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伊闕,初見白起

  第221章 伊闕,初見白起

  三日後,秦國承諾的第一批糧草物資到位,秦霄率大軍東出。

  若是按照白起的行軍路線,秦霄應該從函谷關出關,通過崤山趕到新城,然後再轉道北上奔赴伊闕。

  秦霄率領的第一路主力,也確實是從這個方向走的。

  不過,秦霄並未帶上所有人。

  在進入副本世界之前,秦霄將手中的百萬大軍重新編隊,分為了五個軍團。

  但每一個軍團的兵力並非相等,實力也同樣不平均。

  人數最多的是岳飛的第一軍團,三十五萬步、騎混合兵種,外加陷陣營、先登營共計一萬五千七階兵種,在五大軍團之中兵力最多,實力也最強。

  張遼的第二軍團中規中矩,二十萬步、騎混合兵種,總體實力略高於平均水平,但也拉不開太大的差距。

  馬超的第三軍團人數最少,只有八萬人,但卻全部都是「兩用騎兵」,穿上重甲、馬甲,就是擅長衝鋒陷陣的重裝騎兵,換成輕便的皮甲,就是近戰遠射雙精的輕騎。

  張郃的第四軍團十九萬人,總體實力和張遼差不多。

  呂蒙的第五軍團十八萬人,沒有騎兵,但秦霄手下僅有的,擅長水戰的軍隊,全部在這支軍團當中。

  這次出征,秦霄帶上了第一、第三、第五軍團。

  張遼、張郃的兩支大軍則是南下,在秦、楚邊境區域駐紮下來,並在秦霄的授意下,派出使者前往楚國。

  出使楚國的事情暫且不談。

  經過十幾日的行軍,秦霄帶著六十一萬大軍抵達伊闕。

  浩浩蕩蕩的人群和車馬隊伍,排出了十幾里地去。

  在等待秦霄的這段日子裡,白起率領的秦軍已經和韓、魏進行過兩三輪交鋒了。

  不過都只是試探性的交手,彼此的損失都不過幾百人上下。

  在這種規模的戰爭面前,幾百人傷亡的交戰,只能說是互相打個招呼,連開胃菜都算不上。

  這個時期的白起還沒有什麼名氣,只是靠著資歷混出了一定的地位。

  ——他在秦惠文王當政的末期就已經參軍,到如今也有十幾年時間了。

  雖然這十幾年裡都沒打過什麼大仗,但秦國現在軍中有些青黃不接。

  老將一個個老去、病死,中堅一代就剩下了一個司馬錯,還在巴蜀一帶帶兵平叛。

  原本的歷史上,白起能夠成為伊闕之戰的主帥,是宣太后的弟弟魏冉力排眾議,提拔起來的。

  而在這個世界,宣太后的黨羽早早被剷除,白起能以不算高的地位擔任主帥,還是因為秦霄曾經對秦孝公提起過白起的事跡,留下了他的名字。

  秦惠文王在得知自己軍中有一個名叫白起的小將之後,直接下令將其提拔為一個中層軍官。

  再加上十幾年從軍的資歷,在沒有更好的選擇的情況下,白起就成了秦國唯一的人選。

  不過,這一仗,對白起來說並不好打。

  巴蜀出現叛亂,司馬錯帶走了絕大多數精銳大軍。

  十萬秦之銳士,他直接帶走了七萬。

  剩下的三萬人,必須要保護咸陽等後方重地,不可能調撥到白起手下。

  秦昭襄王給他的兵力雖然不少,足足十二萬人,但多是些二線部隊,戰鬥力並不強。

  唯一要說有什麼好的,就是秦國這些年國力強盛,財富充裕,在糧草、軍械方面沒有虧待,都給的最好的配備。

  而反觀對面呢?

