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廟宇奇人

  吱呀——

  院外破廟的木門被推響,驚得范遠與榑景明二人立即抬頭看了過去。

  無月之夜的黑暗中,一道身形高大、肩寬體壯的人影邁過木檻,走進了院子裡來,此人看起來似是個三十來歲青年男子,鬚髮烏青,兩縷龍鬚自額頂垂下,劍眉星目,細碎的胡茬在嘴邊圍了一圈。

  衣裝厚實,背負包袱,兩隻前臂及小腿皆穿有護具,腰間一桿長劍則是比全身任何一處都要乾淨,在火光映照下,劍柄及劍鞘上的許多配飾還在閃耀著輝光,看起來是絕非凡品。

  男子面色看來疲累且憔悴,像是趕了很長久的路一般。

  「喲,這可奇了。」

  未待范榑二人先問,男子卻先靠在門邊、開了口笑道:「本想著在這亂世…還有如此小廟尚能開門,便上來投宿一晚吧。結果卻是見了一路殘枝敗葉,看來不出所料,該是也早已荒蕪了。」

  「可上來了,又真碰到了道士。」

  男子笑道,「只不過…不是這座廟的,而且…還是吃葷的道士。」

  「天下道家許多門派,戒律本就各有不同。」

  榑景明應道,「我們那派並不戒葷,倒是閣下您…」

  男子一邊應著一邊朝兩人走來:「和你們一樣,我只是個過路人,只是見著月黑風高,不便跋涉。途徑此處,見了山上有光,便一路尋上來了而已。二位既不是此地道士,那麼…也容我一個,一同借宿一晚,沒什麼意見吧?」

  「這…」

  榑景明看向師弟范遠,范遠也看回去,兩人一時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應答。

  而在此之隙,男子卻是目光左右稍掃,已經注意到了天門山的道服、玉腰長弓以及兩桿劍柄上的炎國王室信物。

  「呵。」

  見兩人踟躕,男子繼續主動走上了前去,「這行走江湖呀,講究的還得是信義為本、幫扶協助吧?若是猜疑不斷,豈不人人自危,成了似那七國互相攻伐一般麼?」

  「這位大哥說的是呀!」

  這話說得榑景明低下了頭去,卻似是打開了范遠的話匣子般,竟教他主動騰開位置,招呼了那男子過來。

  男子笑著便也坐進了火堆邊,與范榑二人同席驅寒。

  「我們是天門山弟子,我叫范遠,他是我師兄,叫榑景明。」

  范遠隨即介紹說道,「我們此番是奉師命下山來辦事的,如今已經辦完,在回山路上了。確如大哥所說,也是借地投宿的,吶。」邊說著還邊將手裡的烤串分出一些給男子去。

  「哈,這才像話嘛。」

  男子笑著接過烤串,便也毫不客氣的享用起來,「那就謝過二位小道好意了。」

  范遠愈發熱情:「大哥又是如何稱呼、哪裡人士呀,怎會路過此地的?」

  「哦,我姓羅,名沉。」

  男子「羅沉」答道:「我應該長你們十多歲,你們叫一聲『羅大哥』就好。至於籍貫…我倒是不記得了,小時便遇上總是各國紛爭動亂,奔波遷徙來去,故鄉啊…早已不記得在何處了。」

  「這…」

  聽到這番話,想起自己和爺爺奶奶的經歷,范遠不禁沉默住了。

  大爭之世,各國伐戰頻繁、波及百姓的禍事,就連無比避世的他們天門山上,都已聽了不少。

  隨便在一處荒蕪之地投宿,遇到的路人,也能是戰爭的受害者。

  「不過…我內人是啟國人。」

  羅沉說到這,望向天空、目光間若有所思,「我和她在啟國成的親,我們唯一的女兒…也是在啟國出生的。」

  「啟國?」

  范遠繼續問道:「那羅大哥為何會在我們炎國?」

  「因為她和我女兒…都已經不在了。」

  羅沉低下頭來,越是說著,言語及眉目間便是愈發沉重,此前的自來熟、愜意、熱情及輕鬆,都在逐漸消散:「她為我生下女兒後沒多久,就又遇到了戰亂,亂軍中,我們女兒就被擄走了。」

  「她不過多久,便也鬱鬱而終。」

  范遠與榑景明聽罷,皆是眉頭深蹙。

  「自那以後,我便奔走於天下七國間。」

  羅沉邊說著,邊借著手中竹籤、望向火堆,那眼光頓時與鋒尖一樣銳利:「我一直在找,我要找到…劫走我女兒、害她母親病故的人,我要殺了他們,我要…找回我的女兒!」

  此話一出,竟又引得兩個小道士是有了些微驚心…

  戰爭本身及其引起的連綿災禍,就已經滋生了足夠多的血債,即便是被波及到的,都還能有如此般生出新的仇怨,又接著將刀鋒延續下去…

  看似…除了像他們道家一樣「放下」外,就只得是一個無解的循環,無止境的輪迴了。

  可是,說到這種輪迴的最開始…殺人?

