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周天子【二更,求追讀收藏】
惠文王十二年,秦國派遣使者前往「鞏」參拜周天子。𝒔𝒕𝒐520.𝒄𝒐𝒎●
這是幾十年間第一次有強國正兒八經的派遣使者、禮節周到的前往天子地參拜周天子。
周天子隱隱約約覺著有些不安。
秦國想要做什麼?
天下人也有些不安,秦國要做什麼?
誰都不知道秦國想要做什麼,但所有人都在期盼著秦國做些什麼,以打破自己仁義的名聲。
惠文王十二年,在使者「蘇秦」、「張儀」二人還在參拜周天子路上的時候,陳野怒而發出了討賊檄文,討賊書的主要攻擊對象便是蘇秦、張儀二人。
同月,秦國國君也憤怒的表示,蘇秦、張儀二人妄自稱矯詔,他們二人不是秦國的使者。
秦國國內的諸多賢才、咸陽宮中的眾多對象也全都是進行了辯論,往常的辯經會只會持續一天兩天左右,而這一次的辯經則是整整持續了兩個多月還未曾結束。
辯經的主題很簡單,便是蘇秦、張儀二人的舉動。
隨著辯經會的持續進行,蘇秦、張儀、陳野之間無聲的戰爭也在持續的蔓延,沒有硝煙的戰爭蔓延的時候,關於他們的爭論主題也逐漸的流傳了出來。
蘇秦、張儀二人慾請周天子冊封秦國為王,而陳野則是不贊同,甚至秦國國君都不贊同。
但國內許多人贊同這件事情,並且覺著秦國已經足夠強大。
楚國、齊國、魏國三個國家都能矯詔稱王,為什麼秦國這麼強大的國家反而不能稱王呢?
並且,秦國是正兒八經的請周天子冊封,而不是像魏國、楚國、齊國一樣自己妄自稱王。秦國有什麼僭越的地方呢?
所有人都在瘋狂的辯論著這件事情。
最開始,天下人爭論的是秦國稱王的事情是不是僭越。
慢慢的天下人爭論的話題變成了,楚國這等蠻夷都能僭越稱王,魏國、齊國也能妄自稱王,那為什麼秦國這種正兒八經尊周天子的強國不能被冊封為王?
之後人們爭論的言語慢慢的變成了「秦國這等仁義的國家稱王,難道不是眾望所歸的事情麼?」
再之後,人們的爭論變成了「秦國稱王之後,會對天下有什麼樣子的改變。」
到了最後,人們已經不再關注秦國稱王這件事情的本身了,而是開始逐漸討論起來秦國稱王后其餘的國家會不會景從,那些國家的僭越該如何處理。
在天下人討論最紛紛揚揚的時候,蘇秦、張儀二人來到了「鞏」,並且見到了周顯王。
周顯王坐在大殿中,周圍的裝飾十分的繁瑣而又華麗。
他看著站在台下恭敬中帶著些許敷衍的蘇秦、張儀二人,心中幽幽的嘆了口氣。
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
從一開始秦國開始尊他,並且納貢的時候,他就知道,秦國一定是有目的的,而這個目的恐怕便是稱王。
畢竟天下沒有免費的餐食。
秦國自秦孝公開始恢復數十甚至百年前的納貢之禮,一直持續到如今已然有了三十多年了。
這三十多年來,秦國的納貢帶動了其餘國家的納貢,讓他的日子、讓周王室的日子好過了許多,甚至現在幾乎已經恢復到了與最開始差不多的地步。
除了王權以及實力。
尊貴的生活並沒有腐蝕周顯王的智慧,反而讓他更加聰明了。
他明確的知道,這些是秦國預先付出的報酬,總有一日是要收回去的。
周顯王聲音平和:「二位先生來此何干?」
他的聲音中帶著慈善,像是一個尋常人家的老人一樣。
蘇秦、張儀二人對視一眼,神情恭敬:「臣參見天子。」
「臣等今日前來,是為我國君請,請天子賜封我國君為王!」
二人站在那裡,雖然行著禮,但腰卻是直的。
周顯王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幽幽的嘆了口氣:「可以。」
兩個字讓蘇秦、張儀也有些震驚,他們以為要行威逼利誘之事,已經做好了犧牲自己的聲名而為秦國的準備。
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事情竟然如此順利。
看著他們驚愕的神色,周顯王反而笑出了聲,他看著蘇秦、張儀二人說道:「怎麼,難道這不是你們的所願麼?」
「孤准允了。」
他笑眯眯的說道:「天下之國中,唯有秦國可以承擔「王」的聲名和地位。」
「自孝公恢復納貢起到如今,已然有三十來年了,這三十年間,因為秦的緣故,天下眾國不再裝聾作啞,而是紛紛效仿孝公之行而恢復納貢。」
「孝公是尊禮的仁義之國君啊!」
「而如今,嬴駟繼承了他父親的仁義之名,不僅恢復納貢,還每年年節都朝拜孤,這是天下眾多國君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啊。」
「嬴駟則是做到了。」
周顯王的神色看起來十分感慨:「如此仁義的國家,如此聖明的君王,幾乎是要從上古先賢的典籍中才能夠見到的,這樣子的國君孤加封他為王,又有什麼令人驚訝的呢?」
他平和的看向蘇秦,張儀:「回去之後,回稟你國國君,便說盟會之日,孤會親自前往官渡。」
「為他加封為王!」
「此事不可推辭!辭則違抗天子之命!」
周顯王的話語中帶著些許堅定,他已然決定要在最後的關頭為秦國做些什麼事情。
反正邦周在他的手中已然是分崩離析,幾乎撐不住最後的臉面了。
是秦國、是秦孝公以及現在的嬴駟納貢才讓邦周有了最後的體面,秦國如此,他怎麼能夠不投桃報李呢?
當然,這也與當今的天下局勢有關。
若此時天下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妄自稱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僭越的話,即便是秦國如此再做三十年,周天子也不會動容而加封秦國為王。
可如今邦周的「禮」已然崩塌,天下間已然有了三位王,他不在乎再多一個。
在蘇秦、張儀二人離去之後,周顯王甚至嘴角帶著些許微笑。
他看向遠處,輕聲低喃:「這天下啊,再亂一些吧。」
「顯王四十四年,秦使入鞏朝天子,議秦王事。時天子慨嘆曰:「孝公之仁義、惠文王之德行,乃上古先賢典籍之君,足以稱王也!」,言,親往盟會,加封秦王。——《新戰國書·周本紀第一》」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