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瓶子你就這麼看,能夠看出什麼門道來?」
柳漫漫走到另一個廳裡面,盯著裡面像是展館一樣的架子,都看得愣了神,久久沒能反應過來。
可是沒過一會兒,她身邊多出來一個老頭,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但好像已經看了她有一陣。
他知道柳漫漫已經盯著一個瓶子打量好久,但始終沒有將它拿起來看。
「還是能看出一些東西來,從它的做工還有繪製的圖案,能夠看出來大致的年代。像是這種燒制工藝,在明朝末期就已經被淘汰。而這上面的花紋,流行於明朝中期,不過最初出現,卻是元朝。這技法生疏,仔細看花紋的末端走向,其實和明朝時候有細微的差別。」
「如果不注意辨別的,很可能會以為這是件明朝時期的物件,但這有可能是元朝的。」
柳漫漫一邊觀察著,一邊對老人解釋道,雖然她不知道這個老人到底是怎麼出來的,但看他好像對這些古董也很有興趣的樣子,就感覺遇到同道中人一樣。
有個能夠一起分享的人,比一個人在這裡觀賞要更為有趣。
老人聞言,眼中有亮光升起,看看這個瓶子,又看看柳漫漫,對她的眼神已然發生了改變。
「你不用拿起來這個瓶子,就能夠看出來這麼多?」
老人聲音略帶顫抖,顯然對柳漫漫的鑑賞能力感到驚訝。
他緩緩地走到柳漫漫身邊,雙手背在身後,似乎也在仔細端詳那個瓶子。
「確實,這瓶子若是粗看,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明朝的物件。但如你所說,它的燒制工藝和花紋圖案,都透露著不同的時代氣息。這的確是一件元朝的瓷器,難得一見。」
老人點了點頭,語氣中充滿了讚許。
柳漫漫被老人的認可所鼓舞,她繼續說道:
「其實,除了燒制工藝和花紋圖案,這個瓶子的胎質和釉色也都有其獨特之處。元朝的瓷器,胎質通常較為厚重,釉色也偏黃一些。而明朝的瓷器則更加注重輕薄和細膩。這些細節,雖然不起眼,但正是鑑定古董的關鍵所在。」
老人聽後,眼中閃過一絲欣賞的光芒,他微微一笑,說道:
「你說得沒錯。看來你對古董的鑑賞,已經有了相當深厚的功底。看你年紀小小的,怎麼懂這麼多東西?都是誰教的?」
「自己對這方面感興趣,早些年在古董市場遇到了一個販賣古董的老人,他教了我很多這方面的知識。」
柳漫漫解釋道,能夠被認可,心裡還是很高興的。
不過她同時也感覺到,這個老者有點不一般,而且能夠隨意出現在這裡,很有可能就是這些文物的真正收藏者,那名男子口中的父親!
她竟然已經看了這麼久時間,這個老者竟然都已經出來了?
「小友,你過來看看這件,這個青銅鼎,你能不能看出點什麼?」
老者來了興趣,目光在這裡打量一圈,選中一件青銅小鼎,不過巴掌大小,看起來很是精緻的樣子。
他隨手就從收藏架上拿下來。滿不在乎地遞到柳漫漫手裡。
柳漫漫被他的舉動給嚇了一跳,趕緊接住,生怕會把東西弄掉,可心裡也越發肯定起來,這個老者有很大概率,就是這裡的主人,要不然他不會這麼的隨意。
不過既然是主人給到她手裡的,她拿著看看應該沒什麼問題。
她仔細打量著這個青銅鼎,用青銅製鼎都在比較早的時候,但現在這個實在太小,那個朝代幾乎不會做這么小的鼎。
畢竟都沒法用來做什麼,感覺更像是用來喝酒的器皿。
柳漫漫一邊觀察著青銅小鼎,一邊在心裡暗自琢磨。
她注意到,這個青銅鼎雖然小巧,但做工卻十分精細,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尤其是鼎身上的紋飾,雖然簡單,卻透露出一種古樸而莊重的氣息。
她輕輕撫摸著鼎身,感受著那冰冷而堅硬的觸感,心中越發肯定自己的判斷。
這件青銅鼎,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絕對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古董。
「這件青銅鼎,雖然看起來小巧,但實則是一件非常珍貴的古董。」
柳漫漫抬起頭,對老者開口,眼睛亮晶晶的,如同發現什麼寶藏一般。
「從它的做工和紋飾來看,它應該出自於商周時期。那個時期的青銅器,多以厚重、大氣為主,像這樣小巧精緻的青銅鼎,確實比較少見。」
老者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之色。
他沒想到,這個看似年輕的女子,竟然能夠一眼看出這件青銅鼎的珍貴之處。
「哦?你竟然能夠看出這是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老者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驚異,「那你再仔細看看,這件青銅鼎還有什麼特別之處?」
柳漫漫聞言,再次將注意力集中到了青銅鼎上。
她仔細觀察著鼎身的每一處細節,試圖找出更多的線索。
突然,她的目光落在了鼎底的一個微小印記上。
「這個印記……」
柳漫漫皺起了眉頭,似乎在努力回憶著什麼。
她的手指輕輕摸索著,思索好一會兒,才恍然大悟,神色更為震驚。
「這個印記,我在一本古籍上看到過,好像是某個古代部落的圖騰!」
老者聽到這裡,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同時也很驚訝,這么小一個孩子,竟然連這都能認出來。
他點了點頭,說道:「沒錯,這個印記確實是一個古代部落的圖騰。這件青銅鼎,很可能是那個部落用來祭祀的器物。能夠認出這個印記,說明你的確對古董鑑定有著深厚的了解。」
他看向柳漫漫的眼神之中,充滿了欣賞和喜歡,覺得她小小年紀就懂這麼多,而且知分寸,懂禮貌,性格也大方。
但凡好好培養一下,這以後定然是大才!
柳漫漫被老者的誇讚弄得有些不好意思,她謙虛地笑道:
「其實也只是僥倖而已。我也是在之前偶然翻看過一本古籍,才對這個印記有所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