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王熙將昨天與胤礽商討以後的「百姓養老退休」的稚嫩思想,化思想為實質,聯合大清的實際情況與前明遺留下來的基礎,上奏了一份關於大清社會保障體系一體化的奏摺。

  王熙借《禮記·禮運》為引,道:「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謂大同。」

  【儒家思想在大清影響可真深遠吶,大清的官員,許多都深受儒家的薰陶,王熙更是家學淵源,出身名儒之家,他的父親當年就是有名望的名儒,當年王家父子二人也曾共同在朝廷為官,換下美名。】王熙道:「當有一人受困其中,其老無所養,疾無所醫,流離之日,他人豈不移處。」

  「而今之官,有政績為民感戴者十之二三。有資者,皆置之撫孤、養老之地,至開學堂,開醫館。治之所在,皆有一同之也,則流民少而治,而大清今天下之官以能異,有心者則置,無心則不欲辦此,若事可由上下行之,朝廷為引,致一部署,助各地官,已辦者嘉獎,不辦者扶辦。可少大清之流民,流民少則百姓安。助其困者,可減其人害民,降罪人見之概率。」

  王熙的理由顯然不止是胤礽所說的,他所思所想更為深遠,受到古時儒家文化的影響也比胤礽這種半吊子更深遠。「孔子大同之世」的概念存在於每一個學儒道的文人心中,那是一種理想中的社會,如今能靠自己的手,去促使這樣的大善事、大美事誕生、落實,王熙的身體雖然已經累到煞白著臉,青黑著眼,但精神非常亢奮。

  「另外,若行此制,可令民於大清之屬感益甚,其會知誰與之養老也,誰為之保障也。而臣之所言者道終,列有一項為『受民之財以養民』,當百姓信朝,入朝之資,則其於朝廷之屬感,將比上一味施德尤烈。」

  王熙接著又道自己想出來的辦法,最終提出了四公,謂之曰:「公養、公立、公教、公恤。」

  公養,養的是貧困無助的懷孕婦女與孤兒寡母,令無依無靠、死了丈夫的婦女能夠將孩子撫養長大。

  公立,立的是養育孤兒的育兒院,養的還是被拋棄的嬰兒。

  公教,教的是啟蒙與道理,令百姓們不要太過愚昧,懂得基本的生存與種地的知識。

  公恤,撫恤的是年輕時勤懇幹活,年老了卻無依無靠的老人。

  王熙只用一晚,將這一份上奏寫到了方方面面,其中漏洞一定不少,但是他想要呈現給帝王看的內容都已然報告出去,端看康熙震驚的面容,就知道帝王也未料到不過一夜,王熙竟能整出這樣的一份上奏來。

  王熙也沒有指望帝王會立即答應將他提出的設想進行布局落實,他於朝堂之上提出來,為的是令滿朝文武都認識到太子殿下的潛力,也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這樣的好事。

  「臣所思所想受太子殿下啟發眾多,殿下心懷仁德,機智敏銳,使臣豁然開朗。」

  王熙這話一說,等於是將胤礽給供出去了,嚇得小太子冷汗嘩嘩的冒。待他發現汗阿瑪正在用冷颼颼的目光刺自己的背時,胤礽清脆道:「昨日汗阿瑪命兒臣隨王大人前去熟悉內閣事務,聽諸殿大學士們探討朝臣養老之制,兒臣心有疑惑,多問了王大人幾句能否將這退休之制擴大到令更多的人受益處,卻不想無心插柳柳成蔭,令王大人感悟到了新的思索方向。王大人不愧是博通古今的治國能臣,也難怪汗阿瑪重視王大人,兒臣自知所思所想稚嫩不周全,不敢貪功勞。」所以這些都是王熙想得,可千萬別怪到他頭上來!

