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與產業鏈轉移

  第537章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與產業鏈轉移

  大漢歷二十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匈奴人和沛國的比武在長安最大的足球場舉行,此舉吸引了三萬餘大漢的吃瓜群眾觀看,畢竟能近距離吃兩大諸侯國之間瓜,對長安城的百姓來說這還是第一次。

  而徐凡本著不想讓矛盾繼續擴展的原則,允許雙方的選手用穿戴上皮甲,用的武器也是沒有開鋒的鐵劍,大致用後世擊劍的規則,還安排了四個裁判在附近,專門防止出現意外事故。

  劉盈有些擔憂道:「父親,真就這樣讓長弟上場?長弟雖然力氣驚人,但這位匈奴使者看樣子也不是善類。」

  匈奴使者身高接近八尺,膀大腰圓,臉上還有一道長長的刀疤,一看就是身經百戰的戰士。

  劉邦道:「這裡是長安城,匈奴人不敢亂來,而且匈奴人連你劉長都打不贏,就更加沒有臉繼續計較這事情。」

  而後劉邦自傲道:「你也要對你弟弟有信心,他天生力大,武藝超凡,這種天生的將種,為父也只在陛下和項羽身上看到過,區區匈奴使者不可能是你弟弟的對手。」

  匈奴使者看到劉長冷笑道:「乳臭未乾,小子你現在投降,某還可以不打你。」

  劉長冷哼道:「我父親在安息國教訓了你們這些匈奴人,今日某就在長安城教訓你們這些匈奴人。」

  匈奴使者大怒道:「找死。」

  匈奴使者沖向劉長打算狠狠的教訓他一頓。但他驚愕的發現劉長的長劍比他還要快。

  「鐺!」雙方長劍對撞,匈奴使者被撞的連退好幾步,握劍的手也被震的發麻。

  劉長鄙視道:「你的劍一點力氣都沒有,想來也是,匈奴國那種窮兄弟地方,你想要吃飽飯只怕有的艱難了,難怪你們匈奴國只知道入侵其他的國家。」

  匈奴使者再次衝殺上去。

  「鐺,鐺!」雙方再次對砍兩劍,但匈奴使者的長劍直接被砍斷,劉長在匈奴使者還沒有反應過來之時,一隻手抓住匈奴人的肩膀,一隻手穿過匈奴人胯下,直接把匈奴人扛起來,而後連轉三圈,在匈奴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時,直接把匈奴人丟下擂台。

  「彩!」全場觀眾都為劉長的勝利喝彩。

  劉長雖然沒有讓長安城百姓看到他有多精湛的劍術,而是而是看到他力大磚飛的力量,以絕對優勢獲取了勝利,尤其是他的年紀還沒滿十八歲,這就更加讓長安城的百姓驚嘆了。

  匈奴人在長安城可沒有什麼好的名聲,當年大秦三十萬大軍駐守邊疆就是為了防備匈奴人,大漢也和匈奴打了好幾年的仗,雖然徐凡推動漢匈一家親,但在長安城匈奴人依舊沒有好名聲,劉長算是為百萬的長安百姓出口惡氣了。

  一旁徐愛民驚訝道:「這個劉長倒是天生的猛將種子。」

  匈奴使者殺氣凜然,一看就是身經百戰的老將,卻沒想到這麼輕鬆被劉長擊敗了。

  張辟疆卻可惜道:「火器出現之後,猛將的作用已經減低了大半了,以後的名將是可以靈活運用火器的人,不過太子卻可以招攬這個劉長,他是未來衛尉的種子,可以保護太子的安全。」

  徐愛民點點頭,當了大漢的太子,他自然也要組建自己的班底了。

  不過徐愛民看中四周熱鬧的場景道:「這種方式倒是解決諸侯糾紛的一個好方法,不用流血,也不用加大矛盾,以後各大諸侯如果有矛盾,就用這種方式比武,勝者得到民生,敗者得到利益,也可以各自帶一支軍隊到長安城來,進行一場演習較量。」

  匈奴使者潰敗之後也沒有臉繼續叫囂了,但劉邦依舊賠了100門火炮,500的燧發槍,而更讓匈奴使者不知是悲是喜,大漢還給了他60萬錢,說是比武當天的門票費,還說什麼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門票費就補償給失敗者之類的話。

  這算什麼?拿錢來堵自己的嘴?

