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一個叫李文的男人決定去死》
劉一菲愣愣的看著吳淵突然蹭的一下跳起來,跑進了套間裡的書房。
她連忙跟在後面走進書房,只見吳淵打開了筆記本電腦,在電腦上啪啪啪的敲擊了起來。
湊過頭一看,她就看到了一個標題。
《一個叫李文的男人決定去死》
好奇怪的標題
繼續往下看,吳淵正在有板有眼的列著大綱。
「男主角李文59歲,脾氣古怪,嫌東嫌西,帶著堅不可摧的原則、每天恪守的常規以及隨時發飆的脾性在社區晃來晃去,被背地裡稱為地獄來的惡鄰。」
「他每天一大早就四處巡視,搬動沒停進格線的腳踏車,檢查垃圾是否按規定分類,抱怨誰家的草坪還不修剪,詛咒那隻掉了毛的流浪貓。」
「在妻子去世後,他想追隨著亡妻而自殺。」
「直到一個冬季的早晨,當一對話癆夫婦和他們的兩個話癆女兒搬到隔壁,不小心撞壞了他的郵筒,他平靜古板的生活被打破了……」
劉一菲的眉頭漸漸皺了起來。
粗看一遍,似乎是一個很平淡又帶點奇怪的故事。
但她又不相信自家男友會寫出差勁的劇本。
細細再多讀幾遍,好像抓到了些什麼味道,卻又看不清道不明。
「師哥,這是你的新電影?」她弱弱的問道。
吳淵一邊在「啪啪啪」的繼續打字,一邊隨口回道:「是啊,文藝片,打算拿來沖獎。」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這是一部名字看起來很奇怪,但吳淵卻印象很深刻的電影。
這是一部瑞典電影,於2015年12月25日在瑞典上映。
這其實是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
原著小說經問世便暢銷全球,改編的同名電影也創造了瑞典45年來的票房紀錄,同名電影豆瓣評分8.8,書籍豆瓣評分9.0。
故事主線很簡單,講述了一個退休獨居老人歐維因為妻子去世,覺得這個世界再也不值得他留戀,想要自殺卻被鄰居三番五次破壞的故事。
但其實這部電影是一個關於死亡和活著的故事。
電影看完後,既讓人感到好笑,也讓人想哭。
歐維的妻子因癌症去世,歐維深愛著自己的妻子,因為她是他生命中全部的色彩。
更不幸的是,他忠心耿耿工作了43年的公司無情的把他開除,生活了幾十年的社區到處都是不守規矩的人,而人們對他也是避而遠之。
似乎這個世界和他已經毫無瓜葛了,沒有任何人是需要他的,沒有妻子的日子他被孤獨和絕望包圍著。
於是,歐維穿好西裝,把地板鋪上薄膜,因為他怕死後房地產公子哥們會踩壞他的地板,他拿出鑽頭,丈量好尺寸,在房屋中間打了一個孔,決定上吊自殺。
然而就在他要自殺的時候,隔壁新搬來的鄰居,因為一些毛躁的行為,反而意外打斷了他的自殺。
新搬來的鄰居撞了他家的花壇,叫女兒送飯給他,後來又自來熟的把他當司機,叫他送自己去醫院,又讓他接送小孩。
隔壁的安妮塔、同街區的男孩吉米、那隻懶洋洋的貓咪、帕爾瓦娜家的兩個小女孩、酒吧里的兩個男同、想採訪他的記者,他們都讓歐維厭煩,他們總是不請自來。
上吊、臥軌、用槍打太陽穴、在汽車裡吸一氧化碳,每當歐維準備自殺的時候,總有各種各種人和事找上門需要他幫忙,打斷了他的自殺,讓他連尋死都要一再拖延。
他為了幫助別人,只能一次又一次跟妻子說對不起,我還沒有空死了。
雖然電影名稱很沉重,但故事情節卻是輕快的,尤其是歐維想死卻老是被破壞的情節,非常幽默。
第一次尋死,被鄰居撞壞了花壇,只好幫忙倒車。
第二次想死,拿條尺子在天花板上找尋最正中間,打算釘上釘子好上吊,鄰居來借梯子。
第三次上吊繩子卻斷了,轉身拿起工具幫鄰居安妮塔和魯尼修暖氣。
第四次打算在汽車上吸入一氧化碳中毒,卻開車送鄰居去醫院。
第五次打算臥軌卻救了一個人。
第六次打算用獵槍自殺卻來了借宿的人。
無數次失敗的自殺,註定逃不開溫柔的世界。
歐維在一次次被打擾自己去死的路上,總忍不住去幫助前來求助的人,幫助了一個又一個鄰居。
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他找到了與人相處的方式,找到了自己生存的價值和意義,也找到了人生的樂趣,他的心慢慢地試著走出自己的自我封閉,與社會聯結。
歐維用他刀子嘴豆腐心收穫了一個女兒,一個女婿,兩個孫女和一個孫子,讓他在人生的最后里日子裡,體會到了別樣的溫情。
在電影的最後,歐維還是死了。
但不是因為自殺,在來年同樣漫長的冬季里,歐維安詳的在睡夢中離去了。
在去世之前,他懂得了一個道理。
即使在孤獨的時候,這個世界也是溫柔的,如果無法死亡就積極努力的活著。
生命就是這樣一件奇怪的事情,當你覺得被世界拋棄的時候,世界會教會你生命的意義,讓你懂得如何有意義的活下去。
