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原來是他
蘇青青和張氏扛著錢和絹下山,在岔道口遇到一隊官道上過來的人。【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為首那位騎著高頭大馬,頭戴以竹為骨的幞頭,身著一襲圓領大袖、下施橫襴為裳的天青色棠苧襴衫,頎長而白晳,姿采如峙玉。
一陣風過,道旁滿樹杏花吹落。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蘇青青與來人錯身而過,心頭莫名生出熟悉之感。
待離得遠了,一直屏息靜氣的張氏才呼出一口氣,回眸望向那帶著侍女僕從下馬拾級而上的男子,喃喃道:「世上竟有這樣的奇人。」
蘇青青亦是一臉若有所思。
她倒不是因為對方英俊才走神,而是真覺得眼熟。她的記憶力一向不錯,見過的人都會留下印象。
但這是一千年前的古人啊,按理不應該見過的。
她內心有一個猜想,但又不太確定。
「你可知剛剛走過的那人是誰嗎?」
張氏感嘆道:「奴家哪有這運氣認識如此人才。」
說完又感覺不對,現在她身邊的蘇青青,論顏值比之剛剛的美男子,也是不遑多讓的。
但蘇青青的重點不在這,回眸望去,卻正好與同樣回眸的男子視線相撞。
四目對視,熟悉的感覺更甚,蘇青青不由道:「他是這山莊的主人嗎?」
「不是,陳家幾位郎君沒有這麼俊美的。」
這個張氏確定,畢竟她也不是第一次來鴨寮山莊賣東西了。
有時候採到好藥,她也會首先拿來給山莊裡的人挑選的。
主人家雖然不常見到,但總有幾次機會,郎君們又不像娘子,足不出戶。
大唐的郎君們可是很愛戶外運動的,比如打馬球、春遊、龍抬頭那日學皇帝下田體驗農活等等,哪有這般風儀出眾的人啊!
若有這樣的美男子,但凡見過一次就不會忘記。
「不是山莊的主人,也應該住這附近吧。」
蘇青青自語了一句,因為說得比較輕,張氏沒有聽見。
說實話,張氏還沒有從剛剛的那一面中緩過神來。
也不怪她會這番表現,實在是唐人多愛帥哥美女啊!
現代有喜歡小鮮肉的追星少女,古代也是一樣。
聞名於世的美男子出街,會引起大批女子的追捧。「擲果盈車」這個成語,就把古代追星的瘋狂描述得淋漓盡致了。
就算是當官,也是要看顏值的,五官端正的帥哥,官路肯定要比相貌平平的人順利一些。
至於長得其貌不揚的,那就是才高八斗,也過不了面試那一關,別想著進朝廷。
這邊蘇青青和張氏各有心思地默默趕路,那邊走進山莊的那一支人馬也在說著她們。
「郎君,剛才那背著麻袋的小娘子,好像是你前幾日救的那人。」一位身著胡服的侍女開口說道。
「嗯。」男子也是認出了蘇青青,才忍不住回眸一望的,但下一秒便神色淡然地收回了目光。
當日沒救她救到底,實乃事出有因。
他需要棄船換馬疾行,無法帶著昏迷的人。
於是就近找了一個村莊,把她放在一戶農家休養。
過了一天,忙完正事後,他再派人去農家尋她。本想著若她身體未好,便接來縣城請醫用藥。
未料卻得知當日那戶人家起了大火,她亦下落不明。
此火分明蹊蹺,今日親自過來,本是要去查事情真相的。
卻就是這麼巧,迎面遇上。
他見她狀態不錯,面色紅潤,十分健康,便安心了,倒也不必非要相認,本就是萍水相逢。
至於那場火,既然沒有造成惡劣後果,他也無謂再做調查。
此人正是剛被貶過來的循州刺史鄭亞之子,今年二十三歲的鄭畋。
若是蘇青青聽到他的名字,就會立刻反應過來了,這位可是史書記載的大佬。
《舊唐書》誇他「美風儀,神采如玉」,顏值高到被寫進史書的程度。
當然,相比顏值,他的才華更高。
出身五姓七望之一滎陽鄭氏的鄭畋,自小就天資聰穎,長大後文武雙全,是挽救大唐江山的功臣,也是晚唐最後一位名相。
於會昌二年進士及第,入仕為宣武軍節度推官,加秘書省校書郎。
當時的他才剛剛十七歲,正是意氣風發的少年郎。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舉兩個知名人物例子,白居易二十七歲進士及第;杜甫二十四歲參加科舉落榜,三十五歲再次挑戰科舉,依然落榜。
可知鄭畋十七歲就進士及第,難度有多高了,真正的「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蘇青青穿越到這個嶺南的小漁村,查資料的時候,很是關心當地官員的品性,順便也就查到了這位大佬的資料,因此很了解。
不過現在是大中年間,在歷史上,現在正是牛黨當權,唐宣宗李忱的天下。
這一位因為跟侄子唐武宗不和,恨屋及烏,也討厭他的寵臣李德裕,身為李黨一員的鄭亞自然也被打壓。
鄭畋做為鄭亞之子,亦受影響,來嶺南隨侍父親左右,此後近十年都沒有再得到官職,屬於他的時代還沒來。
扛著錢越走越累的蘇青青,每當要堅持不下去時,就拉出虛空面板看看太陽值,發現這汗水流得很值得,也就咬牙繼續堅持了。
張氏雖然只扛了三匹絹,但也一樣很累。
為了緩解疲憊,張氏索性放聲高歌,踏歌而行。
大唐人愛唱愛跳那是出了名的,農村尤甚。而在嶺南地區,還有更會唱跳的少數民族。
蘇青青想到若穿越回現代,就馬上要迎來第二場比賽了,不由也學著張氏,放聲歌唱,練練嗓。
她唱的現代歌古古怪怪的,歌詞也不像大唐流行的歌那麼風雅。但還別說,一路聽下來竟然挺好聽,張氏已經學會了。
這種白話文的歌,意思簡潔明了,張氏挺喜歡,也跟著唱了幾句。
蘇青青很快就發現,張氏在唱歌這方面比自己有技巧得多啊,不由虛心求教起來。
張氏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大唐可是個特別愛唱愛跳的朝代,從民間到高高在上的皇宮,只要遇到節日,那都是載歌載舞的氣氛。
歡迎時要來歌舞,送別時更要踏歌起舞,聚會要斗歌斗舞,甚至連官員上大朝會前都要先給皇帝跳一段舞,不會歌舞你都沒法在大唐社交場應酬。
嚴格說起來,張氏其實也不懂什麼技巧不技巧。但她是從小唱山歌長大的,自然而然就會了。
把自己會的用最樸素的語言說給蘇青青聽,後者悟性絕佳,技巧突飛猛進。
(本章完)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