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連鎖反應(求訂閱)
賈環和手下勢力的一舉一動,全都沒逃過忠順郡王的關注。
寧榮街堂口大肆招募江湖好漢,自然第一時間傳入耳中。
忠順郡王弄不清楚賈環的具體心思,找長史一同商量,也沒能商量出一個結果來,只是覺得莫名其妙。
江湖好漢是那麼好管理的麼?
這些傢伙一個個桀驁不遜得很,在大乾就不老實,若是送去外海領地那還了得,豈不是要翻天?
俠以武犯禁!
這話,可不是說著玩的,那都是血的教訓。
不理解歸不理解,忠順郡王還是打算模仿一下。
當然,模仿的規模不大,免得到時候出了問題,沒辦法及時止損。
沒別的原因,他信得過賈環的腦子。
等後來,知曉賈環如何使用這些招募的江湖好漢後,頓時恍然大悟,立即跟上開啟了大規模招募江湖好漢的動作。
賈環對於江湖好漢的利用方式很簡單,就是放他們出去禍害蝦夷島附近的倭國地域,順便藉助他們的拳頭將商路強行打開。
至於蝦夷島上的領地,則是成為了物資中轉站!
利用和倭國的生意,讓領地的發展建設速度加快,而且還是相當主動積極的那種,用不著派遣大量監工督促。
有利益的事情,都用不著催促,所有人都會主動去做。
賈環要做的,就是將自家領地,變成完全的大後方,以及物資集散地。
從倭國方面源源不斷輸送金銀進來,想要發展緩慢都不可能。
而領地里,自然都是賈環派過去的心腹。
他們開荒種田,建設城鎮,以及一系列附屬設施。
其中部分設施,專門就是為過去的江湖好漢設置的。
誰都知道,賺這些傢伙的銀子,相當的輕鬆簡單,根本就留不下銀子的。
可以說,隨著派遣過去的江湖好漢數量越來越多,賈環的蝦夷領地發展就越快,已經形成了一種十分簡陋的正向循環!
忠順郡王打探到這些信息後,眼珠子都變紅了。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模仿跟進唄,又不丟人!
忠順郡王乃是此時宗室的旗杆,他做什麼自然會有其他宗室模仿學習。
總之,一下子大乾境內的江湖好漢,竟然成為了香餑餑!
或者說,有血性有武藝在身的存在,有了一個相當不錯的發展平台!
不就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在刀尖上跳舞麼,那些江湖好漢並不在意其中的危險,他們更喜悅的是能夠發揮自身武藝的機會。
至於禍害倭國百姓,只要不是做得人神共憤,真心沒多少人在意的。
前明時期,倭寇肆虐東南沿海一百五十年,其間受到波及倒霉的百姓何止數十萬,眼下他們的所作所為才哪到哪?
另外,倭國的金銀眾多,也逐漸變成了一種不爭的共識!
隨便禍害倭國的一個小地主,怕是都能在大乾混成富貴人家了。
原本被挖牆角,感覺大失顏面的京城江湖勢力,愕然發現想要加入自家勢力的尋常百姓子弟數量突然多了起來。
不僅只是江湖幫派,武館和鏢局也都是人滿為患!
這是怎麼回事?
要知道,幫派底層弟子的生活狀況相當一般,甚至可以說得上惡劣。
武館門人的情況也差不多,除非是親傳弟子,不然都是要花錢的。
可那些家庭一般的普通百姓,就算咬牙花錢,都要將自家適齡子弟送入武館,或者幫派接受武藝鍛鍊。
等後來各家勢力明白怎麼回事,頓時哭笑不得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
原來,練武之人在外海有不錯的出路!
練武費錢不假,可若是只求入門,擁有一定戰鬥力的話,那想要速成也不麻煩,尋常百姓家裡咬咬牙還是能夠堅持下來的。
供應自家子弟練武入門,起碼比供應他們讀書科舉要靠譜得多。
尤其是鄉下小子,最不缺的就是一把子力氣!
在這種情況下,寧榮街堂口麾下的小弟數量,正以一個驚人速度膨脹。
只要加入了堂口,不僅不用花費額外的銀錢,堂口這裡還會主動的教授基礎武藝,並且進行適當的基礎培訓。
堂口這裡教授的武藝,可都是軍中的基礎武藝,有些甚至都是前明名將戚繼光所著《練兵紀要》里的內容。
不僅只是寧榮街堂口迅速膨脹,京城裡短短時間新開的武館,就不下十幾間,不知道的還以為武道盛世來了呢。
這樣的風潮,很快就從京城散播都周邊區域,比如通州和津門兩地。
新開設的武館,那也是相當有人氣的狀態!
