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牛桂枝的新征程

  丈夫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太炙熱,黃水仙臉色也開始不善,「我伺候你一整晚,現在擺個臉色給誰看,我說句話都不樂意聽了?」

  夫妻兩這動靜不算大。

  牛桂枝走的這一天,甭說先鋒生產隊,就是其他生產隊的社員也都大清早跑來瞅一瞅跑去京都上大學的婦女長啥樣。

  牛桂枝不咋開口,就仔細聽大家的口音,打從人昨天追問了傅教授幾句,人家很委婉的表示她已經喊了半年的『老SI』

  這人來人往的,普通話最標準的竟然是老太太。

  徐春嬌這會正安排人流,站在土坷垃上叫男人站在左邊,女人站在右邊,小孩站中間。

  這可是大學生的媽啊,熙熙攘攘的人群還真分流出了齊整的方塊。

  主要還是人太有領導氣質

  徐春嬌站在土坷垃上登高一呼:「肅靜,大家都肅靜,同志們好!感謝各位同志來到牛桂枝同志的歡送會」

  那一副指示工作的氣場讓社員們很想跟著附和一聲『領導好!』

  一邊的徐水生尋思還不光是老太太太有范的事兒,就瞅著兩表弟分別站老太太兩邊,雙手交疊著放前面,合著頭微微朝下準備一副隨時聽後領導訓話的模樣,親姑的氣場就給突出來了。

  不要問他為啥那麼清楚,因為平時他就是常常站在邊上的那一個。

  徐春嬌已經舉起了一張四方凳子,「這是牛桂枝,牛同志坐過的椅子,往後就放在村門口,歡迎大家來沾沾喜氣!不收費!」

  那邊,牛桂枝嘴皮子都說薄了,還得繼續跟被親爸媽帶過來取經的小孩苦口婆心的說:「學習沒有捷徑啊,都是辛苦和汗水啊。」

  而那邊徐老太的場子簡直熱鬧非凡。

  牛桂枝親眼看見剛才站自己邊上面無表情聽完學習苦,學習累,學習全靠一點一滴積累的大人此時喜氣洋洋大聲預定著每天要帶孩子過來坐一會凳子沾一沾學霸的光芒!

  人趕緊又把孩子們的頭一個個的擰回來,寧願再說一百次學習沒有捷徑啊!

  她想把家旺喊過來,結果小破孩現在還挺忙,一個個的跑過去跟人家打招呼,「泥好,泥好,泥也好嗷....」

  小破孩還主動維持起了秩序,「不白來,都不白來,啊!」

  徐春嬌從人群裡頭鑽出來,輕輕鬆鬆的到閨女跟頭前再交代一番。

  介紹信,糧油關係憑證都得揣好了,特別是介紹信,回頭得到當地糧站換糧票,更別提得拿介紹信上汽車或者火車。

  幾個當妯娌的幫忙再清點一下行李。

  牛桂枝出門捎帶的還不是搪瓷盆,而是家裡頭拿五斤糧票去換的一個小塑料盆,家裡頭尋思感覺能輕一點是一點,後頭還得背被子呢。

  這年頭塑料盆可金貴了,還有鋁飯盒,一個手電筒,一盒手電筒的小燈泡放在搪瓷杯裡頭。

  海島睡慣了草蓆,也不知道北方有沒有,整了一卷草蓆裹著一件毯子。

  毯子也是自帶的,當年老姚家為了兒子結婚添置的,花了37塊呢!

  老姚頭站邊上很一臉的憂愁,總覺得兒媳婦跟這37塊錢的毯子一起飛走了。

  他把孫子招呼過來,瞥見親家母並沒有關注到這邊,無奈的點了下孫子的腦殼,「也不懂留著點你媽,瞎起鬨。」

  姚家旺捂著額頭後退一步,「外婆說了,愛我媽就得放飛她,我媽是給我去掙好生活了,媽辛苦,我愛媽!」

  說完又噠噠噠的朝親媽那邊跑。

  估摸著今天跑多了累著了,人小手捂著怦怦跳的心口皺眉,又不知道胸口喘怎麼說,只能抱怨,「媽,我命有點兒疼....」

  但這都不是事兒,人趕緊說正事,「媽,你放心去吧,我好好吃飯,等你回來我就長高了。」

  牛桂枝應了聲,別過身去抹眼淚,聲音嗡嗡的:「在家記得聽話!」

  家旺還小不知道什麼叫分離,喜滋滋的跟親媽分享今晚跟哥哥姐姐們一塊睡...

  他都分配好了,今晚在妞妞姐那屋,明天晚上在建國哥那屋,大後天去找奶奶,大大後天回家裡,想想都覺得好忙。

  徐春嬌叫閨女走吧,「路過西廣的話如果時間還夠,順道看一眼你弟弟。」

  牛進棚從駕駛室探出頭,再不走天可就要下雨了。

  陳光榮夫妻兩也很低調的坐在了貨車後頭,看到勞改農場餘下的幾個遠遠的站著揮手,內心同樣百般交集。

  夫妻兩幫著牛桂枝提了鋪蓋卷,隨著轟隆隆的汽車一起漸行漸遠。

  走時老牛家托夫妻兩幫忙照顧牛桂枝,但擱城裡頭反而是牛桂枝的身份起了大作月。

  去年11月份的時候上頭第一次提出來要嚴格控制『農轉非』,特別是從其他地方遷到京都,瀘市,津市的的都得嚴格控制。

  人家一聽牛桂枝是要去京都立馬就緊張盤查了,再一聽原來是去上大學的態度都不一樣,朝著人堆就喊著:「都讓開,讓大學生先買票!」

  牛桂枝自個也沒想到,一路靠著『大學生』三個字,愣是體驗了把人上人的感覺。

  到了羊城,牛桂枝說啥都先把夫妻兩往當地的人民醫院送。

  就隔著個海,但羊城的經濟發展顯然比海島強多了,那醫院都是四層樓,外牆還不是石灰牆,而是水磨石。

  老兩口還挺侷促,但市醫院那頭的人事倒是沒多刁難。

  也就是這一兩年西醫剛興起來,到處都在摸索著建設急診科。

  這年頭招工都是工委組織部來出招工表,還得給職工分正式工,合同工和集體混崗工。

  這麼大一個市醫院,去年才分過來五個正式工,也就是公家統招統配的醫學院學生。

  醫院人手就沒有足夠過,還得從全民所有制合同工那挖人,就是醫院自個跟勞動部門申請指標要人。

  總之就是醫生比患者少,而且這還不是誰想當就當的職業,冷不丁多兩個人,而且還中醫和西醫各一個,又都是老醫生,市醫院老高興了。

  夫妻兩也高興,就是冷不丁發現這地兒的人全部都說方言,比海島的方言還難懂啊!

  牛桂枝也沒聽懂,等人到了西廣以後發現這地兒跟海島的方言有得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