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與禮部分成各司等同,兵部也分成了好幾個司:武選清吏司、職方清吏司、車駕清吏司、武庫清吏司及與理藩院、禮部共管外使事宜的「會同館」。

  胤禔在兵部這段時間,已經兜轉過了武選與職方清吏司兩司,明白了兵部負責武將的選拔、考察、撫恤等事宜如何處置。

  胤礽去的時候,胤禔已經轉到了武庫清吏司待著,這個司主要掌管軍籍、兵器庫存及武將科舉。

  一別數月再次見到胤禔,胤礽驚嘆道:「都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幾個月不見,大哥的個兒已經竄得像沙澄大人一樣高了。」

  胤禔本是滿是笑意的臉上微微一凝固,給他那嘴誇得頓時萎靡了下來。

  若非哈占在此,他說不準抬手就是一個暴栗敲在傻弟弟的腦袋上。

  比喻誰不好,將他與沙澄那橘子皮老臣比,年紀大了誰不縮個子?

  哈占迎小太子入兵部辦事處,另一位兵部尚書李之芳則是文臣,與哈占人高馬大的滿人將領站在一起,顯得小巧又瘦弱。

  哈占在升遷回京做兵部尚書前,曾經是川陝總督,在平定三藩之亂時立有大功勞。

  他有在地方上豐富的領兵經驗,自身屬正藍旗,為胤礽介紹起八旗時極盡詳細。

  「大清的八旗軍隊有京師駐防與外地駐防兩種,京師以外的駐防有四大軍區,分別位於西安、福州、廣州與成都。」

  胤礽聽康熙分析過,西安乃漢唐建都之地,是重要的軍事地理位置。

  大清入關以後,就靠各地駐防來維持全國範圍內的統治,那時候還沒有八旗駐防,福州、廣州都曾淪落為反清復明的興起之地,吳三桂、耿精忠等擁兵自重,直到前年的三藩之亂平定,康熙徹底在福建、廣州設置了定製的八旗駐防。四川臨近雲南、青海及西藏,在地理位置上距離京師較遠,那兒少數民族眾多,容易生亂,也因此,駐軍於成都府的成都駐防屬滿、蒙和駐,除去負責管轄四川盆地,還負責穩定大清西南一塊。

  「京城駐防八旗有分營,如驍騎營、侍衛親軍等共計九大營,直接受命於皇上。」

  兵部在前明時,是文官掌管,前明以文治武,導致了其滅亡禍根,造成文武相爭之局,武將反噬文官,反噬皇權。各地方的駐軍沒有糧草與兵器,作戰能力當然不如當時勢如破竹的清軍。

  有前車之鑑,大清對兵部的設置,既採用文武並治,又採用滿、漢並治。

  有八旗之制橫在其中。可以說,兵部的實際權力形同虛設,有八旗在旁,軍權皆在皇上手中,而兵部就是替皇上管家的而已。

  因為與胤禔匯合的原因,胤礽先與他們參觀了兵器庫,八旗作戰時多是用刀、劍、弩、長矛,大部分的八旗兵是不用熱武器的,相傳驍勇善戰的驍騎營用的就是刀。

  胤礽提問:「那槍與炮這些呢?」

  哈占道:「並沒有專管槍、炮的營地,平日裡是一起管在武庫之中。」

  這些從前朝遺留下來的大炮已經蒙上了灰塵,縱觀八旗,會用槍者寥寥無幾。

  哈占道:「若一人用槍,一人用刀,則驍騎營使刀之兵可在其開槍前置其於死地,槍之一物並不實用。」

  胤礽暗暗腹誹:可是《名偵探柯南》里的槍就很厲害啊!

