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誇功遊街與女婿爭奪戰
漠北大戰勝利消息傳回長安城,引起整個歡樂,大漢朝廷以丞相周章為首的三公九卿也是鬆口氣,消耗如此巨大的戰爭終於結束了,朝廷能回到正規的軌道當中了。
當然戰勝勝利不代表漠北大戰就這樣結束,還有極其繁複的賞賜事務,功臣得到的賞賜做好,漠北大戰才算是做好了。
但周章卻面臨一個巨大的難題,大漢近七十萬功臣的賞賜不是現在大漢朝廷可以拿出來的,按照大漢往年標準,即便高級軍官的賞賜排除(他們有封國,有封地的賞賜。)大漢朝廷還需要70萬金的賞賜。
周章派遣假相張良,御史大夫陳林,上計令張蒼,廷尉吳廣,少府令陳錘,宗正叔孫通等三公九卿聽取天子關於功臣賞賜事宜。
天子下令,今年的諸侯大會在平虜堡召開,大漢境內諸侯都要在平虜堡匯集。
大漢八年,十月五日,平虜堡。
假相張良對徐凡說了朝廷現在的難處,並且詢問天子意見。
陳勝不樂意道:「幾年前,朝廷進攻齊國不也徵召了60萬大軍,當初能所弄好賞賜,現在我大漢的財政是當初的兩倍,怎麼就不行了。」
上計令張蒼道:「當年朝廷清繳了六國豪強的財富,但即便是如此龐大的財富,賞賜給60萬士兵之後,剩下的也是寥寥無幾,而匈奴人卻比不上六國貴族富裕,朝廷獲得的戰利品遠遠比不上軍費的開銷,更不要說這些戰利品還是匈奴人活命的口糧,朝廷要統治大漠,這些牲口就不能分。」
而後張蒼看向徐凡勸說道:「陛下,這樣的舉國大戰,以後能不打,還儘量不要打,對朝廷的傷害太大了。」
在張蒼看來,這種舉國體制的大戰消耗太大,即便是大漢的體魄,也很難承受這種大戰的反噬,尤其是天下的財富之地,已經被大漢占據光了,天下邊邊角角的爛地,奪取只能白白消耗大漢的財富。
徐凡笑道:「這樣的大戰以後不會出現了,朝廷也沒有需要發動舉國之人的敵人了。」
徐凡看著張良問道:「朝廷能拿出多少錢?」
張良道:「根據丞相算出的財政結餘,朝廷能拿出20萬金分封功臣。」
徐凡點點頭,大漢的財政還是很健康的,這要是換成我大宋,不要說結餘20萬金,欠個四五十萬金都有可能。
宋仁宗那樣不喜歡動的人,打了一場西夏大戰,都得變法籌錢,可見當時大宋的財政窘迫到什麼樣子
徐凡道:「為了這次的漠北大戰,朝廷囤積了大量的物資,馬匹超過20萬,輜重車超過六萬架,棉衣十幾萬件,上百萬匹各色布匹,這些貨物可以詢問士兵的意見,朝廷就以5折的價格算給他們做賞賜。」
「還有對於士兵的賞賜可以5年時間分批賞賜,如此能降低朝廷財政的壓力,當然朝廷也不能讓士兵吃虧,每晚領一年的賞賜,則多給士兵兩成賞賜,朕舉個例子,朝廷賞賜一個士兵一萬錢,今年領,則只有1萬錢,明年則是12,000錢,後年則是14,000錢,以此類推得到的賞賜越晚,能獲得的錢財越多。」
張良喜道:「臣明白。」
徐凡看著陳林,吳廣道:「北伐的大軍即將返回,對士兵功勞和賞賜一定要做到公平,公開,公正,不能讓有功之臣受到委屈,出了差錯朕就找你們。」
陳林和吳廣道:「臣等定做到公平,公開,公正,不遺漏任何一個有功之臣。」
對於這點陳林和吳廣已經有準備了,他們這次把御史大夫府和廷尉府的精銳全部帶來,有上千人,就是為了對戰後對士卒功勞進行計算和核算。
徐凡道:「漠北之戰雖然結束,但我大漢統治漠才剛剛開始,大漠極其廣大光靠諸侯難以鎮壓,大漢境內伯,子,南爵,願意在大漠領取封地者,朝廷都予以幫助。」
