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第276章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燕趙這場戰爭,貌似燕軍先發動的襲擊,並且兵力更多,但是實際上完全不是。

  燕軍毫無士氣,兵無戰意,戰力衰敗,武備陳舊,而且多是步卒。

  而趙軍多精銳精騎,士氣昂揚,武備精良。

  硬實力燕軍是差趙軍太多的。

  雙方的戰略目的更是不同,燕軍是想收回所有損失,又因為戰力不敵,只能以快打慢,搶時間。

  此舉已經陷入兵家大忌。

  趙軍則不然,趙軍只要守住大城,自然可以再把燕軍打回去,而趙軍也沒有再開疆擴土的想法,現在他們實力也不允許。

  一方沉心靜氣,一方鋌而走險,只要趙軍謹慎行事,在各項實力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下,燕軍可以說是毫無機會。

  在燕軍不夠快,無法及時拿下占據決定因素的武遂之後,實際上就已經沒有機會了。

  但是劇辛沒有辦法,兵家無小事,豈是說打就打說停就停的,一步步被形勢逼著只能鋌而走險。

  硬實力不如對方,還要鋌而走險,那只能期待對方做出錯誤舉措。

  這也是為什麼剛決定冒險,劇辛就讓燕丹快速散播龐煖不過爾爾的謠言,不是為了羞辱自己這位老朋友,純粹是為了激怒龐煖,希望龐煖做出錯誤的決定,龐煖畢竟年齡大了,一個性情急躁的人,年齡越大越受不了激將。

  若是激的龐煖憤怒冒進,急中出錯,那燕軍就會增加更多成功的機會。

  當然,劇辛也只是隨手一筆,也沒想著全靠這點小伎倆。

  只是戰爭就是一點點小優勢積累才能成為大勝利,只要對自己有利的,無論大小,無論什麼手段,該用就要用,戰爭不能講人情、良心、顏面什麼的,對此劇辛有著清晰的認知。

  但是劣勢實在太大了,到了現在,已經無路可選,或者說,在發動這場戰爭後,就已經註定了結局。

  但是一個合格的將領不到最後一刻是絕不會放棄的。

  至於什麼是最後一刻,當然是戰略戰術目標都失敗才是最後一刻。

  現在還不是,現在是最後一搏。

  還有最後的機會,即便失敗,也要完成後手準備,減少損失。

  而龐煖在確定李牧、樂乘已經就位以後,立刻大大方方進兵劇辛的伏擊圈。

  在龐煖早有準備之下,劇辛的突襲並未取得什麼戰果,趙軍軍陣嚴密,士氣凌厲,這一瞬間劇辛就知道自己的鋌而走險已經暴露了。

  既然已經暴露了,那就證明事不可為,那就只能儘可能減少損失保住戰果。

  劇辛果斷派出信使,傳令雁春君與燕丹按計劃行事,自己則是親率精騎轉向龐煖後方與龐煖糾纏在一起,稍戰即退,邊打邊深入趙國腹地。

  劇辛很清楚,既然計劃已經暴露,那麼自己後方必然也有包圍,應該已經包上來了,反正換做自己,是一定會這樣安排的。

  現在只能深入趙國腹地,同樣也可以將趙軍精力全部吸引到自己身上,這也正合心意。

  龐煖情知,劇辛以身為餌,但是這個魚餌又不能不咬,一萬多騎兵威脅太大了,而且還是對方主將親自領兵,不可能放任不管。

  待樂乘趕到後,令樂乘率領所有步卒支援武遂,必須守住武遂。

  自己則接收樂乘一萬精騎,連帶本部一萬,合兵兩萬親率騎兵追殺劇辛而去。

  劇辛並沒有在趙國境內胡作非為,已經沒有必要了,這樣做只會激怒趙國,這不利於事後的談和。

  劇辛傾盡全力領著一萬多騎兵閃轉騰挪,四處擾敵,直奔邯鄲,逼得龐煖也只能盡全力追趕,李牧率領的兩萬精騎也後發先至,逐漸趕到。

  兩位名將各率兩萬精騎圍殺劇辛,劇辛兵困馬乏,人在敵國,糧草短缺。

  在最後,果斷領兵沖向龐煖大旗。

  全軍覆沒。

  在最後即將被斬下馬的那一刻,他灑脫一笑『昭王,臣盡力了。』

  『龐煖,可惜了,老朋友再也見不了最後一面了。」

  「再也、不能一起飲酒打獵了。』

  在劇辛這支孤軍全軍覆沒的時候,龐煖已經確定這場戰爭趙國贏了。

  但是他實在高興不起來。

  因為他面前現在擺著的是他最後一個朋友的屍體。

  在劇辛懷裡他找到了一封留給自己的信。

  信里只有一句話:『老友,汝已更勝吾矣。』

  龐煖來不及悲傷,這場戰爭還沒結束,龐瑗令李牧回守北疆,接下來用不到他了,北疆長時間沒有大將鎮守,也是完全不行的。

  龐煖簡單休整後,帶上了劇辛的屍體趕赴武遂,接下來要反攻了。

  『老友,無論如何,你最想安眠的一定是在薊都吧。』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在龐煖趕赴武遂的時候,見到的只有田單。

  樂乘已經反推到方城了。

  田單沒有來得及回援龐煖,中途遇見了樂乘,預計沒什麼問題,大局已定他也不想在多折騰,畢竟不是自家齊國的事,直接去了武遂修整至今。

  劇辛在決定殊死一搏的時候,就已經全部交代好了雁春君,在接到自己最後事不可為的命令後,立刻全軍撤退,重新奪回的小城全部放棄,堅守方城。

  然後請大王談和。

  在劇辛的拼死拖延下,燕軍沒有什麼損失便退回了方城,保住了大部分的元氣。

  然而此戰的損失依舊是令人心痛難傷,損失共有近三萬人。

  普通步卒權且罷了,但是此次最大的損失是那一萬五千多騎兵,燕王喜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差點便昏了過去。

  這是他壓箱底的精銳啊!

  但是他也知道,事已至此,先解決問題再說!

  幸好還有方城這座大城堅守,還有十五萬大軍,還有談判的籌碼。

  在龐煖的大軍兵臨城下後,燕王喜派出使臣要求停戰談和,龐煖也知道這是最好的結果。

  燕王喜已經沒有任何心思扯淡,直接給出了趙國可以接受的條件,燕國可以把這次打下的所有城池全部交給趙國,並且支持伐秦,參與合縱。

  趙悼襄王雖然覺得還是便宜了燕國,但還是立馬應允了,他可沒忘,原本有十五座城池是秦國的!現在可都是趙國的了,血賺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