  琴酒用的槍就能瞬息間殺人,還有阻擊槍暗殺也很可怕。

  也許是看胤礽對槍感興趣,哈占將他帶到了堆放槍與炮的庫房。

  胤禔與他竊竊私語:「大清以弓馬立國,槍用起來可一點都不順手。」

  因為技術不成熟,現有的槍使起來射程不遠,裝填子彈緩慢,極為影響效率。

  唯有大炮可以有轟開堡壘的威力,朝廷還重視一些,但現有的大炮準頭低,威力有限。

  見過了《名偵探柯南》中描述的種種槍枝,看過了《海賊王》上的海賊大戰,在對比現有的庫存,胤礽對大清武器實力的美好嚮往就像是泡沫一樣,一下子給戳散了。

  哈占還在那兒誇大清的騎兵厲害:「在八旗之中,正黃旗的旗主是皇帝,這一騎兵最為驍勇善戰,騎馬列陣衝鋒時,如同餓狼沖入羊群,廝殺狠戾,刀過之處無一生還。」

  胤禔撇了撇嘴:那都是祖父與曾祖兩位帝王在位期間的事了。

  平定三藩之亂的主力不是八旗,而是整編起來的明軍漢兵,也就是所謂的「綠營」。

  駐軍於京師的八旗沒有仗打,軍隊中的精氣神狀態就不一樣。

  這裡成了權貴塞家族子弟進來「混日子」的地方,要說優秀的幹活人吧,那也有,但是十個人之中有兩三個懶惰的,那整個軍隊的士氣就不一樣。

  上三旗之中的「關係戶」最多,一個個拉出來都出身挺顯赫,可真正有能力的,卻也沒幾個。

  胤禔看得多了,心裡也是彆扭著,但礙於年紀小,汗阿瑪也沒有給他權力,只能學,不能亂動。

  「咱們要去參觀八旗京師駐防的時候,他們准表現優異,人全到齊,」胤禔私底下告訴胤礽:「但實際上,若非我有一日臨時起意,都不知道他們私底下有多麼散漫,而上官礙於下屬出身家庭顯赫不去嚴懲,甚至因姻親關係而包庇他們。等我長大能掌兵了,一定好好訓他們!」

  胤禔是想要自己親自訓練一支隊伍的,尤其是看到兵部管理下的八旗,更是堅定了日後要掌兵的決心。

  八旗管理鬆散也不能怪兵部,兵部與八旗的權力皆來自於皇上,二者不是從屬關係,八旗軍權捏在帝王手中,而非兵部尚書們的手中。

  胤礽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記下了胤禔的抱怨,與胤禔提了一嘴:「若孤現在提出要去參觀營地呢?」

  「那麼他們會立即召集齊人,以最好的面目來應付你。」

  胤礽打算先看看再說,與哈占提了一下想要看看驍騎營是如何訓練的,哈占再向分駐城內的驍騎營傳遞信息,正、副都統接到指令,在駐營地等候太子前去參觀。

  胤禔道:「以職務而言,驍騎營負責掌管城門,平日裡多是巡邏為主,訓練倒是不多。」

  這就是問題的根源了,京城是天子腳下,天子腳下沒有仗可以打,這兒的駐防負責每天的巡邏、視察任務,自身的訓練實力卻徹底耽擱了。

  駐防於京城的八旗子弟有多麼安逸呢?從他們日漸發福的身材就可以看出來了。

  胤礽記下了許多小本本,又向胤禔提出疑議來:「汗阿瑪不會不知道這些的。」

  「汗阿瑪知道了又能如何?他也不能懲罰兵部尚書,這和哈占大人、李之芳大人都沒關係。」

  胤禔搖了搖頭:「守禁門的上三旗日子比守王府公門的下五旗好過多了。」

  制度根源上出了錯,就成了滋長安逸蛀蟲的地方。

  「不會的,既然存在大問題,那麼汗阿瑪一定會想要改變,他不是那種明知有問題就迴避不做什麼的皇帝,汗阿瑪可勤勞了。」

  胤礽以自己在禮部的動作為例子,告訴了胤禔應該怎麼操作。

  「孤之前做的是正確的,贏得了汗阿瑪的支持,所以你看,汗阿瑪下令成立了新的『文部』,這次科舉也新開了恩科考數術。那麼大哥歷練至今想要改變八旗愈加安逸的現狀,那就上奏給汗阿瑪,我們來學習,雖然不能真的沾權力,但是你是皇長子,孤是皇太子,我們自己不能做,可我們有阿瑪啊!」

  「你上奏去闡述自己的想法,汗阿瑪還能因自己兒子的學習心得來怪罪你嗎?這說明你在思考,在成長,他會欣喜於你的長大,還會認真看你的『學習筆記』。」

  胤礽自知他已經上奏太多,讓汗阿瑪產生「審美疲勞」了,汗阿瑪現在壓根不稀罕他的上奏,可是大哥不是呀!

