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晦辭官,趙辰賞將

  李世民之所以把這件事情拿出來說道。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其實也是因為大唐現在的情況,不是他李世民這個帝王有了懈怠之心。

  而是整個朝堂上下,都覺得已經是盛世之大唐。

  這四周也沒了敵人。

  以前的東邊突厥和西邊突厥,因為一個羊毛,一個火器,被鎮壓。

  如今大部分草原的一些人,都遷徙到了更北的地方。

  而他們也開始在草原上建立了一些據點,在草原上還建立了一些營寨,用來鎮守北地。

  這樣一來,突厥的威脅就並不是很強大。

  很早之前,李世民就採用了楚風的建議,和突厥皮草生意,嚴格控制邊關的貿易。

  以前還有商人聯合邊軍一起,和突厥的那些商人做交易。

  買進突厥的羊,然後高價賣給關內的那些個世家大族,還有王公貴族。

  豚肉在關內是賤肉,一般人都不吃。

  再加上,這母的需要繁衍,而公的豚肉,肉質比較差,沒有經過、閹、割,味道並不是很好。

  關鍵是這豚生活的環境就比較差,對於王公貴族來說,一想到那豚生活在髒亂差的地方,就不想吃它。

  而平民百姓,又拿什麼來餵養一隻豚,至於野生,那估計早就被其他人給抓起來,宰了吃。

  自己餵養的話,成本太高了。

  後來,有了小農經濟,再加上,豚經過了改良。

  李世民便鼓勵大唐的那些個農莊,每一個莊子,都可以餵養一些豚。

  而他自己也是支持皇宮內購買豚肉,用來滷煮,味道也是非常不錯。

  他最喜歡的還是仙境中,仙師當年做的一道菜,叫做紅燒肉。

  言歸正傳。

  李世民經過楚風的幾次指點,也明白,大唐現在做的還不夠好。

  真正的老有所養、幼有所教,還沒能完全實現。

  他應該給自己樹立更大更高的目標。

  「一個大明的帝王,結果卻落到如此地步,想來,不僅僅是朕,在說道此人的事情。」

  「怕是其他的帝王,也都會說道吧。」

  李世民看了看朝堂上的這些大臣們,其中一部分都是當年的開國功臣。

  只不過啊,他們也老了。

  如今的大唐,和大漢差不多,都已經是太子監國了。

  可是,李世民不想在這個時候,在這個有機會超過漢武帝的時候,還淪落到,和漢武帝差不多。

  大唐怎麼說,那也是積累了更多的文化底蘊,還有一個隋朝的文治。

  他還是想要超越大漢。

  已經頭髮花白,老態龍鐘的杜如晦站了出來,他知道李世民的心意。

  原本的歷史上,他應該是早已經病死於床榻。

  這些年來,進入了仙境,可能是得到了仙境中的仙氣的蘊養,拖了這麼多年。

  貞觀十八年。

  算算時間,杜如晦也已經是六十歲的老人了。

  這也是為什麼,大唐如今會有一些懈怠之心,因為朝堂之上,大部分都是老人啊!