這也是這部電影想要告訴觀眾的事情。
都說老人脾氣古怪,其實他們脾氣古怪是因為太寂寞了才會這樣,現在的老人多數是寂寞的。
給他們更多的耐心和溫柔,讓他們感受到被需要,他們的情緒自然會被撫平,也會溫柔以待。
不要等到親人不在才後悔。
這部電影不管是從立意還是其溫情的風格來看,都是一部好電影。
不然也不至於在瑞士這樣的小國上映後,迅速在全球都聞名了,被翻譯成各種版本在網絡上傳播。
這部電影當年也提名了2017年的最佳外語片獎,就是上映的時候導演根本沒考慮過去歐洲三大的事情,沒報名歐洲三大,有些可惜。
吳淵打算將這部電影給拍出來,拿去威尼斯試一試。
這種溫情氛圍拉滿,又兼顧探討「生命」這個大命題的電影,還是很受到歐洲電影節歡迎的。
日本大導演,拿過多個歐洲電影節獎項,包括金棕櫚的是枝裕和,他就主要拍日式溫情電影,圍繞家庭、父母兒女之間展開,獎拿到手軟。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這部電影風格和吳淵之前拍的《入殮師》《愛》差不多,都是走溫情路線外加探討「生命」這個永恆話題的。
只要將其內容本土化的改一改,有前兩部作品的印象打底,吳淵這次真有可能競爭金獅獎。
而且主席還是馬克·穆勒,機會就更大了。
有了柏林最佳導演和坎城評審團大獎在手,吳淵現在對獎項的追求,也就只剩下金獅、金熊、金棕櫚這三個最終大獎了。
這次必須沖一把了。
男主角就叫李文了,找個國內演技精湛的50歲以上的男演員,然後再配上幾個老戲骨群演,這部電影能拍出來!
而且這部電影的時間背景是在冬季,剛好可以在今年冬天拍,還能趕得上明年夏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妥!
覺也不睡了,吳淵徹夜就待在了書房裡,完善著這部電影的劇本,將一些明顯有北歐風格的地方給改成了華夏本土化。
比如歐維擔任的社區居民會的會長,改成了華夏特色的居委會主任。
歐維和老友談論的汽車,而且因為汽車品牌喜好不同而老死不相往來的劇情,改成了倆人因為支持的足球隊不一樣而鬧脾氣。
華夏人可沒什麼汽車品牌情節,這個年紀的華夏老人更不可能有什麼愛車。
但足球不一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國內是有一陣足球熱的,那個時候的華夏足球也很給力,在亞洲是強隊,確實有一大批忠實粉絲。
總而言之,吳淵儘可能的將原版電影中那些北歐人才有的習慣和風格,都往華夏方向去改。
還好,這些東西本身也不影響這部電影的主線故事,就算改了也無傷大雅。
就這樣,他一邊繼續拍攝《加勒比海盜3》,一邊還在熬夜寫劇本,足足頂了一周的黑眼圈,才寫出了初稿。
文藝片的劇本,確實要比商業片更難做,也更加費腦啊!
一直看著吳淵熬夜做劇本的劉一菲,都心疼壞了。
另一邊,吳淵在美國忙著拍《加勒比海盜3》和寫劇本的時候,在國內這邊,光影時代的新電影也低調的在內地上映了。
上映的是韓嚴的《我把初吻獻給誰》,這是一部實驗片。
故事講述的是二十二歲的男主角羅嘉,突然決定在二十三歲生日之前,要把自己的初吻獻出去。
在獻初吻的過程中,他遇到了九個女孩,並與之發生了九段情感故事。
為什麼說是試驗片呢,因為這部電影說是一部電影,實際上就是九個單元故事組成的。
每一個故事對應著羅嘉遇到的一位女孩。
在整個故事的大框架上,用九部不同特點的短片而形成一個完整故事。
這種拍攝方法,在華夏都不算是一個新奇的例子,更別提全球了。
鞏利2004年演的《愛神》,就是一部由王家衛、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史蒂文·索德伯格三位導演分別拍攝的三段關於「愛和性」的故事組成的電影。
這種由幾段短片串聯起來的電影,在世界影壇上都出現過不少。
然而沒有一部成績好的,這條路一直沒被人走通,所有拍這種類型作品的導演,都還在摸索的階段。
所以,這種類型的電影也被當做是試驗片。
李曉萍也不看好這部電影的票房成績,所以在宣傳方面沒有像《誰的青春不迷茫》那樣花大錢,只是在各地影院分發了海報張貼宣傳。
自然,韓嚴這個沒名氣的導演+試驗片的題材,也使得這部電影缺乏競爭力和吸引力。
開畫首映當天,《我把初吻獻給誰》只獲得了50萬的首映票房,成績頗為差勁。
第一時間,外界就出現了不少嘲笑光影時代的聲音。
一向眼光卓略,拍電影和投電影都是做一部火一部的吳淵,終於是折戟了一次!
圈內無數看熱鬧的人和公司,心裡那叫一個舒坦啊!
你吳淵也有投資失敗,製作失敗的電影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