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件,就是關於兵員的問題,提到此事,朕需要叫到六個皇弟出面了,來人哪,到各王位去宣六位王爺上殿議事。」
眾人大吃一驚,皇上看來是要清算了。
不久,六個傳詔大監回報,說六個小王爺都不在王府,到外面打獵去了,叫來的是各王府的管家。
楊晉看著來的幾個王府管家笑了。
百官心驚肉跳。
因為楊晉這一笑有點詭異,反而讓人覺得他殺氣在瀰漫。
七個王爺的封地征來的兩萬兵全是老弱病殘,這件事已經在百官中傳開了,誰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也覺得王爺們有點過份了,只怕會因此激怒皇上。
按理說,一直跟人家斗,還差點讓人家喪了命,結果人家翻盤之後沒有馬上算帳,此時就應該收斂一些避免刺激新皇才對,這幾個王爺卻並沒有,這麼過分,惹怒新皇是早晚的事。
百官怕的是,新皇在強大壓力面前,一怒之下,新帳老帳一起算,連累皇子黨的人跟著遭殃。
楊晉道:「好啊,太好了,國難當頭,六位王爺雅興不小啊,也是,國破家亡了,朕自殺了,他們就可以取而代之了,所以不但不為國分憂,還玩起來了。哼哼,是不是以為朕不敢學樂王殺人?」
幾個管家臉色大變。
楊晉道:「樂王不但誣陷朕,還擅殺國家重臣,按律當斬,朕不斬,是想告訴他,身為國君,該當如何拿住這生殺大權。各位臣工,朕就問你們一句,如果朕也學樂王一般濫殺異己,六個王爺還能活到現在嗎?」
目光暴掃全場:「甚至,你們這殿下百官里,還有多少個人能夠站在這裡?朕仁慈對待你們,你們當真就以為朕離不開你們了嗎?」
眾人瑟瑟發抖。
楊晉不怒則已,一怒起來,竟敢暴打東晉使者,確實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作風。
「六個王爺派出侍衛協助樂王殺人,朕完全可以問其同謀之罪,為何朕不動他們?
不是不敢,是隋國弱小,經不起內耗!
六個王爺加上樂王,七個王爺後面,一旦連根拔起,會清除多少人?朕不用算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何止成千上萬?
朕豈能不知道皇子黨一直在跟朕作對?又豈能不知道當初文武相輕,各自結黨?
可是,各位臣工還記得那張地圖嗎,還知道隋國在這張地圖上所占的位置和大小比例嗎?
難道我們就滿足於在這個小角落裡窩裡鬥嗎?
我們就不能把眼光放長遠起來,聯起手來,一起將隋國打造得繁榮富強,讓人不敢再隨意欺負嗎?
我們就從來沒有想過,要讓大神州上所有人都尊重我們隋國人嗎?」
這真是當頭棒喝!
很多官員低下了頭。
回想起來,不但六個王爺,各官員自己可能也有些過於得意忘形了。
新皇代政沒有殺人,本來就應該珍惜機會的,可是沒有珍惜,甚至還以為新皇不知道他們是皇子黨成員……
其實新皇不笨。
新皇這麼做,代政上朝所做的第一件事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因為他把眼睛放到了整個大神州上,而不是只有小小的隋國,而樂王和皇子黨之所以大搞內耗,是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眼光……
冷汗如雨!
此時大敵當年,六個王爺還在搞這種小算盤,坐等五城丟失好繼大位,這樣的胸襟氣度,跟皇上一比當真是相形見絀了。
只見一個官員出列道:「皇上勿憂,臣家裡有一些多餘的奴僕,臣回去之後,好好清算,可有可無者,一律勸其從軍,臣爭取驀兵二十名以上,不可誤了國家大事。」
眾人看時,此人竟是皇子黨核心成員,吏部尚書陳樹。
接著又有官員出列,齊道:「啟奏皇上,臣有閒雜人員多名,且家鄉亦有青壯年未曾應徵,臣即刻修書,必驀兵三十人,誓死保衛國家。」
此人也是皇子黨成員,工部侍郎杜應。
接著多名官員出列,有的是皇子黨的,有的不是,大家都表示一定會發動家中僕人和鄉里青壯年。
眼見得群情洶湧,楊晉輕輕點頭。
劉津的臉色一段時間內變得有些難看,此時也站出來,說道:「老臣請皇上降罪,老臣罪該萬死。」
楊晉道:「劉卿何罪?」
劉津道:「老臣對皇上有所不滿,也不願跟東晉開戰,故意以私廢公,樂王及六個王爺所為老臣並非不知,但不加勸阻,老臣愧為三朝元老,國難當頭,猶置個人恩怨於國家之上,罪無可赦,聽皇上所言,老臣慚愧無地。」
大家其實都猜到七個封地招不到兵的事與他有關,不要說大臣了,就連皇太后也猜得到。
但是知道歸知道,他有一口怨氣卻也難以避免。
眾臣倒不知道他女兒與當年的安王殿下曾有婚約之事。
但他是樂王的岳父,而樂王妃則是他的愛女,此事則是天下皆知。
如今樂王被閹割而不死,愛女年方二十出頭,花容月貌卻守活寡,他心中有怨氣似乎也是人之常情。
而楊晉心裡明白,卻也沒有揭破,也是給彼此留了一點活動餘地。
沒想到他竟然自己挑明了。
所以,連楊晉也感到有點意外,一時沒有答話。
「只請皇上開恩,許老臣戴罪立功,若五日之內,不能為國家募十四萬兵,臣自請死罪。」
五日之內,募十四萬兵,這軍令狀下得夠大的!
楊晉道:「那就勞劉卿了。」
劉津道:「吃國之䘵,分君之憂,是老臣以私怨誤了國事,不敢輕言勞字,皇上放心,皇子已經受封王爺,從此世間再無皇子黨,也不會有王爺黨。」
他是皇子黨的首腦,他這樣一說,大家都鬆了口氣。
其實皇子黨的身份已經成了大家的噩夢,只因為劉津權勢熏天,很多官員又是依靠這個黨才輝煌騰達起來的,不好公然要脫離,現在他一說,相當於是親手解開了這根索。
「只不過,老臣依然不對此戰抱有幻想,但事已至此,再不盡力而為,那便愧對這一身官服了。另外,關於六位王爺,老臣也想冒死替他們說幾句話。」
楊晉道:「替人說話,不需要冒死,你儘管說。」
「六位王爺雖然多有不妥之事,但其中有一些王爺本性不壞,請皇上給他們一個改正的機會……至於樂王,老臣想問一句,皇上既然仁義,打算他傷好之後,將他如何處理?他的妻小又該當如何處理?老臣不是要皇上現在就回答,只想請皇上先想清楚。」
楊晉聽出劉津話中隱含的憤懣,心中一陣酸澀,輕輕點頭道:「好,只要劉卿可以募到十四萬兵,朕會給你一個交代的。」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