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2.第1318章 任右衛大將軍,掌京畿一萬精

  第1318章 任右衛大將軍,掌京畿一萬精騎

  太極殿中,皇帝的身影消失在側門。

  御榻之後的珠簾內,也已經不見了武后的身影。

  李絢站起,稍微鬆了口氣,抬頭的瞬間,李絢第一眼看向吏部尚書竇玄德。

  李絢如今檢校右衛大將軍,那麼前任右衛大將軍薛仁貴哪裡去了?

  還有黑齒常之如何檢校禁軍將軍?

  以右領軍衛將軍檢校禁軍將軍算什麼,難不成黑齒常之還能插手禁軍之事不成?

  抬頭的瞬間,就看到竇玄德的目光落在前方的太子李顯身上。

  殿中群臣的目光全部都落在了李顯身上,太子未動,其他人也不敢前行。

  ……

  李顯站在金階之上,身側兩級台階之下,站著相王李旦身上。

  李顯目送皇帝和武后離開,轉身看向殿中群臣,最後目光落在李絢,還有他身後的眾多將領身上。

  李顯笑笑,然後邁步走下台階,走到李絢身側,笑著說道:「王叔請。」

  李絢退後一步,側身認真的說道:「殿下先請。」

  「好!」李顯抬頭,看向李絢身後的眾將說道:「諸卿都是功臣,兩儀殿請。」

  「殿下先請。」眾將齊齊拱手。

  李顯笑笑,然後邁步先行,李絢晚後半步追上,其他眾將則是跟隨在李絢身後,跟著李顯一起朝兩儀殿走去。

  殿中群臣同時看向左相劉仁軌,右相李敬玄,中書令薛元超和劉審禮,侍中趙仁本和裴炎。

  劉仁軌轉身先行,但卻是走向了趙仁本,兩人低聲說著什麼,然後走出了大殿。

  其後是李敬玄,薛元超和劉審禮,裴炎。

  諸王位於諸相之後走出兩儀殿,雖然諸王位在諸相之後,但諸相替皇家治國,諸王都需有幾分禮讓。

  至於不願意禮讓的人,皇帝會保證他們無法出現在太極殿。

  諸相諸王之後,是六部尚書,竇玄德,崔知悌,歐陽通,劉伯英,黃仁素,武承嗣。

  之後是十六衛大將軍,將軍,尚書左右丞,中書門下侍郎,九寺寺卿,六部侍郎等等。

  朝規有制,非一般人可輕易逾越。

  ……

  寬闊的宮道之上,太極殿在身後拉出長長的陰影。

  群臣緩步走向兩儀殿,李絢和李顯走在最前。

  李絢回頭看了一眼,身後諸將頓時緩慢半步。

  李絢趕前半步,湊到李顯身側,低聲問:「殿下,右衛大將軍是怎麼回事?」

  李顯緩步,然後笑著說道:「之前沒有告訴王叔,就是要給王叔一個驚喜,右衛大將軍薛公,如今調任左衛大將軍,左衛大將軍裴公,如今調任禁軍大將軍。」

  「啊!」李絢頓時驚訝的難以置信。

  裴行儉調任禁軍大將軍,這個消息太過驚人,同時也蘊含了太多的深意。

  李絢之前回到皇宮的時候,親眼看到程務挺調任禁軍將軍守衛宮門,整個人敏感的神經瞬間就緊繃了起來。

  如果是其他人,他還能接受,但是程務挺,比之程處弼,還讓李絢無法接受。

  程家雖然在政治上站在武后的一側,但那不過是因為武后是皇后,是皇帝唯一的正妻。

  甚至從當年廢王立武時候開始,皇帝就通過武后來拉攏程咬金。

  之後程家一直都在支持武后,因為他們看的很清楚,皇帝需要皇后來制衡朝臣,所以他們投靠武后靠的很心安理得。

  即便是有的時候,皇帝和武后鬧些小矛盾,他們也會站在武后一邊。

  就比如當年的上官儀之事,程家也依舊堅定的站在武后一邊,因為上官儀真正代表的從來不是皇帝,而是世家。

  至於說皇帝和武后萬一真的產生了什麼不可調和的衝突,那麼程家也會慢慢的站向中立。

  好在這種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

  如果真的發生了,還要看具體情況怎樣,但程家始終的根底都在皇帝這邊。

  畢竟程家是太宗皇帝征討天下的元勛。

  但程務挺就很難說了。

  ……

  兩儀殿的殿門就在前方,李絢跟在李顯身後,他依舊在琢磨程務挺的事。

  程務挺的父親是太宗朝時的名將程名振,

  程名振死後被追封為右衛大將軍,東平郡公。

  然而程務挺的問題,根本不在先祖如何,而在於他和張虔勖聯手,從背後狠狠的刺了裴行儉一刀。

  之後,程務挺、張虔勖和裴炎關係密切的事情也被查了出來。

  雖然如此,但真正看透裴行儉事情根本的人卻有些懷疑,程務挺和張虔勖其實是受皇帝和武后的授意,才那麼做的。

  這一點,從兩人先後被任命為朱雀門和玄武門的禁軍將軍就能看出一二。

  然而無論如何,身為看守宮門的禁軍將軍和朝廷宰相交往過密,本就是一件極犯忌諱的事情。

  李絢在宮門下看到的第一眼,心裡就已經緊張了起來。

  歷史上李顯被廢,很有可能就是程務挺和裴炎的媾和。

  當然,這其中還少不了武后的默許。

  但無論如何,程務挺都不是李顯的人。

  這個人絕對不能繼續守衛宮門,甚至不能繼續在禁軍待著。

  李絢甚至有些想不通,程務挺和裴炎的關係這麼近,李治就算自己不擔心,也得為李顯考慮。

