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太后和相爺的共同決定

  皇太后道:「伍相,誰是陳宇昂?本宮怎麼會不認識此人?」

  伍章道:「回太后,陳宇昂就是老臣此前關在竹木山莊上的傻蛋,皇上賜名陳宇昂。據老臣所知,此人雖未研發成功火炮,但研發出了一種叫手榴彈的東西。而且由風舞娘娘帶了三十餘名女兵,正在練習投彈之術,手榴彈就像是大爆仗,威力甚大,爆炸時兩丈見方之地,很難生還。」

  皇太后道:「真有此事,本宮可從來沒聽說過。」

  伍章道:「一則是秘密研發,二則是此前研發未完成,日前剛剛研發成功,不說出來,既是擔心遭到干擾,也是擔心被敵國所知,對陳宇昂實施暗殺。」

  「擴建廠又是什麼意思?」

  「此物工藝複雜,需要由陳宇昂自己把關製造,所以就算備完材料建成廠,產量也有限。皇上應該是想讓陳宇昂多培養一些可以把關製造之人,提升產量。以備畢其功於一役,就在虎口關上解決東晉五十萬軍人……」

  「就在虎口關上解決東晉五十萬兵?這,不是吹牛?」

  「老臣以為,皇上是想利用手榴彈的威力,直接打掉東晉主帥,來一個擒賊擒王。」

  「可能嗎?」皇太后也不免興奮起來。

  「皇上現在無論做什麼事,老臣都覺得有可能。」伍章臉上放光。

  「既然覺得有可能,那你們又猶豫什麼?唐帝國很了不起是嗎,別因為是本宮的娘家就給他客氣,動不動就制裁,本宮早就受夠了。馬上召相關使官進來,就把皇上的意思跟他們挑明……」

  「太后娘娘,我們是可以這樣作,但老臣以來,尚需再忍耐一些時間。」

  「為何?」

  「太后,一則這手榴彈的真正威力如何,還沒有在戰場上受過檢驗,二則,手榴彈尚未成功量產,至少要幾天之後才能投入使用,此時還不宜與唐帝國這樣的超級大國翻臉,一旦過早激怒唐帝國,那就是把國家放在火上烤,劉相,你覺得是不是?」

  劉津道:「老相國,下官是剛剛知道這個手榴彈之事,此前也是蒙在了鼓裡,那下官就修改一下意見,同意皇上的作法,召見這些大使,申明我們的立場。」

  伍章道:「沒研發出來時,人當然越少知道越好,可是……皇上的做法,還是未免太激進了。」

  「老臣以為,這是皇上在爭取時間,唐帝國的軍援是新型投石車和箭車,馬上就要進入戰場了,正是因為在手榴彈尚未量產,皇上才會發出這樣的聖旨,警告唐帝國,延續唐帝國軍援到達的時間。」

  「這警告得了嗎,唐帝國是什麼國家,是能接受這種口氣的國家嗎?一旦過早激怒,國家就危險一。」

  「不,唐帝國難這麼強大,並不是靠意氣用事,如果一味意氣用事,早就衰敗了,皇上敢於開國之際,突然發出這樣的警告,這是完全不合常識的,皇上作出有違常識之事,他們應該會重視。」

  「你是小看了唐帝國的傲慢,你越是這樣說,他們越會激怒,軍援就要早點上前線。」

  「行啊,下官以為,皇上已經留了後手,唐帝國真敢這麼做,皇上就有可能對軍援下手。你看,不答應就點燃烽火,皇上連八百里加急的耐心都沒有,那就是在搶時間……」

  「對軍援下手?那不是等於向唐帝國宣戰了嗎?」

  「皇上已經勸過他們停止軍援了,真要宣戰就宣戰,反正唐帝國是超級大國,宣戰之後,起碼動員個三幾個月,有這三幾個月,已經拿下了東晉了,唐帝國還敢輕舉妄動嗎,就算敢,皇上讓擴建工廠有何目的?」

  這話說得伍相和皇太后都點頭。

  皇太后道:「劉卿啊,要說了解皇上,還得是你,不虧是從小就教導過他的人。行了,就這麼辦。早朝開始,馬上緊急宣召各國使官,我們彎腰屈膝的時間也太久了,本宮也想學皇上,意氣風發橫他一回。對了,把陳宇昂也召進殿來,本宮對此人,倒是有些興趣了。」

  伍章道:「老臣這就安排。」

  於是,早朝就宣布開始了。

  文武百官全都在殿外等著,聽到宣布早朝開始,便都進來。

  原來,又有一些大臣知道了數十人成功從東晉營寨中突圍的消息,並且了解了近日的實際戰況,以及此前八十六名女兵闖東晉營寨無人傷亡而且殺了多名敵將的消息,已經迫不及待地外面傳播了開來,頓時大家都興奮地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這也正常,前線的任何動靜,本來就處在高度關注之中。

  東晉連續五天猛攻虎口關而無果,這消息很振奮人心,但是沒有直接的戰果,現在聽到這些消息,比想像中還讓人振奮,讓大家如何不興奮?

  更有人說,有一個蒙面女兵,箭術極是了得,一個人射殺了東晉幾十個將領,在防守戰中算是立下了頭功。

  這又成了皇上英明的又一真實案例。

  因為如果不是皇上力提成眾議,就不會有這樣可以顯神威的女兵。

  這樣的議論,一直到殿上還在持續。

  皇太后耳朵尖,對女兵的事又格外關注,一聽到之後,馬上問道:「蒙面女兵射殺了幾十個東晉將領?這是真的嗎?」

  聽到皇太后發話,一個大臣急忙上前說道:「啟奏太后,這是伍相國的三公子說的,他昨天突圍成功回到了任州後說的,現在任州很多人都知道了。」

  「這樣的女兵,給我們女人爭臉了,伍、劉兩位愛卿,幫本宮記著,戰事結束,本宮一定要見見這個女兵。」

  兩人連忙答應。

  接著,文武百官先開始奏本,處理一些事務。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大家休息了片刻後,又繼續處理事務時,唐、北宋、南宋、東漢、西漢使官已到午門候旨。

  太后讓宣。

  百官議論聲中,這幾個國家的使官,全都傲慢的、盛氣凌人的進到了殿裡,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不屑和不耐煩。

  因為他們都是在夢鄉中接到了皇太后召見的旨意的。

  他們路上就猜測到了,一定是隋國人終於認清了形勢,準備向各國做出妥協。

  但是,晚了!

  這種不聽話的國家,不懂得文明禮儀的國家,傷風敗俗的國家,是非得敲打敲打不可的。

  要讓這個國家的臣民,都因為君皇的錯誤,吞下苦果。

  他們一路上,想像了很多,都在頭腦中形成了滿朝文武和皇太后痛哭涕零,表達悔意的情形,所以,他們形成了一個共識——唯一的機會,是讓貴國的昏君立刻向天下道歉並自願退位,否則,一切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