真正信任的。
……
深吸一口氣,進入後院,抬眼,不知不覺中,天空已經滿是雪花。
李顯輕聲的自語道:「父皇,在你的天秤上,兒子又處在哪個位置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