這事吳盛已經和他們討論過了,雖然很多人覺得這樣的賞賜太厚,但如果只分封大漠,張良他們也能接受。
「諾!」
以張良為首的大漢,三公九卿,忙碌計算對於功臣的賞賜,還要把整個大漠劃分成這上百塊諸侯國,要肥瘦相當不能有太大的差距。
這就非常傷腦筋,張良等找出來了幾十幅大漠的地圖,又詢問了上百大漠各族的老人,弄出了一副極其精準的沙盤,上面記載著大漠的河流,草場,山川,戈壁,沙漠。
有了這沙盤之後,張良等人終於可以劃分各個諸侯國。
隨著北伐大軍緩慢回歸,各路參加諸侯大會的諸侯,各地的士子也開始匯聚在平虜堡。
尤其是各地的士子,就好像趕科舉一樣來到此地。
漠北之戰後天子要的再次大肆分封諸侯,據說分封的規模不差於當年大漢開國的那一次。
這消息早就引起天下人的轟動了,普通的百姓,只羨慕即將成為貴族的人。
但對於那些消息靈通的讀書人來說,這又是一次相當於大漢開國的盛世。
當年大漢開國,每年都要招募三千以上的漢吏,這樣大規模的招聘一直持續了5年。那真是讀書人的黃金歲月,只要熟讀任何一家的經典,那就可以成為漢吏,百家士子更是朝廷搶著要的精英。
只要能立下功勞,就可以馬上升官,當時的大漢,不知道有多少人只花了短短五六年時間,就從百石的小吏,變成了兩千石的郡守。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事情在那段黃金歲月,可謂是比比皆是。
不像現在,讀書人越來越多,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科舉越來越難考,即便考上了,也只能成為百石的小吏,在官場上難以升遷。
這一系列激烈的變化,不過是在短短五六年時間完成,大漢由人才不足,變成了人才充裕。很多士子看著自己的前輩,只比自己幸運的早,投靠大漢兩三年時間,雙方的地位卻是天差地別。
他們也只能感嘆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
而這次天子的分封,終於讓他們再次看到希望了,天下將會多上百個諸侯國,每個諸侯國即便是只需要上百官吏來管理,這也是上萬個名額,更不要說還有大量的伯爵領,子爵領,男爵領。
那些諸侯國都是草創階段,他們不需要排資論輩,只要有才能,就可以很快脫穎而出,成為新的卿大夫。而沒有一個讀書人,是認為自己沒有才能的,他們只認為自己是懷才不遇,缺乏明主賞識。
而現在天下多了幾百明主,自認為是千里馬的士子,認為天下終於不缺乏賞識自己的伯樂。
所以此時平虜堡湧入的士子有好幾萬人,讀書人的數量甚至超過了長安城。
大漢八年,十月十五日。
大漢三路大軍主力終於發揮平虜堡。
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大漢三路主帥季心,韓信,呂臣。
在他們身後就是一排排端著冒頓,匈奴首領,將軍的首級,這些士兵排成了4列,整整端著40顆首級。
在這些士兵之後,則是兩千餘立下大功的軍官和士兵。
這些功臣身材魁梧,騎著高頭大馬,身穿閃亮的盔甲,胸前掛著用綢布置的花朵,每個人都是雄赳赳,氣昂昂,一看就是英雄之輩。
當隊伍即將進入平虜堡之時,韓信等人看到,以假相張良為首的大漢三公九卿,他們身後還有兩千參軍漢吏隊伍,等候在城門口外。
而後在韓信他們愕然的目光下,張良牽著韓信的馬,陳林牽制季心的馬,吳廣牽著呂臣的馬。而後的參軍漢吏也各自牽著功臣的馬。
