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何似泥中曳尾龜

  其實,如果一直沉埋在黑暗裡,再多的不甘,最終都還是會化為沉默,然後無聲,然後無息。

  和草木一起同朽。

  從沉埋到沉睡,永眠在光陰的懷抱里。

  這其實也是常家幾乎所有前輩們的命運曲線。

  常家在安南郡已經立足差不多兩千年了,這兩千年裡,不知道有多少驚才絕艷的前輩為了打破家族傳承只到引氣的桎梏,而想盡用盡了多少的辦法。

  結果呢?

  結果就還是常振河現在所面臨的,也是他的孫輩以至於重孫重重孫輩所面臨的。

  打破桎梏。

  這幾個字說來簡單,做來,是何其之難!

  「大道之行,如日如月。」

  腦海里浮現起那個《青雲之路》開篇的這句話,常振河心中泛起的,卻是一種深沉而無法歸納的情緒。

  絕望?

  有。

  無奈?

  有。

  憤懣?

  有。

  還有很多很多其它常振河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唯一能說清道明的是,一旦想起此事,便是心難靜意不平。

  只是,有什麼辦法呢?

  絕望?

  你怎麼不去死。

  無奈?

  你無奈給誰看呢?

  憤懣?

  你又向誰憤懣,有誰虧你的欠你的?

  所以太多太多的情緒,找不到出口,而只能在黑暗中慢慢地積蓄,然後也同樣在黑暗中慢慢地自我消解。

  同時消解掉的,還有修者的奮進之心。

  大道之行,如日如月。

  只是對常振河來說,此日被雲遮,此月被天蝕,而且還是永遠的遮,永遠的蝕。

  真的是永遠嗎?

  從不相信,到不甘心,到終於認命,其實也就是幾十年的時間而已。

  然而,在認命了之後,突然,那被遮的日露出了一絲光來,那被蝕的月透出了它的一角。

  黑暗中綻起的光芒才最強烈!

  磨損的心,黯淡的情,一下子便怦地重新振作,並直接失控!

  真真是應了某世界的那句話,「垂死病中驚坐起,笑問客從何處來!」

  客從何處來,常振河不知道,對許同輝的來歷,不止是四海門,據常振河所知,整個郡城都一無所知。

  或許遍及安南郡,也只有徐亦山一人知道。

  但這其實不重要。

  關鍵在哪裡?

  關鍵在《青雲之路》。

  常振河和門內的高層不知討論過多少次了,他們在猜許同輝為什麼寫這樣一個東西,然後又把它投遞到聚星樓。

  他就不怕暴露「天機」?

  那位先生。

  那些道詩。

  那個凝氣散。

  還有那個……通天樹……

  都是天機!

  如果這些都不算是天機,那什麼才是?

  而這其中,任何一項,在常振河和門內所有知情的高層看來,都是屬於絕絕對對的不傳之秘。

  是禁忌般的存在,絕對禁止外泄的!

  然而許同輝就這般泄露了,還不是什麼無意泄露,也不是只泄露給一個兩個人,以話本的形式,他這是想搞什麼?

  想讓遍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

  一個話本讓遍天下所有人都知道,聚星樓是沒有這種本事的,當然四海門也沒有。

  不說遍天下,也不說遍安南,哪怕只是遍郡城,都辦不到!

  但這個東西不一樣。

  常振河毫不懷疑,這個東西一旦傳出去,能讓所有的修者為之瘋狂!

  人階就不用說了。

  地階也不用說了。

  天階……

  常振河並不知天階光景,便是想像也無從想像起,但想到話本里的「通天樹」,想到那位先生說的,「一萬八千年前,我和另一個人,合力所栽。」

  天階能活一萬八千歲麼?

  恐怕……

  不能吧?

  再往上一點。

  聖人能活一萬八千歲麼?

  恐怕……

  常振河不知道聖人能不能,但心中第一感覺就是不能。

  常人壽數一百左右,多是左,往右一點點都算是相當的長壽了,所以基本上可以定為一百就是頂。

  凝氣境好像並不能增加什麼壽數,而只是讓一個人身康體健,能延緩衰老,不至於早衰而已。八十九十之後,一樣開始氣血衰敗。

  通脈大成的話,大概能延個五十年。

  通脈大成的修者,活到百五十歲的,相當普遍。

  然後是人階的最後一境,開竅境,這個層次的修者因為在各方面差距相當之大,所以在壽數問題上也沒有前兩者那麼清晰。

  據常家的家族秘錄里記載,常家先輩,有晉入了開竅境卻最終連百五十歲都沒能活到的。

  而且這樣的人不是一個兩個。

  雖然也只是少數,但已經能占到十有二三之數!

  不過剩下的十之七八,基本能活到兩百歲左右。也就是說,晉入開竅境,壽數較常人延了一倍。

  如果突破了開竅境,從人階來到了地階呢?

  這個層次的突破,對壽數的增加是相當之明顯的!

  還是家族記載,在記載里,常家有史以來,凡突破到地階的,壽數就沒有一個低於三百歲的。其中固然有幾個折損,但那是意外事故,與地階的天然壽數無關。

  而常家壽數最長的一個地階,足足活了三百九十七歲!

  差一點就是四百之數。

  考慮到他們家族的這種地階成色並不是很足,家族前輩對地階引氣境的壽數認識是,三百到五百左右。

  引氣是如此。

  引氣境往上,地階里還有兩境。

  所以地階大成的話,壽數千歲?

  這是比較靠譜的猜測。

  而地階再突破到天階,壽數……

  再往上翻個番?

  總之在常振河的猜測里,幾千也就到頂了。

  一萬的話,那是一個很難想像的數字,幾乎突破了常振河的想像極限。

  但常振河對青雲之路里的那個「一萬八千年」卻沒有半點懷疑,甚至當時第一眼看到時,心中本能地就相信了,任何懷疑的心思都沒有!

  如果聖人都不知能不能活這麼長,那什麼人才能做到那位先生這樣?

  這不是胡扯麼!

  但常振河未作此想!

  門內所有看了那篇東西的人也都未作此想!

  而之所以沒有半點懷疑,就因為那篇短短的東西里,透露出來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關於凝氣散,關於通天樹,關於那位先生,他們不知道真假。

  他們也沒有能力來分辨真假。

  但那篇東西里不只有這些。

  有「大道之行,如日如月。」

  有「諸法皆廢,此法不廢。」

  有「天行健,修者當自強不息。」

  有「地勢寬,修者以厚德載物。」

  而在青雲之路里,這些話,每一句出場時的描寫,都讓常振河在心裡咀嚼了不知多少遍。

  每咀嚼一遍,感受感想,嘆服敬畏,便更多一分。

  而真要問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其實也很簡單。

  那就是這些話的境界,超出了常振河的境界,也超出了他的那些老夥計們的境界。

  需要抬起頭來,需要仰起頭來。

  才能看。

  才能看得更加深入一點。

  這樣的感受,再明顯也再直接不過了!

  更不用說,那篇青雲之路里,除了這些之外,還有整整二十首的「道詩」。

  甚至不提這些道詩,那些文數兩方面的考題,其中也有不少,甚是讓常振河驚奇驚異。

  而這些,全都是實實在在的!

  所以,若問常振河為什麼相信凝氣散是存在的,相信通天樹是真實的,相信那位先生是確有其人或作為「化身」的形式而存在的……

  就因為那一字字一句句,他所能理解的那些東西。

  他能理解的那些,都需要他仰望。

  他所不能理解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