  不論是自小在山上長大的榑景明,還是半路出家、還算有些俗世童年的范遠,「殺人」這件事,對他們而言,都是聽著似是時刻發生在身邊、實際上卻從來無比遙遠的經歷。

  甚至就連這個想法,他們都從未產生過。

  一幕僅僅是削掉耳朵的場景,都足以令榑景明餘悸數日,又何況…是要如宰殺禽畜一樣,去在人身上「見血」呢?

  那些士兵、將軍、俠客、罪犯、劊子手…他們都是如何做得出的?

  「好了,我飽了。」

  羅沉說罷,遂放下手中竹籤、抹去嘴邊油漬,起身退後、來到廳堂的角落處,自己開始動手給自己清出一塊地盤來,一邊還同時說道:「二位小弟,大家既然都是借地投宿之人,飽腹了後,還是及早休息吧。明早,咱們便要江湖陌路、各奔前程了。」

  「嗯。」

  范榑二人應罷,看著羅沉去動身整理,自覺也已飽腹,便動身到了周圍各自已擺放好行李的位置,準備躺下休息了。

  ……

  次日,二月廿四。

  上午,明媚的陽光透過山林間碎葉的細縫、照進了破廟,這才將似乎已睡了許久的范榑二人照醒。

  二人起身,昨夜的羅沉大哥已經先行離去,不見蹤影了。

  環顧周圍,行李包袱、劍、弓箭、信物、馬匹,屬於他們的東西一樣沒少。反倒是廳堂里燒了一夜的篝火堆已被他熄滅。

  榑景明至此才完全放下心中的警惕,相信了那羅沉確實不是壞人。

  「師兄,你看這裡。」

  正收拾著物什的范遠蹲伏下來,發現了一尺材質精貴的絹素,上邊工整的寫滿了字形優美複雜的啟國小篆,卷尾的署名正是「羅沉」。看來,是昨晚的羅沉大哥在離開前,竟給他們還留下的一封信。

  不過…會隨身帶筆墨紙硯,用的是這般材質,寫的是這般字體…

  這位羅沉大哥…究竟是何人呢?

  榑景明湊到范遠身邊,二人一同讀起了羅沉的留信來:

  「謝過二位小道的款待與包容,二位願推心置腹、某無以為報,見二位江湖經驗尚淺、對外人竟無戒心,便就此致書一封,權當指導。其實當今江湖世道,確如某所言,已是猜疑不斷、人人自危。往後,二位若再見陌生人,為自身安全,切不可再如昨夜般熱心。否則,將有性命之虞。」

  「某自稱姓羅名沉,其實並非真名。妻女故事,亦是杜撰。昨夜一面,今後恐再無機會相見。就此與二位拜別,江湖再見。」

  「羅沉,留書。」

  二人一同讀完「羅沉」留下的信,頓時是皆沉默了。

  昨夜先說了信義為本、幫扶協助,自己名叫羅沉,今日又在信中說羅沉並非真名、妻女故事是杜撰?

  剛說完,又在信下署名為羅沉?

  這個曾自稱「羅沉」的青年男子,究竟是何來路?有何秘密,又是真是假呢?

  ……

  尋不到任何他留下的相關蹤跡,無從追起、也無需去追,既然東西未少,師兄弟二人便也清理乾淨了他們在破廟中留下的痕跡,牽馬下山,在午時的暖陽中繼續踏上了回山之路。

  沿途,他們經過了曾經范遠的家鄉,可自從上了天門山、爺爺奶奶也「搬走」,自家宅子也住進了新人後,范遠對此也再沒什麼留戀了。

  接著,又路過了炎都孟陽城。

  一路向北,師兄弟二人這回趕路比下山要快了些,歷經數日,終於在三月初一這天,回到了天門山。

  天門山,炎國境內的道門之一。

  此地位於炎國極北,乃至幾乎到了整座大陸的最北處,再往北百里便是冰冷無垠的北海了。

  山峰高聳於雲端,似有千丈。

  而作為門派的歷史,則更是早過當今天子的黎王朝。七百餘年來,天門山都自稱是「道門劍宗」,這裡從開派祖師起,便以道家思想為本,主張以劍為尊、養劍修身,在達成了拋去凡俗執念的心境下,再汲取著此地濃郁的天地靈氣,最終便能超脫凡俗、羽化登天!

  據說修成仙身,便是長生不老、無病無災,法力高深,從此再無一切禁錮桎梏…

  而這一境界,正是全天下遠不止於天門山的、幾乎所有道士們都在追求的最終目標!

  儘管當今的天門山尚無傳說中的「仙人」,據說曾經還是出過的。

  當今天門山的掌門道號「一心」,世稱「一心道人」,在以劍為尊的天門山上,自然是位道法高深的劍術高手。上山時是半路出家,繼承掌門之位時的年紀亦是很輕,是故雖是掌門,在山上依然還是有許多長老,是能與他平起平坐、乃至比他還更有威望的。

  而他本人的門下則是有且只有兩名弟子,正是大弟子榑景明,及二弟子范遠。

  話說三月初一這天正午,兩位弟子走了不知多少階石梯,穿過繚繞雲霧,攀上千丈高峰,終於回到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