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太上皇的算盤

  楊晉離開後,那青年走進來。

  雄大立刻道:「去,準備五百萬兩銀子,明天選十家商戶送到戶部。」

  「什麼?舵主,五百萬兩銀子,你知道要動用多少車嗎?」

  「知道,所以我只給五百萬兩,嫌太多的話,換成金子,也就是五十萬兩金子。」

  「舵主,你這樣做,天王和仙姑以及道長知道嗎?」

  「尚不知道。」

  「你自作主張,送這麼多金子給朝廷,你會被天王問罪的。」

  「你小看天王和仙姑了,你當真以為,他們所做種種,就只是為了改朝換代,獨享榮華富貴嗎?」

  「難道不是嗎?」

  「不是,他們若想享樂,以所積財富,何樂不可享,何必奔波半生,嘔心瀝血,抺死扶傷,如此費心創設江盟?」

  「那是為什麼?」

  「跟新皇一樣,是為了讓隋國的江山社稷不再淪陷,使隋國的蒼生不再卑微。」

  青年怦然心動。

  「新皇登基,明君就位,天命有歸,英雄輩出,他敢不拘一格用人,只要齊心協力,渡過眼前難關,不出三年,隋國必成強國,我想不出天王和仙姑有何理由,不在這個時候拉新皇一把,讓他還我河山,保我黎民蒼生。」

  「我懂了。」青年也是熱血沸騰。

  「還有,連夜召集士卒待命。」

  「召集多少?」

  「全部。」

  「以防朝廷襲擊?」

  「不,以便朝廷徵用。」

  「可朝廷怎麼可能用我們的兵?」

  「皇上說,沒問題。」

  「真的?可是隋國軍中,從來無此先例。」

  「皇上說了,他就喜歡做從來沒人做過的事情,比如,嚴懲東晉大使,毆打東晉使者,奪回被占城池,這些事情,隋國沒有人做過,但他就是做了。去吧……」

  「可是……萬一天王和仙姑降罪。」

  「那就說明我看錯了他們,則所有罪責,皆由我一人承擔,你只管去做便是,我要替我的兄弟,繼續喝完這一罈子的故園紅。」

  「是。」

  ……

  此時的安閒宮內,太上皇和後面池塘垂釣,幾個宮女在搖扇,皇太妃躺在一邊閉目養神。

  耳聽著外面不時響起的炮竹聲,太上皇和皇太妃都顯得很不耐煩,躺著的不斷在翻身,垂釣的煩躁的不停地拿起魚竿,可是不管怎麼看,都是只有空魚鉤。

  皇太妃生氣道:「真會逗老百姓開心,這些老百姓也可笑,國家又不是他們的,江山又不是他們的,收回一個城池,他們樂什麼,分他們一塊磚一片瓦了嗎?」

  太上皇道:「晚上只怕到處都載歌載舞呢,愛妃,你準備派人去貼個告示,太上皇有病,安閒宮方圓三里,不許鳴放鞭炮,不許有歌聲,違者以謀殺太上皇罪,立斬。」

  皇太妃道:「算了吧,身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貼出去會招人說閒話的。」

  太上皇道:「不貼就沒有閒話了?這分明就是在寒磣朕,虎口關是從朕手上失去的,現如今那人才登基沒幾天就收回了,你猜那些賤民會不說朕的閒話?」

  一個老太監匆匆而來,低聲說道:「陛下,俞州的姚知府有加急密奏。」

  太上皇伸出手。

  老太監把一個捲軸呈遞了過去。

  太上皇揮手讓老太監走開,拿出捲軸一邊看一邊笑。

  皇太妃道:「姚知府說什麼?」

  太上皇道:「一切在按原計劃執行,劉津處處碰壁,天天在衙門裡大發雷霆卻毫無辦法,東西倒是摔壞了不少。」

  皇太妃笑道:「他這是急了吧?」

  「能不急嗎?太急著向人家邀功了,倒是嚇到了那六個蠢蛋,六個蠢蛋人人都能徵到兩萬兵,只有他連續多日就只有那兩千多人,換誰誰不急?」

  「我早就說了,此人根本就不是跟我們一條心,心裡終究還是覺得樂王比不過那個人,若是認為樂王比那個人好,女兒嫁到了更好的,只會為女兒開心,哪有這樣死死揪著不放的?」

  「愛妃此言有理,若是以為樂王更好,就應該感謝那人放過了他女兒,一直恨著,就是覺得樂王比不上那人……朕怎麼就沒想到這一層?」

  「皇上心繫江山社稷,哪像臣妾喜歡瞎琢磨這種雞毛蒜皮?」

  「既然如此,就讓他死於那人之手。也順便讓其他人看看,見風使舵者沒有好下場。」

  「萬一人家網開一面呢?」

  「那就讓人上奏一本,把老傢伙這兩年如何指揮樂王參與暗算他的事全都捅出來,朕倒要看看看那人如何應對。」

  「陛下,臣妾認為不是這樣的,這樣反而不好。」

  「為何?

  「那就等於給了那人一個不計較私仇的藉口,相反,要多說老傢伙如何幫助那人建功立業,那人方有今天,此時他若放人,便是徇私……他才登基,正是昭告天下公正廉明之時,老傢伙幫得越多,他反而不敢放人……」

  「還是愛妃想得周到,朕是老糊塗了,竟沒想到這一層,這樣一來,他再敢放人就無法服眾了。」

  「正是如此。對了,陛下,其他方面做得怎麼樣?那人找到辦法應對了嗎?」

  「朕可以確定,他兵員招不足,錢糧籌不到,兵力不足,國庫空虛,聽說此時還打算發放幾十萬給那些遺民和降民,錢從哪裡來?仗還沒打,錢就不夠用了,還敢亂花?」

  「人家不叫亂花,這是在收買人心呢。」

  「收買人心得有錢,現在話說出去了,過十天半月錢發不出來,就等著降兵譁變吧,那時虎口關能否保得住可就說不準了。」

  「他會不會再耍個花樣,讓文官們再借錢給他?」

  「耍不了啦,朕雖然退下來了,話還是管用的,此時誰再敢借給他,等朕重掌大權,一個也不會放過。朕以前就是太仁慈,殺的人太少了。」

  「是,臣妾早就勸過陛下了,該殺的時候一定得殺,東晉為什麼強,就是因為人家要殺人的時候,從來不行婦人之仁,你該學學人家。」

  「說得對,愛妃,朕相信朕重掌大權的時間不遠了。朕是想退位讓賢,可他這麼胡鬧,把自己弄死不要緊,還把祖宗家基業敗光,朕為國家考慮,只能再次出山,整理國家了。」

  「你說你這兒子,也不看看自己的國家是個什麼樣子,想一口吃成大象,把大國打敗顯顯威風,我們這麼辛苦努力才讓東晉國跟我們相安無事,他這麼一搞,又得從頭再來,就算你接手回來,又不知要賠多少錢,割讓多少城池。」

  「是啊,這個敗家子,真是越想越氣。」

  「陛下,你也別生氣了,要不是他這麼搞,我們還沒有機會呢,不就是再給點錢,賠點地嗎,沒關係,國家小了,也多少省心一點。」

  「是,愛妃啊,在朕落難之時,只有你還在盡力幫朕,只要朕重登大位,李氏我還是得廢,立你為皇后,讓你母儀天下。」

  「謝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