  但不得不說匈奴使者還就吃這一套,60萬錢相當於匈奴使者好幾年的收入,能讓他全副武裝100名親衛隊,有這些武器裝備回去也能交差,雖然他丟了面子,但也得到了里子。

  沛侯府此時熱鬧非凡,劉邦幾個兒子全部都慶祝。

  劉盈拍著劉長的肩膀道:「長弟,真是我劉家的千里駒,要不跟二哥去沛國,二哥讓你做沛國將軍,指揮沛國的軍隊。」

  劉長眼前一亮,他是軍官學院的學生,還有一年才能畢業,但現在漢軍已經正規化了,即便是從軍官學院畢業的學生,一般也只能做隊率,屯長,而且晉升也是極其困難,他三哥劉如意去了新大陸,屬於可以優先提拔的地方。到現在也不過是軍侯,想要晉升都尉都要花十幾年時間。而他要是去了沛國,可以做將軍那就可以直接指揮千軍萬馬了。

  但劉邦卻說道:「你長弟還小,讓他在大漢歷練更好。」

  劉盈有的幽怨道:「父親,孩兒也想要和弟弟們在一起。您帶著弟弟們在長安城,弄的沛國都不像孩兒的家了。」

  劉邦看著一臉幽怨的劉盈無奈道:「沛國就那麼點大,你這些弟弟想要有更好的前途,就在大漢是最好的選擇,要是他們能立下功勞,說不定可以分封為諸侯。」

  這點劉邦看的很清楚,自己的兒子留在沛國,最多只能成為富家翁,他也不可能真推恩沛國。

  但大漢卻還有南北殷洲需要開發,他這些兒子只要有成才的話有很大的可能性可以成為諸侯,即便不成才,留在大漢也好過沛國。

  劉邦對自己幾個兒子都做了安排,劉肥在大漢為官,現在已經是千石官員,不過他這個兒子老實有餘,性格卻極為柔弱,能不能成為2000石的官員都要看運氣。

  三子如意,在新大陸為軍官已經有五年,現在為軍侯,再過5年可以成為軍司馬,在新大陸積累的10年資歷,可以讓他優先提拔都尉,至於中郎將乃至於將軍就要看運氣了。

  四子劉恆現在已經是墨子學院的助教,要真學出來了,他老劉家說不定還能出一位學術的宗師,這也算是有光明的未來。

  至於接下來五子劉恢,六子劉友,八子劉建還在學府讀書,也沒有顯露什麼才幹,劉邦打算分他們一部分股票,讓他們在長安城做個富家翁,有老大照應著也不會出什麼意外。倒是劉長讓劉邦有點驚喜了,他居然還生出了一個猛將的種子。

  這個時候劉肥寬慰道:「盈弟,你也可以經常來長安城看望大家,現在通了鐵路從沛國到長安城也花不了幾天時間。」

  劉盈只能失望的點點頭,即使他在沛國也詢問過自己的母親,但呂雉也堅決不同意劉邦其他兒子來沛國。大漢已經推恩了好幾個諸侯國,其中南越王趙佗,更是被朝廷強制退位,南越國被一分為六,南方最大的諸侯國就這樣被朝廷分解。

