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新知青學習收割水稻

  金秋十月,正是海豐農場裡的水稻成熟,迎來豐收的黃金季節。

  然而,要想獲得高質量高產量的稻穀,就必須掌握最佳的收穫時機。

  通常情況下,這個重要的決策會交給農場裡面經驗豐富的老農來判斷。

  他們憑藉多年的種植經驗,能夠準確地把握水稻成熟的程度,以確保在最合適的時候進行收割。

  一般來說,當水稻成熟並穀粒變硬、稻穗下垂時,就是進行收割的最佳時機。

  如果過早收割,可能導致稻穀不夠飽滿;而過晚收割,則可能導致稻穀過度成熟,甚至掉落地上導致損失。

  因此,只有在恰當的時間點進行收割,才能保證稻穀的產量和品質都能達到最優水平。

  在正式動手之前,農場還需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首先,要檢查和準備好所需的農具,包括鐮刀、打穀桶、扁擔、籮筐等等。

  這些工具不僅需要保持鋒利,而且要完好無損,以確保高效作業。

  同時,也要注意個人安全,穿戴適當的防護裝備,如袖套、長袖衣物等,避免被鐮刀割傷或被稻穗刺傷。

  此外,還要提前準備一些常用藥品和紗布,以防萬一受傷,可以及時處理,天熱傷口非常容易感染髮炎,要及時清理傷口上藥,防止傷口感染惡化。

  除了做好準備工作,天氣也是一個關鍵因素。

  在選擇收割日期時,最好選擇連續的晴天,因為這樣有利於稻穀的晾曬和儲存。

  陽光明媚的日子可以幫助稻穀迅速乾燥,減少霉變的風險,同時也便於後續的儲存和加工。

  所以,農場的農業專業人員常常會密切關注天氣情況,等待那個最適合的時機到來。

  當然,還要合理安排收割人員的工作時間和強度,避免過度疲勞導致受傷,不然,那就得不償失了。

  根據觀察,有一部分的適合水稻收割了,農場的職工準備收割水稻,當然還請了一些附近的老人和婦女幫忙收割水稻。

  倒不是不請那些青壯年男人,因為那些青壯年男人都在干更辛苦的活!

  那些老人和婦女都很開心,表示自己干農活可都是好手,一個人可以頂三個知青!

  割稻可不是簡單的工作,想要做好並不容易,特別是新知青,需要老知青手把手的教。

  老知青告訴新知青,割稻需要彎腰,左手抓住稻杆中下部,右手持鐮刀,從稻杆根部大約 10 厘米處割下。

  然後將割下的稻穗整齊地放在一旁。

  聽著雖然非常簡單,但是做起來卻很難,新知青的學習效果非常差!

  不得已,柳如玉乾脆專門請附近村子過來幫忙收割的老農民來教授新知青們收割水稻的要領。

  讓老農民一邊示範正確的割稻方法一邊給新知青們言傳身教。

  老農民一邊收割水稻,一邊很認真地告訴知青們,收割水稻的要領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姿勢一定要正確。

  在彎腰的時候,要保持背部挺直,可以避免過度彎曲對腰部造成傷害,不然不到晚上你的腰可能就直不起來了。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可以更好地保持身體的平衡,也更方便發力。

  其次,握稻的手法非常重要。

  左手一定要緊緊抓住稻杆的中下部,抓握的位置要恰到好處,這樣既可以有效地控制住稻杆,又方便右手揮舞鐮刀進行收割。

  然後,這個鐮刀的使用也有技巧。

  右手握住鐮刀,刀刃與稻杆呈一定的角度,用力要均勻且果斷。

  爭取一次就能夠割斷稻杆,避免多次切割,以免增加勞動強度還增加危險性。

  此外,想要堅持長時間的勞動,就還需要把握好收割的節奏。

  這就需要掌握好節奏,不要過於急促,以免因為疲勞而導致動作變形或者出現失誤。

  最後一點也是很關鍵的,那就是割下的稻穗一定要堆放整齊。

  這樣不僅方便後續的搬運和處理,而且還能減少穀粒的掉落損失。

  另外,還要注意觀察周圍,時刻注意周圍環境,避免與他人碰撞不小心傷到自己或者別人。

  這些要領有助於提高手工收割水稻的效率和安全性。

  經過老農民的示範和手把手的教導,新知青割稻的樣子終於看上去像模像樣了。

  只是這個速度就差遠了,三個年輕知青竟然比不過人家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農民。

  不過,這個水稻收割可不是僅僅把水稻割下來那麼簡單。

  首先,要進行運輸,這需要農場的職工用扁擔將割好的稻穗挑運至打穀場地。

  不過,很多的農場職工根本不會挑擔子,只能抱著或者背著水稻走,效率非常低,三個知青都不如一個會挑擔的農民。

  後來乾脆把挑擔的活都交給幫農場幹活的農民幹了。

  看著挑著上百斤的重擔,在田埂路上健步如飛走路的農村老人和婦女,那些知青在那裡懷疑人生。

  接下來就是關鍵的打穀環節,職工們會將稻穗放入打穀桶中,然後通過摔打或者使用專門的工具拍打,使得穀粒脫落下來。

  不過,這個活看著簡單,實際上一點不容易,用的力量角度,都很重要。

  看著新知青們那笨拙模樣,又看著那沒弄乾淨的稻禾,新知青們又被農村的婦女和老人給嫌棄了,責怪他們浪費糧食,把他們趕到篩選的位置去了。

  隨後便是篩選,這個步驟十分重要,因為它能去除穀粒中的雜質和癟谷。

  知青們學著老人和婦女使用篩子或風車來完成這項工作,還好,這個工作只要認真就行,並沒有太多難度。

  篩選完畢的那些稻穀接下來還需要進行晾曬,篩選後的稻穀需要均勻地鋪在曬場上晾曬,並要定期的翻動,這樣才能確保稻穀能夠充分乾燥。

  最後一步就是儲存了,只有當稻穀完全乾燥且含水量降低到安全儲存標準時,才能被裝入袋子或糧倉中妥善儲存起來。

  不然稻穀濕度太大進行儲存可能會產生很多不良後果。

  高濕度的稻穀自身呼吸作用旺盛,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導致稻穀堆內部溫度升高。

  高溫高濕的環境極易滋生黴菌,使稻穀發生霉變,降低品質甚至完全失去食用和利用價值。

  濕度大且溫度適宜時,稻穀可能會發芽,這會破壞稻穀的內部結構,導致營養成分流失,影響其加工和食用品質。

  潮濕的環境為害蟲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害蟲會啃食稻穀,造成重量損失和質量下降。

  濕度大的稻穀在儲存過程中,脂肪酸值會逐漸升高,導致稻穀口感變差,出現異味。

  濕度大的稻穀在加工過程中,碎米率增加,出米率降低,影響稻穀的經濟價值。

  所以,為了保證稻穀的儲存質量和經濟價值,必須稻穀的濕度控制在安全範圍內再進行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