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宣傳屯墾
大漢歷32年10月15日,楊樹里。
劉恆帶著小吏在楊樹里巡視,他邊巡視邊對自己的手下說道:「這段時間是特殊時期,大家都辛苦一點,議事廳要保證12個時辰都要有人,這段時間多招募一些老者,讓他們三班倒的巡視楊樹里四周,尤其是夜間更要多安排人手。」
「諾!」四周的小吏道。
經濟危機一來,各種破產的,倒閉的,沒了差事的倒霉事接踵而來,楊樹里有13000多戶人家,人口十萬餘,這放在大漢其他地方就是一個上等縣的人口,自然不缺少各種倒霉的人了,就經濟危機爆發的這半年時間,小小的一個楊樹里自殺者有上百起,其中只有一半被救下,另外50餘人都命喪黃泉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劉恆在楊樹里建立了巡查制度,招募那些已經退休的老者帶上紅袖章巡視,遇到想不開的人就儘量勸說,而這套制度也顯示出出色的功效,這幾個月來已經救了幾十人。
「爾等要深入百姓當中,重點關注那些失去差事的青壯家庭,讓他明白失去差事不是絕路,我大漢還有很多其他的路可以選擇,活著才有一切。」
四周的小吏點點頭。
樊抗則拿著一個鐵喇叭以45度的仰角大吼道:「各位楊樹里的居民請注意了,有失業了的,不要悲觀,更加不要走上絕路,找不到差事的可以來坊長議事廳,報名去新大陸,這次去的是唐國,路費由唐國出,那有金山,挖到一塊狗頭金就能發家致富了,欠下再多的債務也能償還的清,不想挖礦也可以了,唐國提供500畝土地,去了唐國就可以當地主,天下的選擇很多。」
這個時候一個坐在椅子上休息的老子鄙夷道:「坊長,你就缺德吧,好好的長安城百姓不做,你動員人家去唐國這樣的蠻荒之地去。」
劉恆並沒有生氣,而是坐在老者身邊,看著四周眾多的老人道:「老丈,您知道這次經濟危機我們大漢有多少人失去了差事!」
老者道:「每天那麼多青壯無所事事的遊行示威,想來應該有幾萬吧。」
劉恆嚴肅道:「別的地方某不清楚,但內史就有10萬青壯失去了差事。」
四周的老者嘆氣道:「真造孽!」
他們這些經過了亂世的人明白,這要是在大秦時期,失去差事就等於飯碗被砸,家破人亡是必然的事情。即便是現在的大漢,那死的人也不少,尤其是不少事情都是他們親身經歷的。
劉恆繼續道:「整個大漢失去差事的人口突破百萬,一場危機砸了上百萬人的飯碗,朝廷為了讓這些失去差事的人有飯吃,每個月拿出了10億錢給這些失業者,還拿出近5億錢的米麵糧油,這才讓天下沒有出現動亂。」
老者有點激動道:「這是天子仁義,古往今來只有陛下把我們草民當人看。給失去差事的人發救濟,給我們這些老朽發養老金。」
「天子就是古往今來第一仁慈之人。」大漢的老者對徐凡的崇拜超過了所有人,大漢的養老金制度不但救了他們,還給了他們一個相對安詳的晚年。
老話說的好,缺什麼補什麼,封建時代以孝治天下就能知道此時的環境對於老者而言是多麼的殘酷。
劉恆道:「做這些事情都是要有錢的,而我們大漢的錢從什麼地方來,一部分是工廠生產出來的,一部分就是朝廷不斷開拓賺到的,要是沒有海外市場,我大漢的財政會少一半,到時候不要說發救濟了,就是您老的養老金都發不出來。」
