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國強矣!【6k三更,求訂閱】

  第109章 國強矣!【6k三更,求訂閱】

  嬴駟聲音哽咽,幾乎不能言。{什麼?你還不知道|.閱讀.COM,無錯章節閱讀|趕緊google一下吧}

  他看著跪伏在地上,身上沾染塵埃的眾多學子,不由得說道:「諸位何必如此?」

  「有何罪也?」

  周圍逐漸的圍攏過來了些許黔首,他們看著站在那裡的嬴駟,看著跪伏在地上的學子們,你一嘴我一嘴的知道了這裡發生的事情。

  所有人看著站在前方的嬴駟,心中都有些動然。

  這是他們的王啊!

  哪有比秦王還要仁義的王呢?

  此時,一直悲痛的陳野緩緩走出,陳瞻在他的身邊微微攙扶著他。

  「王上。」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且帶著些許肅穆:「秦律有言,當以秦律為責!不可違背秦律!」

  「學子圍王宮,此乃大罪!」

  「臣請依秦律做!」

  周圍的學子沒有一個有什麼意見的,他們甚至在這一刻覺著陳野的形象更加高大了起來,因為這才是他們心中的陳野!

  是那個客觀公正,秉持著秦律為主的陳野!

  於是,跪伏在地上的學子們紛紛開口道:「學生請王上依秦律做!」

  嬴駟的眼角再次落下淚水,他望著陳野,聲音中帶著懇求:「老師!難道法之外沒有情麼?這些學子難道不是情有可原麼?」

  「他們是為了家國大義而來,而不是為了自身。」

  「便放過他們一次吧!」

  陳野站在那裡,像是一尊守護秦律、守護秦國的神靈,他的臉上帶著沉頓之色。

  「王上,秦律不可違!法不可違!」

  「圍宮之罪,首惡依照秦律當流放!其餘眾人當杖責二十!」

  「還請王上下令!」

  人群中,那幾位為首的學子對視一眼,而後施施然的走了出來,臉上還帶著些如釋重負的神色,他們知道這一次領著學子前來圍宮沒有好下場,但他們依舊做了。

  因為總有些事情高於生命!

  幾人微微彎腰行禮,輕聲道:「我等之罪,不可饒恕。」

  「此例不可開!」

  「還請王上下令!」

  嬴駟站在那裡,神色變幻莫測,他輕輕的走到陳野身邊:「老師,法者,難道不是為了人而來的麼?」

  他的眼睛中同樣帶著堅定,一如當年一樣,為這幾位學子開脫著。

  「老師當年曾經說過,法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罰」,而是為了讓人能夠謹記其中所為。」

  「如今這幾位學子已然明白了,為何一定要「罰」呢?」

  陳野的眼神也有些猶豫了。

  此時,那長街上不斷的有臣子前來,甚至蘇秦、張儀二人都是匆匆的來到了這裡。

  他們恰好聽到了嬴駟所說的話,心中也是感覺十分正確。

  當即上前一步。

  張儀笑著說道:「原來是惆悵這個事情啊。」

  「臣倒是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張儀笑著看向陳野:「安國君,依照秦律,這首惡當流放到何處?」