  李顯可不一定能夠控制的住裴炎。

  但現在看來,皇帝還是做了手段的,

  裴行儉調任禁軍大將軍,黑齒常之檢校禁軍將軍,他們兩個隨時都能平衡掉程務挺和裴炎。

  更別說,還有李絢,右衛大將軍,這是和之前右衛將軍完全不同的概念。

  意味著,李絢在長安附近,也可以調動右衛駐守京畿的一萬騎兵。

  位置絕對舉足輕重。

  ……

  兩儀殿門口,李顯的腳步驟停,轉身看向李絢和眾將,溫和的說道:「諸卿都請右首上座,今日為諸卿慶功,諸卿當為首席。」

  眾將誰都沒有經過這般陣勢,下意識的看向李絢。

  李絢轉身,面色認真的點點頭,說道:「皇家感激眾位為大唐開疆擴土,陛下有意,諸位恭領便是。」

  這種事情在其他人看起來很罕見,但是在李絢和李顯看來卻很平常。

  正旦大朝,還有之前封賞的時候,諸王都位於諸相之後。

  如今眾將位居右側上首,左側自然是諸相,宗室不過是再度排後一些,大家都習慣了,不算什麼。

  「臣等多謝陛下,多謝太子殿下。」黑齒常之,孫仁師,史暕等人同時拱手。

  李顯站在一側,李絢則退後半步,站在李顯身後。

  等到眾將走過,後面的相還沒過來,李顯這才低聲說道:「太子妃下個月就要臨盆了,王叔這兩天得空就過來看看。」

  李絢一愣,隨即頓時恍然了過來。

  李顯為什麼對程務挺和張虔勖任禁軍將軍並不是太敏感,原因就在於韋氏要為他生第二個兒子了。

  如此一來,人心變化就很難說了,張虔勖和程務挺未必就會完全和李顯作對。

  只要適當的拉攏,兩人當中未必不能拉攏到一個人,到時局面立刻變化。

  李絢趕緊拱手道:「臣恭喜殿下。」

  「王叔請。」李顯伸手請李絢進兩儀殿,李絢搖頭,堅持道:「殿下先請。」

  「好。」李顯並沒有太究竟什麼,邁步走進了兩儀殿中,李絢這才緩步跟上。

  後方剛剛要停步的群臣,臉色頓時舒緩了下來,然後跟著進入兩儀殿。

  ……

  兩儀殿中,已經到處擺滿了各色美食,輕黃色的薄紗掛在大殿的各個角落。

  無數的侍女在其中穿行,但沒有人敢多看一眼。

  即便是再怎麼粗獷的軍將,這個時候也都低眉垂目。

  李絢似乎在想著什麼,不知不覺中已經跟著李顯走到了金階之下,李顯向左走了半步,向上就是金階。

  李絢瞬間回神,及時停住腳步,然後有些茫然的看向李顯。

  李顯有些惡趣味的笑了笑,然後伸手道:「王叔請上座。」

  「上座?」李絢下意識的回身,就見邏些道眾將全部站在一側,最上首的位置前卻空無一人。

  那裡,毫無疑問,正是李絢的位置。

  邏些道行軍總管,指揮七萬大軍攻滅吐蕃,拋開郡王的頭銜,李絢也是首要功臣。

  朝野上下,無數人全部認可。

  更別說,李絢如今已經是嗣彭王,檢校右衛大將軍,太子賓客,蕃州上都護都護,蕃州刺史。

  他不坐首席,誰坐首席。

  李絢面色頓時苦笑,這個位置他今日是讓不出去了。

  轉過身,李絢看向對面的劉仁軌,李敬玄,劉審禮,薛元超,趙仁本,裴炎等諸位宰相,沉沉躬身,敬施一禮。

  起身,李絢又看向竇玄德,崔知悌,劉伯英,歐陽通,黃仁素,武承嗣等人方向,再度深施一禮。

  最後,李絢轉向韓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軌等諸王方向,同時深施一禮。

  眾人微微拱手還禮,面色一時間都非常輕鬆。

  李絢轉身,看向李顯,苦笑著拱手道:「如此,臣便失禮了。」

  「王叔請坐。」李顯輕輕點頭。

  李絢轉身走到了右側上首座位之後,其他群臣,也在這個時候全都走到了各自的座位之後。

  霎那間,側門方向,內侍省典儀的聲音響起:「陛下駕到。」

  「臣等恭迎陛下,陛下萬壽無疆,臣等恭迎天后,天后福壽萬年。」群臣同時躬身。

  一身黑色龍紋錦衣的李治,戴著黑色璞帽,笑著從側門走了進來。

  武后跟在李治身側,面色含笑。

  李顯和李旦站在金階之下,肅然迎候。

  李治走到了御案之後,看向殿內群臣,微微抬手道:「眾卿平身。」

  「多謝陛下。」群臣同時謝恩。

  ……

  李絢起身,目光低垂,神色恭敬。

  這個時候,就聽皇帝開口道:「眾卿安坐。」

  「多謝陛下。」群臣再度拱手,然後各自在桌案之後坐下。

  李絢坐定之後,終於稍微鬆了口氣。

  在朝中,必須要注意種種禮節,不可逾越半點。

  御史彈劾其實不算什麼,但若是皇帝心中起了猜疑,你就是不死也得扒層皮。

  李絢側首,目光微微看向皇帝。

  就將皇帝神色有些興奮的開口道:「眾卿有功,今日請痛飲幾杯,來人,歌舞助興。」

  「臣等領旨。」群臣的目光下意識的看向來大殿門口。

  隨即,一群身穿紅衣半甲的少年,同時握著短刀和圓盾走了進來。

  為首的,赫然正是吐蕃國主赤都松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