「您的養老金,長安百姓的救濟金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開拓者的功勞,我等不能光待在長安城享受好處,卻不履行其中的義務。」
老者繼續道:「即便要有人去開拓,那也應該讓農戶去,招募長安城的百姓算什麼事情,現在的這青壯,從小就是在城裡長大的,連小麥和韭菜都分不清。」
劉恆耐心道:「您這話就是在推卸責任了,按照您這說法,漢吏只會管理百姓,那麼漢吏的兒子就不需要去開拓,同理是不是貴族的兒子也不用開拓,那些有錢人的兒子他們賺錢厲害也不用去開拓,這些有權有勢的人都不願去開拓,那這個義務不都壓在我們這些普通百姓身上,按照您的歲數應該經歷大秦時期吧。」
老者點點頭。
劉恆道:「大秦時期,始皇帝為了抵禦匈奴人,徵召了30萬大軍北上,這一走就是好幾年時間,您應當知道服兵役的是什麼人吧。」
老者無奈道:「自然是我等窮人。」
劉恆道:「您看,只要制度設計的有點不公平,那麼層層壓力之下,最後倒霉的肯定是我們普通的百姓。」
老者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劉恆繼續說道:「長安城生活條件自然好,但對我們普通百姓而言,有什麼的鐵桿莊稼嗎?您看這一場危機過來十幾萬人就失去了差事,飯碗都給砸碎了,那些有錢的東家,更是躲到監獄當中去避債。城裡人不好過,農村也差不了多少。您看看關中已經有近20年沒均田了,而現在哪家又沒有兩三個小孩,這要是把地一分,一戶只得個30畝土地,勉強也只能獲得個溫飽,下一代再分的話只怕連飯都吃不飽了。
而失去差事的青壯去新大陸未必不是一條出路,現在去新大陸的確是要吃苦,但只要新大陸開拓出來,500畝土地可以保證一個家族三代的富裕。有句老話說得好,父母愛子女,就要為他們考慮深遠,一代人吃幾年苦,換來三代人的富裕,難道這不划算嗎?
四周的老者還真被劉恆說服了,這個時代的人的確不怕吃苦,或者說底層的百姓除了吃苦根本就沒有其他的選擇,他們是怕吃苦卻沒有任何收益,甚至還會搭上小命。但要是吃幾年苦能換得500畝土地,這一切在他們看來是值得的。
「我等是要安排幾個小子去新大陸,500畝土地關中可沒有這麼好的事情。」
但還是有一個老者道:「但要是去了新大陸以後,只怕連見面都見不到了。」
「見不到就見不到,讓他們帶祖先的排位去新大陸,也算是開支散業了。」
還是有不少人認真思考劉恆的話的。
劉恆一行人巡視了半天,樊抗更是喊的嗓子都有點沙啞,到了中午才回到了議事廳休息。
吃完午飯之後他們更是有一堆政務要做,核准楊樹里領取養老金人數的數量,並且要上報他們的簽字畫押,核准領取失業救濟金的工匠,確保沒有人吃空餉。
還有處理一些鄰里之間的糾紛這樣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對損壞的基建設施申報等等雜務。
大漢每年對屯墾人員的申報也要他們去做,按照人口的比例是100取1,長安城每年屯墾的名額是15000人,先動主動報名屯墾,不足的名額則需要對18歲成年的青壯抽籤。楊樹里有10萬人今年需要安排1000人屯墾,要是主動申報的名額達不到這個數字。當地的百姓就要進行抽籤儀式。