  呂雉擔心劉盈接回了自己的兄弟,朝廷也用這種方法對付沛國,沛國雖然是侯國,但也有三千里疆土,在遼東也是第一大國。

  這個時候沛侯府管家來報導:「侯爺,韓國二公子前來拜訪。」

  劉邦道:「請人進來。」

  這個時候張辟疆看到劉邦行禮道:「張辟疆拜見老沛侯。」

  劉邦笑道:「當日聽你的勸也不會有這麼多麻煩。」

  張辟疆笑道:「老侯爺是性情中人,即便知道此事有麻煩照樣會做,倒是晚輩多嘴了。」

  劉邦哈哈笑道:「還是你懂某。」

  張辟疆繼續道:「某為太子招攬劉長公子為親衛,負責保衛太子安全。」

  劉邦聽到這話拉著劉長激動道:「某家小子就交給太子來管了。」

  大漢歷二十九年,十一月七日。

  徐愛民正式成為了稅監右令,開始走馬上任。

  稅監府令議事廳。

  徐愛民對著監令酈商道:「父親讓侄兒在伯父手下學習,還請監伯父不吝教誨。」

  酈商則有的頭疼,太子在自己的府衙觀政,這就是未來的皇帝在自己手下做事情,真是教的好也不行,教的差也不行,左右為難吶。

  酈商想了想道:「太子。」

  徐愛民道:「某現在是稅監右令,不是太子,還請監令下達任務吧。」

  酈商想了想道:「我們稅監關乎大漢的財政,承擔稅收任務很重,要研究稅收政策、宣傳稅法、還有稅務徵收,稅務稽查等相關工作,右令剛到我們稅監官署,就先熟悉政務為主。」

  徐愛民道:「諾!」

  出了監令的辦公室,一個小吏走到徐愛民身邊道:「下官灌何拜見太子。」

  徐愛民皺著眉頭道:「當差的時候稱官職。」

  灌何馬道:「諾!」

  大漢歷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長安城,兄弟紡織廠。

  徐愛民帶著一群稅吏上門監察稅收情況,工廠的會稽拿出帳本交給他們檢查。

  大漢的稅監不但在武裝收稅上學習希望國,而且在查帳方面也學習希望國,為了減少人力成本,稅監讓各大工廠自己申報稅,稅監隨機監察,要是發現稅收不符的情況,會多收取10到50倍的處罰金,一般可以讓一家工廠破產。

  加上稅監一般重點監察那些大工廠,能很好的起到震懾作用,所以敢偷逃稅的人非常少。

  現階段稅監的戰鬥力還是非常強悍的,對於徵稅的效率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得到加強,稅收出現的漏洞也會快速補上去。

  灌何對徐愛民介紹道:「令君,兄弟紡織廠現在已經是長安最大的紡織廠,專門紡織各色布匹的作工廠有五座,還有一家專門的成衣製造廠,有3000員工,年產值超過了5億錢,每年繳納的稅超過了上億錢,是長安城前十的大工廠,最重要的是這家工廠大部分都是女子,解決了大量女子就業問題,屢屢受到朝廷的表彰,是我長安的明星工廠。」

  徐愛民點頭道:「本官更加熟悉這家工廠。」

  而就在這個時候廠長艾強走過來,看到徐愛民驚訝道:「太子?」

  徐愛民笑道:「艾強大哥,某現在是稅吏。」

  當初徐凡經常視察兄弟紡織廠,甚至把這個工廠作為標杆想要在長安城擴張,多弄一些集體性質的作坊,而那個時候徐凡也經常帶徐愛民過來,雙方還非常熟悉。

  而後徐愛民感嘆道:「艾強大哥,你真了不起,長安城的紡織廠差不多都要跑,你扛著那麼高的最低俸祿居然還能把紡織廠開下去,這本事一般人可沒有。」

  艾強只能苦笑道:「某也是艱難為生,總不能真讓長安城的女子少了一個差事了。」

  這兩年墨家也在反思,當初是不是把最低俸祿標準定的太高了,長安城現在紡織女工最低俸祿標準2300錢,但卻已經沒有人願意以這個價格僱傭長安城的紡織女工了,當初長安城的紡織廠大大小小有幾百家,紡織工廠需要三個工業區才能安置這些紡織作坊,長安每年生產的各種布匹超過了700萬匹,還在向著千萬匹的數字前進,整條紡織產業鏈上有幾十萬女工能靠著自己的手藝生活。

