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章 李公子姓牛(新年快樂)

  第1283章 李公子姓牛(新年快樂)

  川陝緊急奏章?

  有多緊急?

  朱慈烺一下就緊張起來了,這段時間陝南正在大戰呢,可千萬別出什麼紕漏啊!

  雖然從紙面上看,大明無論是國力、軍力、財力都占了極大的優勢,但這種優勢並不能形成碾壓的效果。因為大明也好,大順也罷,都不是那種動員能力很強的近現代國家。

  大明是一個半封建半資本主義國家,而大順則是一個封建軍事國家。可別以為多了個「半資本主義」,大明就能吊打大順了。現在是17世紀,不是19世紀,資本主義的優勢沒那麼大。在歷史上,奧斯曼帝國一直到1683年還能兵臨維也納呢!如果不是一大堆歐洲國家聯手出兵,維也納也許就要被奧斯曼人的軍隊血洗了。

  如果要仔細分析一下大明和大順兩國的真實實力,也會發現兩者之間的差距並沒有那麼大。

  大明的真實實力是一億幾千萬兩的財政收入(並不都是現銀,還有大量的物資)和幾萬戶聚居在應天府及其周圍的「新貴族」,還有武漢、應天、上海、泉州、廣州等五個能夠生產先進槍炮的手工業中心,還有十幾萬從小養成的近衛軍戰士,以及三四萬經過多年養成教育和專業訓練,已經軍隊實踐而培養出來的陸軍軍官。

  對了,還有一支可以和荷蘭海軍、英國海軍一較高下的海軍!

  而大順帝國的真實實力則是60萬剛剛發展到二代的府兵戶——在戰爭環境中長大的二代軍事貴族是非常難對付的!

  歷史上把大明鏟翻的滿洲貴族就是一群二代,他們比努爾哈赤那一輩可難對付的多——他們是強盜有文化了!一群高素質的強盜,想想就知道不好惹了。

  大順帝國還搞出了60萬戶那麼多——大順這個國,其實就是這60萬軍戶的國,其他三四千萬人口根本不是「國人」。

  當然了,60萬戶府兵也不等於真有60個能打的二代,這個數目之中還包括大量還在服役的一代老兵,也包括大約5萬擔任文官和文吏的府兵戶,還包括一些因為窮困而難以承擔兵役的府兵戶。

  但是能打的總還有半數,也就是將近三十萬,其中可以充當核心的高級府兵起碼也有兩三萬。

  如果單以軍隊素質而言,大順可一點不比大明來的弱。

  不過在軍工和財政方面,大順就遠遠比不上大明了。大明這邊燧發槍已經開始普及了,而大順那邊火繩槍還有點缺乏,只有陝西方面的順軍和李繼成的長征府兵才有充足的火繩槍可以用。

  但是憑藉著60萬府兵戶和兩三萬高級府兵,大順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朱皇帝有些緊張的接過黃小寶遞上的緊急奏章,打開後先一目十行看了一遍,然後又逐字逐句的看了一遍,最後眉心就擰成了一個球。

  陝南之戰打得不好!

  論起足智多謀,用兵詭譎,吳三桂比李定國真是差遠了分明已經勝券在握,卻因為貪功冒進在漢中平原吃了兩場敗仗,折了近三萬人,還損失了尚可喜、尚之信兩員大將。

  不過吳三桂總算沒有放棄略陽這個戰略要地,而是收攏義民、擴充軍隊、積極防禦.以吳三桂守城的出色的守城能力和李定國糟糕的攻城能力,略陽應該能堅持一段時間。

  而略陽暫時不失,鳳縣縣城應該就沒有大礙——吳國貴收攏敗兵退守鳳縣,應該可以守住。能夠守住鳳縣,關中的援兵就能繼續開往散關道前沿,去拯救被困的吳三桂。

  另外,走褒斜道、子五道、儻駱道入漢中的三個近衛軍師絕不會像尚可喜和吳國貴一樣被李定國擊敗。因為近衛軍的野戰能力和夜戰能力都比藩鎮軍強得多!

  而且他們會儘可能選擇夜戰而不是白天作戰,以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優勢。

  而順軍在漢中盆地中的幾個城堡,恐怕也抵擋不住近衛軍的攻擊——近衛軍官兵都已經掌握了挖掘平行壕和蛇形壕的方法,即便沒有攜帶火炮,也能攻破那些修建的比較馬虎的棱堡。如果順軍的城堡比較堅固,那也沒關係,他們會自己修建簡易棱堡,作為在漢中持久的根本。

  所以陝南之戰只能說打得不好,不能說已經敗了只要略陽能守住,勝券依舊在握啊!

  朱皇帝吸了口氣,合上了奏章,然後揮揮手,示意黃小寶退下。

  「陝南之役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前線已經竭盡全力,」朱慈烺說,「如果能在東線搞點事情出來當然是大大有利的,你們要努力為之,如果需要調動陸軍,就去和兵部李岩、軍師封思忠商量!」

  「臣等領旨!」

  大明的特務機關正籌謀著要利用匯集虎牙山一帶的「荊楚好漢」釣一條大魚的時候,傳說當中的李公子,已經悄悄潛入了荊州府城江陵。

  說是悄悄潛入,其實也不是穿著夜行衣翻牆入城。這位李公子可沒那麼大的本領,而且也沒有必要。因為大明朝的邊境管理是很鬆的,而且也不限制人員流動。雖然大順和大明的東部、北部邊境上常年劍拔弩張,進出不便,但真的難不倒大順的暗探細作。

  他們一般都會取道安南或是暹羅進入大明。走安南的話,則是從梨花江口岸通關,然後花點錢做個安南身份,再以經商的名義進入大明。進入大明後,在直省範圍內,基本上就是隨便溜達了,只有少數的禁區去不得。

  走暹羅的話就更安全了,從緬甸出海到普吉島,然後再進入西洋軍的地盤。說是從廣東或福建什麼地方漂來的,就能辦理戶籍(基本沒有人去調查),然後拿著西洋軍的戶冊就能「回籍走動」。進入大明後一樣隨便可以在所有的直省範圍內溜達.

  而這位要辦大事李公子則是拿著西洋軍的戶冊,從廣東進入大明的,當時還遇上了天竺公主妮莎到訪,跟著看了一回熱鬧。看完熱鬧後,他就北上進入了湖廣,為了安全起見,並沒有進入大明西都武漢府,而是走湖南入了荊州。

  一路上他都在考察大明的農村和農業——這位李公子可不是一般的流寇,而是一個對財政和農事非常有研究的流寇。這李公子姓牛.這話有點奇怪,但他真的姓牛,是牛金星的幼子,單名一個介,名叫牛介。

  他們老牛家在大順這裡算是文化人,父親牛金星是大順的左輔大學士,也就是宰相,兄長牛佺是戶政府尚書。而牛介則是在大順入川後才成長起來的「二代」(牛佺並不算二代),能文能武,少時跟過不少四川名儒習文,後來又入昆明講武堂習武,講武堂畢業後先從軍,後又入戶政府做貿易——就是和大明的貿易,這既是為了通有無,也是為了搜集情報!所以他對大明的經濟特別是工商業的繁榮是非常清楚的。

  而這一次的湖南農村之行,又讓他對大明的農業和農村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大明的農事很強,但是不均。強在大農很多,有財力往農事裡面投入,所以農具、耕牛、耕馬、磨坊、水利設施等等,都比大順那邊好得多。

  但是大農太多太強也造成了小農大量破產,土地日益集中,失地農民衣食困難.這就是大順朝的機會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