  韓、魏兩國,在最近幾十年裡勢力不斷收縮,已經處於滅亡的邊緣。

  若是不做出改變,亡國只是時間問題。

  於是,為了「翻盤」,兩國將自身的國運都賭在了這場伊闕之戰上。

  魏國將全部的魏武卒都拿了出來。

  韓國也調動了全部的精銳兵力。

  再加上數十萬的兵力數量,哪怕是在公平的環境下,白起都會遭受到非常大的壓力。

  更不要說,這一戰的地勢,也是更有利於韓、魏一方。

  伊闕位於洛京南方,兩側是險峻的山脈,正面只有大約一公里寬的山谷,山谷中央還有一條名為伊水的河流,能供人落腳的地方非常的狹小。

  韓、魏聯軍駐紮在山谷北部,以逸待勞。

  魏國擅長強弩,在射程方面占據優勢。

  若是秦國出擊,便會遭到山谷外弓弩的迎頭痛擊。

  而秦國想要守住山谷南邊的出口,韓、魏卻可以順流而下,快速拉近距離,避開最致命的一波弓弩打擊。

  這種地勢下,如果韓、魏完全是一條心,可以說白起沒有絲毫勝算。

  歷史上,白起打贏這一戰,他的能力是一部分,但更重要的,卻是借用了韓、魏之間各懷鬼胎的矛盾,各個擊破,才能成功以弱勝強,打響戰國軍神的名頭。

  秦霄原本只是聽說過伊闕地勢險峻,卻沒有親眼見識過。

  抵達之後,遠遠望著伊闕山谷的地勢,秦霄才意識到,這一仗確實是沒有想像中那麼好打。

  伊闕山脈沒有那些名山大川高聳入雲的險峻,但想要翻越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中央的山谷處,河流兩岸,更是只能容納數十名士兵並行,陣型根本排不開。

  最頭疼的是,山谷只是狹窄,卻不夠長,只有短短一截,不到一公里的距離。

  這讓人想要在山谷中間布防,都很困難,只能將防線拉到山谷之外。

  而這樣一來,因為伊水是由北向南,一旦韓、魏準備好船隻,大軍順流而下,想要阻攔都很困難。

  秦霄正思索著,是否可以「複製」白起伊闕之戰之中的操作。

  忽然,商鞅提醒道:「主公,白起來了!」

  秦霄回過神來,順著商鞅的目光轉頭看去,正見幾名穿著黑甲的士兵大步流星地走來。

  對於白起這個頂級名將,秦霄也很好奇,當即道:「走,過去會會他。」

  白起的外表看上去很年輕。

  看上去十八九歲的樣子,白色的長衣外套了一層黑甲,腰間掛著一柄長劍。

  秦霄不知道白起的年齡具體有多大,但肯定不可能只有十八九歲。

  就算是他十歲,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參軍,秦惠文王末期就參軍,到現在至少十八年過去,也該快三十歲了。

  沒想到,這個號稱「人屠」的戰神,居然長著一張娃娃臉。

  「白將軍?」

  秦霄問了一句,拱手道:「久仰大名,今日終於得以一見,果然一表人才。」

  「在下孟西白起,見過少良造。」

  白起的臉色不太好看,似乎對秦霄頗有意見。

  秦霄起初還疑惑,自己也沒得罪過這白起,為什麼是這麼一副態度?

  但仔細一想就明白過來,白起等了近二十年,好不容易有立功的機會。

  然而,秦霄來了。

  秦昭襄王一紙調令,白起只能帶兵退守函谷關,將這戰場讓給秦霄。

  沒有仗打,不能立下功勞,對於一個志在沙場的將軍來說,這是最難受的事情了。

  沒有當場和秦霄翻臉,就算是白起有涵養了。

  不過,想明白這一點,並沒有什麼用。

  秦霄很明智地沒有開口安慰,而是直接提起軍務。

  「聽說白將軍已經和韓、魏打過幾次?」

  秦霄想了想,問道:「白將軍覺得這次的對手如何?」

  「魏武卒之強,世所罕見!秦之銳士不出,恐難有敵手!」

  聽到秦霄說起軍務,白起的表情立刻變得認真起來,鄭重道:「相比較而言,韓國的兵力雖然更多,但卻要弱幾分。如果不是有魏武卒在側,我最多只需要半月時間,就能全殲韓軍!」

