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太極筮天

  銀鈴微笑以應,心中欣喜無比。

  生於平凡,釋於自由。

  她直接便沒再返回湫陰,而是就著今早帶出來的這一身,一個包袱、一柄佩劍,就這樣在與衛大俠分別後、出發往南去了。

  從這一天起,這個由江王賜給公主侍女的代號「銀鈴」不再是她的名字,為了心中的追求以及與衛大俠的約定,她終於擺脫了如不是因這場意外、便可能要囚禁她一生的侍女身份,從此踏上開闢自己道路的旅途去。

  一隻本來絢美多姿、卻沾上了穢土泥塵的小蝶,此時掙脫蛛網,撲騰著雙翼、飛向了廣闊而湛藍的天空。

  就連暗中監視、保護著她們的鉉影閣斥候,也並沒有阻攔。

  只因確如銀鈴所說,對鉉影閣而言,重要的是姜元夕以及她的身份,只是侍女的她,完全不在鉉影閣的大計規劃之內。

  而衛塵風回了湫陰後,則也現身到了姜元夕府邸去。

  寒暄過後,便直接向她解釋了這一情況。

  出乎衛塵風所料的是,姜姑娘對此並不感到有任何的疑惑、意外或是憤怒,唯有是沉默良久後的一聲感慨長嘆,對她能終於能做回自己也感到慶幸。

  兩人於是微笑對視,彼此都表示了衷心的期望,今後的銀鈴能走出自己的路,能有更好的未來,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吧。

  可天下將要大亂,如此孤身獨行的一介平凡女子…真的能做到嗎?

  ……

  還是與此同一時日,七月初的某日。

  千里之外,另一端的南方。

  未國中部,未都雍邑城。

  由以桑山「玉婁城」為首的數十上百個修仙門派持國的未國,其整體面貌果然是非同尋常,這在桑山麓的未都雍邑體現得是更為明顯。

  與其它國都及黎京大為不同的是,這裡從建築風格、城區布局,到百姓風貌,都自上而下、由內而外充斥著仙家氛圍…

  尋常城池多半是規整的四方矩形,並使縱橫的主軸線都對準著東南西北四向。

  城中,府衙或王宮也多居於城北,坐北朝南,以彰其權威、尊貴。

  而同樣縱橫十里、擁丁數十萬,氣儀威武、市井繁華的未都雍邑,卻是修築成了一個八方形。百姓們居住在八個以卦象命名而規劃出的城區里,城池的主幹道,便是八處城區間的八條大道…

  每一間殿閣、樓宇、房屋與廣場的布局與朝向,都完全嚴格的遵照著雍邑的風水與所在的卦區。

  甚至就連每一隻屋檐上的脊獸,其材料、形貌、姿勢與數量,也都各有講究。

  城中百姓,則更是大異於其它城池了。

  雖同樣能見到商販、工匠或農民,來往密集、熱鬧非凡,安寧且祥和的生活著,可更多時候所能見的面孔,都還是各色樣式的精緻長袍與佩劍,來自各個修仙門派的弟子們…

  連日常寒暄、問候與招呼,言辭與行為舉止,都全是仙風道骨,仿佛是開到民間來了的大門派般誇張。

  也不愧此處,作為天下道家的聖地吧。

  在雍邑八卦城區的最中間,便是未都王宮,太極宮。

  太極宮,雍邑城的「陣眼」。

  統領、轄治黎王朝境內整個西南域未國千里江山的,未國境內首要人物之一的未王,及其后妃、子嗣與內侍們,便皆居住在這座太極宮中。宮內外遍布是腰佩長劍的守宮道士,一座座殿閣樓宇林立間,更是同樣頗具一番修仙門派的風範,不再像是尋常諸侯王的宮殿了。

  而在太極宮的中心處、亦是雍邑城的最中心處,便是朝堂舉行朝會、處理政事的大殿——筮天殿。

  殿內更是如同人間仙境,各式雕琢禮器精緻華美,爐煙縹緲、芳香繚繞。

  深處盡頭的高座上,一名身穿天青色絲袍、頭戴九旒王冠,面色白淨、丹鳳長眼、三縷細須的青年男子正盤膝而坐。

  正是當今未王,湯楚。

  而在他身邊的,則站著名一身玉白色長氅,一頭銀髮、頂戴長冠,長髯及胸的老者,正神情嚴肅、背手而立…

  正是江國相國、玉婁城掌門、未王師父,雍邑朝堂的實際掌權者,常丙真人!