  陳野微微一頓,而後說道:「倒是沒有說明。」

  「一般是流放到秦的邊疆之地。」

  張儀看向那幾個學子,又看向嬴駟,繼而說道:「這幾位麼,我也都見過,也都認識,知道這幾位在學宮中也是有才名的,是很有能力的人。」

  「若是真的流放了,反而是對人才的一種浪費。」

  「如今大秦的邊疆的話巴蜀是否也算?」

  張儀微微眨了眨眼,臉上帶著莫名的笑意:「前些日子,王上還說巴蜀那裡缺人,沒有人能夠治理一些鄉縣,如今這不是人麼?」

  「將他們流放到巴蜀去,但以「罪」之身,暫且無名無分的治理鄉縣,若之後能夠有功,則給他們官身,若沒有麼?」

  張儀一笑,臉上的神色中卻沒有絲毫的溫和:「那便是繼續在那裡無名無分、無權無力的為秦國的子民解決問題吧。」

  「如此,既是流放了,沒有違背秦律,又沒有單獨這幾位施展才華。」

  「王上、安國君覺著如何?」

  嬴駟一聽,眼睛猛地變亮了起來,他帶著些許希望的看向陳野:「老師」

  陳野幽幽的嘆了口氣,無奈的說道:「也好,左右也是流放,找一些事情給他們做,也是不浪費了。」

  他偏過頭,神情嚴肅的看向幾個人說道:「你們可是願意?」

  那幾人一頓,而後心中頓時湧現出來無數的歡喜之色,這有誰不願意呢?

  本來以為要流放到邊境而後死在那裡了,如今雖然依舊是流放,但卻還有了一線生機不是麼?

  「我等願意!」

  張儀又看向其他的學子,想了想說道:「至於這些學子麼?」

  「杖責二十的懲戒實在是有些過了,不如改成罰金+杖責十?」

  其餘學子中一部分人頓時鬆了口氣。

  若是說一些罰金加上杖責十的懲戒,他們是能夠承受得了的,畢竟這些人的身體並不是非常好,這個時代的杖責二十下去,只怕是一條命去了八九分。

  如今杖責十棍嘛,頂多去半條命。

  半條命總比大半條命好吧?

  陳野嗤笑一聲,指了指張儀說道:「就你小子聰明,知道給老夫找麻煩。」

  他略微沉吟:「只是如今老夫也不是司寇,伱去問司寇去吧,別問老夫。」

  陳野冷哼一聲,背著手就準備上車回府。

  嬴駟連忙攔住了陳野說道:「老師,老師,寡人還有要事與您商議呢,您先別走!」

  陳野微微皺眉,繼而恭敬的說道:「臣遵旨。」

  張儀聳了聳肩膀,看著站在一旁攙扶嬴駟,免得他因為過於虛弱而摔倒的陳慎:「司寇,您覺著儀方才的提議如何?」

  陳慎看了一眼自己正在生氣的老父親,又看了一眼點頭的嬴駟,當即說道:「父親和王上都沒有什麼意見,我也沒有什麼意見,這的確是一種合理的處置方式了。」

  於是,眾多學子的懲處便這樣子定了下來。

  待到學子們都散去了的時候,這咸陽宮外再次恢復了寧靜和祥和。

  章台宮

  剛一進宮,嬴駟就甩開了陳慎的手,抹了一把臉,手上沾了些許白色的脂粉。

  陳野也是恢復了往日平和的神色,就連張儀、蘇秦二人都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臉上帶著慶幸之色。

  「安國君啊,您不愧是人老成咳咳,人老智慧多啊,竟然能夠想到這樣子的辦法來化解學宮中那些學子的憤怒。」

  陳野眯著眼睛坐在那裡,聽了張儀的話冷笑一聲:「若不是你們想不出辦法來,還需要我這個半條腿進入了墳墓的老頭子來想辦法?」

  嬴駟倒是有些無奈:「老師,這也不能怪我們無能啊。」

  「畢竟這些學子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更何況秦國的頭頂還有仁義之名?」

  「他們被沖昏了頭腦之後,沒有考慮匈奴南下的事情,也是正常的。」

  陳慎一言不發的坐在這幾位的身邊,只是低著頭一邊學習一邊思考著。

  陳野微微搖頭嘆氣,繼而說道:「在盟會的時候,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了,如今能夠完善的得到解決,也是一件好事。」

  「經此一事,這些學子們便會死心塌地的留在咸陽,留在秦國了。」

  嬴駟嘿嘿一笑:「老師,您是怎麼在短短的半天就想到這麼多的?這樣一來不僅將學子綁在了秦國的戰車上,更是讓天下人都沒有可以置噲的點。」

  陳野神色有些古怪的說道:「其實這個辦法不是我想的,而是一個你們萬萬想不到的人想的」

  他小聲的說道:「是孟軻跟我說的這個辦法。」

  「那個傢伙還完善了一把,只是不願意自己說出來,覺著不符合自己的「人設」,所以讓我來說。」

  孟軻?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繼而你看我我看你,都看到了對方眼睛中的震驚。

  儒家的孟軻?孟子說的?