  魏武卒……

  秦霄隱約記得,第一次來這個副本的時候,魏武卒似乎是四階兵種來著。

  秦霄本來還想著,如果魏武卒就這水平,推平大秦副本根本沒有任何難度。

  但,在進入副本之後,秦霄就意識到,自己的想法錯了。

  不知道是蝴蝶效應,還是副本難度提升的緣故。

  進入副本不久,秦霄就發現,駐守咸陽的秦軍,整體素質都達到了六階精銳的水準。

  守衛咸陽宮的「禁軍」,更是七階超凡兵種。

  這樣推算下來,秦國的敵人,應該也不會差太多才是。

  要是實力不平衡的話,秦國早就平推了六國,哪還會等著秦霄來到這裡?

  雖然還沒有見識過韓、魏兩國的軍隊實力如何,但就看白起手下大軍這嚴陣以待、如臨大敵的架勢,秦霄就能猜測到,敵人必然不好對付。

  這麼推算的話……

  或許,魏武卒和咸陽宮外的秦之銳士一樣,是超凡兵種?

  秦霄心裡浮現出這個猜測,立即問道:「魏武卒的數量如何?韓軍的戰力,和魏武卒相比起來,如何?」

  「魏武卒數量在四萬到八萬之間,具體的情報摸不清楚。」

  白起搖了搖頭,又說道:「至於魏國其它軍隊,還有韓軍,單兵素質和我手下士兵相差不大,但氣勢差得多,秦軍悍不畏死,為了功勞敢拼命,別的國家那些老爺兵可沒這股子勁頭。」

  語氣中,似乎頗有一種驕傲感。

  在上一次副本中,秦霄就發現,老秦人骨子裡都有一種非常強烈的驕傲感。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才奠定了秦國強大的根基。

  什麼商鞅變法,什麼六世餘烈,在這股老秦人的驕傲和血性面前,都只能說是錦上添花,而不是最為關鍵的核心因素。

  「魏武卒四萬到八萬人……」

  秦霄嘀咕了幾句,看向身旁的岳飛。

  「魏武卒先不說。」

  岳飛當即接話道:「其它軍隊,若是和秦軍相差無幾,那麼應該都是六階。這樣算來,魏武卒至少是七階兵種。」

  秦霄並沒有感到太強的壓力,反而笑道:「七階兵種,這可不好對付啊!」

  白起聽不懂幾人說的什麼六階、七階兵種是什麼意思,一頭霧水,腦海中冒出一個念頭:難道我在做夢?居然聽不懂兵法了?!

  「主公放心,末將必全力以赴!」

  岳飛從來不知道畏懼為何物,當即道:「我軍有六十萬大軍,更有子龍、仲康、雲長等將軍,末將有信心,必能擊潰敵軍!」

  「安心,先聽聽白起怎麼說。」

  秦霄擺了擺手,看向白起,問道:「秦王給你們的命令,應該已經到了吧?」

  「是,大王命在下率兵退守函谷關,將戰場交由少良造大人接管。」

  白起應了一句,卻又有些猶豫著問道:「少良造大人可有把握?若是伊闕失守,函谷關外十餘座城池,將盡在韓、魏兵鋒威脅之下!」

  秦國在黃河以南、函谷關以東的領土不多,而且大部分是山區,城池只有十幾座小城。

  但,哪怕是小城,那也是國土。

  作為一名老秦軍人,白起不希望自己的國家丟失哪怕一寸土地。

  「我不是來守衛國土的。」

  秦霄的話,讓白起心中一緊,但還來不及質疑,秦霄又說道:「我來這,是為了讓伊闕關外數十萬韓、魏聯軍葬送於此!」

  「這……」

  白起有些愣神。

  雖然他未來是戰國時期的一代戰神,但此時,卻還沒有做出多少成績來。

  哪怕對自己極為自信,有極大的把握以劣勢兵力打贏這一戰,卻也不敢想像能全殲敵人。

  不過,再想想秦霄帶來的兵力,白起似乎又有些想通了。

  六十多萬大軍,數量是敵人的近兩倍。

  雖然不知道這兵力的精銳程度如何,但既然敢夸下如此海口,想必是有幾把刷子的吧?