  常丙真人雖非出自安氏,可也同樣是雍邑本地的世族門閥權貴,世代修行自不必說,據說到他出生時,已經連俗名也不取、直取了道號便送上山去了。

  於是,便沒人知道他的俗名,或許也確實沒有。

  數十年的修行使他道行高深,足以在年輕時能收當朝王子楚為徒,並在後來當上掌門,將他培養上王位,並最終走到如今這一步,把自己送到相國位置上,一手把持了未國的大權。

  此時常丙真人,已是年過六旬了。

  至於名號是「真人」還是「道人」,這在當世道家,已經是與境界無關了。

  即便是修仙,各國間也分成了無數道路與派別。

  既有如天門山般傳統的隱世修仙,也有如天引門般的只收女弟子,更有如未國各門派般修行是為了出仕…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當今世上,該是早已沒有任何一名真仙了。

  即便是未國常丙真人,道家聖地之首的掌門、無人知其道行深淺的持國高人,眾人也都將他那一副隨著時間流逝而衰老的面貌清楚看在眼裡,知道就連是他也仍未成仙。

  既如此,那麼在仙人之下,稱真人還是稱道人,便也只有字號之別、境界之差,而無甚特殊了。

  而除高座上一對師徒外,殿內兩側則也同樣有一班各派弟子,執掌著未國不同的文武官職,隨侍聽候。

  這天是朝會,此時是正午。

  嗖——

  在江王、相國及群臣入座後不久,便聽得殿外一陣破空聲漸響,隨後,遠處便見到有一人影從空中飛了過來…

  朝上眾人轉頭,便見來者腳踏一桿長劍,穿梭風中、御劍飛行。

  在長劍飛空帶來的氣浪與嗡鳴的風波聲漸進時,來者便已暢行無阻的御劍穿過長簾、直接飛進了筮天殿內,隨後躍下著地,而後,便見那長劍也自行飛回背上、自行開閉了的劍匣內。

  「拜見海盧侯!」

  殿內眾臣見其來,紛紛起身俯首、齊聲拜謁…

  只見是一目測四十歲左右的青年男子,穿一身天青色長袍、烏髮披散,腰掛佩劍,佩戴著許多珠玉墜飾。

  雖被稱為「海盧侯」,然此人其實正是數日前方去過一趟樂國、如今又從江國歸來了的,未王的同門師弟、常丙真人的師侄——

  未國大庶長,安邴!

  「海盧侯」是他的爵號與爵位,亦即,在邘意被降爵前,他在未國的爵位、是與邘意相當的。

  爵位與官職有區別,在未國,侯爵高於大庶長,眾臣在朝堂上、便要以其爵位稱呼。

  如同姜杵在江國,更多時候被稱為大將軍而非虔公是一樣。

  雖早已不再是由黎王室冊立、而是各國隨心自封,然各自爵祿與實際權力還是有所區別的。

  如同黎天子雖名義上高於七王,但卻早已不能在七王面前相提並論、或與之同日而語般。如今安邴雖是侯爵、高過了邘意,但遠沒有把持未國多少兵權,且也絕做不到以名望及軍心威懾便使四野拜服、朝堂畏懼,使自己有政變成功的可能與把握的地步。

  而他,也並沒有這方面的想法。

  「拜見我王,相國。」

  安邴則徑直走來到高座下,面向未王與常丙真人、恭敬俯首作揖。

  朝堂上或官方場合需如此稱呼,而私底下,他們是能以師門關係,如師伯、師兄弟及道號等相稱的。

  未王只點頭應了下、便看向了師父去,朝堂上的他是早已沒有了話語權。

  「嗯,回來得倒挺快的。」

  見到安邴竟是拋下使節團御劍趕回,常丙真人應罷、不免也有些好奇,遂抬手撫須詢問道,「郢鄲的消息,不是已飛諭通知了麼?如此著急趕回,是為何故?」

  「稟相國,事有突然反轉。」

  安邴稟報導,「就在臣離開郢鄲一日後,既朔夜,金雀宮便發生兵變。留在郢鄲的宣國質子楊郜引兵作亂,但被虔公鎮壓平定,全軍覆沒,僅以身免遁走。虔公在江國懸賞通緝楊郜,並公開與宣國斷交。」

