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呂不韋

  第45章 呂不韋

  次日教導嬴政的是呂不韋。

  冉宏一大早便向嬴政處趕去,只是路上正好碰見了呂不韋。兩人交談了幾句,沒爭過呂不韋,只好生著悶氣回去了。

  嬴政請呂不韋上座:「呂先生多年未見了,先生風采更勝從前。」

  呂不韋笑道:「哪裡哪裡,全賴太子殿下厚愛。」

  嬴政鄭重一拜:「政與母親在趙國,全依仗呂先生照顧妥當,不然怕是早已死無葬身之地了,此救命之恩,沒齒難忘。」

  呂不韋連忙回禮:「公子哪裡話?此臣分內之事。公子與夫人自有天佑,自然平安無事。」

  嬴政微微一笑:「呂先生大才之志,父親也是多依仗呂先生之才的呀。呂先生與父親君臣相交之事,必成千古佳話。」

  呂不韋聞聽此話也不由得面色得意。

  如今的呂不韋乃是太子府門客首席,至今呂不韋未曾在朝廷謀得一官一職,非是不能,只是不願。

  為的便是子楚繼位以後,一步登天。

  如今雖無一官一職,然而整個大秦,也無人敢小覷於他。

  對子楚的投資,是他此生最得意之舉。

  嬴政接著說道:「政有一事想請呂先生成全。」

  「公子請說。」

  「呂先生麾下常路慶勤二人,在趙國守護政與母親多年,此二人辦事妥貼得當,與政也是多年主僕感情,如今政與母親剛剛回國,身邊沒有得力可靠之人。」

  「能否請呂先生忍痛割愛,將此二人送與政,使政身邊也有可靠之人。」

  呂不韋沉吟一二:「公子所言甚是,他們二人跟隨公子與夫人多年,自然已經熟悉了,公子既然不嫌棄他們二人才能淺薄,臣自然也願成人之美,等臣回去便將他二人派來。」

  嬴政笑道:「如此多謝呂先生了。」

  「不敢不敢,他們二人能跟隨公子左右也是他們的福分。」

  嬴政與呂不韋兩人,交談甚歡。

  和聰明人交流總是令人心情愉快。

  兩人也是就具體秦法條文,深入探討。

  呂不韋與中蒼意見一致,或者說所有有識之士都感覺到了,秦法已經出現了一些問題,很多法條隨著世事變幻,已經不再適合。

  呂不韋若是尋章摘句舞文弄墨,自然比不得許多人專精。

  但若論國之政事,天下便無許多人比得上他了。

  兩人一番探討,呂不韋也不由得心生驚艷。

  呂不韋和中蒼皆為子楚心腹,二人政見相同,呂不韋也佩服中蒼才能。

  常聽聞中蒼誇讚嬴政天賦異稟,聰慧無比。

  呂不韋與子楚離開趙國之時,嬴政尚不滿三歲,又長居後宅,自然不怎麼熟悉。

  如今一番交流,已深知不凡,子楚的這位嫡長子見解深入,觀點獨到。

  這個年紀,天才二字已遠遠不足以形容。

  心中驚嘆:『天生不凡!天生不凡!昔年降生之日,天有異象,飛星劃空而過,真乃天生神聖。』

  心中也再次慶幸,在子楚身上的奇貨可居也許可富貴數代,自己與嬴政乃是天然聯盟。

  也自今日之後,呂不韋再不敢因嬴政年幼而有所小覷。

  今日下學,嬴政送呂不韋走後,站在殿門遙遙望著呂不韋離去的背影。

  『這一世朕不會給你做錯事的機會,也希望你不要再做錯事。善始善終也算能成就千古佳話。』

  次日冉宏一大早便來到了嬴政殿外。

  今天確實沒人跟他爭了。

  見了嬴政極其熱情,上前行禮:「拜見公子。」

  嬴政見了冉宏也十分熱情,一絲不苟的拱手施禮:「見過博揚先生。」

  嬴政請冉宏上座,冉宏推辭:「公子為君自當上座,臣豈可上座,此無君臣之理。」

  嬴政笑道:「政如今說不上為君。博揚先生乃大王與父親之臣,非政之臣,在這學室,政與先生只乃師徒之分,無君臣之別,自然當博揚先生上座,請先生莫再推辭。」

  冉宏心中激動:『公子小小年紀竟如此謙遜之禮,日後若為君必賢德之人君也。』

  然後不再推辭,行了一禮,坐了上座。脊背挺直,一絲不苟。

  冉宏率先問道:「不知公子是否了解過我儒家之學?」

  嬴政回道:「有所了解,曾讀過《論語》和《孟子》。」

  冉宏心中一喜,問道:「此為我儒家根本典籍,不知公子讀過有何感想?。」

  嬴政笑道:「政自從讀過《論語》和《孟子》,便對孔子和孟子兩位先賢極為欽佩。」

  「若世人皆學孔子之仁,孟子之義,則天下大同,再無紛亂也。」

  「《論語》和《孟子》教的乃是如何成為正人君子之道,此人之大道也。」

  冉宏撫掌稱讚:「公子所言甚是,公子由此所感正是說明已經學到了我儒家真意啊。」

  又試探問道:「公子也曾學過法家,不知對法家和儒家,如何看待其分別。」

  「在政看來,此二者非對立而存,實乃是可相輔相成。」

  「政曾聽聞儒家大賢荀子所言:人性本惡,又讀《孟子》,孟子曰:人性本善。」

  「為何兩位大賢對人之本性有如此大的差距?政曾深入思考過。」

  「政認為,人性非善非惡,人之初,只為活,要看後天生活的環境和教導,正如竹簡本無字,上面的字都是人之書寫。」

  「人之初便是這個空白的竹簡,具體會寫上什麼字,還是要看受到了怎樣的教導。」

  「如今天下紛亂,大爭之世,天下人為求活,亦不得不做些惡事,這種情況,若僅以君子之道相教,百姓生存不易,自然少有人學習並真正實踐君子之道。」

  「也正是天下紛爭,人心紛亂,方需法家嚴刑峻法束縛人心之惡念,只有天下走上正軌以後,才能施行教化聖人之道,君子之行。」

  「管子有言:倉稟實而知禮儀。這話政也是極其認可的。」

  「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君子,成為君子的道路上需要太多的磨礪與堅持。」

  「但這前提是要先活下去,君子自然可以捨生而取義,但是在大多數人成為君子之前,就因為迫在眉睫的生存問題而走上邪路,亦或為之身死。」

  「在教化百姓成為君子之前,不應該用君子的標準要求他們。」

  冉宏很是驚異,想不到嬴政小小年紀竟有如此深度的看法。

  親們,求追讀求票票啊,萬分感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