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平遼也是門生意啊!(求訂閱)

  第1040章 平遼也是門生意啊!(求訂閱)

  洪興朝的朝會和之前的歷代都不一樣,除了禮儀性質的大朝會外,都是小會,小會又分兩府朝會、議政朝會、內閣朝會、大元帥府朝會等四種。其中兩府朝會和議政朝會都是定期舉行的例會,如果天子身在應天,兩府朝會每個月至少開二十次,而議政朝會則開五次。

  而內閣朝會和大元帥府朝會並不是常會,而是在遇到內政或軍事方面的難題時才會召開——譬如討論大工、賑災或貿易問題的時候,大元帥府就不必參加了(軍隊在內閣裡面有一個兵部尚書)。而討論軍事問題的時候,內閤府的一幫文官也不必與會,有兵部尚書代表內閣就行了.與會的人多了,不僅人多嘴雜,而且還容易走漏消息。

  所以洪興朝的軍事行動布署,一般是不讓內閣文官來討論的——他們根本就不懂,還能拿出什麼好辦法?

  而今天的大元帥府朝會則多了一個「文官」,就是戶部尚書泉國公鄭芝龍。

  雖然鄭芝龍懂軍事,還當過軍閥,但是他的出現,還是讓吳三輔、孫富貴、朱純傑、閻應元、戚元弼和兵部尚書李若璉等一干北軍將帥感到非常驚訝。

  「諸卿平身,都坐吧!」

  看到臣子們都揖拜完畢,朱慈烺就揮揮手,讓他們各自落座——現在大明的臣子們很少磕頭了,除了大朝會之外的各種朝會都只行揖拜禮。之所以這樣,也不是朱慈烺不喜歡人家磕頭,而是朱慈烺喜歡在召開各種小朝會的殿堂里擺一個很長的會議桌。這樣大家可以一邊開會一邊記錄,臣子們還可以攜帶一些文件與會,看著也有個開會的樣子。而這個長桌子一擺,磕頭就不方便了,看著也不莊重,有點像鑽桌子。如果讓大家站到桌子上面磕頭,爬上爬下的更不雅觀都是挺大的大臣,又不是小孩子,鑽桌子爬桌子的,像什麼樣子?

  所以朱皇帝乾脆讓大家站在桌子邊上揖拜一下就行了。

  「大元帥府上呈的方略朕已經看過了兵分五路,很好啊!就是看著有點像萬曆四十七年的那一回,不會讓人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吧?」

  朱皇帝也看出問題了——這方案怎麼那麼像薩爾滸呢?十四五萬野戰軍分了五路,好像沒有辦法呼應啊!

  而且還是深入東虜的牢固控制區作戰,光靠一兩萬的黑槍騾子兵,恐怕沒有辦法屏蔽五路大軍的行動吧?

  到時候多尼再來個「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方針可怎麼辦?

  「陛下,」吳三輔說,「十個師的兵力分了五路,每一路都有兩個師,算上各種輔兵和臨時配屬的部隊,人數接近三萬東虜即便集中六萬大軍,也不可能在正面交戰中取勝。如果兩個師的新軍能夠及時搶占有利地形,然後展開陣地防禦,足以抵擋十萬東虜的輪番猛攻。

  所以分兵五路之法,並無任何不妥。」

  「那五路大軍如何協調,誰可以充任主帥?」朱慈烺接著問。

  吳三輔道:「現任遼東總督朱純臣久歷行伍,功勳卓著,老成持重,可以為五路大軍之主帥。」

  什麼?朱純臣當主帥?朱慈烺心說:你們不是鬧著玩的吧?作戰計劃和薩爾滸之戰時一樣,而且還讓朱純臣為帥,這是要給大清招魂嗎?

  「閻應元,你以為如何?」朱慈烺覺得吳三輔的意見不靠譜,轉而向參謀司使閻應元徵求意見。

  「陛下,臣以為成國公可以當此重任。」閻應元說,「成國公自甲申遷都以來,一直在軍中任官,歷任京營、鳳陽、河南、山西等處總鎮或總督,自洪興九年起就在遼東任官。對遼東、遼西事務非常熟悉。如果陛下要在今年秋天用兵,成國公是最合適的主帥人選。」

  朱慈烺皺了皺眉,不置可否。

  過了一會兒,他又道:「這次朕準備親征,所以要設立平遼行宮!」

  親征?

  還要設平遼行宮?

  這是要幹什麼?

  軍方大佬們都是一愣。

  戶部尚書鄭芝龍笑著開口道:「關外沃野數千里,物產更是極為豐饒,是不亞於美洲灣富庶之地。而渤海灣之沿岸,又是關外的精華所在。一旦被朝廷收復,那可又是一次發財的機遇了!」

  發財?

  怎麼就扯到發財上去了?

  這不是在軍事會議嗎?剛才還在說平遼行宮,咋就突然討論起發財了?那麼這個財到底怎麼個發法呢?

  朱慈烺笑著說:「平遼也是一門生意啊!做好了,朝廷的稅賦可以大增,有功將士又能得授田土,遼東、幽燕、山東的生民也能安居樂業,這就皆大歡喜了!要是做不好復了遼土,也很難長久掌控,更難以從中取利!」

  虧本生意該做還得做,但是關外沃土肯定不能做虧了.這都能虧,還去什麼新大陸?

  「不知陛下準備如何從平遼之戰中取利?」吳三輔問。

  這下好了,軍事會議開成投資分析會了。

  朱慈烺思索著道:「開發遼土,當以運輸之利為先,而運輸之利,首推水運。水運之利,一是海運,二是河運。現在遼東、遼西的海軍和遼河水運並沒有銜接起來。所以在遼河河口地帶建立海港,建立河運、海運之樞紐,當是開發遼土的第一要務!」

  他說的地方就是日後的營口。在後世是不知道是三線還是四線城市.不過現在沒有幾十萬噸的巨輪,也沒有火車鐵路。所以遼河及其支流在貨物運輸上的價值是極大的!因為遼地的出產,除了人參、鹿茸、毛皮、東珠這些價格挺貴,但是對整體經濟帶動不大的物產,就是糧食、木材、牲口這三樣了。

  而這三樣東西的運輸成本都很大,走陸路運往關內就虧了!

  如果不能把糧食、木材、牲口運往關內,那麼遼河流域的經濟就很難有什麼的大的發展,經濟發展不起來,遼河流域也就負擔不起規模龐大的駐軍,大明經營遼地的成本就會變得非常高昂,以至於不能負擔。

  另外,遼地的經濟和內地不能充分交流、融合還會產生另一個結果,就是遼地會變成一個在經濟上相對獨立的區域。

  這意味著中央很難通過經濟和金融手段控制遼地.

  朱慈烺說:「遼土所產的糧食、牲口、木材,當會大量供應關內的河北、山東,而遼地物資運往關內的最佳路線,則是遼河河口至天津。所以天津將是平遼之後,所受利益最大的城市!

  朕的平遼行宮,就設在天津!」

  從地圖上看,登州和旅順之間的航線,似乎才是遼地物資外運的主要路線。

  但是實際情況不是這樣旅順和登州的背後都沒有內河運輸體系支撐。所以輻射能力有限,遠遠比不上遼河河口和天津有利。

  朱慈烺又道:「以後天津升級為府,就是北地之腹心,而遼河河口.朕賜名為天河府,就是遼地的根本之地!」

  朱皇帝說到這裡就是一停,目光在會議桌兩邊一掃,除了鄭芝龍,其他人都在埋頭記錄——這是又一個發財的風口啊!趕緊去天津府投資置業吧.一定要只租不賣,以後可以傳給子孫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