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選八年5月26日一早,孔明便搖著鵝毛扇向曲茂告辭,騎著一匹戰馬朝離島動力研究所的方向衝去。
既然曲茂已經返回易王領地聖地,孔明自然不願意繼續在領主小屋坐鎮,說起科研的癮頭,孔明完全不亞於曲茂,因此第一時間孔明就想去離島動力研究所待著,繼續督促和帶領畢勝、閆啟生以及他們的團隊加速蒸汽火車項目的研發。
然而孔明跑了沒三公里,曲茂就騎著另一匹戰馬追上了孔明,說道:「孔明,我昨天在離島動力研究所視察時發現,畢勝、閆啟生的研發團隊依舊只有那八位大學應屆畢業生。
我覺得蒸汽火車研發項目組的擴充等不到天選八年秋季的畢業生了,得提前準備。」
孔明搖著鵝毛扇,慢條斯理地說道:「大人,屬下已經在至島新技術大學和聯島工程大學物色了一批總計20名大四學生,如果大人您真的覺得很迫切,屬下到了離島動力研究所後,便會督促畢勝和閆啟生先將這20名屬下物色好的大四學生提前招募到離島動力研究所擔任實習生。
反正他們還有一個多就畢業了,也沒有什麼需要在學校里學習的課程了。」
曲茂道:「這樣最好不過,孔明,你要親自把握節奏,儘快補充科研力量。
聯島南里和穆德勝的研發團隊,也需要儘快增補一些人手,沒有必要等到出了一定的成果後再補充人員。」
孔明點點頭,說道:「大人,屬下明白。
屬下還是想說,既然您已經回到聖地,並且目前半島戰場上的形式在穩步向好的方向推進,短時間內不可能快速結束。同時鵬達公國和莫臥兒帝國目前也很安靜,難得咱們易王領地在目前態勢下獲得如此安靜的發展時期,所以屬下認為大人您應該常待在聖地,深入到科研一線,甚至親自帶上一兩個科研項目,如此才能符合我易王領地的發展訴求。
火器軍如今的建設如火如荼,各行各業也是百廢待興,隨著石油和橡膠的廣泛應用,實際上我們易王領地目前正迎來科技和工業爆炸式發展的契機,如果抓不住這個契機,屬下覺得實在是有些遺憾。」
曲茂點點頭,沒有說話。
孔明繼續說道:「大人,屬下甚至一度認為:為了抓住這個科技和工業爆炸式發展的契機,就算是東大陸攻略速度稍微放慢一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曲茂想了想,說道:「行,孔明,我明白了。
你抓緊時間去離島動力研究所吧,我們需要通力協作,才能讓易王領地發展得越來越好。
記得將我畫的月台建造示意圖紙和鐵路規劃圖紙交給畢勝和李響,讓他們儘快實施我們的鐵路建設規劃,我確實需要深入科研一線一段時間了。」
孔明搖著鵝毛扇,一邊拍馬一邊說道:「是,大人,需要屬下時儘管給屬下發遠程通訊。」
送走孔明後,曲茂騎著戰馬一邊往領主小屋走,一邊想來想去:鐵甲艦項目依舊有賴於蒸汽發動機的進一步改良,短期內肯定不會有實質性的突破;鋼鐵戰車估計在一兩年內也很難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因為沒有辦法將蒸汽發動機快速地推進到汽油發動機層面,蒸汽發動機的體積太過龐大,並且動力不一定能夠滿足鋼鐵戰車的需要。
沿途思索良久,曲茂覺得既然鋼鐵戰車項目短期內不可能獲得成功,也許應該將南里和穆德勝從鋼鐵戰車項目中釋放出來,就算是讓他們回頭重新研發可控熱氣球與翼裝飛行服項目,效益都要更高一些。
回到領主小屋後,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曲茂都是待在自己的臥室里仔細思考,終於決定接受孔明的建議,深入科研一線,安心地待上很長一段時間。
至於深入科研一線後還要親自帶一兩個項目,曲茂內心自然而然地排斥了,畢竟曲茂自身並不是理工科出身,而且就算是學財經類,曲茂也是不折不扣的學渣。
隨後,在領主小屋一樓餐廳吃完午餐後,曲茂就馬不停蹄地朝南方工業四島行去。
曲茂認為自己可以長期住在南方工業四島,每天在不同工廠的技術部門轉悠,適時地依靠自己在另一個世界的見識,對不同工廠的技術人員提供一些工藝改良或產品改良的方向性建議,曲茂覺得自己還是能夠勝任。
孔明之所以會認為易王領地迎來了科技和工業爆炸式發展的契機,無非就是蒸汽火車機車研發項目的深層次推進,對鋼鐵加工以及動力應用等各方面的配套設施提出了要求,這些層面的大方向,曲茂在另一個世界都接觸過。
順著地下紫光小徑,曲茂領著10名五階宮廷禁衛,一口氣衝到了伯島,中途連經過匯通城曲茂都沒有停留。
來到伯島地面後,一方面去聯島需要改乘穿梭艇,同時曲茂也認為自己待在伯島可能比待在聯島更好,便直接在伯島住了下來。
原本孟德是長期駐紮在聯島,得知曲茂的打算並且要長期住在伯島後,孟德也第一時間從聯島搬到了伯島,於天選八年5月22日連夜住進了伯城城主府,與曲茂做起了鄰居。
選擇伯島,也是因為伯島有其自身優勢。
首先伯島距離綠島比較近,並且易王領地聖地南方工業四島中,伯島和綠島是最重要的手工作坊集散地,曲茂認為工業與科技的創新,肯定要從手工作坊開始。
手工作坊生產成熟的產品才會考慮量產,一旦涉及量產就必須要有標準化的生產流程以及儘量機械化的生產工具,這些方面曲茂都有指導的資本。
並且手工作坊曲茂一直都認為是易王領地工業化的真正根基,只有廣大的產業工人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智,工業才能持續不斷地發展。
到了伯島後,曲茂立即進入工作狀態,開始有目的地視察不同手工作坊的技術人員,如同話癆般地給出自己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