張良道:「幾位將軍為我大漢立下汗馬功勞,值得我等牽馬。」
其實徐凡本想親自牽馬的,但張良的人都勸諫徐凡,說他是天子,身份不比以往。
看到所有的眾臣都反對,徐凡只能作罷,讓張良代替自己去迎接這些功臣
呂臣笑道:「一直都是某給別人牽馬,卻沒有想到某也有坐在馬上的時刻。」
季心也習以為然,以前他給功臣牽馬,現在只不過是換了個身份而已,這也是大漢的傳統。
反倒是第1次有這樣待遇的韓信有點坎坷不安。
後面牽著馬的吳盛看著坎坷不安韓信道:「安心接受這份榮耀即好,這可能是你人生最後一次誇功遊街,以後的天下,大漢再也沒有強敵。」
「沒有敵人嗎!」
也是,匈奴人都滅了,舉目四望,整個天下哪裡還有能被大漢稱之為敵人的國度。韓信內心一陣傷感。
就這樣張良等人牽著馬,帶領韓信他們入城時,整個平虜堡都轟動了。
街道兩旁有無數百姓,街道兩旁的小樓,乃至樓頂都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無數人伸長了脖子,看著這些大漢的英雄回歸。
當韓信他們入城之後,街道兩旁的歡呼聲達到了最高,無數百姓把準備好的鮮花撒向韓信等,一時間街道成為了花的海洋。
「從今以後我大漢北方再無敵人,太平盛世已然來臨!」韓信大吼道。
在場的百姓聽到了韓信的呼喊,先是一愣,而後也跟著歡呼雀躍道:「天下太平,天下太平。」
而在歡呼的人群當中,有無數讀書人,看著這些騎著高頭大馬,穿著閃耀的鎧甲英雄豪傑,眼冒金光。紛紛查看自己心中的明主。
「丞相張良牽著馬那個是漠南都督韓信,據說這次就是他擊潰了匈奴人的主力,斬了匈奴人的單于冒頓,此次漠北大戰他是首功之臣,當年齊國之戰,韓信都督已經封侯了,此次肯定會封為國公。」
「韓信都督的年紀不過三旬,已然成為大漢最頂級的貴族,要不了多久還會成為諸侯王,我等真活在狗肚子裡去了。」
這段話很快在街道上流傳開了,無數人看著韓信眼冒金光。
「此次韓信都督必定會成為國公,以天子大方,必定會分封一個大的諸侯國,到時候都督必定需要大量的人才,此乃吾等明主也。」
大量的士子把韓信當為自己的第一目標。
還有不少了解韓信信息的人,說出了他的故事,什麼當年為南昌亭長門客,卻被南昌亭長趕走,嘲諷南昌亭長眼瞎不識千里馬。
因為吃不起飯,淪落為乞丐,被漂母養了幾個月,而後以千金回報漂母。
當今天子慧眼識英才,五六年時間,韓信就從一介小兵成長為天下最頂級的諸侯。
「大丈夫當是如此!」聽到這個故事的人,在羨慕韓信建立功績的同時,暗暗的以韓信為榜,也要參軍立下大功,成為諸侯王。
大漢的階級流動,算是幾千年來最暢通的時期,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事情比比皆是,英布季布是他們以前的榜樣,而現在韓信是他們現在的榜樣。
正因為有這些出身低微的榜樣出現,他們自認為自己也可以達到。
當然還有不少務實人覺得最前面的頂級貴族競爭太激烈,他們把目光盯在後方,能有一伯爵領,子爵領,男爵領也是不錯的明主,這些人的競爭相對更低一些,更加容易獲得成功,以這些大漢中低貴族為跳板,獲得卿大夫的身份,再想辦法向著更高層發展。
街道中央的明主太多,很多士子都覺得有點看不過來,但他們內心卻是越來越興奮,明主越多,他們的選擇自然也就越多,成功的機率也就越高。
但除了士子盯著這批大漢功臣,還有一個大漢的新興階層也在盯著他們,就是大漢的作坊主和商賈階層。