  和那劉徹差不多,用的都是一些老人。

  還有大宋的趙構,之所以被楚風親自出現,給下令退位讓賢。

  可能,他還想要坐在那個位置,知道自己病死在龍椅上,才肯罷休。

  這自然是不被允許的。

  相比較起來。

  大唐還是需要李世民這個帝王坐鎮,才能夠把這個改革改的徹底一些。

  李世民現在是四十有三,所以還能繼續再干十幾年的時間,等到六十左右,就可以隱居幕後。

  「陛下,臣聽聞這等傳聞,倒是有一些話,想要一吐為快。」杜如晦從椅子上站出來,拱手道。

  李世民抬手示意,說道:「如晦有何想法,說來聽聽。」

  杜如晦說道:「大明的那位皇帝之所以會如此,乃是因為他年少,太過於衝動。」

  「仙師之指點,並不完全指點他一人。」

  「就算是指點他如何做,可是這朝堂之上的一個決策,便是關乎於天下的安寧。」

  「他想要考察天下,卻沒能看清楚,這朝堂上的局勢,沒能看清楚整個天下的局勢。」

  「這讓臣想起來了大唐之初……。」

  杜如晦說著說著就直接過度到了大唐時期。

  「如今,大唐看起來歌舞昇平,然則,和那大秦相比,實在是差的太遠了。」

  「陛下、諸公,大秦和大明的崇禎,已經為那仙境送去源源不斷的石炭、木材、土料、稀有的物種,獲得了仙境的不少物資。」

  「我們只不過是兩大神器的美食,而大秦和大明的崇禎,獲得的卻是發電機、千里眼、順風耳這樣的仙器。」

  「難道爾等就沒有什麼要說的嗎?」

  杜如晦說道這裡,便再一次躬身,顫抖著身子,對李世民說道:「陛下,請饒恕臣冒犯之罪,臣如今這身子骨,是越來越不行了。」

  「大唐還需要繼續發展,還需要年輕的、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的人,來輔佐陛下。」

  「臣,請乞骸骨!」

  這便是君臣之間的默契。

  仙境之中,杜如晦都已經看出來了。

  只不過,他並沒有直接說出來李世民的心思,而是選擇了合適的機會。

  如今的此時此刻就是合適的機會。

  李世民自然是萬般不舍。

  杜如晦用的是非常趁手,換了一個人,他還真的不習慣。

  可是現在的大唐,的確需要這樣做,年齡在六十歲之後,便要辭官。

  把位置讓給那些早已經在朝堂上建功立業無數的年輕一些的官員。

  有了提升的空間,整個大唐的官員們,才會更加的努力。

  三辭三讓。

  這是杜如晦最後的光輝。

  之後,朝堂上的老臣們才聯合起來,建言獻策,樹立了六十歲辭官的國策。

  其中,也包括大唐的皇帝!

  ……

  趙辰看完手中的奏摺。

  抬起頭,高興地對韓世忠說道:「韓將軍辦事,朕是非常放心的,這些年來,韓將軍你為了大宋的安寧南征北戰,獲得了天下無雙之美譽。」

  「朕如今還是要靠你來穩定西南之地,唉,說起來,這江都之地的百姓們,在那些個鄉紳的壓迫下,日子也不好過啊!」

  說到這裡,趙辰蹙了蹙眉頭。

  韓世忠坐在椅子上,拱手道:「官家,仙師有言,一旦貧富差距太大,一旦貧苦的百姓和那些鄉紳豪族還有富商等貴族階層產生矛盾,這個矛盾變大了,地方上也就不穩了。」

  「現在還僅僅是江都,一旦其他地方也出現了,這關內……。」

  最後那句話,就算是他不說。

  趙辰也應該懂得。

  「是啊,朕又何嘗不知道。」

  「只是如今想要拔掉江都的那些毒瘤,需要從長計議。」

  「韓將軍,朕這裡倒是有一個前車之鑑,你可聽一聽。」

  趙辰便把大明的朱祁鎮的事跡,說到了一下。

  意思也很明顯。

  朱祁鎮就是因為魯莽行為,導致自己成了仙境中的帝王們的笑柄。

  也成為了被那些個文臣就給拿捏了的帝王。

  韓世忠聽完,則說道:「官家,如今的大宋和那個大明並不一樣。」

  「而陛下,也不是那個大明的帝王啊!」

  接著,便說了自己對於如何治理江都之地的看法,江東自古以來就是中原之地的糧倉。

  雖然現在大宋有了四大糧倉,糧食已經不是一個非常大的隱患。

  可是江東之地依然還是魚米之鄉,依然還是一個非常富足之地。

  不說這大宋如今的海商,大部分都是江東之地。

  就說這江東的絲綢,那也是天下第一。

  還有茶葉、魚業、鹽業等等。

  如此多的產業,也就造就了江東之地必然成為大宋的富足之地。

  湖廣熟,天下足。

  大宋必須牢牢控制好江東才行。

  趙辰聽完韓世忠的話,多少還是有了一些想法。

  之後,則是又召見了岳飛、吳玠等人,一則,是為了嘉獎他們。

  鎮守大宋四方,保證了大宋的安危。

  二則,也是把江東存在的問題,說道一下,讓他們心中也有個數。

  一旦到時候出現什麼意外,這幾位老將,也可幫忖,不至於亂了手腳,和那大明的朱祁鎮一樣,鬧了笑話。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