樊抗弄了半天抱怨道:「拿著小吏的俸祿卻操著縣令的心,要用我等做事卻又不放心我等掌控錢財,什麼都要申報,早知道某也去護衛太子了。」
劉長從軍事學院畢業之後,現在已經成為了徐愛民的專職護衛,除了假期,吃住都在太子府當中。
楊樹里雖然人口和政務繁瑣都是縣規模,但他們卻沒有收稅的權利。甚至各種物資的調撥派送也不經過他們的手,錢財是經過錢莊系統直接到失業者的存摺,救濟物資則是由倉儲系統的人發放。
劉恆他們只有監管權利,還要準備好材料上報給長安縣,所以樊抗有點抱怨,一是覺得朝廷不信任他們,二是沒有財政大權,權利就少了很多,他們管的人再多,還是小吏。
「有時間抱怨,不如早日做完這些事情,大漢的百姓之所以擔憂屯墾,終究還是不熟悉新大陸的情況,我等把新大陸的資料準備好,讓他們了解情況,以新大陸的富饒程度,的確比留在長安要好。」劉恆淡然道,這段時間劉恆想辦法把新大陸各國諸侯國的地理,環境,資源全部編寫成書籍,想要讓楊樹里的百姓更加新大陸的情況,在他看來去新大陸的前景未必差給長安城。
樊抗道:「我家封諸侯國太早了,早知道會發現新大陸,就不去大漠這種地方了。」
在徐凡的指導下,徐愛國發現殷洲最大的金礦,每年挖出的黃金就超過了20萬斤,這更加深了殷洲大陸就是金銀大陸的印象,在樊抗看來大漢所有地方的諸侯都有特產,就他們大漠只有風沙,太倒霉了。
樊抗道:「這次的經濟危機應該馬上要過去了,據說天子這次弄出來前所未有的大基建項目,江南西域遼東的諸侯都要鋪設鐵路網了,據說總里程達到了3萬里,大漢鋼鐵廠未來10年的生意算是找到了。」
劉恆道:「就怕他們貪心不足,十年前大漢以鐵軌取代木軌,那些鋼鐵商人認為這生意可以做幾十年年,十年內鋼鐵的產能暴增了五倍,最終供大於求爆發了這次的危機,要是那些商賈不吸取教訓,又像前十年一樣增加五倍的產能,只怕全天下的土地都鋪設鐵路也滿足不了他們的貪心。」
樊抗道:「十年後的事情誰又能說的准。」
而後他有些委屈道:「其他的諸侯都有鐵路網計劃,就我們大漠諸侯沒有。」
劉恆笑道:「不也有三條小鐵路深入漠南了,路要一步步走,大漠諸侯比起其他地區的諸侯的確有點先天不足。」
大漢歷32年10月17日,下午,楊樹里議事廳。
幾百失去差事的青年匯聚一堂,而後有漢吏給他們一些有關新大陸的書籍。
而後劉恆拿出自己手中的書籍道:「新大陸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荒涼,不說其中財富匯集的金銀礦,當地土地非常肥沃,糧食產能高,還有多種珍貴的特產,大家可以看看這書中內容,某保證會有收穫。」
但還是有青壯擔憂道:「我等是工匠,去了新大陸種地只怕難以適應。」
劉恆笑道:「新大陸更加缺少工匠,新大陸的諸侯國缺少鐵犁,木匠,石匠,就業只要有門手藝就不用擔心沒飯吃,工匠的俸祿普遍比我們大漢本土高兩倍,而且去了新大陸又不是不能回來,2萬錢的船票就可以回到大漢,這點錢在新大陸也就是幾個月的俸祿而已,大家去新大陸就當找一條出路,實在受不了也可以回來,腿長在大家身上,難道朝廷還能禁止你們回家?