  白起不知道秦霄的身份,也不知道他的這些兵是從哪來的。

  但,對於秦昭襄王的命令,白起卻不會質疑。

  想了一會,他試探著問道:「大王只命我率軍退守,沒有提物資的事。若是少良造用得上,末將只攜帶少量軍械和口糧,其餘的……就留給少良造大人?」

  「可以。」

  反正不要白不要,秦霄沒有拒絕白起的好意。

  話題一轉,秦霄又問道:「白將軍可有興趣留下來,看看我這一仗是怎麼打的?率軍退守的事,讓副將去做也一樣的嘛。」

  「這……」

  白起猶豫了片刻,一咬牙,點頭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白起本身就是十分好戰的性格,對於這場大戰,一直都是十分期待的。

  本來,礙於秦昭襄王的命令,他不情不願地將戰場讓出。

  但聽到秦霄的話,白起立刻意識到,自己完全可以把帶兵退守函谷關的事交給副將去做。

  自己一個人留下來,近距離觀察戰局。

  就算不能獲得軍功,近距離接觸一下這種規模的大戰,未來也是有很大好處的。

  雖然說這可能會被人抓到把柄,不過在對戰場的期待之下,白起直接忽略了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秦霄的邀請。

  六十多萬大軍駐紮、十幾萬大軍撤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有岳飛等人在,這些細節安排得井井有條,沒有給峽谷對面的敵軍半點偷襲的機會。

  岳飛先是安排二十萬步兵守住峽谷出口,防止韓、魏大軍突襲,並直接讓白起的人撤走,把營地騰空出來。

  然後,一部分士兵搬運物資,一部分士兵就地砍伐樹木、擴大營地範圍。

  僅僅兩天的功夫,能夠容納六十萬大軍的營地就已經擴建完畢。

  這期間,韓、魏的斥候不斷試圖靠近,卻都被下邊的武將帶人驅趕走。

  甚至趙雲、劉三刀等人,還抓了數十名斥候回來。

  秦霄知道這件事之後,只說了一句話:「直接送到拷問部那邊。」

  秦霄相信,不擅長戰鬥,但在刑訊拷問方面有出色天賦的木葉忍者森乃伊比喜,一定能把這些斥候知道的情報全部挖出來。

  或許這些低級的炮灰知道的東西不會太多。

  但在戰爭之中,沒有人會嫌棄自己手中得到的情報太多了。

  真實的戰爭不像遊戲,沒有上帝視角。

  往往近在咫尺的地方打起來了,主帥可能要十幾分鐘甚至更長時間之後才能得到消息。

  若是稍微隔上幾里地,說不定得到消息的時候,戰鬥都已經結束了。

  這種情況下,比拼情報搜集能力,以及主帥的預判能力,就成了勝負的關鍵。

  兵力當然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這不是說兵力多的一方就可以一擁而上,擊潰敵人。

  而是指誰的兵多將強,誰就擁有更多犯錯的機會。

  完全不犯錯,是不可能的。

  除非擁有「預言」的能力,否則沒有人能百分之百預判到敵人的一切行動。

  哪怕是以穩妥而著稱的岳飛,也偶爾會踩入敵人的陷阱中,或者做出錯誤的判斷,讓某一支兵力部署沒有生效,白白浪費掉。

  但,兩軍對決,從來都不是要求「零失誤」。比拼的是誰能犯更少的錯誤、把握住更多的戰機。

  在這方面,秦霄有遠遠比對面更多的犯錯機會。

  何況……

  在進入副本之前,秦霄特意在論壇上懸賞,收集這個時代的相關情報,早就做好了功課。

  尤其是這第一場大戰,伊闕之戰。

  在歷史上,白起早就將正確答案擺了出來。

  若是想要穩妥的話,秦霄只需要抄答案就好了。

  總不可能,自己手下這六十多萬大軍,還比不上白起那十二萬兵力吧?