大漢開國以來,把產業也作為天下的根基,對這些作坊主進行了扶持,大漢的產業興盛發,給這些人帶來了天量的財富。
但他們內心一直有很重的憂患意識,他們清楚知道大漢是屬於漢吏和貴族的,他們手中擁有的財富越多,越容易被人當豬宰殺,這種事情太常見了,官商聯合才能存活下來。
很多人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想辦法轉行,歷史上這些人的選擇是把財富轉移到土地上,造成了大量的流民,但在大漢他們的財富根本沒有辦法向土地轉移。
這些人就開始想其他的出路,而在於軍功立國的大漢,就沒有比和大漢貴族聯姻更好的選擇了。
更重要的是這些作坊主覺得這是雙贏的事情,天子以諸侯鎮壓大漠他們也清楚。
而想建立一個富饒的諸侯國,花費的財富是極其龐大,季國公為了建設自己的諸侯國欠了天子十萬金。以此就可以看出建設一個諸侯國的開銷。
這些功臣雖然有諸侯國,但他們沒有錢財,而他們有錢財卻沒有權利,雙方的合作可謂是天作之合。
所以有不少人以老丈人的心態看著這些功臣稱讚道:「好丈夫,果然是天下的英雄豪傑。」
「管家,行動!」
一個嗓門大的老者吼道:「某太原王氏,公卿世家,今家中有一女,年方二八,相貌清秀,各位英雄豪傑可有屬意者,我王氏願意出萬金加三座作坊作為嫁妝。」
此言一出,熱鬧的街道到處都是到處吸一口冷氣的聲音,為了嫁女,居然拿出富可敵國的財富,這是不是太拼了。
當第一個人開口之後,其他人也急不可待道:「某晉陽令狐氏,公卿世家,家中有三女,皆相貌清秀,國色天香,各位英雄豪傑有意者,某也願意出萬金做聘禮,再加2000隻羊,500匹馬。」
令狐氏這份言語,讓不少人都暗罵他無恥,其他人都只想抓一個英雄豪傑當女婿,他直接想要抓住三個,這是擺明了要壞規矩。
面對如此加價的情況,更加瘋狂的公卿家族出現,不但在聘禮上和前面兩家一樣,還答應派遣家族的子弟,幫助他們建立諸侯國,總之一句話,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一時間爭奪女婿的氣氛極其激烈,很多人甚至相互大罵揭老底,這種精彩的大戲,看的四周吃瓜群眾激動不已,本來是想看一些英雄豪傑的,卻沒想到能看到這樣吃瓜大戲。
當然這些都是舊時代的公卿,他們也有自己的傲氣,看上的都是大漢最頂級的貴族。
還有一部分相對在後方的英雄豪傑,他們就成為了漏網之魚。
一些次一點的商賈家族紛紛趕往後方,這些人的家主大喊道:「某家小女國色天香~~~」
「某家小女貌比西施~」
對那些英雄豪傑爆出了自己的嫁妝,上千萬錢,幾千的牛羊牲口,或者是一座作坊。
這些商家知道,這次的聯姻可能是他們家族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成了,他們會成為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擺脫自己牛羊的尷尬身份。
要是沒有成功,隨著他們的家產越來越,他們的家族也會越來越危險,直到最後家破人亡。
所以沒有一個人想錯過這個機會,哪怕傾家蕩產,他們也想完成這次的聯姻。
而突然出現的天量老丈人,讓這場誇功遊街拐上了奇特的方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