至於江湖幫派,吸納的小弟數量自然更多,一時間都有些忙不過來。
當然,因為外海開拓的背後東主們,大量吸納江湖好漢,使得這樣的情況雖然發生了,卻並沒有引起江湖勢力之間的糾紛和火併增多。
這樣的事情,錦衣府的探子,自然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
然後,當今皇帝也就知曉了。
剛開始還有些緊張,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對於不服管教的江湖勢力,雖然當今沒怎麼當回事,卻也不敢太過小覷。
一旦控制不好,江湖幫派亂起來,對於地方秩序的破壞相當驚人。
前文說過,紅樓世界的武力等級,相當於《碧血劍》和《雪山飛狐》的層次,還是有些厲害手段的。
那些江湖高手真要不管不顧,刺殺衙門裡官員的話,還是相當輕鬆的。
想想看,《鹿鼎記》里堂堂提督說被刺殺就被刺殺,那可是一品大員啊。
等弄清楚了具體緣由後,鬆了口氣的同時,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這烏龍擺得,真真叫人不省心啊。
不過這樣也好,大量江湖好漢都到外海拼搏去了,大乾境內的秩序都要良好不少,這是當今巴不得見到的好事兒。
至於利用招募的江湖好漢,去禍害倭國的事兒,當今其實也挺心動的。
只是可惜,他不能這樣做,實在丟不起這人!
好在,當皇帝的手裡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就包括了充足的人力資源。
六扇門的好手不好大量抽調,可以從軍中不停抽調那些厲害傢伙麼!
只要事兒做得隱蔽,外人就很難察覺什麼問題。
就是感覺有些古怪,另外對於倭國的『富有』,也是相當詫異的。
實在不明白,倭國哪來那麼多的金銀?
難道傳聞是真的,倭國有大型的金銀礦藏,每年單單開採的金銀數量,就超過了千萬兩之巨?
之前聽到這樣消息的時候,只是感覺荒謬絕倫。
中原地大物博,都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此豐厚的金銀礦藏,區區一個倭國憑什麼?
真要這麼富裕,前明時期為何還有大量破產武士跑來東南沿海肆虐?
可眼下的情況,又叫當今不得不心生懷疑!
要知道,倭國的對外貿易,之前可是牢牢把持在東南沿海大族手裡的。
就當今知曉的信息,當初薛家以及忠順郡王府在東南沿海採購海船的時候,就已經向東南沿海大族保證了的。
沒有得到他們的允許,絕對不會主動去倭國那邊做外海生意!
初聞如此霸道條件,當今皇帝還小小吃了一驚!
就是他,都不敢和一干宗室大佬提出如此苛刻條件,可東南沿海大族就敢!
後來知曉,人家掌握了十分成熟的海船製作技術,就是官府也比不上。
真要說起來,朝廷布置在粵海那邊的水師戰船,能不能比得上這些東南沿海大族自己家裡的海船,真心說不好。
人有我無也是沒辦法,最後忠順郡王也只能捏著鼻子答應了。
當然到了現在時移世易,忠順郡王自然不可能真的那麼老實。
順著賈環所部人馬打開的通商渠道,只是和倭國權貴做了一點小生意,結果賺取的金銀數量,就把忠順郡王給驚到了。
這麼說把,大乾鑄造的官方銅錢,在倭國那裡能夠兌換的金銀數量,可比大乾這裡多不少!
單單就是運上一船銅錢過去交易,換回來的金銀都能大賺一筆!
更別說,倭國那裡對於大乾這裡的許多物產,都相當的感興趣,並且很有購買慾望,以金銀交易簡直賺翻了。
倭國的人口數量不少,購買力可比高麗強多了。
只要商路暢通,每年隨隨便便就能賺取數十萬兩銀子的驚人利潤。
眼下所謂的商路,並不包括整個倭島,只是倭國的一部分罷了。
可想而知,從宋時開始便和倭國做生意的東南沿海大族,手裡究竟隱藏了多麼驚人的財富,每每只是想起都感覺心驚。
難怪不管是元末還是明末,東南那邊都出了實力相當強勁的諸侯勢力。
元末的張士誠,明末的鄭氏,哪一家在歷史上都留下過濃重痕跡的存在。
這時候,當今也稍稍明白了,明末時期的東林黨為何會那麼強勢了!
他們背後有財雄勢大的東南沿海大族支撐,怎麼可能不強大異常?
不管心中是什麼想法,此時的當今只能默默關注。
他肯定是要插手干預的,作為當今自然要得到最好的資源,就是商路也是一樣,他要占大頭。
只是眼下,還沒有一個合適的機會提出來罷了。
既然知曉倭國那邊的金錢好賺,他自然不會給忠順郡王等皇室宗親,依靠外海貿易的便利迅速積累財富,然後勢力飛速膨脹的機會。
最近這幫子宗室倒是相當活躍,竟然還提出了買斷私鹽份額的大膽想法,簡直莫名其妙,難不成一干皇室王爺要光明正大販賣私鹽不成?
就算當今想要答應,內閣那幫老頑固也不可能答應啊!
他們之中,有幾人的利益和鹽商們攪混在一起,誰也不知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