  不過,直接抄答案,雖然可以順利解決韓、魏聯軍,但並不能讓秦霄的利益最大化。

  在接管了駐地之後,秦霄按兵不動,只是不斷加固防禦,做出一副嚴防死守的姿態來。

  而在私底下,秦霄將第五軍團的孫權、孫策兄弟派了出去,給他們一支兵馬,去執行某項秘密任務。

  秦霄很有耐心。

  這個副本的停留時間足夠的長,讓秦霄有充裕的時間為自己的利益而謀劃。

  但,等了幾日,白起卻是按捺不住,主動上門求見。

  「白起啊。」

  秦霄正在讀書,見到白起,笑呵呵地將他請進營帳中,示意道:「坐。」

  「大人客氣了。」

  白起拱了拱手,看上去有些敷衍。

  客套了一句之後,白起便開門見山,說出自己的目的:「不知少良造大人打算何時出兵?」

  此時的白起,還年輕,性子有些著急也是正常的。

  秦霄看著這一幕,感到微微有些好笑。

  再聯想到自己麾下的司馬懿、孫權等人,不由感慨。

  每一個頂級人才,在年輕的時候,也都有青澀的一面。

  再天才,成長起來,也是需要時間的。

  「別著急,慢慢說。」

  秦霄安慰了一句,反問道:「你覺得,我們應該主動進攻嗎?」

  「當然……」

  白起下意識地搶答。

  但一句話剛起了個頭,就有些說不下去了。

  他並不傻,急著進攻,只是一時間沒轉過這個彎來。

  秦霄只是提點了一句,白起立刻回過神來。

  對啊,為什麼要急著主動進攻?

  現在著急的,不是秦國,而是韓國和魏國啊!

  這場戰爭的起因,是白起奪取了韓國的新城。

  韓、魏同盟,韓國決定反攻秦國,拉上了魏國一起,要「收復失地」。

  同時,周王也派遣了一定的兵力,加入韓、魏聯軍,不過主要是象徵性的意義。

  打著收復失地的旗號,若是短時間內沒有戰果,丟的是韓、魏的臉面。

  秦國占了新城,只要守住這份戰果,里子面子都賺到了,何必著急?

  退一步說。

  從更高的層面來看。

  韓、魏兩國連年積弱,將國運賭在了這場大戰上。

  如果他們不能從秦國手中獲得大量的利益,甚至反而損兵折將的話,必然會國力大損,從諸侯爭霸的舞台中提前退場。

  而秦國呢?