  別看胤礽現在說的謙虛,將責任撇的清清楚楚,還裝作無辜,以康熙對他的了解,他幾乎可以猜想到昨天保成是如何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用他那奇怪的腦迴路將王熙忽悠地找不到北的。

  這時,另有一臣上前一步,上表帝王自己心意:「臣附議王大人,臣亦認為,以公養弱,可令民安,令民心凝聚,而王大人所提之法,可深入探討,另有一番利弊。」

  康熙一看,是湯斌。

  接著,張英、李光地等曾經教授過太子的太傅們一一站出來表示對王熙所提內容的認可,文官之中,反對者鮮少,加之王熙提出,可以先對「國子監」、「各部衙門」進行推行試驗,再擴展到「工、農」,而商人所收最高等一系列思想。

  胤礽發現,這提議竟然很少有人提出反對,心裡暗暗納悶。

  【沒有觸及到他們的利益,反對的人當然少,偶爾一些提出質疑的聲音,也是言之有物,與王熙進行探討,小朋友的爸爸已經動搖啦!如果要建立大清社會保障體系,那也算是變相增進了國家單位的就業崗位,那些被科舉制度淹沒的大部分舉人,都有了可以再次就業的方向。就是這裡面初期投入的錢財不會少,凡事從無到有最難了。】胤礽:有些地方因為被治理的好,不是有基礎嗎?

  康熙的臉色難得沒有變黑,而是若有所思。

  「然國之醫館興盛不過近月光景,若要推廣此時,恐怕還需培養更多大夫。」

  更有官員提議:「人都會生病,而對大夫的渴求尤其多,民間手藝好的大夫可遇不可求,名聲響亮的更是難以請到,在古時,醫因與『巫』有聯繫,為人們所鄙夷,在民間的認可中,排在士、農、工、商更下一等,如今若推行保障制度,恐怕需要由朝廷對醫進行管理,排除坑害百姓的庸醫,採用有真材實料的良醫生,授予行醫身份牌做標誌,提升他們的待遇。臣認為,可以將醫的地位提升到工匠以上,農民以下。」

  【哎呀,朝堂上的頭腦風暴因為王熙的煽動一下子點燃了,小朋友爸爸的工作量又要增加了。】胤礽深情回答小美:沒事的,朝臣中有那麼多社畜,都歸汗阿瑪管,你看看這大殿上有多少矜矜業業的「小毛驢」,汗阿瑪伸出手隨便抓一隻,就是會研磨的好手。

  而且等科舉完成了,新一屆的新鮮血液就能湧入朝廷了,那些青蔥一樣的年輕壯小伙,將成為新的「社畜」預備。

  康熙思索王熙所提的內容,那麼多的重點,留在他腦海中最深刻的是「百姓的歸附之心」。若此舉真能增加百姓的歸附之心,比一味地付出財富去救濟更加有效果,那麼以民之財來養民的說法,則成了可以鞏固朝廷統治地位的說法。

  「命各地置辦育嬰堂,養老院這樣的設想是可行的,然以民之財來養民,此事當從長計議,」具體措施應該怎麼安排下去,得需要好好討論才行。

  康熙喜歡有什麼事當朝解決,當即指明朝臣們進行探討,等到他們探討出結果,帝王再指定人選進行整合,擇日票擬聖旨,再下達六部進行準備。

  王熙聽帝王的意思,已經贊同了他一半的上奏,因為疲倦頭疼而皺起的眉頭頓時就舒展了開來。

  待王熙的上奏解決後,臣子們接著就其他事情進行商討,當朝上奏。

  比如之前一直提到的「龍興之地」,最近邊境不斷有賊人湧入燒殺搶掠,頗不安穩。

  再比如台灣那兒的戰事有了新的突破,總負責文官姚啟聖上奏,說鄭經次子鄭克塽派遣使者前來求和,想要對大清俯首稱臣,效仿琉球、高麗,對大清納貢。

  帝王道:「台灣必為我國統一領土,不可獨立於外,此事不允,命姚啟聖與施琅接著攻打,找機會登島。」

  接著又提到了黃河漕運,兩江提督,諸如此類的諸多國事,胤礽聽政聽得肚子咕咕叫,卻還要維持住自己的儲君風度,這一刻,他感覺滿朝文武都快成了不食人間煙火,喝花露就能飽的仙人們,他們就感覺不到餓了嗎?他肚子的咕嚕咕嚕聲音都快要唱歌啦!

