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向著棒子進攻

  對於朝鮮,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攜天子以令諸侯,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要是匆匆滅掉朝鮮王室,朝鮮必定陷入分離崩析之中。華興軍雖然完全有能力解決反叛勢力,但是也得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就違背了攻打朝鮮的初衷。

  既然要進攻朝鮮,那就得有一個名分,正所謂出師有名。而這個名分就是以朝鮮宗主國的名義「殺權臣,清君側」。

  大院君是個權利慾極強的攝政王,在逐漸掌握權力的時候,當然會得罪一大批的前朝元老。

  朝鮮老國王在世時,控制朝政的掌握朝政的安東金氏眾臣,如金左根、金興根就與他不和。(現在北棒子國的金胖子,就屬於這一脈)

  華興軍只要是打著這個旗號,只針對大院君一派,朝鮮立馬就會站出一大批的帶路黨。從而使兩國之間的民族·矛盾,變成派系相爭的內部矛盾。

  魏子悠把喬志清的批覆帶下去後,國防部按照喬志清的修改意見,很快的組織動員起來。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後勤部在每次發兵前總是沖在第一線,好在江南的經濟發展喜人,財政部這些年也算是充裕。

  要知道江南的發展速度日新月異,外匯更是一路走高。自鴉片戰爭後,重新和歐美實現貿易順差。

  出口從單一的瓷器、茶葉,漸漸發展成多種工業產品,包括服裝、偉哥、香菸等等。

  尤其是服裝業發展最為迅速,已經遠銷歐美。先是在貴族之間流行,現在已經發展到平民百姓之間。

  世界的服裝進化史就是一部女人的臭美史,最先打入歐美市場的就是為女人量身定製的文胸。這個能襯托女人完美身形的一塊布料,讓此時的歐美女人徹底擺脫了束胸縛腰的痛苦,輕鬆的將自己的胸型展露無遺。

  絲襪緊隨其後,這種稀薄輕柔的東西,完全不同於以前的絲綿製品。不但讓女人們瘋狂的追逐,男人們更是喜愛有加。

  只要女人們穿上那層薄薄的東西,就仿佛被施上了魔法,一下子便極度誘人了起來。

  那高挑的纖腿配上光滑的絲襪,白色的、黑色的、肉色的、豹紋的、蕾絲花邊的。那種若隱若現的視覺衝擊力,對於男人來說不亞於核武器的爆炸。

  相對而言,男士的服裝就簡單了許多。當男士的標準化西裝款式傳到歐美後,襯衫、領帶、皮鞋、外套,種種後現代的西裝的搭配,簡直讓歐美上層社會愛不釋手,現在已經發展成歐美的官方標準穿戴。

  新事物取代舊事務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喬志清所帶來的服裝款式,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不亞於一場視覺的盛宴。沒有人會拒絕對美的追求,任何時代都是一樣。

  每天江南服裝廠的門口,不知道有多少艘遠洋貨船等著拉貨。

  為此,新中國還正式成立的海關總署,專門負責出入境監管,稅收征管,打擊走私等活動。

  歐美的目光重新聚集到世界的東方時,全都是長大了嘴巴驚呼聲一片。不知道這個當初愚昧落後的地方,為什麼一下就變成世界文明的發源地。有越來越多的探險者來到東方,想在這片財富熱土尋找心裡的答案。

  雖然西方暫時還沒有和新中國建交,但是隨著貿易之間的不斷交流,建立交往那是遲早的事情。

  只是現在歐洲各國的火藥味見濃,還來不及把目光放在遠東。

  在波蘭復國軍在東歐大鬧的時候,本來和俄羅斯結盟鎮壓波蘭的奧地利帝國卻發生內訌。

  普魯士民族在這個時候選擇獨立,要求從奧地利帝國分裂,建立以德意志民族為主體的國家。

  奧地利帝國當然不答應,立馬分兵和普魯士幹了起來。但是普魯士邦國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統率下,只用了七星期就徹底打敗了奧地利帝國,以快速驚人的勝利,徹底攪亂了歐洲的均勢。

  此時的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老大,自然不會允許這個小弟威脅自己的地位。

  雖然這個老大(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內部並不鞏固,但是憑著在克里米亞戰爭和奧意法戰爭中,不斷獲得的軍事勝利,還是息了不少內部矛盾。

  因此,法國國會中的左派好戰分子,提出一系列的激進對外政策。

  總統拿破崙三世,嚴詞要求俾斯麥同意,把萊茵河西岸的領土讓給法國。作為對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守中立的報答。

