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行行好,讓我們交稅吧!
帶著五萬兩黃金的王萬春王大總商還是來晚了一步,他並不是頭一個趕到大明寺請見的鹽業總商。徽幫四大鹽商中的另外三位,休寧沈家的沈涵雙,歙縣汪家的汪百川,績溪李家李三寶,全都帶著一車車的金銀,在大明寺外請見了。不,不是請見,而是請罪!
罪,肯定是有的!兩淮鹽業一年收入怎麼算都上千萬,只給崇禎皇帝幾十萬,怎麼可能沒有罪?就算他們沒有牽扯進東南勛貴的謀逆,也是罪大惡極的!
至於饒不饒的,就看他們的表現了。
「千歲爺,」黃小寶笑吟吟的走到正在看奏章的朱慈烺跟前,「徽幫四大鹽總都在外面跪著呢!還都帶了金子、銀子過來,只求千歲爺賞見。」
「哦。」朱慈烺點了點頭,「帶他們到平山堂,再叫上師兄和沈廷揚。」
平山堂在大明寺大雄寶殿的西側,是北宋歐陽修任知揚州事時所建,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靜,憑欄遠眺江南諸山,恰與視線相平,故稱「平山堂」。
四大徽幫鹽總和紀坤被黃小寶帶來的時候,朱慈烺正在平山堂內和鄭森、沈廷揚一起說話。
沈廷揚是從登州走海路南下的。因為朱慈烺離開登州時還是夏季,海上都是往北吹的風。所以沈廷揚的沙船吃逆風,不方便南下。
另外,沈大老闆的船隊是自負盈虧的——朱慈烺授予海沙幫總管北洋海務的特權,允許他們經營北洋海貿並且徵收船稅(又名保護費)。
還封沈大老闆當了總督北洋通商軍務大臣兼管北洋水師,並且將登州水城交給沈廷揚管轄,作為北洋水師的老營。
所以沈廷揚就沒跟著朱慈烺一起南下,而是留在登州的北洋總督衙門處理北洋事務。期間還派船隊去了趟朝鮮,向李朝大王李倧要了幾千斤人參,幾千張獸皮和十萬石白米當「保護費」——不是白要的,也不是什麼朝貢,而是保護朝鮮的海疆不被倭寇騷擾。
什麼?現在沒有倭寇了?
呵呵,如果李倧拒絕了沈廷揚的要求,保證會有倭寇上門的,而且個個都是兇殘的真倭寇
「哈哈哈,幹得好!就該這樣!我大明可不能總當冤大頭啊,得讓朝鮮人出點血,沒咱們保護,他們還不得讓倭寇搶光了.如果需要倭寇就和我大師兄去借一些,他家有的是倭寇!大師兄,是不是啊?」
鄭森尷尬地笑了笑:「師弟殿下,我家沒有幾個倭寇的,真沒幾個回頭我就給家父去信,叫他把倭寇都趕走!」
「別別,」朱慈烺擺擺手,「你家的情況本宮是知道的,沒有倭寇幫著打,你家的人馬能上岸?」
隔行如隔山啊!鄭家是積年的海賊,在海上橫行沒問題。可是上岸真不行啊,歷史上鄭森當家後努力整頓,還建立了鐵人軍,算是稍微有了一點陸戰的能力。
不過現在還是鄭芝龍這個老海賊當家,根本沒有打陸戰的心思。也就僱傭一點日本打手衝鋒陷陣,數量也不是太多,就只有幾百個。
朱慈烺笑著:「這事兒等令尊來了以後再說吧到時候還得讓他幫著多雇一點倭寇,朝鮮人需要倭寇啊!」
鄭森一愣,「朝鮮國王不是給了人參、獸皮、白米了」
朱慈烺笑道:「有了倭寇,他會給得更多!而且,東虜是朝鮮的宗主啊!是不是應該派個幾千韃子去保護朝鮮?」
「韃子去保護朝鮮?他們會那麼好?」
「會的,一定會的!」朱慈烺道,「朝鮮國王會去哭求的,總能求來一點,哪怕求來1000個韃子,咱們面對的韃子也會少1000個啊!師兄,你現在覺得倭寇有用了嗎?」
「師弟殿下高明啊!」鄭森翹起大拇指恭維道,「為兄明白了,一定叫家父多雇一些倭寇來幫沈總督。」
朱慈烺正掰著手指頭和鄭森講解倭寇使用方法的時候,四個滿頭滿臉都是汗珠子的鹽商被帶到了。
他們都認得沈廷揚,見他蟒袍烏紗,一副春風得意的樣子,真是說不出來的羨慕啊!
