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將軍說的直白,文綿綿也就不拐彎抹角,重新坐了下來說道:「報館需要有一些被眾人忽略卻又不能被忽略的事來吸引眾人的目光,而且曾經為國出力,而後日子艱難的退役將領也需要被更多人看到,以期望能為他們帶來改變,所以,不過是各取所求罷了。Google搜索」
「除了退役的將領,我們還看到了城中的乞丐,以及以後可能會出現的流民,這些問題憑報館的能力沒有辦法去解決,但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關注到,或許會帶來改變。」
她說的是大實話,張老將軍有些微愣,好似文綿綿的回答並沒有在她的預料之中。
「老夫以為你為從大義出發。」
文綿綿笑眯眯的說道:「您這就是高看我了,在其位謀其事,我所求的不過是想要報館更好而已。」
「至於您說的我沒惻隱之心,這個我不敢苟同。」
文綿綿開始為自己辯駁,「這要幫一個人總得要找一個方法,所謂救濟不應該是一方無條件的持續付出,一方心安理得的享受,甚至覺得理所當然。」
「我覺得,應該是我出把力,然後你得要立得起來,要我單方面出力我是不願意的。」
「燕子巷的人剛經歷被火燒,有的人已經將日子過了起來,而有的人或許很快連住所都會失去,在京都再無他們的立足之地,都是自己的選擇,怨不得誰?」
張老將軍眉頭微蹙,問道:「你又要如何判定這個人值不值得幫襯?」
「這個很難。」
文綿綿說道:「安北王曾經雄心勃勃的想要進行一次義賣,想用義賣的銀子來救助那困難的將領,然涉及到後續銀錢如何發放,又誰來發放等等問題到現在都沒能拿出一份合適的章程。」
此事他同大黃牛仔細的商討過的,在這種消息閉塞的年代根本不就適用任何面向全國的救助機構存在。
國庫不可能會撥款,朝廷對兵士們的責任,在他們退役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
民間也不可能自籌到一大筆銀錢,義賣一次可以,還可以月月年年的義賣嗎?
就算有錢又如何去判定哪些人需要幫助呢?
此事就算是辦成了,也是個虎頭蛇尾。
「以我的意思,真的想要幫扶那些人幾個人的力量不都行,幾十個人甚至幾百幾千都不夠,得要整個東樞來使力,讓百姓們尊重那些人,商戶招工優先照顧那些人,讓各行各業都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有更多的選擇,而不是只能去下苦力,但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許久許久的潛移默化。」
文綿綿的話讓張老將軍陷入了沉思,大皇子安北王親自來拜訪他,希望他能來帶頭做這個事,他能以殘軀為將士們做點事自然是願意的,只是自己的本事自己知道,兵法謀略他可以,但處理這些複雜事他不行,尤其裡面涉及極其複雜人際關係,他沒立刻答應,但總歸是心動了。
文綿綿並不知道這事,若是知道了只怕要將安北王罵一頓,這絕對就是想要張老將軍背鍋哇。
見時辰差不多了,文綿綿提出了告辭,既然答應了幫人家尋找孫子,她自然要盡心,走之前讓人拿出紙筆,將那孩子的各項特徵仔細的記錄了下來。
她沒有直接回王府,而是去了將軍府,請他的祖父親自將那小劍畫下來。
得知了張家的事,兩位老人都很是唏噓,老爺子慎重的接過小劍,表示一定會盡全力來畫。
老夫人壓了壓眼圈,囑咐道:「這事你也盡心些,那孩子丟的時候已經五歲,已經到了知事的年紀,且很機靈,若是不甚走丟哪怕是問路他都能問回來,找了這麼多年都沒消息,我們都猜只怕是遇到了拐子,給拐帶了別的地方,要不然就是遇到了意外。」
「很機靈啊?」
文綿綿有些興趣的,但她在張家沒問,怕讓兩位老人更傷心。
老夫人點頭,「很機靈,在兵法一道上頗有天賦,他丟的那年五歲剛開始練武,當時都稱讚他在練武一道上也靈性,都說長大了又是一員虎將。」
「這樣一個靈秀的孫子丟了,你張奶奶那回差點就沒挺過來。」
文綿綿幽幽嘆氣,「這麼多年了,茫茫人海,哪裡去找呢。」
老夫人看著她,「試一試,對你張家爺爺和奶奶來說,也是一個指望不是?」
文綿綿點了頭,片刻後文老太爺就拿著畫好的樣子過來了,文綿綿看過,分毫不差,抬頭看著外面的天色,想了想,「我再去趟報館,讓二表哥將此事儘快的給安排上,順道去把這小劍還了。」
本想叫了他的大黃牛一起,這樣晚上他們就可以在外面吃飯,但門房卻說華旌雲出去了。
文綿綿進門找到了清風,清風言:「王爺走前交代了,晚上不回來用飯,讓王妃早些歇息。」
「可知道去了什麼地方?」
「說是安北王派人了人宴請王爺。」
文綿綿蹙眉,兄弟幾個裡面他們唯獨這這個大哥相處的一般,私下從來沒有往來過,好端端的宴請他做什麼?
難道是為了燕子巷的事?
「我去趟報館,派兩個人跟著我。」
出了門她有些心神不靈,總覺得大黃牛去安北王府沒什麼好事,本想派人去看看,又想著夫妻之間也的有些自己空間,總不能讓大黃牛出門一步都要和她交代,便歇了這個心思。
到了報館說起正事便將此事忘在了腦後,再三交代清楚後又說了接下來元宵燈會的事,等著出了報館天已經黑了。
前腳剛進了府,方嬤嬤就拿著一封信來走走上前,「王妃剛走不久安信王府就來了人,讓把這信給王妃。」
文綿綿好奇,兩家隔的也不是太遠,還給她寫信。
接過信拆開一看頓時就變了臉色,將信塞給方嬤嬤後吩咐人套馬,「我要去安北王府。」
信中說安北王今日設宴,除了一群風流公子外就請了華旌雲一人,且還安排了許多美人作陪。
方嬤嬤看過信面色大變,「聽聞安北王的宴席向來是活色生香,作陪的女子並不是一般青樓女子,她們姿色美艷,琴棋書畫詩詞歌舞無一不精,宴席上花樣還多,京都許多自詡風流之人皆是心嚮往之。」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