  只要守住這一波攻勢,便能夠獲得大量的好處。

  雖然說,秦霄在秦昭襄王那喊出了全殲韓、魏聯軍的口號,但外人畢竟不知道這一點。

  至少從表面上看起來,進攻壓力確實不在秦國一方,而是在韓、魏。

  「只是……」

  白起還是有些疑惑,不由問道:「少良造大人就打算這麼拖著?」

  別人不知道,白起可是很清楚,自己對面的這位少良造大人,可是承諾了會全殲韓、魏聯軍的。

  以秦國的軍規來說,這已經算是立下了軍令狀。

  白起當然不知道秦霄和秦國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卻也難免替秦霄感到擔心。

  「不必擔心。」

  秦霄擺了擺手,說道:「打當然是要打的,但不能直接莽上去。」

  說著,秦霄走了幾步,來到營帳中央的一張大桌子前。

  桌子上擺著一副沙盤,正是伊闕周圍的地形環境。

  「來。」

  秦霄將白起叫過來,隨手拿起一根細長的長棍,指向地圖上伊闕峽谷的位置,問道:「你看這地形,我軍若是主動進攻,是否能占到便宜?」

  「直接進攻,當然不行!」

  白起毫不猶豫地說道。

  這個時代,以遠程攻擊而論,魏國的強弩,在射程方面有極大的優勢。

  魏武卒的威名,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靠著這強弩打出來的。

  按照遊戲系統里的劃分,如果說別的國家的軍中強弩是藍色品質的話,魏武卒的強弩,就是紫色品質,高了一個檔次。

  不但射程遠,穿透力也極強,普通的重甲都不能百分之百保證士兵的安全。

  以伊闕的地形,若是秦軍直接從山谷殺出去,魏軍只要用強弩壓制,秦軍可以說出去多少死多少。

  畢竟,這條山谷的地形實在是太過狹窄,大軍施展不開。

  若是在開闊的平原上對戰,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過,對於這種地形下,戰鬥該怎麼打,白起也不是沒有研究過,當即就想要發表意見。

  「你先不要著急。」

  秦霄擺了擺手,拿起木棍,往山谷對面的軍營一指,說道:「根據我軍情報,韓、魏兩軍的駐地雖然都在伊水西岸,但卻是分開的。韓軍在東側,靠近伊水,而魏軍在西。」

  「不錯!」

  白起毫不猶豫地說道:「由此可見,韓、魏兩軍,並非同心協力,反而彼此提防,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若是我分出一支兵力牽制韓軍,再從這裡派遣一支精銳大軍,翻閱伊闕山脈,襲擊魏軍背後……」

  秦霄手中的長棍繞了一個圈子,劃出一條行軍路線。

  這正是歷史上,白起打這場伊闕之戰的計策。

  少量兵力正面進攻,牽制韓軍。

  大部分主力部隊繞過伊闕山脈,偷襲魏軍身後。

  白起見到秦霄的「計劃」,當即眼前一亮,驚喜道:「若是可避開敵軍斥候,此計有極大把握可行!」

  頓了頓,白起又嘆了口氣,說道:「只是,此計有一難點。魏武卒乃是重裝步兵,身披堅甲。若是我軍同樣披掛重甲,翻山越嶺之後,體力難免不支。而若是輕裝上陣,輕步兵對重步兵……」

  白起沒有繼續說下去,但這是個顯而易見的難題。

  輕裝步兵對上重裝步兵,就跟雞蛋撞石頭沒什麼區別。

  別說是同等級的兵種了。

  就是高出一個級別,也是輸的概率要大得多。

  你砍別人一刀,別人沒什麼反應。

  別人砍你一刀,直接就是重傷。

  這怎麼打?

  事實上,韓、魏兩國之所以如此放心,不擔心秦軍繞後偷襲,就是因為這一點。

  背靠伊闕山脈,秦軍若是翻山越嶺去偷襲後方,士兵要不要披甲?

  穿著幾十上百斤的重甲翻山越嶺,到了戰場上,還能剩下多少力氣?

  要是不披甲,輕裝步兵衝擊重裝步兵的防線,那和找死有什麼區別?

  更不要說,韓國就在魏國側翼,隨時可以掩護戰鬥。

  正是因為這一點,在派遣了魏武卒防禦側翼之後,韓、魏兩軍都非常的放心,一點都不擔心秦軍偷襲。

  秦霄不知道,歷史上白起是如何解決負重翻山這個問題的。

  但秦霄卻也有自己的辦法:「我手下有一批民夫,可幫助士兵運送甲冑。等到快抵達戰場,再讓士兵披甲上陣即可。」

  「既如此……大人還在等什麼?」

  白起十分的納悶:「突襲後方,切割敵軍陣型,敵軍必潰!這是大好的戰機啊!」

  古代的戰爭,陣型、士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一旦某一方驟然遭遇偷襲,陣型沒有擺開,被切割得七零八碎,士氣便會迅速崩潰。

  最重要的是,在這種局面下,敵軍的指揮體系會徹底崩潰,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抗來。