  「什麼?!」

  「這…」

  眾臣聽罷,紛紛譁然,各皆震驚錯愕…

  「呵…原來如此,本相明白了。」

  常丙真人則是直接從中聽出端倪,撫須咧嘴一笑便答道,「姜杵此前不答應,正是因為還有個楊郜在郢鄲,江、宣之間有建交,這是我們不曾掌握的情報。不過如今,這也算是過時消息了。他與宣國斷交,那這仗,他是不想打也得打了。」

  「相國說的是。」

  安邴應和道,「那麼,敢問相國,是否已決定出兵支援邘意?」

  「出。」

  常丙真人點頭應道,「你去江國這幾日,司馬常辛已從雍邑各門派點了六百劍修,如今正在集結、準備開赴樂國。」

  劍修,指的便是以劍為兵器的修行者,這也是天下道家弟子中的絕大多數。

  如同范遠,便屬於劍修之一。

  未國雖是舉國兵勇皆道士,尋常者都會劍術,什麼傳音、符咒等各類術法也是各有掌握,精英者更能御劍,再加上糧草消耗相對極少,如此兵种放到任何地形地勢的戰場上,輕鬆以一敵百皆可說是完全不在話下…

  然而,培養這種「士兵」所需的時間與成本,損失一個所帶來的代價,卻也同樣是巨大的。

  它國練蠻力的士兵們,通常十幾二十歲應徵入伍,操練一兩個月便足以上得戰場。遇到危急時,更能通過「急征」、「擴召」,來在短時間內「變」出大量兵力,頂上前線。

  以法家的軍功爵制,再有什麼先登、奪旗、斬將類的重賞,即便是民夫,也足以迅速轉化為精兵強將。

  而在未國的道士士兵們,卻不僅先要有天資要求,接著更是要幼年入門,從小過著修行生活長大,最後才能出來到未國的廟堂或兵營中,成為屬於未國的利劍…

  所以,這便導致了未國雖兵種夠強,但兵力極少,且除了提前隱藏好的兵力外、做不到短時間內的急速徵召。

  其餘六國能常備數十萬大軍、並能在戰時還不斷徵召時,未國則只能有最多數千過萬而已,還無法臨時增加。

  六百劍修派到戰場上時,雖可能足以等同六萬大軍…

  但若照此算,便是每損失一個時,也就等同於是百人級的損失了。

  「司馬!」

  常丙真人叫罷,轉頭看向了殿內武臣一排去。

  「稟相國。」

  隨著殿內眾臣目光盡皆聚焦過去,只見一名相貌上看起來年紀與相國差不多的白髮老者站起了身來,俯首作揖應道,「六百劍修今早已準備完畢,隨時可以進發樂國了。」

  此人便是未國司馬,常丙真人的師弟、江王湯楚的師叔,安氏族長、與安邴有血緣關係的父輩人物——常辛真人!

  與族侄同樣是侯爵,但只知其出自安氏、俗姓是「安」,名則是已無記載了。

  「好。」

  常丙真人點頭應罷繼續說道,「如今是萬事俱備,只等邘意起事,以及我未國進軍的一個戰爭藉口了。」

  「稟相國。」

  接著,便見常辛真人繼續說道,「那邘意曾稱,禽陽之會後,他會在樂國境內加強封鎖,使樂都臨薊消息閉塞、接收不到東來的情報。如若情況屬實且進展順利的話,臣以為…我等可以先行進軍樂國。」

  「嗯…」

  常丙真人應罷、撫須思慮片刻,隨即轉回頭去,看向未王問道,「我王以為如何?」

  「這…全憑相國處置。」

  未王則唯唯諾諾,在師父面前,應允得是態度卑微無比。

  「嘖。」

  見狀,常丙真人便又轉回來,面向朝上眾臣,清了清嗓後、便開口朗聲詢問道,「諸位以為如何?」

  渾厚有中氣的聲音迴蕩在殿內,百官群臣隨即開始了一陣小聲議論。

  很快,便在常丙真人、江王、常辛真人與安邴的目視中,又皆彼此各自點頭應下,而後紛紛轉看向了高座方向來。

  「我等認為,司馬所言有理!」

  眾臣紛紛抬手作揖,齊聲應和。

  「好!」

  常丙真人微笑著應罷,便看向安氏叔侄朗聲道,「司馬,大庶長,現就命你二人,作為大將、副將,統領六百劍修,進發樂國,駐軍禽陽城外!隨時預備配合邘意政變!」

  「臣遵命!」

  常辛真人、安邴二人遂皆俯首,作揖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