聽完劉恆的話,失業的青壯開始翻看劉恆寫的書籍,他寫的非常詳細,把新大陸幾十個諸侯國各種特產特點寫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那些拖家帶口的還比較猶豫,但那些年輕的人,他們更加有意願去新大陸闖蕩一番,經過了半個多月的宣傳和勸解,整個楊樹里有2000青壯願意去新大陸,不過他們大部分去了唐國,原因也非常簡單,唐國有金礦,他們也想要去淘金,畢竟暴富的夢想沒有幾個普通的人拒絕。在這半月時間,整個楊樹里有2000餘青壯選擇了移民新大陸。
大漢歷32年10月20日,新豐里。
袁盎等人帶著一張巨大的幕布來到此次的晾曬場,而後召集了所有村民。
袁盎激動道:「鄉親們,朝廷又給你們帶福利來了,只要去了新大陸就可以分五百畝土地,都是五百畝最上等土地,根據朝廷第一批農戶的數據,畝產達到了6-7石,五百畝土地一年就可以收穫3000石糧食,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新大陸的糧食比我們大漢要貴,一石100錢,一年運氣好就可以賺三十萬錢,大地主的日子也不過如此。」
「哇!」新豐里的村民都有些不敢想像這是真的。
但袁盎指著幕布上的一條牛道:「這就是新大陸的牛,大家看看,是不是和大象差不多,我告訴你們這一頭牛就有5000多斤,而且這還是新斤,要是按照我們老的斤兩,一頭新大陸耕牛就有上萬斤。」
幕布上就是一頭巨大的牛,一頭牛就拉著一架八牛犁,在後面的農戶都和小人國居民一樣,上面還寫著什麼一頭更比八頭強。
四周的農戶看到這幅畫,全部被吸引住了。對於農戶而言,這樣一頭巨牛的確是太能吸引目光了。
「新大量的牛真有這麼大嗎?」
「這比我大漢的黃牛要大兩三倍,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大的牛?」
袁盎道:「當然有,你們想想高原所上的氂牛,他們比黃牛大一倍,怎麼就不能有比黃牛大兩三倍的牛。」
高原氂牛長安城主要的肉牛之一,在場的村民還真有不少人都見識過,這樣一想,好像幕布當中的新大陸牛也不算太誇張。
台下的高狄有點不滿道:「這不是在騙人嗎,天下哪來一年賺30萬的好事情?」
他就想走上高台,想要阻止袁盎繼續吹牛。但卻被公輸祁等人拉住了。
袁盎說的全部都是事實,但卻是移花接木的事實,這些事實是沒有內在的因果聯繫的。
「去了新大陸的人是不是可以分500畝田地,這沒有說謊吧?」
高狄道:「這還沒說謊,500畝荒地跟500畝田地能一樣嗎?要把這些土地全部開墾出來,沒十幾年能做得到嗎?」
「只要把土地開墾出來,那不就能賺到錢了,而且新大陸畝產6石,這是事實吧,有3000石的糧食賣到30萬錢也是有的吧。」
「你們這是在移花接木,除非撿到金礦,不然的話根本不可能賺到30萬錢,不要說30萬錢,就是3萬錢都非常難。種地根本不可能賺那麼多錢,在新大陸土豆產能高,但又不值錢,值錢的糧食又沒那麼高的產能。」
「那我等能怎麼辦?說新大陸什麼東西都沒有,只有一堆野人在那裡,這屯墾名單我等還要不要完成?」
這次連耿直的馮唐也說道:「雖然有點欺騙的成分,但屯墾有利於朝廷,也有利於他們,屯墾再辛苦,但那500畝土地是真的,留在關中這些農戶以後永遠都不可能有土地。他們去長安城又會擠占工匠的生存空間。」
「那為什麼不和農戶實話實說。」高狄道。
「農戶沒有遠見!」公輸祁道。
「我看是你們想省事吧,和農戶說清楚費精力,但欺騙就簡單了。」高狄氣憤道。
公輸祁道:「用事實說話,你到另外一個村里去,看看用你實話實說的方法能招到多少人?」
「某這就去!」高狄氣憤的離開這裡。
今年的諸侯大漢也結束的非常晚,到了十一月還沒有結束。
因為即便有朝廷的支持,鐵路網的規劃也是極其重要的,方方面面的利益都要照顧到,光為了一條線路的位置就足夠這些諸侯爭吵的了,要平衡300多諸侯的利益的確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做出的。
反而是天竺商社的鐵路計劃快速得到通過,每年300里鐵路建設目標對現在的大漢鋼鐵市場也算是一個利好消息。
新大陸的諸侯今年基本上是打醬油,當然也不是沒有收穫,今年朝廷預計有15萬人要去新大陸,是往年的三倍,最重要的是朝廷還承擔了一半的路費,對這些新大陸的諸侯而言,可謂是賺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