  一旦指揮體系崩潰,哪怕大部分人都還活著,甚至保留著完整的戰鬥力,這仗也沒法打了。

  連命令都傳不下去,士兵組織不起來,各自為戰,自然發揮不出多少實力來。

  歷史上,白起靠著十二萬二三線部隊擊潰韓、魏聯軍,完成這場經典的以弱勝強的大戰,並不是靠著手下士兵拼命,而是藉助著偷襲,迅速擊潰敵人士氣,讓敵軍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抗。

  「這只能保證擊潰敵人。但,敵人潰敗之後,他們逃亡,我們追殺,浪費時間不說,最後能殲滅三分之二的敵軍,就算是運氣好了。」

  秦霄搖了搖頭,說道:「我還在等一個消息。若是那邊順利的話,可保證韓、魏聯軍在潰敗之後,連逃都逃不掉!」

  秦霄並未欺騙白起。

  他確實是在等一個消息。

  在白起看來,繞後偷襲這個計劃雖然簡單,但成功的可能性卻很大。

  他不是紙上談兵的書生,很清楚在戰場上,絕大多數情況下,計謀並不需要多麼複雜多變。

  有時候,越是簡單的計策,反而是越好用。

  這是一個執行力的問題。

  複雜的計策不是不好,而是下邊的各個部隊,很難按照指揮著的意志統一行動。

  越是複雜的問題,真正執行起來,就越容易出現一些微妙的誤差。

  而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誤差」疊加在一起,卻會讓整個計劃朝著一個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

  反而,一些看上去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計劃,因為執行起來容易,反而更能取得好的效果。

  如果用遊戲中的術語來表達。

  戰場,對於雙方主帥來說,都是籠罩在一層「戰爭迷霧」之下的。

  除非是大規模的平原會戰,還得在良好的天氣之下。

  否則,正常的情況下,主帥既不知道敵人在哪,也不知道自己人在哪。

  這種情況下,哪怕敵人使用了一些非常簡單的計策,只要自己這邊無法提前做出相關的防備,往往也能起到非常驚人的效果。

  不過,聽到秦霄並不滿足於「擊潰敵軍」,還另有安排,打算一舉將敵軍徹底殲滅,連逃跑的機會都不留。

  哪怕明知不該問,白起還是有些忍不住心中的好奇,試探著問道:「不知是什麼計策?」

  「這就不能告訴你了。」

  秦霄笑著搖了搖頭,並未答覆。

  疑惑沒能得到解答,白起有些失望,但並未不知分寸地繼續追問。

  見到白起這副姿態,秦霄暗自點頭。

  若是白起繼續追問,秦霄對他的評價,就難免要下降一些了。

  一個人的成就會有多高,能力是一方面,但為人處世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一個人,若是連自己的欲望都控制不住,那麼即便能有所成就,這個天花板也不會太高。

  雖然現在的白起還有些青澀,但能夠很好地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已經隱隱展現出了一絲「大將風範」。

  「不說這個事了。」

  秦霄搖了搖頭,看向白起,問道:「你可有興趣為我做事?」

  「啊?」

  白起愣住了。

  他不明白,自己明明是來追問出兵問題的。

  為什麼聊了幾句,話題就跳到了要讓自己為對方效命這件事上。

  「在下……末將……」

  白起支支吾吾了半天,卻什麼都沒說出來。

  秦霄問得太突然,他壓根就沒考慮過這事。

  「我雖是秦國少良造,卻並非為秦王效力。當然,我和秦國也並非敵對,這一點你可以放心。」

  秦霄簡單解釋了一句,想了想,這一兩句話,似乎並不足以表明自己的身份。

  更重要的是,這樣說,顯然沒辦法讓白起在心中傾向於為自己效力。

  一個「沒什麼背景的少良造」,和一個正在不斷崛起的秦國,哪個更能為自己帶來前途,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想了想,秦霄問道:「你可知道,秦獻公二十三年那場河西之戰?」

  「知道!」

  聽到秦霄提起那場秦國崛起的歷史性大戰,白起當即道:「秦獻公二十三年,出兵二十萬,秦獻公親自統領,仲公子渠梁、公子虔、少良造秦霄三人為大將,一路東出,攻陷魏國國都,令魏王簽訂城下之盟,收復河西失地!這段歷史,所有老秦人都知道!」

