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胤礽在康熙與劉院使的注目下,轉念想了想,頓時就回味過來:如果孤實話實說,汗阿瑪可能會惱羞成怒,他多麼愛面子的一個人啊,最喜歡別人誇獎他年輕力壯、龍什麼虎猛來著……

  反正,像汗阿瑪這種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的漢子,他是絕對不會承認自己年紀大,得了高血壓的。

  【看來不用小美提醒大朋友了,您已經學會了「審時度勢」。】小美為胤礽的進步虎目含淚。

  是什麼令大朋友小小年紀就學會了這些,是參政啊!若是大朋友恢復了記憶,說不定還會嫌棄它沒用,害大朋友被抓去當童工。

  胤礽眨眨眼,賊機靈地解釋起來:「兒臣說的高血壓,是指『血氣方剛』,聽說血氣太旺盛的人就會陽氣太盛,陽氣太盛就容易流鼻血。」

  「朕從未流過鼻血,」康熙一口否認。

  帝王眼神暗含警告:再胡說,朕可要「教育」你了。

  劉院使撫摸鬍鬚,頷首點頭:「以皇上的脈象而言,確實陽氣過盛。」

  據說還有虛無縹緲的傳聞,道皇上陽氣過盛,剋死了兩任皇后的。

  劉院使以隱晦的言語暗示康熙:「皇上忙於朝政,許久未曾放鬆過了,也許正是太過忙碌的緣故,使您身體內的血氣一直無處發泄,自古以來人們都講究『勞逸結合』,皇上不妨多歇息歇息。」

  至於去哪裡歇息,當然是去後宮歇息了!

  陽剛太足,要陰氣互補,寵愛后妃豈不是最美的放鬆方式?

  康熙秒懂劉院使的意思,他回憶起自己近些時日將一顆心都撲在教育孩子上,每天都盯著胤礽,倒是許久未曾招幸后妃了。

  帝王輕嗯了一聲,算是認同了劉院使的提議。

  胤礽一臉懵:「歇息不夠為什麼會陽氣太足?歇息不夠不是應該造成陽氣變微弱嗎?」

  他沒有深入學習過中醫,在胤礽淺顯的認知里,所謂的陽氣類似於身體體質。

  劉院使輕笑道:「這些還是與皇上的症狀相關。」

  康熙輕咳了一聲,面對好奇寶寶一樣懵懵懂懂的胤礽,帝王欲言又止,剛想要對他說一句:等你十三歲後就知道了。

  他自己當年就是十二歲懂得了男女之事,十三歲與赫舍里有了第一個兒子,可惜,那孩子沒能活過滿月。

  胤礽竟表現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原來與汗阿瑪的高血壓有關,也對,休息不足是會讓人血壓不穩的。

  「孤懂了,謝謝劉院使解惑。」

  懂……懂了?

  懂什麼了?!

  劉院使僵了僵,不斷回憶之前自己有沒有說出什麼過於露骨的話,唯恐教壞了小太子惹來帝王發怒,他悄悄去瞧帝王的臉色。

  康熙眯了眯眼:「你懂了?仙獸連這都教了你?」

  【……】小美憋得不行,可是又懼怕解釋了會被雷劈,只能緊緊閉上嘴巴,氣呼呼地瞪康熙。

  胤礽點點頭:「當然,高血壓是很嚴重的疾病,汗阿瑪一定要好好休息。」

  他這一點頭,康熙的神色更加複雜了。

  劉院使見勢不對,忙告辭離去,待匆匆離開乾清宮,這才緩緩舒出一口氣。

  「不愧是太子殿下,到底與尋常孩子不一樣。」

  劉院使回憶起康熙十三歲就有兒子的過往,一陣唏噓。

  胤礽又與康熙說起了下一步的動作,想要研究能夠增加糧食產量的化肥。

  「天然化肥是用糞與獸骨做的,自古以來人們用糞來澆灌莊稼起到施肥的效果,大清的糧食產量已經不錯了,但是現在國內安定,沒有了戰亂,大清將迎來人口的增長期,這是小美與孤分析出來的。」

