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新節目,林浩說歷史
這電影是去年拍攝的,由於是他主演,女主也是流量小花中,人氣極高的李夢如。
外加男女配角,都是具有,強大粉絲基礎的流量明星。
這部電影一上映,飯圈女孩幾乎是集體發力,硬生生的,將它頂到了這個位置。
牢牢居於總票房第二。
如今林浩的這一部電影,票房已經來到了十二億,而且每天,幾乎都在一兩億的往上增長。
照這麼下去,最終票房肯定也會非常高。
一些業內人士,通過各種數據分析,基本都猜測,大概會定格在三四十億左右。
畢竟到達這個數,還需要半個來月,再有這麼久時間,熱度也差不多該下去了。
但是讓誰都沒料到的是,又是七天過去後,這部電影的票房,已經正式邁入二十億,卻依然沒有放緩的趨勢。
雖然那些刷多次的觀眾少了,可還是每天票一上就被搶光,一些原本沒買到票,準備等段時間的,他們又開始上來了。
林浩自己也判斷過,照這個勢頭,五十個億差不多。
可眼下,這不是他最關心的,他現在最在意的,還是自己的斗音粉絲數。
從他得到系統,發布主線任務後,已經過去了五十多天。
還有一個星期,就正式要到兩個月了。
第一個主線任務,正是在這個期限內,林浩要達到,在斗音粉絲數破一千萬。
如果任務完成了,可直接獎勵十萬聲望值,失敗就要接受殘酷懲罰。
雖然至今為止,林浩都不清楚,這殘酷的懲罰是什麼。
可是從系統內,演技大師培訓課程里,不及格的懲罰中,也能看出一二。
每天晚上,林浩人雖然在睡覺,可意識都會進入系統內學習,從笑,到哭,再到悲等等。
即便是基礎課程,種類也很多,至於林浩受到過的懲罰,那就不談了。
挨揍,被丟到冰水裡凍,丟到沙漠裡曬,老虎凳,總之是慘不忍睹。
所以這個任務,他必須要完成。
通過這部電影,林浩微博的粉絲數,倒是突破了一千萬,因為他經常在微博上和網友互動。
斗音方面,卻剛剛突破八百萬,距離千萬還有兩百萬。
可林浩只有一個禮拜的時間了,在這期限內,他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將這兩百萬的粉絲給搞到。
如今《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這部電影,雖然依舊是爆火,但很多人並沒關注他斗音。
從前天開始,林浩自回魔都後,每晚就恢復了《鬼吹燈》的播講。
就在昨天,最後一卷也已經說完。
按照現在的粉絲增長速度,一個星期內,想漲兩百萬,倒不是說沒希望,相反,可能性還非常大。
但對於林浩而言還不夠,他要百分百的把握才行。
「怎麼才能迅速的漲粉兩百萬呢?」
林浩在思考這問題,片刻後,他腦海靈光一閃,忍不住打了個響指。
「有了。」
正好,很多粉絲都在問,接下來林浩是繼續在斗音說書,還是要怎麼著?
對此,林浩還沒給出回應。
原先林浩之所以會來斗音,做《鬼吹燈》的播講,完全是因為,他被魔都電視台,逼的沒路走了。
那時他老媽,又急需要錢做手術。
本想著這本書播完,就正式轉戰娛樂圈,可發展跟不上變化,現在情況和他預料的不同。
自從他來斗音後,遇到了很多事,得罪了李洋,吳凡,張藝陽,還有潘文勇,李文清等等。
這些人每一個拎出來,都比當時的林浩要厲害,他們都是抱著,整死林浩的態度來的。
不過所有人都沒成功,而且被林浩一一打臉回擊,這其中,固然有系統的功勞。
不過林浩認為,自己的通過《鬼吹燈》,聚集到的粉絲們,才是自己能一直,走到現在的關鍵。
粉絲們因《鬼吹燈》而來,但並不會因它而去,他們是林浩心中,最可愛也是最感謝的人。
他們無條件的支持自己,而且他也真心喜歡上了直播。
這種和自己粉絲面對面互動,交流的機會,讓他感覺很舒服。
所以林浩一直在想著,《鬼吹燈》播完後,是不是繼續播書?又或者是作什麼其他節目?
總而言之,不能讓自己的這些粉絲們失望。
播書就算了,雖然他腦海中,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作品。
但,畢竟還是以文字的形式發表,那才是正途。
現在不僅在斗音上,包括飛信公眾號一類的網絡平台,有很多主播,都開始做起了自己的節目。
有的是八卦娛樂圈的,有的是說車的,有的是幫人調解家庭矛盾的等等。
這些統統稱之為自媒體,或者是新媒體。
很多都做的很成功,每一期收看的在線人數,甚至超過,電視台那樣的正規節目。
那為什麼,自己不能在斗音,做一檔節目呢?
林浩腦海中,這種精彩的節目,那就太多了,除了那些大型真人秀綜藝外。
也有一些,不需要耗費什麼人力物力,僅憑他一個人,就可以在網上完成的。
想罷,林浩立刻進入了系統商店,開始挑選適合自己的節目單。
系統里各種節目的製作,同樣是應有盡有,小到每一個細節,都非常清楚,只要有足夠的聲望值兌換就可以。
「單口相聲?」
這個不太行,沒有現場觀眾,互動不起來。
「唱歌?」
這更不可能了,別說現在他不可能,有那麼多新歌,就他的唱功,在沒有buff加成下,那也不行啊。
「說史?」
「咦,這個好像不錯。」
當看到這個名字時,林浩的目光,頓時亮了起來。
他記的很清楚,在世界被修改以前,華國出現過一檔非常火的節目,叫「百家講壇。」
這是一檔語言類節目,多以文化題材為主,並較多涉及華國歷史、華國文化。
具有科普歷史知識,及深入點評講解的作用。
上去評講的無一不是著名學者,風格也一改往日那種,冗(rong)長沉悶的正史。
而是以一種「戲說」的方法,結合民間傳說,野史,以及網上論點,還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比如易中天老師的「戲說三國」,于丹老師的《論語》新解,無不是經典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