  孟子出的這個主意?

  嬴駟幾乎是驚訝掉了下巴:「孟軻?他不是一向說戰爭要仁義的麼?不是還說了什麼捨生取義麼?」

  「咋」

  陳野聳了聳肩膀:「你說這些我哪知道,反正主意是孟軻出的。」

  他的眼睛中帶著些意味深長的說道:「或許,王上努努力,能夠把孟軻從學宮中拉出來,為我大秦效力也說不定呢?」

  嬴駟神色一動,他倒是真的有這個想法了

  魯國

  魯國國君站在城樓之上,看著城樓下那圍攻的軍隊、士卒,臉上帶著些許慘然的笑意,他沒有想到,沒有想到魯國傳承了這麼多年,最後要毀到他的手裡!

  這讓他怎麼能夠接受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站在城樓上,魯國國君大笑一聲,而後拔出腰間長劍,橫在頸間。

  「悔不該,悔不該啊!」

  城樓上的士卒、城樓下的士卒,那圍攻著的軍隊見到此情此景,都不知道他所說的悔不該是什麼意思。

  但所有人都明白

  魯國真的要亡了!

  魯國國君閉上眼睛,而後手中長劍猛地用力,鮮血順著長劍緩緩地落在地上。

  他的右手無力的低垂,而後長劍瞬間落在地上。

  「咣當——」

  一聲輕響,魯國國君的身軀朝著後方緩慢的倒去。

  「君上——」

  「君上!——」

  守城的士兵望著這倒下的身軀,聲音悲愴。

  這一剎那之間,一部分正在拼殺的士兵瞬間血氣湧上心頭,他們突然變得悍不畏死了起來。

  「國之將亡!吾身何存!」

  「國之將亡!吾身何存!」

  「國之將亡!吾身何存!」

  他們握著手中的長矛,視死如歸的朝著前方衝殺!

  一具具屍體倒落在地上,鮮血澆灌了這一片土地,使其變得更加肥沃了。

  哀兵必勝?

  那是在有前路的前提下!

  這些士兵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他們只是前仆後繼的朝著自己想要的地方而去!

  誰都無法阻止。

  這是他們的選擇!

  魯國,某處宮殿

  此時站著幾十位儒生,這是魯儒一脈如今大部分的弟子了,畢竟魯國雖然是儒學的發源地,且孔子在此停留了很多時間,但他們終究沒有出現一個驚才絕艷的領袖。

  如同孟子一樣。

  他們的懷中抱著整理出來的典籍,臉上帶著平和的笑。

  「走吧。」

  「去見先師!」

  「走——」

  一個老者緩緩地將手邊的油燈一推,燈油灑落在地上,一抹火焰落在了那堆著的書籍上,剎那之間無數的火焰升騰了起來,將這個宮殿包裹住。

  這裡充斥著燈油、書籍!

  全部都是易燃的物品,火焰幾乎是在一瞬間點燃了整個大殿,甚至沒有挽回的可能。

  熊熊烈火中,魯儒一脈伴隨著他們整理了一生的典籍,就這樣消失了。

  大殿外的空地上,十幾個年輕人站在那裡,他們的懷中同樣抱著典籍。

  魯儒一脈的那些老儒願意以身殉國,但是他們並不願意讓魯儒一脈辛苦整理出來的典籍以及思想就這樣消失,所以他們選擇了一些思想更為開闊、偏向孟儒一脈的弟子,讓他們拿著這些典籍去秦國!

  去秦國咸陽學宮,去投靠孟子。

  看在同樣是儒家弟子的份上,孟子一定會幫助他們的,至少會收留他們。

  這樣他們的一脈也算是未曾斷絕,不是麼?