  這個理由有一些牽強,因為如果人口增長了,會有更多的人去開墾荒地,那糧食自然也就增多了。

  胤礽心裡藏了個小九九:孤以後要做事,需要許許多多人力,必定會有種地的百姓為了工錢不再種地,到時候為了大清的產糧能夠穩定,研究增加糧食產量的方式是必須的。

  聰明的胤礽沒有將這一點告訴康熙,在感受到「拂塵教育」以後,胤礽學會了藏一點點話,這樣不會將汗阿瑪氣壞,萬一氣壞了,到時候忙起來的還不是他自己。

  胤礽又道:「兒臣知道,『民以食為天』,也知道接下去為了解決邊境問題,大清需要軍糧。所以才想到要研究天然化肥,據兒臣所知,天然化肥的肥力比純用糞水澆灌更多,並且不會燒苗。」

  康熙沉吟片刻,點了點頭:「倒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了。」

  這東西研究出來,有利無害,帝王稍稍一聽就同意了,只囑咐胤礽:「搞研究可以,但還是學習為主,切莫因為研究那物而荒廢了學業,朕帶你在身邊,目地是讓你學習治國。」

  康熙希望胤礽去做那個發現能夠搗鼓這些東西人才的儲君,而不是自己去做個「人才」,去張羅搗鼓這些。

  「汗阿瑪放心,兒臣只是提出一個設想,不會荒廢學業的。兒臣現在用順手的人太少了,您慷慨一些,再給兒臣一些人,也許研究成果出來會更快一些。」

  「去問心裕,」康熙笑罵道:「鑾儀衛指揮使都給你了,還想怎麼。況且你看看你找人去研究的都是什麼?蟲子、糞,這些東西讓那些文人們來搞,還容易引起人誤會,文人有傲氣,你想要朝臣搞這些,那恐怕不行,說不定還會被人參奏摺辱人呢!」

  胤礽想了想,心虛接受了康熙的說法:「汗阿瑪說的對,是兒臣考慮欠缺了。」

  他不由想到了陳夢球,也不知陳夢球一介文人,是不是會因為他讓他去搗鼓蟲子的事兒而感覺到被「折辱」了?

  胤礽無奈嘆息道:「哎,文人們多敏感又可愛,像兔子一樣,急起來還會咬人。」

  康熙:「……」

  之前說滿朝文武老弱病殘,現在又說文人是兔子,康熙點了點胤礽的腦袋:「真想戳開你這腦袋瓜子,看看裡面究竟藏了些什麼。」

  「汗阿瑪,根據仵作們聯合寫的解剖粗略,如果剖開腦袋瓜子,裡面是頭顱,顱內有腦子,腦子裡有腦漿……」

  「閉嘴!」

  康熙呵斥一聲,氣道:「莫要在用膳前說這些。」

  胤礽看看時間,還真快到飯點了,忙噓了聲。

  他心裡藏了事,待用完膳食回到毓慶宮,就叫來了心裕問道:「陳夢球最近怎麼樣?他曾是文人,對那些蟲子之類的,可有嫌棄?」

  心裕詫異道:「不曾看出,倒是研究出成果的時候,他與那些老農們一樣激動,以臣之見,他嘴上雖說疲憊,倒有些樂在其中的意味。索相還想問問殿下,可滿意陳夢球的辦事能力。」

  胤礽恍然大悟:對哦,是孤在命人幹活,陳夢球來做事是為了出人頭地,他想要出頭,那就得做事。

  「都怪汗阿瑪,總是誤導孤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事,差點被他給帶跑了。」

  胤礽嘟噥一句,很快就將這事兒揭了過去,都不需要小美的心裡疏導。

  【……】

  小美失落地發現,大朋友已經成長到了不需要自己,就能堅定自己的地步了,他不需要人進行心理疏導,因為他的心智,已經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礪中漸漸成熟了。