  但這一切都隨著最低俸祿標準增加而結束,長安城的紡織廠紛紛逃離,去了關中其他地區,或者就直接離開了關中,現在長安城一年生產的布匹超不過百萬匹,當初的紡織中心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徐愛民道:「這用父親的話來說,這就是產業升級帶來的必然陣痛,長安城的女工雖然收入低了,但大漢其他地區的女工收入卻高了,算總體帳,工匠獲得的收益變得就更大了,社會的總財富在增加。」

  當然這樣改革的陣痛還是讓長安的紡織女工承受了,因為失去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大量的長安女工不得不重新回去相夫教子,而失去了經濟來源女工的地位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下降了。

  好在這個時代大漢的工匠收入高,即便一個人做事,一個工匠也也能養活一家人,過上相對富裕的生活。

  同時也產業升級也帶來了新崗位,長安的婦女相對來說受教育程度是最高的,她們開始積極的投入醫療行業,成為大夫和護士,投入教育行業,成為幼稚園教師,小學教師,同時長安城的紡織業雖然衰敗了,但服裝行業又開始興起了,大量的成衣加工廠能賺取相對豐厚的利潤,即便是相對高昂的俸祿,他們也承擔得起。

  而長安城是是引領整個大漢服裝潮流的地方,在徐凡的提示下,大漢幾家服裝廠每年都會聯合起來,搞一個服裝走秀,向整個長安城的百姓推銷服飾。

  當然相對來說長安城還是保守一點,服裝走秀大部分都是女工,男工日常穿搭的服裝。

  洛陽城相對開放一些,加上洛陽又是周王室幾百年來的都城,他們的時裝走秀,更多的是宮廷裝,貴族裝,面向大漢的中高端人群。

  艾強道:「這段時間我們兄弟紡織廠也在產業升級,生產更高檔的布匹,開服裝廠,製造更適合工匠的服飾。」

  徐愛民豎起大拇指道:「艾強大哥厲害,小小的一家紡織廠被你做大做強,成為了大漢百強的工廠了。」

  但艾強卻嘆口氣道:「紡織業的競爭壓力太大了。我墨家本以為這種集體作坊的模式,能夠在大漢快速展開,但在那些私人紡織作坊的競爭下,我墨家的大量的集體作坊已經倒閉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競爭激烈的服裝紡織行業,任何一個錯誤的決斷都有可能讓一家工廠倒閉。」

  墨家已經發現在紡織行業這種充分競爭的行業,沒有太大的技術壁壘,反而對營銷和管理要求更高,

  這不是墨家專長的地方,即便是他們也很難競爭的過私人作坊,更重要的墨家好不容易培養的人才很容易獨立出去。

  現在墨家基本上放棄了在紡織行業的發展了,而是集中擴張那些技術壁壘強的行業,這些更加適合墨家的發展。

  同時墨家的精英也大量在陳郡,九江郡,衡山郡集中和法家,農家完成三地的改革試點。但即便在這個充滿理想的年代,墨家的精英也是極其有限的,他們去了江淮地區,在長安城的力量就弱下來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徐愛民卻眼前一亮道:「艾強大哥,陳郡試點擴大之後效果如何?」

  艾強道:「成效極其顯著,富強的陳郡且不談,九江郡,衡山郡加入試點不但五年時間,當地百姓的收入翻一翻,郡府收入增加了三倍余,兩地本是農業郡,但經過了幾年的試點,兩地已經加入到大漢的產業鏈當中,並且快速工業化,現在已經要建設鋼鐵廠,打算以機械製造為試點新方向。」

  徐愛民驚訝道:「試點效果如此好,朝廷為什麼不全面推廣。」

  他還記得自己差不多十年前見過的陳郡,那真可以說是法治森嚴,井然有序,可以說是他理想當中的大漢。

  艾強道:「人才不夠,想要產業化,工業化需要的人才是非常多的,不是朝廷一說改革,工廠就會建起來產業就會興盛起來,農業社會的模式是很難適應工業化的發展了,而我大漢卻非常缺乏工業人才,所以大漢的產業發展了近三十年,能成為工業郡的也不過是了了十餘個。」

  聽到這話徐愛民有的失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