  為首的那個年輕人抹了一把臉上的淚水,他透過熊熊的烈焰,看向遠處的西邊:「走!去秦國!」

  他的聲音中帶著些許仇恨的影子。

  「在秦國某一出路!為國復仇!」

  他轉身,一步一個腳印的朝著秦國的方向走去。

  宋國。

  宋國的國君與魯國的國君不同,在幾國同時宣布了對宋國的戰爭時,他就直接選擇了投降。

  是的,投降。

  宋國的國君站在城門口,上身的衣物已然褪去的乾乾淨淨,就那樣赤著站在那裡,手中捧著宋國的印璽、堪輿圖、布防圖等等。

  他的臉上帶著諂媚之色如同一條狗一樣。

  當大軍抵達城門口的時候,他主動上前。

  「宋國乞降!宋國乞降!」

  「願獻上國書、堪輿圖等,只求放過我一條性命苟且。」

  他一招手,身後的士卒帶著幾個綁著的人走了過來,那幾個人頭髮花白,身上布滿了傷痕,但臉上的神色卻是堅定不屈。

  當他們看到諂媚的宋國國君的時候,不由得「呸」了一聲。

  宋國國君不以為意,只是說道:「這幾個是試圖抵抗的人,小人已經將他們全然拿下了!」

  「聽候您的吩咐。」

  衛國

  衛國國君、衛國朝堂上下的眾多臣子們,全都是站在那裡,臉上帶著恭敬之色,沒有一個反抗的。

  他們直接歡快的將前來攻打的人迎接進了城池,並且送上了印璽、堪輿圖等。

  國與國是不同的。

  就像魯國的國君與魯國的士卒們拼死而戰,宋國的國君不僅乞降,而且將反抗的臣子抓起來,衛國上下全部都是卑躬屈膝之輩一樣。

  惠文王更六年(公元前315年),也就是周慎靚王五年。

  這一年發生了許多事情。

  六年春,五國合盟攻伐衛、宋、魯三國,僅僅是用時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在六年的春天完成了這個目標。

  幾國將天下瓜分了個乾乾淨淨。

  同年春,秦國、燕國將匈奴再次趕了回去,沒有了邊疆騷擾的秦國、燕國合盟了。

  距離如此之遠的兩個國家因為仁義合盟了,他們沒有舉行盟約,只是互換了國書之後,就毅然決然的發動了對五國的戰爭。

  秦國的討賊檄文中是如此寫的。

  「邦周之國,列為兄弟。今五國不義,伐小而破廟,人神共憤、天地共誅之。」

  「秦燕,伐不義!」

  「此戰,非秦燕之罪也!」

  惠文王更六年的夏天,不知道為什麼,面對秦國燕國的攻勢,五國並沒有做多餘的抵抗,就像是認命了一樣。

  在秦國攻下了兩座城池、燕國攻下了一座城池之後,五國國君傳書,欲與秦燕和談。

  秦王嬴駟本來不想要接受的,但此時咸陽學宮中的祭酒、儒家的領袖孟軻卻站了出來,他陳述了如今和談的重要性,更是說明了天下百姓安樂的重要性。

  於是,秦王嬴駟、燕王便接受了和談。

  和談的結果是秦燕兩國所占據的地盤歸屬秦燕所有,而戰爭則是即刻停止。

  本來秦王嬴駟是想要恢復魯、衛、宋三國宗室宗祠廟宇的,但三國王室剩下的人卻紛紛出面,感謝秦王仁義的同時,拒絕了秦王的提議。

  他們說,自己的國家被滅亡,自己的國人不得以成為他國的國人,這對於他們來說已然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了。

  黔首們流離失所,可他們好歹還有一個容身之地。

  若是再建立宗祠以祭祀先祖,且不說他們有何顏面面見先祖的事情,只是說這樣如何對得起黔首們呢?