  其實法國也沒想中立,只是普奧戰爭的時間太短,法國根本來不及準備,奧匈帝國就已經分崩離析。

  俾斯麥斷然拒絕,小弟謀劃了幾年要自立門戶,老大哪裡能一句話就擋得住。

  不但如此,俾斯麥還把拿破崙三世的這個意圖,通知了南德各邦政府。

  →

  普奧戰爭勝利後,也僅僅是普魯士邦國,聯合德意志民族北面的邦國,組成北德聯邦。

  南面的各邦國此時還在觀望之中,並沒有和普魯士邦國聯盟。

  而此時老大這麼一恐嚇,南德的小弟們驚慌之餘,立馬就抱在了一起。

  萊茵河西岸的領土,本來就是這些小弟的共有利益。做老大的現在要直接搶過去,小弟們自然都不答應。

  眾小弟於是締結了攻守同盟,各自承諾,要是老大敢動手,大家就抱在一起和它死磕。

  在這種情勢下,俾斯麥清楚的知道,只要打一場普法戰爭,就可以激發南德諸邦的民族感情,從而推動它們與北德聯邦合併。

  於是,在雙方互相看不順眼的情況下,普法戰爭終於爆發了。

  戰爭的起因,卻跟西班牙王位繼承有關。

  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二世,因為私生活放蕩,任用奸臣和軍隊把持政府。從而導致腐敗叢生,政局混亂。終於引發了「光榮革命」,被放逐到了巴黎。

  家不可以一日為主,國不可一日無君。

  王位空缺,西班牙召開內閣會議,決定在歐洲尋找適合的繼承者。

  其中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的遠親,利奧波德親王,成為最有希望的候選人。

  很不幸,消息很快走漏,大大激怒了法國外長格拉蒙公爵。

  他不但堅決反對利奧波德親王繼承王位,還威脅威廉一世,要求他保證永遠不染指西班牙王位。

  威廉一世最後圓滑的拒絕了對方的要求,但俾斯麥卻咽不下這口氣,在報紙上大做文章,堅決反對法國干涉西班牙和普魯士的內政。

  此舉徹底激怒了法國貴族和輿論界,拿破崙三世正愁找不到出兵的藉口。現在借著這個機會,輕鬆說服了國會,大舉出兵打壓德意志民族。

  面對法國的大軍壓境,北德聯邦和南德聯邦也按照俾斯麥的設想,終於聯合起來對抗法國。

  兩國打的難捨難分的時候,波蘭復國軍也完全清除掉駐紮在波蘭的所有俄羅斯軍隊。

  在被瓜分一個多世紀後,波蘭終於宣布再次建國,成立總統制的民主共和國。波蘭復國軍的統帥馮·伯格,也就此擔任第一屆波蘭共和國總統。

  俾斯麥為了不使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對波蘭復國的既定事實也不干涉,暫時承認了波蘭共和國的政權。

  奧地利帝國經過普奧戰爭,已經徹底的分崩離析。對于波蘭國的獨立,它也沒有能力再阻止。反而當初侵占波蘭的克拉科夫、盧布林等領土,也被波蘭共和國收回。

  馮·伯格在上任的當天,就派出使者東渡亞洲。準備和新中國建交,在北京設立波蘭大使館。因為路途遙遠,波蘭大使乘坐的貨船現在還在大洋上漂著呢。

  歷史並沒有發生太大的偏差,普奧戰爭、普法戰爭還是不約而同的相繼爆發。只是出現了波蘭復國的小插曲,誰也不知道這個小蝴蝶在太平洋撲閃的翅膀,會在歐洲引起多少的連鎖反應?

  半個月後,在華興軍即將出兵的時候,醇親王奕譞已經統帥十萬關東新軍進駐鴨綠江河畔。

  現在正值夏末時節,鴨綠江水流湍急,也正處於汛期。

  朝鮮大院君捅了這個馬蜂窩,早就預料到清廷的反應。提前就讓人拆除了鴨綠江上的浮橋,然後派遣西班牙戰艦,在鴨綠江里來回巡航,嚴防清軍渡河。

  清廷沒有海軍,內陸的水師的戰船都是木質結構,排水量最大的只有一百多噸。最重要的是水師軍備渙散,戰船年久失修,根本就沒有一點戰鬥力。

  醇親王本來正野心勃勃的準備渡江,誰知道卻被一條河流和幾艘軍艦阻擋,心中的鬱憤可想而知。當下就把水師都統給喚了過來,讓他在三天內擊沉江上的敵艦,搭建好浮橋,讓大部隊過江,否則軍法處置。

  水師都統就更鬱悶了,他也就是掛著這個名號混口飯吃。沒招誰、沒惹誰,現在竟然攤上這樣的禍事。他手下就幾艘破木板船,哪裡會是江中鐵甲軍艦的對手,都不夠人家塞牙縫的。

  回家後,他就讓妻兒老小收拾了東西,準備隨時帶著家當跑路。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可憐他,在他被醇親王訓斥完的第二天,鴨綠江中的鐵甲軍艦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水師都統又驚又喜,連連跪地大呼菩薩保佑。他也顧不得細想原因,當下就吩咐手下把附近漁民的木船全部征繳,然後再挨家挨戶的把門板拆下來,抓緊時間在鴨綠江上搭建浮橋。

  渡江的那天,醇親王在鴨綠江畔左顧右盼,心裡也滿是不解。好端端的一夜間,江上的鐵甲艦船竟然一炮未放,全部消失,也不知道去往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