  看白起那激動的樣子,秦霄不由笑了。

  老秦人,果然是榮譽感很強的一個「民族」。

  秦國崛起的開端,他們記得清清楚楚。

  「你剛才說的三名大將,少良造秦霄,不覺得耳熟嗎?」

  秦霄微微笑著,看向白起。

  「少良造……秦霄……」

  白起念著這個名字,再看向秦霄,眼睛不由得瞪大。

  他是知道秦霄的名字的,也知道秦霄是「少良造」,只是一直沒有往這方面去想。

  但現在,在秦霄的提醒下,白起仿佛意識到了什麼,忍不住再次重複道:「少良造……秦霄……大人?!」

  他的話中,明顯透露著一股「不敢置信」的情緒。

  聲音也變得嘶啞,十分艱難地問道:「可……那不是七十年前的事嗎?」

  「準確地說是六十八年。」

  秦霄搖了搖頭,說道:「那場大戰之後,我便離開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過去六十八年,我征戰其它世界,加起來也不過過了十幾年而已。這次重回這個世界,是因為秦國有難,我來還連公的人情。」

  頓了頓秦霄忽然想到一件事,又說道:「哦,對了,商鞅也是我那時從魏國帶走的。你再仔細想想,從那場大戰之後,你可還曾聽說過關於我的其它記載?」

  白起在記憶中拼命搜索著。

  他並非文人士子,對「歷史」並無太深的研究。

  但作為統兵大將,或者說有志於統兵大將的軍人,對於秦國歷史上一場場戰爭,白起還是如數家珍的。

  仔細在回憶中搜索了半天,白起有些驚恐地發現,在河西之戰之後,「少良造秦霄」這個名字,似乎就從秦國的歷史上消失了一般,再也沒有出現過。

  「大人……」

  白起咽了口唾沫,聲音微微發顫:「大人莫非是天上仙人不成?」

  「我不是仙人,不過對於你們來說,我確實掌握了一些……類似仙人的手段吧。」

  秦霄搖搖頭,拍了拍白起的肩膀,說道:「我會在這個世界停留一段時間,你好好考慮考慮。在這個時代的名將之中,秦國白起,趙國廉頗,是我最看重的兩人,我希望,未來我的軍團之中,有一支歸你統領。」

  「白起……在下……末將遵命!」

  白起連續換了好幾個稱呼,最終還是慌慌張張地抱拳,說了一聲遵命。

  但這個「遵命」,究竟是遵從「好好想想」這句話,還是「為秦霄效命」這件事,卻是沒有說清楚。

  秦霄也不著急。

  這件事,想必會讓白起好幾天睡不著覺。

  此時沒必要逼得太著急。

  慢慢來就是了。

  ……

  又等了幾日,孫權、孫策兩兄弟帶兵返回。

  與他們一同回來的,還有一批被徵用的大小船隻。

  這些船隻的數量不少,足有數百艘。

  但絕大多數都是舢板小船,能坐上三五個人就不錯了。

  即便全部加起來,最多也就容納七八千人登船。

  而且伊水並非是大河,河面並不寬闊,數百艘船,根本擺不開。

  很多人都不明白,秦霄下令去找這些船,是要做什麼。

  不過,在這批船隻到來之後,秦霄很快下令,召集眾將士。

  「這幾天,韓、魏聯軍,對我們挑釁的次數不少,我都壓下去了,相信你們大部分人心裡都不舒服,覺得這一仗打的憋屈!」

  秦霄看著眾將士,說了一下最近的情況。

  然後不等有人接話,秦霄立即又說道:「這次叫你們來,就是告訴你們,我們要開始反擊了!即日起,除了必要的警戒之外,全軍休整一日一夜,養足精神,準備開戰!」

  「這一戰,我只有一個要求!韓、魏兩國聯軍,務必一戰全殲,一個不留!」

  「下面,我宣布此戰安排!第一個,岳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