  胤礽於是對心裕進行下一輪布置,要心裕多找一些人,去搜集人與獸類的糞便與各種骨頭,對莊稼做試驗,嘗試出最適合莊稼生長的化肥。

  晚上,胤礽抱著小美系統,硬是啃了許久的化學,深奧的化學令他如痴如醉,也讓他感覺到了棘手。

  這些知識聞所未聞,接觸的時候全是生澀,他對他們半點都沒有熟悉感,腦子空空,學習起來就慢。

  胤礽從化學基礎開始,踏踏實實地學習,去背誦那些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內容。

  時間一晃而過,又到了教導弟弟們的時間,這一回的胤礽不僅懂得了分子、原子與離子,還懂得了什麼叫做微生物。

  糞便與垃圾之中就存在著名為病毒與細菌的微生物,它們是滋生疫病的溫床,而老鼠、小強、蚊蟲等,則是傳播疫病的橋樑。

  待懂了這一些,胤礽教導弟弟們起來就得心應手了。

  也許是因為胤礽授課特別生動,讓胤祉學的特別快,他在此前從未接觸過化學,剛一接觸,就感覺挺新鮮。

  倒是胤禛這個小笨蛋,總是問他為什麼,那麼多的為什麼,頗有些胤礽當年纏著人問「十萬個為什麼」的架勢。

  待胤礽耐心地解答完後,胤禛才恍然大悟,說上一句「原來如此」,「原來是這樣」,「竟還能這樣」。

  胤礽道:「近幾日朝會上解決了京城垃圾處置的問題,今日孤就來教教你們什麼叫做垃圾分類。」

  「如斧頭、鍋、瓷器這一些可以回收後重製的,這些稱為『可回收垃圾』。」

  「如紙、衣等,則被歸為『可燃燒垃圾』。」

  「至於糞便等物,則是『特殊處置垃圾』。另外還有不可燃燒的廚餘垃圾。」

  胤礽還現場帶了琉璃小罐子,裡面裝了一隻蟲,正是「黑水虻」。

  「垃圾分類這一項政令若要推下去,需要長期地教導與潛移默化。目前預計是打算在一年內於京城普及開,之後再逐漸傳到各地。」

  「大清如今用的是多種垃圾處理共存的方式,燃燒、填埋、蟲噬,好在京城的垃圾堆放並沒有孤想像中那樣可怕,自古傳承下來的垃圾處理方式,令大清的京城能夠快速接受這類新鮮的政令。」

  「看到這小蟲子嗎?日後的廚餘垃圾,就靠它們作為主力來消滅了。」

  胤秅震驚地瞪圓了眼。

  困擾他許久的京城垃圾問題,竟在此時就得以解決了?!

  自從他繼位以後,實行了攤丁入畝,意為「家中增加了人永不加稅」,此政令使得百姓們生育了更多孩子,使得大清的人口高速增長。

  隨之而來的,便是各大城池之中堆積起來的「垃圾山」。

  京城的屠宰場,每日都生產出大量的動物雜碎,沿海城池更是為腐爛的臭魚爛蝦所苦,而這一最令人頭疼的問題,就這麼被這幾隻小小的蟲子給解決了?

  胤礽笑道:「想不到吧?黑水虻可是良蟲,它不愛進入人們的居室,雖壽命短暫,死後做飼料、藥材的價值也很高。」

  胤礽超脫於記憶中太子所學知識的表現,令胤禛更加堅信他另有奇遇。

  「那麼,太子二哥又是如何解決污水問題,與管道問題呢?」

  「孤建議負責此事的臣子學習唐朝的技術,再學習一下宋朝的街道清潔管理。你們要知道,髒亂的環境才是滋生疫病的根源,腐爛的東西是有『毒』的,衛生問題,不僅僅是平息民怨,提高民生,更是事關國運的大事,一定要重視起來。」

  胤祉認真點頭:「臣弟記住了!」

  胤禛神色古怪起來,越是聽太子授課,就越感覺到自己的「無知」,仿佛那十多年的皇帝白當了似的。

  他深深看了一眼胤礽,心中暗道:太子比前世更優秀了,他比任何皇子都適合繼承大統,若朕是汗阿瑪,定是對太子極滿意的。

  當年那矜貴孤傲的太子在胤禛的記憶中逐漸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如今這位總是耐心教導他們的好兄長。

  他會是個值得輔佐的明君,也會是個博愛的仁君。

  短短一瞬,胤禛便做下了決定:此世當擁護太子繼承皇位!

  任何兄弟都不能將太子胤礽拉下儲君之位。

  以他的眼光來看,再也沒有哪一位兄弟的眼界能到達如今太子的地步,太子就適合繼任大清!

  日後跟著太子胤礽,他可以做賢王,再也不用像前世一樣勞碌,累死於御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