  聽了這三國宗室的言語,嬴駟嘆了口氣後終究沒有繼續堅持自己的想法。

  惠文王更六年的夏天,席捲天下的戰爭就這樣子結束了。

  可是戰後的餘波卻遠遠沒有停止。

  一部分人通過這場蹊蹺的戰爭,看到了一個巨大的陰謀。

  天下人不是所有都是傻子。

  聰明人看到了其中七國的妥協和退讓,也同樣看到了這七國合盟的「背景」。

  於是,一部分的心中出現了一個問題。

  「秦國真的是仁義之國麼?」

  秦國是不是仁義之國這個事情有待商議,但秦國是天下間較為強大的國家,這倒是一個無可爭議的事情了。

  甚至可以說隱隱約約是第一強國了。

  趙國的改革和變法依舊在進行中,但似乎並沒有像當年秦國變法那麼好的效果,這倒是讓人不知道是為什麼了。

  趙王也在迷惑著。

  為何當年秦國的商鞅變法那麼的順利,直接成就了一個第一強國,一個霸主,但如今自己的改革明明也應當這樣的,卻總是有些地方上不去?

  當然,迷惑歸迷惑,但趙國的軍事實力卻是一躍成為了七國中的第二強大。

  甚至就連一直以來的強國齊國與魏國都是不能夠與之媲美了。

  與趙國相反的則是魏國。

  自從上一任的魏王崩殂,這一任的魏王上任之後,一切就發生了改變。

  國內的一切好似都開始了暗暗的變化。

  首先是魏武卒。

  這個當年魏國的依仗,如今變得腐朽不堪,甚至是成為了國內一些權貴手中的武器,用他來刺向國君。

  會有這個結果,是上一任魏王在最後與貴族們妥協的緣故。

  他允許貴族們掌握一部分的魏武卒。

  而貴族則是利用掌握著的這一小小的部分,逐漸滲透了整個魏武卒。

  上一任魏王晚年,意圖學習秦國的軍功制度。

  所有的貴族想要繼承爵位,就必須是身上有軍功,掌握了魏武卒的貴族們為了獲得軍功,則是上行下效的「偷」「搶」「竊」。

  搶部下軍功的事情常有。

  而一旦有人想要檢舉揭發,這些貴族們便互相遮掩。

  倒是有一個人十分聰慧,沒有直接在軍伍中揭發,而是偷偷跑到了魏國的國都大梁,甚至賄賂了魏王身邊的寵臣,因此見到了魏王。

  他向魏王檢舉魏武卒中搶奪部下軍功的事情。

  魏王震怒,下令徹查這個事情。

  那個士卒本來十分興奮,以為自己的冤情能夠沉冤得雪,但最後這個徹查差事的人來詢問他的時候,他整個人都崩潰了。

  因為這就是搶奪他軍功的那個貴族子弟。

  這個貴族子弟憑藉著搶奪他的那些軍功,回到了大梁,成為了魏國的司寇。

  在悲憤、與那個貴族子弟嘲諷的笑容中,那個士卒自刎了。

  這個消息傳回了這個士卒所在的行伍,自此之後,魏武卒的戰力就大大下降了。

  後來,貴族們為了能夠湊齊軍功,卻不讓自己的孩子去前線冒險,也因為此時的魏國與秦國之間的戰爭經常吃敗,危險性大大增加,他們開始在每次戰爭之前,準備好足夠的奴隸。

  在戰爭的時候,即刻讓自己家中子弟躲在最後方。

  戰爭結束後,用奴隸的人頭來換取軍功。

  魏國的沒落也就成了理所應當的事情了。

  秦咸陽城

  章台宮

  嬴駟看著堪輿圖,看著不斷擴大的秦國勢力範圍,不由得輕笑一聲:「老師,國強矣!」

  「這難道不是寡人與您的功勞麼?」

  陳野則是笑著搖了搖頭:「都是您的功勞啊。」

  「惠文王更六年,秦燕伐不義,合盟攻趙魏韓楚齊,五國大敗,後和談。——《戰國書·列國紛爭戰卷》」

  PS:求訂閱。下一更在晚上的九點半左右~

  明天開始依舊是每天兩更,一更六千字~這是承諾的哈。

  時間的話就固定在上午的11:30,晚上的21:30。求追訂啦~

  另外,章節號錯了改不過來了就這樣吧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