沙船幫沈家可算是要發達了,回頭一定要好好巴結如果他們還能回去繼續當鹽商的話!
另外,那個正在教沈廷揚怎麼做事的少年,真的是大明撫軍太子殿下嗎?看上去不是很厲害啊!
「見了太子,還不叩頭?」黃小寶看見四個鹽商傻愣愣的,只好開口提醒。
四個鹽總這才如夢初醒,連忙跪下給朱慈烺磕頭。
朱慈烺板著面孔看著四個鹽商,忽然哼了一聲:「你們就是勾結朱國弼、黃澍謀反的四大鹽梟啊!來人吶.」
「不是啊!」
「冤枉啊!」
「我們是好鹽商.」
「我們沒有勾結朱國弼、黃澍.」
四個鹽商差點給嚇掉了魂,還是紀坤比較鎮定,大聲上奏道:「千歲爺,他們四人都是徽幫鹽總,和山陝鹽總不是一路的。」
「是嗎?那他們來本宮這裡幹什麼?」朱慈烺繼續板著面孔。
「回稟千歲爺,他們是來給千歲爺交鹽稅的。」
「鹽稅?」朱慈烺哼了一聲,「不必了本宮不缺這幾錢兒,都回去吧。」
四個鹽商一聽,心裡那個著急啊,連忙叩頭哀求起來了。
「千歲爺開恩,讓咱們交稅吧!」
「千歲爺,老朽知錯了,以後再不敢逃稅了.」
「千歲爺,老朽以後一定多多交稅!」
「千歲爺,行行好吧.」
還好崇禎皇帝不在這裡,要不然一定會被驚呆的。
原來大明的鹽商那麼喜歡交稅啊!不讓交稅還要叩首哀求!早知道這樣,也別向農民加派三餉,直接找鹽商收稅不就行了?
「不行,不行。」朱慈烺連連搖頭,「旨意都下了,怎麼能收回?」
真的不收?這可怎麼辦?
四個鹽總都傻眼了,他們知道自己現在要交的不是稅,而是買命錢!這錢要不交出去,朱慈烺不殺他們,那幫吃人不吐骨頭的髒官也得把他們吃干抹淨了。
「師弟殿下,」鄭森這個時候開口發話了,「如今朝廷正是用錢的時候,既然揚州的鹽商有意報效,您不如就收下吧。」
沈廷揚也道:「鹽稅自古都是商稅之中的大頭,宋朝時有一兩千萬貫,本朝初年行開中法時也能為九邊籌集幾百萬石糧食朝廷如果要募兵北伐,收復失地,還是需要鹽稅的。」
「可旨意已經下了!」朱慈烺還是搖頭,「本宮是講信用的。」
「師弟殿下,」鄭森道,「令旨只說廢除鹽法,裁撤鹽政,並沒有說停止專賣啊。」
「沒有了鹽法、鹽政,還如何專賣?」
鄭森道:「可以循東、南、北洋海務之例,發包給商人專營。淮揚兩府共30處鹽場,可發包給四大總商運營鹽政方面的吏員兵丁,也叫四大鹽商接了。以後鹽業依舊專營,只是不設鹽政衙門,也不管鹽法。朝廷只管收錢和市面上的鹽價還有食鹽的好壞即可。」
朱慈烺輕輕點頭,「這倒是個好辦法!」
其實這辦法本來就是朱慈烺想的,能不好嗎?
「你們能給多少?」朱慈烺沉著臉問幾個鹽總。
「五,五」王萬春一邊說,一邊在察言觀色,看見朱慈烺眉頭皺起,連忙改口,「六,六百萬兩!只要鹽業專營之策不變,我等一年可以獻給朝廷六百萬兩白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