  【咳,本來朝政時間應該是持續到十點多就能結束,因為小朋友增加的工作量,導致皇上到了十二點才完成了今天的朝政,所以有因必有果,小朋友造成了因,果就在此體現了。】小美的聲音似乎有些幸災樂禍,它悄悄告訴胤礽。

  【哎呀,這樣小朋友幾天晚上豈不是要晚一個時辰休息,那就連看動畫片的時間都沒有了。】胤礽一點都不為外物所動,屹立不動,內心平靜,好似超脫成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世外高人。

  胤礽:這有何難,且看山人自有妙計。

  待下朝後隨汗阿瑪先用了膳,又批閱奏摺,胤礽問康熙:「汗阿瑪,聽說之前您派遣明相去處理台灣之事,後來怎麼又換成了姚大人與施琅將軍合作?」

  「姚啟聖曾經教導過施琅,對這位學生最清楚不過,」康熙答道:「讓這對師生處理此事倒也合適,朕當年為收服姚啟聖可花了不少心思。」

  說著,康熙笑了起來,對胤礽道:「越是有能耐的人,心氣越孤傲,姚啟聖就是這種人,可若是能收服他為己所用,那麼就是忠骨一生相隨相從,絕不更改。」

  眼看康熙談興上來,回憶起少年時光與姚啟聖的相交,胤礽忙道:「汗阿瑪,兒臣想聽明相說說台灣那兒的事,那鄭氏一族是如何靠著一島之利與大清交戰多年仍然不落入下風,甚至對大清造成威脅的呢?」

  康熙想了想,難得見兒子對「重要的國事」感興趣,終於有點兒「務正業」的樣子了,於是將納蘭明珠召至御前,想要借著這次機會,讓胤礽好好學學。

  納蘭明珠來時,就見小太子正襟危坐地等候在帝王身邊,待帝王詢問台灣諸事,納蘭明珠回答道:「皇上在前幾年忙於平定三藩,並未將主要軍力調去攻打台灣是其一,其二則是沿海水師戰力不足,還是之後施琅將軍訓練水師初具成效才逐漸有轉機。其三,是大清的火炮威力不如鄭氏。」

  納蘭明珠低聲道:「施琅將軍也曾給皇上上奏過有關大清火炮威力不足的聖旨。」

  康熙微微頷首:「朕記得。」

  納蘭明珠後背涼颼颼,頂著太子好奇的目光,接著道:「施琅將軍在投靠大清效忠皇上以前,曾經是鄭氏台灣的將領,卻因受到不公正待遇,最終經由姚大人的勸降招安而歸附大清效忠皇上。就施琅將軍所說,他在鄭氏期間,曾經見識過鄭氏與西方來的外邦進行往來,購買了他們先進的火炮與船隻,據聞,那是來自斯圖亞特王朝的東印度洋商會。」

  小美為胤礽呈現出了如今的世界版圖,那被納蘭明珠稱呼為「斯圖亞特王朝」的國家,在系統的標註下又另一個名稱「英國」。

  胤礽深思道:「所以鄭氏能夠有領先於大清的火炮來對抗大清,是因為問斯圖亞特王朝進行海上貿易,來購買到了先進的火炮。」

  康熙嚴肅著臉,對此尤為重視,他接著胤礽的話音道:「待打下台灣,招安鄭氏後人,定要將他們與那斯圖亞特王朝的貿易往來給掌控在大清手中。」

  太子小小年紀就已經能夠聽懂政務,並且與帝王一問一答自如,只看他的神色清明,就知他能夠完全聽懂納蘭明珠所說的話。

  納蘭明珠見太子插嘴而帝王絲毫不發怒,甚至多有縱容,暗暗吃驚,油然而生巨大的危機感。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若是大阿哥再不出頭,恐怕要被太子殿下遠遠甩在身後了!

  作者有話要說:寶貝們,明天早上九點補今天的第二更啦,今天查了一天的資料,團團咕感覺明天能日萬!

  PS:1660年2月,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1689年英國爆發的「光榮革命」,它所宣布的《權利法案》限制王權,擴大議會權力,奠定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基礎。此後,英國議會君主制逐漸形成和發展。1707與蘇格蘭合併。

  高中歷史書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