  「大哥到現在一份上奏都沒有寫給汗阿瑪過吧?」

  胤礽慫恿胤禔:「你學習了那麼久,是時候向汗阿瑪呈現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了,也不用怕寫錯,寫得不好,只要你寫了,你思考了,這就是進步了。如果寫的內容還言之有物,能提出一些有用的好建議,那就更加能令汗阿瑪驚喜。」

  胤礽繼續慫恿胤禔:不是想要改變一下現在京城八旗之中的風氣嗎?萬事有爹在,天塌下來都不怕,這一票幹了不虧!

  胤禔陷入了沉思中:「給汗阿瑪上奏嗎?我確實有許多想法想要實施下去,可是我年紀太小了。」

  「哎呀,大哥真笨!」

  年紀小才好,年紀小才能差遣得了兵部尚書與侍郎們,借著汗阿瑪的手狐假虎威。

  他們要是年紀大了,朝臣們自己就會迴避,不會在汗阿瑪的眼皮子底下聽他們話的。

  胤礽就是靠著自己的「弱小可憐又無助」,將禮部上下從禮部尚書坑到禮部侍郎,坑得底層官員天天加班半個時辰,連帶著康熙自己都給他坑得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大哥年紀小,只管提出想法,到時候自會有人去做的。」胤礽眨眨眼:「嗯,反正孤就是這麼幹的。」

  提起自己的「豐功偉績」,胤礽一點都不害臊,還有幾分小得意。

  胤禔恍然大悟,傻弟弟在禮部做出那麼多「功勞」來,而他卻在兵部毫無建樹,竟是一時膽怯,反而落在傻弟弟身後了。

  對比胤礽的大膽動作,胤禔反思了一番自己前兩個月的小心謹慎。

  「你說的不錯,我們是皇子,為何要這般束手束腳?」

  八旗子弟有「關係戶」,再大的關係戶,拼爹還能拼得過他們二人不成?

  胤礽見大哥被說服了,拉著他絮絮叨叨說了起來:「我打算趁著這一次迎鄭氏投降,進行一場大清軍隊展示的閱兵式,就算是為了這閱兵,留在京城的八旗子弟也不得不參加訓練了。」

  「這是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胤礽道:「而且之前,我已經向汗阿瑪提過一嘴這件事了。」

  閱兵前期的加訓是不會少的,給與八旗的可是能夠在皇上面前展現自己的機會,有心想要出人頭地的,自然樂意參訓,好逸惡勞的,則能通過訓練來淘汰掉。因為是面見皇上,又要向台灣使臣展現大清軍隊的威力,這種正式場合可不能丟人,想混日子的人自己就會退怯了。

  胤礽的理由給得很充分,而胤禔,在他的鼓動下果真有些蠢蠢欲動。

  「閱兵倒是個好主意,怪不得汗阿瑪讓你負責接待鄭氏,你卻提出要跑來找我,竟是在這兒等著我呢!」

  胤禔也不笨,給他三兩句鼓動一下,頓時就明了胤礽的打算。

  胤禔不解道:「這事兒你為何不自己上奏給汗阿瑪呢?」

  改成勸他來上奏,那日後閱兵有了好結果,功勞豈不是都成他的了?

  胤礽心虛的小眼神飄忽了下,攏下了腦袋失落道:「汗阿瑪說我太鬧騰,讓我好好學學大哥成熟穩重,他怪我總給他找麻煩,我還是不去礙他眼了。」

  胤禔遲疑了:傻弟弟似乎被汗阿瑪傷透了心?

  「汗阿瑪怎麼能這麼說你呢?」胤禔聯想到胤礽從小被汗阿瑪揍大,對傻弟弟萬分同情。

  「閱兵到底也是兵部的事兒,我現在在禮部,正好能與你合作,」胤礽說得極有理:「我們是汗阿瑪唯二放出來歷練的兒子,學了這麼久,也該展現一下自己的能力了,這次迎鄭氏入京正是一個好機會,大清是戰勝方,鄭氏投降是一件喜事,咱兩要是做出實事來,以後就是能夠獨當一面的皇子了,大哥你說對不對?」

  胤禔自然也知胤礽是在鼓動他參與進來,他沉吟片刻,權衡利弊之下,得出此事對自己有益,終是答應了與胤礽合作。

  胤禔暗道:兄弟感情好,又有一份共同的利益去維繫這一份感情,這樣就挺好。日後我與傻弟弟都成年掌權了,也能互相扶持幫襯,後來的弟弟們別想要越過他們二人去。

  胤礽歡呼雀躍:有大哥頂在前面幹活的感覺,一個字,爽!

  作者有話要說:胤禔:我以為傻弟弟和我一樣,想要掌權做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