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325.爭先恐後非本意

  第325章 325.爭先恐後非本意

  都什麼時候了,還端不正,擺不清自己的位置?

  張巡在戰勝伯顏,做上節度使之後,就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手裡的這支軍隊是很有威力的。例如,如果張巡願意保扶帶宋,帶宋就能夠生存。但如果想把帶宋給幹掉,也並非難事。

  這權力就是如此巨大!

  頂多就是下面還有一批帶宋的忠臣不服,起兵來擁帶宋的正朔罷了。可他們那點人馬,能夠和張巡魔下的大軍相比嗎?

  若非忌憚北方還有個忽必烈,此時內訂,只會蚌相爭,漁翁得利。張巡就該提兵上洛,與二聖官家痛陳利害了。

  能把一門心思只圖安享富貴、吃喝賭的張巡氣成這樣,臨安的二聖還是很有幾分本事的。

  真是欺負人欺負到老實人頭上來了,連這種小事都不允許,老趙家果非明君明主。真為文天祥、陸秀夫感到悲哀,拼死想保護的是個屑政權。

  哼,既然你們臨安不批准,那我就在揚州批准了。

  你能拿我怎麼滴吧,張巡總統大兵在外,水陸二師兼備。恩信素著,將士用命。別說發十二道金牌了,發二十四道金牌來,無有張巡的令,這一鎮大軍便不會有一個人動彈。

  不僅要批准,我還要大規模的下令洗掉那些正常參軍士兵的刺字呢。

  當年狄青成為了樞密使,宋仁宗就說有藥水可以洗掉刺字,只不過狄青沒答應。現在張巡做主了,全都給他洗掉。

  當然那些因為犯罪而發配來充軍的人不洗,犯罪的懲罰必須保留。張巡可沒有那麼大的良心,

  說什麼改過自新了就得既往不咎。保護罪犯保護的這麼好,那良善百姓怎麼辦?

  把包圭直接按到書案上,張巡就讓他動筆寫布告,教全鎮兵士知曉,以後一律不再刺字。有刺字的均可以官給洗去,各聽將士自便。

  瞧見包圭寫個文告還哆哆嗦嗦,半白不白的,張巡索性直接自己拿起筆來。寫給大頭兵看的布告要什麼文言文吶,告訴他們以後不再刺字就得了唄。

  刷刷刷寫好,張巡就叫包圭立刻找人抄上幾百份,一面下發給各縣各軍,一面也在揚州內外要道和城門衙署張貼。

  朝廷不做人,我張二還是個人。

  布告都張貼出來了,自然會伴隨著已經重新構建起來的鹽運道路送往臨安。已經回返臨安的文天祥,得知此案沒有被批准之後,還說自己要去找二聖好好談一談。

  結果外頭就把張巡廣發的布告給捎帶了進來,說是淮南鎮的張二節帥擅改舊制。瞧見布告,文天祥和陸秀夫是面面相啊。偏偏一旁還坐著個賈餘慶,二人也不好立刻就此表態。

  其實宋朝不是沒有人意識到這爛招不行的,比如富弼就曾經向宋仁宗上書過。因為西北党項邊事大起,宋軍又在好水川、三川口等地大敗,需補充精銳勇敢兵士,以抵禦党項的侵攻。

  於是富弼便建議朝廷選將練兵之外,重視軍隊其他方面的建設,正式提出西軍那些投效軍前的效用材士不再刺字的建議。

  單單靠厚給衣料賞賜,是沒有辦法招募到真正的勇士的,哪有勇士自甘墮落,去當什麼狗屁的賊配軍?

  好男兒這會兒誰肯當兵啊?一當兵就要在額頭或者耳前刺字,走出去人人都知道這是個小赤佬,指不定在背後如何罵呢。

  宋仁宗最終批准了富弼的上書,包括在河南內里的一部分「教閱軍」,也都免去刺字,鼓舞他們或守邊,或作戰,或操閱。某種程度上,這些兵士的戰鬥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煥發出了不同於一般刺字軍的新氣象。

  但是吧,那會兒富弼也沒有說完全廢除刺字。

  或許從內心深處來講,富弼和宋仁宗都認為軍隊和軍人乃是禍亂之源,就是賊,就是寇,就是該死的存在。但是又不得不拿來驅用,無可奈何之下網開一面,忽悠幾個傻大個去同党項羌互殺了帳。

  只不過到了現在,二聖和臨安朝廷所考慮的已經不單單是這個了。更重要的是打腫臉充胖子,

  一個王朝越到末期,就越重視什麼規矩,什麼體統,什麼祖宗之法。

  畢竟他們已經失去了和新生事物相抗衡的能力,或者說也不願意接納並了解新生事物,實現循環更替。可新生事物正在蓬勃發展,大有取代之意,怎麼辦?

  自然是用還沒有徹底破爛的日體統日秩序來施加更多的條條框框,試圖限制新生事物的發展和壯大。

  一時間或許會奏效,甚至效果可能還非常好。可如果被新生事物發現舊秩序不過是外強中乾罷了,那反噬必然會極強機烈。原本或許還能和平轉變的,最終必然變成恐怕暴力的大洗牌。

  說起來,和平轉變的例子屬實罕見。大約任何一個舊秩序,最終的選擇都是狂歡到死,而不願失去哪怕片刻的權力。

  選德殿內的二聖,小皇帝趙還則罷了,一個七歲的孩童而已。倒是謝太后,面色陰晴不定。

  若非她歷經三朝,久看風雨,或許早已拍案而起,叫人去把那張巡捉來,送到御街上梟首示眾了。

  竟然自說自話,直接和二聖的旨意對著幹,這難道不是「反」?

  哪怕張巡真的反了,那倒好辦一些。畢竟張巡魔下的御營兵,還沒完全被張巡洗成私兵。一旦張巡反了,必然產生混亂。

  重點是現在張巡不反啊,而且做的是這種「小事」。在上位者看來,這是祖宗體統大事。可在下面的軍將大頭兵看來,這是符合他們利益的好事,完全上升不到什麼謀反的小事一樁。

  很想懲治一番張巡的謝太后,最終還是坐了回去。雖然她昏招也不少,可到底見得多,知道現在絕非和張巡翻臉的時候。

  不僅不能和張巡翻臉,還得做到張巡前面,向全天下布告,這是聖君天子的「仁政」。乃是激勵三軍將士,奮勇為國盡忠的新政。希望將士們再接再勵,保扶大宋。